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物理交联聚乙烯醇凝胶中氢键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反复冷冻-解冻法制备聚乙烯醇(PVA)凝胶.采用Hakee RS300动态应力流变仪,利用动态力学分析方法研究PVA物理交联凝胶的力学性能及氢键作用.结果表明,PVA水凝胶及PVA/DMSO凝胶的剪切模量,物理交联密度及最大抗张强度均随着PVA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同一浓度下,PVA水凝胶的剪切模量及物理交联密度大于PVA/DMSO凝胶,但氢键活化能小于PVA/DMSO凝胶.  相似文献   

2.
聚苯胺与聚乙烯醇共混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乳液聚合法合成聚苯胺,分别用N-甲基吡咯烷酮为溶剂溶解本征态聚苯胺(PAN)、水溶解聚乙烯醇(PVA),再通过共混浇铸制备PAN-PVA共混膜.用差热分析法和扫描电镜对共混膜进行共混相容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它们共混后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并初步探讨了PAN-PVA共混膜的静电屏蔽效应.  相似文献   

3.
以聚乙烯醇(PVA)为基体,以壳聚糖(CS)为功能性添加剂,采用冻融法与辐射法相结合的工艺技术制备出CS/PVA水凝胶.分别研究了吸收剂量和制备工艺对PVA水凝胶性能和SEM形貌的影响;研究了壳聚糖浓度和制备工艺对CS/PVA水凝胶溶胀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CS/PVA水凝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先冻融后辐射方法制备PVA水凝胶,该制备工艺既解决了冻融法合成水凝胶不透明的问题,又解决了辐射法合成水凝胶起泡和强度较弱的问题. CS的添加,不仅提高了PVA水凝胶的溶胀性能,而且使得CS/PVA水凝胶对大肠杆菌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氮化硅(Si3N4)纳米晶须为增强材料,聚乙烯醇(PVA)为基体聚合物,制备了纳米Si3N4晶须/PVA杂化膜,并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杂化膜的力学性能、形态结构以及热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PVA杂化膜的力学性能是由2个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即纳米Si3N4晶须具有较好的增强作用;热处理明显地提高了PVA分子间以及PVA分子与纳米Si3N4晶须之间的结合作用力,从而提高了杂化膜的力学性能。该研究结果对于PVA膜结构与性能关系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以聚乙烯醇(PVA)为单体,经物理交联和化学交联反应制得PVA水凝胶,考查了不同的合成方法对PVA水凝胶性能的影响.对制备的PVA水凝胶膜的力学性能、透光率及透气性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采用以DMSO为溶剂的冷冻法制备的PVA水凝胶膜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其透气系数为0.8m2/s·kPa,拉伸强度为16.5 MPa,透明度达99.8%.  相似文献   

6.
以聚乙烯醇(PVA)和丙烯酸(AA)为原料制备了一种聚乙烯醇接枝丙烯酸共聚共混物.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红外光谱(FT-IR) 和差示扫描量热(DSC)结果表明,AA在PVA分子链上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形成PVA/AA共聚共混物,且该共聚共混物具有良好的水溶性、粘结性和耐温性.由保湿性和渗透性试验表明,由该共聚共混物和一定量的助剂配制成的抑尘剂能够避免煤炭和灰沙等在运输过程中的扬尘污染和损失,达到较好的抑尘效果.  相似文献   

7.
采用尿素/三乙醇胺为复配增塑剂的方法,将大豆蛋白(SPI)与聚乙烯醇(PVA)经溶液共混流延成膜,并用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热失重分析仪、紫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研究了其性能.结果表明,复配增塑剂的最佳含量为40%,加入复配增塑剂后,SPI/PVA薄膜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熔融温度和热稳定性降低,拉伸强度略有下降,断裂伸长率明显增加,综合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聚乙烯醇(PVA)水凝胶的吸附性能,本文通过冷冻-融化工艺制备了PVA/纤维素纳米晶(CNC)复合水凝胶.利用红外吸收光谱测试CNC的结构.PVA/CNC水凝胶的吸附性能结果证明:随着CNC含量的增加,PVA/CNC水凝胶的吸附容量显著增加.通过吸附动力学模型和等温吸附模型模拟可知,PVA/CNC水凝胶的吸附性能符合准二阶吸附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通过计算可知,当CNC含量为1wt%时,PVA/CNC水凝胶的最大吸附容量为31.44mg/g.  相似文献   

9.
采用戊二醛蒸汽交联法制备了聚乙烯醇/壳聚糖(PVA/CS)水凝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不同质量配比的PVA/CS水凝胶的形貌。研究表明,随着壳聚糖的增加,凝胶比表面积增大且更加通透。当壳聚糖浓度达到某一临界值时,所得的水凝胶的形貌最好,比表面积最大。测试戊二醛蒸汽交联制得的水凝胶的接触角,考察了不同质量配比的PVA/CS水凝胶的亲水性能。研究发现,随着加入的壳聚糖的量的增加,水凝胶的亲水性能降低,接触角增大。交联后的PVA/CS水凝胶有望在负载和释放功能性的药物和其它生物医学方面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0.
在甲基丙烯酸N,N-二甲胺基乙酯(DMA)的乳液聚合体系中,加入不同比例的聚乙烯醇(PVA)得到了一系列PDMA/PVA复合薄膜,研究薄膜的热稳定性、透湿性及与沙林毒气模拟剂氯磷酸二乙酯(DCP)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随着PVA质量分数的增加,薄膜的透湿性能先增强后减弱,当PVA含量为30%时,薄膜的透湿性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一种新型消毒灭菌剂“碘伏”的研制试验及应用,通过大量的试验证明碘伏具有高效、无毒、广谱、安全的特点,是一种用途极广的消毒灭菌剂。  相似文献   

12.
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醇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醋酸乙烯酯为单体,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偶氮二异庚腈为引发剂,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溶液聚合法制备高相对分子质量聚醋酸乙烯酯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验证了最佳工艺条件的可靠性并分析了溶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对醋酸乙烯酯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规律。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得了粘均相对分子质量为9.0×105的聚醋酸乙烯酯,经醇解得到了聚合度为4000的聚乙烯醇。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制备聚合度大于3000的高聚合度聚乙烯醇,以生物醋酸乙烯为原料、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甲醇为溶剂进行溶液聚合反应研究,考察了温度、搅拌转速、引发剂用量、甲醇用量和聚合时间对生物醋酸乙烯聚合反应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生物醋酸乙烯溶液聚合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筛选,并通过凝胶色谱对最优条件下制得的聚醋酸乙烯进行了分子量的测定。结果表明,最优的聚合反应条件为:聚合温度65℃,搅拌转速200 r/min,聚合时间2 h,甲醇用量10%,引发剂用量0.005%,所得的产品聚合度为3640;极差分析确定了影响聚醋酸乙烯聚合度的主次顺序为:甲醇用量、引发剂用量和聚合时间;由凝胶色谱分析可知,在最优条件下可以制备得到的聚醋酸乙烯分子量分布为1.2。说明以生物醋酸乙烯为原料进行溶液聚合可以得到高聚合度、分子量分布较窄的产品。  相似文献   

14.
聚氯乙烯的辐射交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PVC经交联后,其热性能、电性能、机械性能均大幅度提高,材料使用耐温等级亦相应提高.与传统的化学交联相比,采用高能电子射线进行的辐射交联方法具有产品质量好、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能耗低、环境污染小等优点.文中综述了在多官能团单体交联剂存在下,以高能电子射线对PVC进行辐射交联的基本原理、交联产品的性能及交联生产的工艺特点,比较了辐射交联与化学交联之间的优缺点,总结了近年来PVC辐射交联技术在理论及工业应用中的最新进展,并介绍了辐射交联PVC材料在电线电缆、建筑材料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木纤维改性对聚氯乙烯/木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木纤维先用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NaOH)溶液浸泡,再用硅烷偶联剂进行表面处理的两步改性方法,与只用硅烷偶联剂对木纤维进行表面改性相比,聚氯乙烯(PVC)/木纤维复合材料的界面黏合性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如拉伸强度、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有明显提高,改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球形大孔聚氯乙烯树脂(PVC)与多乙烯多胺反应,生成胺化交联树脂.胺化树脂与含硫试剂和异硫氰酸苯脂反应,制得不同硫脲结构的TU-Ⅰ和TU-Ⅱ螯合树脂.TU-Ⅰ对Au(Ⅲ),Pt(Ⅳ),Pd(Ⅱ)有很大的饱和吸附量,吸附Au(Ⅲ)时出现边吸附边还原析出金的现象.TU-Ⅱ在低酸度下对Pd(Ⅱ)的吸附率仅为15%,而对Au(Ⅲ),Pt(Ⅳ)的吸附率仍在90%以上.TU-Ⅰ,TU-Ⅱ不吸附或少量吸附贱金属离子,显示出对贵金属离子的高选择性吸附能力,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各种添加剂对PVA17—99铸造粘结剂性能的影响及较好的型砂混合料。  相似文献   

18.
高固含量Si3N4/B4C水基悬浮体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固相、低粘度Si3N4/B4C水基悬浮体的制备是实现陶瓷材料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的关键和前提.以Si3N4和B4C为初始原料,选择合适的分散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通过优选工艺参数,10%的B4C和90%的Si3N4与H2O混合,加入1.5 mg/m2PVP,调节pH=10.5,即可制备出固相体积分数为60%,粘度小于1 Pa*s的Si3N4/B4C水基悬浮体.  相似文献   

19.
叙述采用国产原辅材料着色剂、分散剂、载体树脂等助剂,研制成功聚乙烯单丝专用色母料.对复合载体的选择、颜料湿磨一转相的新工艺和生产工艺条件的控制作了系统的研究,颜料细度达到0.1μm以下,产品技术指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聚乙烯醇树脂的制备过程。利用尿素-三聚氰胺对树脂进行改性,并对改性树脂的性质进行测定。测试在不同原料配比下树脂性质(如粘度、游离甲醛含量)的不同。根据测定结果设计正交试验,对树脂配方进行优化,结合三聚氰胺树脂和脲醛树脂的特点决定最优树脂配方。故聚乙烯醇量20 g,尿素溶液量10 g,甲醛量7 g为最优配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