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95%的电动自行车使用铅酸蓄电池,电池在废弃后若得不到有效地处理,将严重污染环境和土壤,其破坏性具有一定的不可逆转性。铅酸蓄电池,主要由铅、硫酸、部分其他金属及塑料组成,其内部所含硫酸酸液具有高溶解性,这种酸液里含有大量的铅,随意排放将严重污染土壤和水源,产生的铅蒸气,对空气环境、生态平衡造成破坏。因而,对电动自行车铅酸蓄电池的危害性分析,采取一定的措施后,则可最大程度的降低对人体的危害和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电动自行车的优越性、种类、构造及其开发前景,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有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黎古雄 《科技信息》2010,(13):28-29
设计了一种利用DSPTMS3206711语音处理和控制功能实现具有语音提示功能和良好显示界面的电动自行车公共智能充电系统.给出了智能充电系统的系统硬件设计和对蓄电池充电的智能算法。硬件主要由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组成充电主电路,用TMS3206711实现对蓄电池充电智能控制、语音操作提示以及与上位机的通讯。采用SYM32024087可触摸液晶模块显示中文菜单和充电状态。  相似文献   

4.
针对充电机使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对煤矿井下蓄电池充电设备进行技术改造,采用CDK-Ⅲ型蓄电池充电机控制器代替原有插件,使改造后的充电机能自动选择充电电流进行充电,降低温升,减少酸雾,有利于充电工身体健康,比常规充电节能,充电时间缩短,避免电池受损,延长电池寿命。  相似文献   

5.
电动自行车与自行车由于速度差较大,混行于非机动车道存在大量的交通冲突。为提高道路交通安全、减少交通冲突,尝试对电动自行车专用道进行设计,以划分不同非机动车的路权。通过相关文献研究,发现电动自行车的通行能力与车速相关,利用公式计算出电动自行车通行能力与车速之间的线性关系,并对快慢车道之间的隔离方式以及道路交叉口的交通组织方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为有关部门设计电动自行车专用道的宽度值选择、隔离方式以及交叉口非机动车交通组织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保护板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贤  刘培德 《山东科学》2005,18(1):62-65,71
本文根据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保护板的特殊要求设计了一种锂离子电池保护板,实现了对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保护。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可用于替代铅酸电池的一种锌空气动力电池,在技术上实现了大容量,小体积,结构合理。主要的突破体现在空气电极和锌电极的特殊设计,以及单电池的合理组装。比较了该动力电池与同类产品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8.
电动自行车火灾原因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来我所火因物证鉴定中心陆续接到多起对可能由电动自行车引发火灾的蓄电池、蓄电池外壳、电线、充电器等各类残留物证的鉴定。对这些残留物证进行鉴定,做出科学客观的技术结论对于查明火灾原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以某实际火灾现场提取的电动自行车残留物证为例,讨论了对电动自行车火灾原因鉴定的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9.
从电动自行车的安全结构出发,应用故障树分析法对电动自行车事故进行量化分析.着重从人、车、路三个方面讨论电动自行车事故的发生原因,最终用下行法求出最小割集及顶事件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其在城市非机动车道的主体地位越来越明显。鉴于此,研究城市道路中电动自行车占主体地位的非机动车道的通行能力显得具有一定的意义。论文采用聚类分析思想,运用MATLAB编程语言对济南市不同等级道路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然后运用Greenshields速度与密度线性关系模型进行电动自行车通行能力的研究,最后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不同分类道路电动自行车通行能力标定拟舍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1.
葛婷  胡俊艳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3):10120-10126
为提高电动自行车过街安全,选取苏州市四个无信号控制路段,采用人工录像与无人机航拍相结合,获取了电动自行车过街视频数据。利用Tracker软件提取电动自行车速度、时间和电动自行车坐标等参数,采用过街速度、过街等待时间和轨迹作为电动自行车过街特性描述特征指标,采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76.5%的骑行人员会选择加速或减速过街,加速过街的平均速度为4.1802m/s;电动自行车的过街等待时间的均值为46.26s,标准差为38.113;同时发现,性别、职业以及地理位置等因素都对过街速度以及等待时间有影响;将电动自行车的过街轨迹与路口现状图叠加分析发现斑马线两端开口越宽轨迹偏移量越明显,地块出入口的位置也对行驶轨迹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站是城市未来重要的基础设施,其规划建设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城市交通体系的运行和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以城市电动汽车日充电量为基础对快速充电站总量进行了预测,通过分析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站车辆到达及充电时间的特征,引入了随机服务系统,建立了排队系统模型,计算了平均逗留时间和充电机空闲时间的比例等指标.采用愿望模型分析方法,优化确定充电站的设备数量,既减少顾客的等待时间、解决排队拥挤现象,又有效减少充电站的投资.最后通过MATLAB实例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缓解电动汽车里程焦虑问题,降低因充电时间过长对日常使用的影响,对家用电动汽车的充电策略进行了研究.针对家用汽车使用场景的离散性,提出弹性充电的方法,利用使用间隙规划充电方案,降低对行程的延误.并提出选择充电站和充电量的最优算法,根据电动汽车自身电池特性和周边充电站的资源竞争情况计算最优的充电决策.通过对真实车型数据和用车场景的模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这表明弹性充电策略能够大幅度节省行程时间,消除用户的里程焦虑.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析无信号控制路段过街横道处的电动自行车过街速度,采集了镇江市5处过街横道处的电动车自行车过街行为数据样本,得出不同条件下的电动自行车车过街平均速度:男性为2.19 m/s;女性为2.04 m/s;青年、中年与老年分别为2.18 m/s、2.12 m/s、1.95 m/s。基于年龄、性别、过街方式、过街干扰因素对电动自行车过街平均速度影响的分析结果,利用SPSS软件以电动自行车过街平均速度为因变量,性别、年龄、过街方式、是否推车、是否交谈、是否使用手机、是否负重作为自变量进行建模分析。结果表明:老年、是否负重对电动自行车过街速度影响不显著,并针对影响显著变量建立了电动自行车过街平均速度的线性回归模型,并标定系数。  相似文献   

15.
DSP控制同步电机并能实现能量回馈的电动助力车,由于其可以实现可逆能量的控制,具有节能高效的特点,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指出控制同步电机可以两种方式工作.当控制器处于矢量控制方式时,控制器处于有源逆变状态,控制器输出功率;当控制器处于有源整流状态方式时,电机处于发电状态,把电机输出的电流反向对蓄电池充电,从而实现能量回馈.并据此提出了一种电动助力车的控制模型.  相似文献   

16.
无信号交叉口电动自行车合流区违规行为是交叉口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的关键成因之一。为减少无信号交叉口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构建了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无信号交叉口电动自行车合流区避让模型,并借助MATLAB软件,采用固定变量法仿真研究合流区车辆避让比例对直行电动自行车交通流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当直行电动自行车车流的平均密度小于0.23辆/m~2时,其速度变化平缓,此时如果左转电动自行车比例增多,则其速度降低明显;当直行电动自行车车流平均密度大于0.23辆/m~2时,直行电动自行车间可利用间隙和自由行驶的空间越来越小,导致其跟随、加减速等情况越来越多,运行速度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7.
基于录像数据采集方法与电动自行车运行轨迹提取方法,依托实际采集数据分别对电动自行车横向位置分布规律、电动自行车与机动车横向干扰、无机非隔离路段电动自行车越线行为3方面展开较为系统的数据分析。研究表明:在没有机非分隔带而仅是存在机非分隔线情况下,电动自行车均存在超越机非分隔线进行越线行驶的现象;路内停车的存在会导致电动自行车越线行驶比例增加,进而对电动自行车行车安全构成一定威胁。  相似文献   

18.
为了减少电动汽车大规模集成到电网造成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充电站充电负荷精准预测的方法。该方法利用LightGBM(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与XGBoost(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模型构建线下?线上组合模型。考虑充电负荷、时间、温度、天气等历史数据,利用LightGBM模型初步建立充电负荷线下预测模型;基于XGBoost模型,以线下预测模型输出负荷和实际负荷的误差为优化目标,实时变化的交通流量为协变量,建立线上预测模型,并对初步预测结果进行误差修正。某市实际充电站预测结果表明,相比于随机森林(RF)、LightGBM模型、XGBoost模型、多层感知机(MLP)以及LightGBM?RF组合模型,该组合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同时可以准确预测不同充电站的实时充电负荷。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其充放电行为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冲击逐步引起关注.为把电动汽车充放电行为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文中提出了一种便于管理的充电模式,以电动公交车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营运特点和充放电行为,同时在基于电池租赁的商业模式下,研究电动公交车的Vehicle-to-Grid (V2G)放电能力,通过模拟集中充电站的运营情况,建立了集中充电、放电组合策略优化模型.最后,利用粒子群优化方法在3个集中充电站对该模型进行了求解,通过仿真说明了所建立的优化模型对电力系统运行带来的优越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