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文琦 《长春大学学报》2009,19(11):106-108
钢琴调律专业的产生和发展,是钢琴制造产业与钢琴教学迅猛发展的必然。基于分析钢琴调律专业发展现状,笔者对长春大学的发展和演变过程进行了探析,总结了长春大学音乐学院在音乐学领域中发展钢琴调律专业的教学优势,并指出长春大学音乐学专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胡一曼 《科技知识动漫》2009,(24):170-170,187
随着艺术教育的迅猛发展,高校招生数量的不断增加,致使音乐教师的教学任务日趋繁重,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已认识到数码钢琴集体课的优越性,数码钢琴集体课”打破了旧的教学模式,充分展示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形式和理念,它把音乐教育专业的众多课程综合起来,创造了一个融技巧、理论、实践为一体的全新的教学体系。它具有传统教学无法代替的特点。由于数码钢琴集体课不同于传统教学“一对一”的教学形式,在教学实施中也必然有自已一套独特的方法。在多媒体的应用,多种教学形式的配合。基础训练与实践相结合等方面显示出优势。  相似文献   

3.
以视障钢琴教学为着眼点,分析研究其特殊性,以期借鉴普通钢琴教学的方法,制定出一套具有针对性的,符 合视障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钢琴教学法,推动钢琴教学的全面发展.在对相关文献、资料搜集、整理的基础上,结合对盲人特殊教育学院的在校盲人学生所进行的钢琴教学实践活动,加深了在视障学生钢琴教学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金晶 《科技信息》2009,(26):262-262
信息时代的21世纪,计算机音乐涌入各大院校以及中、小学校园,并渗透于各种音乐教学活动中,成为近年来音乐教育界一个炙手可热的焦点。在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中,数码技术的广泛运用,与传统的钢琴教学产生了千丝万屡的联系。本文从钢琴合重奏的教学特点与形式入手,依托计算机技术在钢琴教学中的逐步介入与迅速发展,对在数码技术辅助下的钢琴合重奏教学方面的研究及展望进行了初步探索,旨在更好地完善钢琴合重奏教学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5.
浅析高校数码钢琴教学方法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娴 《菏泽学院学报》2010,32(1):128-130
采用“一对多”教学模式的数码钢琴教学集体课是对传统钢琴教学方法的创新。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钢琴弹奏技巧,也能够加深学生对钢琴弹奏理论知识的掌握,对于推动我国钢琴课程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重点介绍了高校数码钢琴教学方法创新必要性,并对数码钢琴教学内涵和优势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田雪婷 《科技信息》2012,(22):288-288
海顿这位多产的作曲家,他的钢琴作品,在古典艺术领域创造了非凡的成就,占有创作上的特殊地位。他一生共创作了52首钢琴奏鸣曲作品。他独特的曲风把人们带入有如清澄优美的音乐之中。作为一个古典主义者,海顿开创和发展了奏鸣曲式。  相似文献   

7.
高燕 《科技资讯》2006,(4):242-243
弗雷德里克.肖邦(Fryderyk F.chopin).1810年2月22日生于华沙附近的热佐瓦,1849年卒于巴黎.他的钢琴作品,在钢琴音乐发展中占有重要而独特的地位,创作体裁很广泛,主要有:玛祖卡,波罗涅兹,圆舞曲,夜曲。练习曲,奏鸣曲,叙事曲等.本文着重分析他的四首叙事曲。  相似文献   

8.
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民族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在明确理论定位和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中国民间音乐对钢琴音乐的影响、中国钢琴作品所体现的民族性、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特点、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发展趋势、中国钢琴作品的分析研究等问题。这些成果将对今后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的研究和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起到一个方向性的指导作用,并对有志研究中国钢琴音乐的人提供相关的专业资料。  相似文献   

9.
在音乐艺术的领域中,钢琴音乐是最重要的一环。自钢琴发明以来,制作技术不断改进,涌现出了许多名的钢琴演奏家,同时演奏艺术也随之迅速发展,许多名作曲家们也对钢琴特别偏爱,写下了不可胜数的优秀的钢琴作品。  相似文献   

10.
钢琴的教学过程中,立足于何种思维模式决定了钢琴学习的成效。为改变对器乐学习停留于表面的学习模式,本文以具体钢琴曲目《泉水》为例,讨论建立“纵向思维”在钢琴学习中四方面具体应用,从而指导如何在钢琴的教与学中实现“纵向思维”为基础的音乐教育范式。  相似文献   

11.
在日常的钢琴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有许多的学生只忙于训练演奏的技巧,而忽视了学习钢琴基础知识的基本过程,这种学习方法是不符合科学的。凡是卓越的钢琴演奏家就一定具备深厚的艺术文化底蕴和修养,虽然演奏技巧很重要,但是钢琴的基础知识也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所以人们要对此引起重视。本文主要对钢琴的发展历程、钢琴的组成部分以及钢琴的保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希望可以起到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钢琴教育进入了一个特殊的时期,教学条件的艰苦、政治环境的恶化使教学空间极其狭窄。尽管如此,钢琴艺术工作者仍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有限的教学空间里,竭力维系着中国的钢琴教育,在钢琴改编曲方面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达到了新的艺术高度。  相似文献   

13.
孙铭 《科技信息》2010,(29):I0126-I0126
在钢琴表演过程中,除了要重视钢琴的演奏方法、技巧和情感之外,心理因素对钢琴演奏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表演者适度并有效的对心理状态进行调控,保障了钢琴表演达到预期的表演水平和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春舞》是美籍华裔钢琴家孙以强于1980年创作的一首钢琴作品,乐曲富有浓郁的新疆少数民族清新明快的特点,展现了一幅边疆人民跃马扬鞭,载歌载舞的壮观场面,本文通过对《春舞》的分析使人们感受到民族音乐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钢琴传入中国以后,艺术家们对钢琴创作的技法和调式调性、曲式和声等方面都进行了民族化的探索使中国钢琴音乐文化不仅在表达中国人民的思想和民族意蕴,积累宝贵的经验,同时在世界的舞台上还占有一席之地.该文主要就钢琴音乐作品中音调、青色及演奏中的民族特性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6.
论数码钢琴集体课在高师钢琴教学中之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国昌 《科技信息》2009,(16):255-256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与高科技的飞速发展,高师钢琴教学迎来了全新的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从而打破了三百年来单一的“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为新形势下创建具有高师特色的钢琴教学,促进高师钢琴教学的完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就高师钢琴教学如何真正体现师范特点,适应高师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对现行高师钢琴的教学模式、教材内容、学生成绩的考核评定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的创作思路和音乐曲式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介绍了普氏本人在第三钢琴协奏曲中的演绎风格。  相似文献   

19.
数码钢琴授课是一种全新的高校钢琴教学方式,便于音乐知识的融会贯通,迅速规范的提高弹奏技术和实用键盘能力,优势明显,是传统钢琴教学方式的有益补充。数码钢琴授课是基于传统钢琴教学上发展起来的,吸取了传统钢琴教育中正确有效的教育思想、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并结合运用科学技术成果而进行的新型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20.
由于社会高速发展,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学习音乐尤其是学习一门乐器可以开发大脑,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培养创造性思维奠定基础。尤其是接受钢琴教育可以使人的左右脑平衡发展,使人更聪慧,更具创造力。然而,我们在教授儿童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大部分儿童都不能坚持学习,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很不愉快,甚至对人生产生极大的阴影。因此,根据钢琴教学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制定一套比较适合儿童钢琴学习的教育体系,便干音乐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