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本文根据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学习算法,提出了其权值的CMOS实现电路。该电路结构简单,动态范围宽,易于集成实现。学习速度可达50万次每秒。用CMOS1.2μ工艺实现电路的PSPICE5.0仿真,表明该电路具有较好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融合符号主义及连接机主义这两种人工智能理论为指导思想,提出了混合使用专家系统与神经网络的智能控制系统形式定义及其三种基本混合结构。进而提出一种专家系统神经网络混合式递阶智能控制系统结构(ESNNICS),并以PID自整定智能控制系统和水净化智能控制系统为例,说明了ESNNICS结构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算法与模型参数优选的智能DISOPE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金生  万百五 《系统工程》1999,17(5):67-70,76
本文给出了DISOPE算法收敛速度指标的定义,提出了基于算法与模型参数优选的智能DISOPE方法,有效地改善了DISOPE方法的收敛性能和实用性。仿真表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并行离散事件仿真PDES 策略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并行离散事件仿真PDES策略是当前国际离散系统仿真界最主要的研究领域之一。PDES策略可分为四类:保守策略、乐观策略、混合策略和自适应策略。本文首先介绍了作为主要策略的保守策略与乐观策略,并对它们进行分析比较,而后介绍了以前两类策略为基础而形成的混合策略和自适应策略,接着分析了这四类策略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应研究新的PDES策略,以满足广泛的实际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并行任务自动划分及调度算法SMP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VLSI技术的发展,多处理机并行处理技术有了新的进展。本文基于ICSLⅡ连续系统仿真语言[1],提出了一个高效的并行任务自动划分及调度算法(SMPS)。它首先采用启发式算法对任务进行预调度,得到一个次优结果。然后采用改进的分枝定界算法对该调度进行优化,从而得到最优调度。该算法既具有简单易行性的特点,又不失调度结果的最优性,它为并行仿真语言的实现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6.
李亚  万毅 《系统工程》1997,15(2):40-45
本文以“过程仿真培训支持系统(PSTSS)”为背景,分析了现有的计算机仿真培训器功能上的不足,对PSTSS教师台进行了系统的功能设计,并论述了其实现技术,与现有的仿真培训系统开发工具仅支持基本培训功能相比,PSTSS教师台具有一定的智能性,它支持对学员进行启发和指导,对其操作水平给予评价和分析统计,并能对评价结果作出相应的解释。此外,本文还提出了用知识工程方法建立PSTSS评价支持子系统的思想,并  相似文献   

7.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的节日气氛中,在北京金色的秋天,我们迎来了第四届北京国际系统仿真与科学计算学术会议———BICSC’99。本次会议由中国系统仿真学会(CASS)主办,由国际数学与计算机协会(IMACS)、美国计算机仿真学会(SCS)、欧洲仿真联合会(EUROSIM),日本仿真学会(JSST)、韩国仿真学会(KSS)协办。本次会议在系统仿真理论与方法、建模与算法、仿真软件与仿真计算机系统、分布交互仿真与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及专家系统在仿真领域应用、仿真技术在仿真工程与非工程领域中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8.
多层前向神经网络的RLS修正训练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献[4]提出一种训练多层前向神经网络的快速学习算法—RLS算法,与标准BP算法相比有较高的学习效率,但该方法的主要缺陷是存在数值稳定问题和鲁棒性不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修正的基于递推最小二乘算法(RLS)的多层前向神经网络的快速学习算法,证明了算法的数值稳定性,对两个系统进行了辨识,并与RLS训练算法和标准BP算法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显示了所提方法的鲁棒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马萍  杨明 《系统仿真学报》1999,11(6):426-429
为实现某种特定的仿真目的而组织起来,并且能够进行交互操作的仿真系统、支撑软件、规则和其他相关的部件就构成了一个联邦。联邦开发和执行过程(FEDEP) 模型是为满足联邦发起者的需要对HLA 联邦开发和执行过程的一种描述,根据FEDFP 模型对XY 联邦系统的一个剧本进行了描述,以XY 导弹为例,按照HLAOMDD 的DIF格式,给出XY 实体的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10.
章俊  王雪梅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Z2):148-150
提出了运用MATLAB/Simulink对模拟电路进行仿真,再通过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运用神经网络方法对模拟电路进行诊断的一种新方法.介绍了MATLAB/Simulink在模拟电路仿真中的基本运用,最后,给出了仿真实例,实验证明该方法能较好的弥补其他方法在模拟电路诊断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基于计算机仿真的Buck-Boost电路研究   总被引:15,自引:9,他引:6  
Buck-Boost电路中含有丰富的非线性现象。它工作过程中电路拓扑结构的循环切换导致了谐波、分叉和混沌等非线性行为。基于PSPICE仿真,研究了电流控制DC/DC Buck-Boost开关转换器中的倍周期现象。而且,建立了开关转换器的数学模型和叠代映射来解释这种非线性现象。基于MATLAB仿真,从叠代映射中得到了系统分叉图。  相似文献   

12.
针对模拟电路渐变性故障中的特征提取困难和故障信号无法进行有效分类的问题, 提出利用免疫遗传算法(immune genetic algorithm, IGA)优化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 BP)神经网络中参数寻优过程, 从而实现模拟电路故障诊断。首先, 采用小波包分析(wavelet package analysis, WPA), 对模拟电路输出响应进行4层小波分解和重构, 完成特征向量的提取。然后, 采用IGA优化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及测试, 实现对不同故障进行故障诊断。最后, 通过两个模拟电路仿真实验对该方法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 与优化前的BP神经网络相比, 所提方法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率约15%。  相似文献   

13.
为确保星务计算机系统长期在轨工作的稳定性,针对系统中数模转换器等不同模拟部件的特点,给出相应的可靠性设计方案。在模拟输入通道中采用中位值滤波和递推平均滤波的组合算法,来获取尽可能可靠的输入数据,在模拟输出通道中则采用中值表决电路通用模块实现正确的模拟输出。该方案已在原理样机研制中得到验证和完善。仿真和验证结果表明,本方案在兼顾微小卫星对功耗、质量等苛刻要求的同时,能够很好地满足系统的可靠性要求。  相似文献   

14.
段敏  张锡恩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3):802-804,808
由于专业知识要求高以及工作量大等问题,故障仿真技术在模拟电路故障知识获取过程中一直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使用。在总结通过故障仿真获取故障知识的一般过程的基础上,提出完全基于仿真的模拟电路故障知识获取自动化方法,该方法实质上是通过计算机用穷举法自动对所有可能故障进行仿真获取故障知识。讨论该方法面临的问题以及为解决问题采用的4个策略。实验结果证实新方法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RLC互连线系统的串扰仿真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均匀RLC耦合互连线系统的串扰噪声仿真方法.该方法将耦合互连线模型在线元分析阶段即进行复频域解耦,使原本复杂的耦合互连线元模型转化为独立互连线元模型,进而简化之后的串扰噪声的仿真分析过程.最后运用数值方法得到均匀RLC互连线串扰噪声的时域估计表达式.仿真实验结果相较于PSPICE结果的误差小于5%,表明了该方法可以对均匀RLC互连线串扰噪声进行有效的仿真和评估.  相似文献   

16.
罗志勇  史忠科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3):3009-3013
基于贝叶斯证据框架下的最小二乘小波支持向量机,设计了一种新型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将贝叶斯证据框架应用于多类LS-WSVM分类器来选取正规化参数和核参数,并采用小波提升变换对从测试点得到的各种故障状态下输出电压信号进行分解获取多尺度的小波系数,对经处理的小波系数提取出故障特征量,以此作为样本训练多类LS-WSVM分类器来确定模拟电路故障诊断的模型。采用雷达系统模拟电路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模拟电路的故障诊断方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随机数发生器的噪声模型与快速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随机数发生器设计过程中,采用Spice虽然能对模拟电路进行比较精确的仿真,但耗时太久,同时它的数据处理工作也非常繁琐,不易进行统计分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分析了一个分段线性映射的、决定论混沌的随机数发生器的基础上,根据它的混沌公式提出了基本的仿真原理。为了提高仿真的准确性,针对CMOS电路中主要的噪声,即MOS管的热噪声与闪烁噪声,建立了二种噪声仿真模型。在分析电路行为的同时,逐步提出了采用MATLAB/Simulink的随机数发生器单元电路模型,然后建立了随机数发生器系统模型,实现了快速计算过程。最后给出了系统模型的仿真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仿真应用自动化组装的基本思想:根据仿真应用系统的需求,由计算机程序将已有的仿真资源自动组装成可以直接加入仿真系统参与仿真的应用程序。针对仿真应用自动化组装的技术需求,提出了仿真应用模块的开发规范,设计了仿真应用程序的基本架构,数据表示规范,模型接口规范以及界面设计规范。介绍了网络适配器的思想,提出了网络接口协议转换的实现方法。最后介绍了AST_CGF系统中仿真应用自动化组装工具的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19.
基于经典Chua混沌电路设计了一个五维双磁控忆阻器混沌电路。对电路非线性特性进行数值分析,表明其具有丰富的混沌动力学行为。采用一阶离散处理对电路进行数字化转换,基于DSP Builder和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技术,通过Cyclone Ⅳ E系列EP4CE10F17C8N芯片搭建的硬件平台,真实实现了该模型数字化系统。设计结果表明,数字化忆阻器系统避免了模拟信号元器件的漂移和不稳定性,硬件波形显示性能稳定可靠,且与计算机仿真结果具有相当一致性的吻合。  相似文献   

20.
王玉良  杨旗 《系统仿真学报》2004,16(8):1842-1844
文章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利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研究了集成化雷达系统整体稳定性仿真分析软件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介绍了各模块可视化集成界面的功能和设计,编制了仿真软件并应用到了雷达系统稳定性仿真设计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