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点分析了入世对我国产业间就业结构和所有制间就业结构的影响,指出入世后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新变化,将大大改变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间和所有制间的就业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我国集成电路(IC)产业发展过程和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世界IC产业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 IC产业的特点和世界IC产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如何加快发展我国IC产业的7点建议,包括:建立松散型纵 向结构的IC企业组织模式;加大重点投资、制订优惠政策;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能力;鼓励整机厂商和 IC设计企业之间的协作;加快发展IC产业集群;建设国家级研发中心,提升研发能力;大力加强人才培养, 营造成才环境。  相似文献   

3.
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若干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期和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加快,中西部地区迎来了承接全球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新机遇.作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大省的河南在能源供应、劳动力成本、市场需求、基本设施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同时也面临着东部欠发达地区和中部其他省份的激烈竞争.通过分析,在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选择,产业聚集区位的选择,培育产业集群适应产业转移等方面提出了若干探讨.  相似文献   

4.
以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开发为例,提出产业结构与人才的关系模型,分析产业技术结构对人才结构的影响、产业链与人才开发,产业融合趋势与开发人才。构建基于产业结构的人才开发模型。认为北部湾经济区近期应该以选择跟进战略—WO战略为主,人才的发掘、培养、使用紧紧围绕区域产业的状况和调整对人才的需求来进行。中长期以选择联动战略—SO战略为主,坚持人才资源开发与产业的布局调整相协调,把人才结构调整作为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产业结构不合理一直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产业结构现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过去的投资结构。为此,对近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优化我国产业投资结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过程中,FDI起到了重要作用。基于三大产业指标,研究FDI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单位根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分析,得出FDI对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影响最大,对第二产业次之,对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几乎没有影响。但FDI在第一、二产业的发展空间仍较大,且可以带动第三产业更好的发展。为此,应在政策上引导FDI,使其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应用加强型产业结构模型对我国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产业的结构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制约产业发展的诸多因素提出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8.
产业技术水平落后,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产业结构和组织结构以及空间布局不合理的现状是我国产业发展中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我国应积极推进产业技术升级,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走大幅度提高规模经营水平和提高市场集中度之路。这样才能使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的国际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9.
穆芃芃 《科技信息》2007,(28):282-282,260
我国旅游产业经过20年的发展,不仅在产业规模上实现了较大的扩张,而且产业结构运行的条件环境和产业组织化程度、产业布局也发生了重大改变。我国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在不断提升。本文就旅游产业政策的概念及主要内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长三角地区如何借力“一带一路”倡议对外产业转移实现自身产业结构的升级,对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通过收集“一带一路”107个成员国家和长三角地区的数据,构建产业转移吸引力指数,运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莫兰指数,结合产业结构相似度分析区位选择空间差异问题.研究发现:吸引力指数较高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地区,吸引力指数较低的国家主要分布在非洲、中美洲地区,地理距离是区位选择重要影响因素;吸引力指数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且表现出高值区集聚和低值区集聚的特征,随着成员国家范围的不断增加,对外产业的转移风险也随之增加;泰国、马来西亚是长三角区位选择的热点国家,韩国、新加坡、俄罗斯等相对发达国家是上海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而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资源丰富且开放度较高的国家是浙江、江苏、安徽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长三角地区应协同推进对外产业转移及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1.
产业结构是指产业构成及其比例关系,通常以产值结构和劳动力结构来表示.产业结构是研究区域发展的重要内容,由时间维、空间维和结构维3个维度综合集成.时间维角度侧重产业结构形态动态变化规律的探讨,空间维角度着重各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研究,结构维角度则突出产业结构的特征分析.通过这3个维度分析表明,我国的产业结构演变进程基本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我们给出了一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产业投资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产业结构演变理论,运用最小二乘法等方法对重庆市直辖以来固定资产产业投资结构的特点进行了定量分析,表明重庆市产业投资结构存在着产业结构以及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和由此导致的投资效率偏低的问题,已影响了区域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最后提出了实现重庆市产业投资结构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产业结构和税收结构的衡量指标构建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基于2010—2019年我国计划单列市相关经济数据的研究发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展有正向作用,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发展无相关性;产业税负率对经济发展存在显著抑制性,产业税收弹性系数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负向影响作用,产业税收协调系数对经济发展并无明显影响;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对外开放度、外商投资水平等其他指标呈现出对经济发展的正向影响。建议政府制定产业和税收政策时,在促进产业高级化发展的同时应当兼顾产业合理化,不盲目发展第三产业,充分考虑税收负担对产业发展的限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税收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4.
选择和培育合适的潜力产业,可充分挖掘区域优势、建立和发展区域主导产业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该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考察厦门的产业结构及第三产业细分行业增长差异,结果显示,厦门市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增长优势明显。借助区位商的定量标准,同时探讨厦门与台湾在经济资源禀赋的异同,确定了厦门潜力产业选择的重点,并提出促进厦门与台湾潜力产业对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伴随着劳动力在各产业间的转移.因此,在产业调整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国情和劳动力状况.我国是人口大国、农业大国,劳动力过剩的矛盾十分突出.所以,我国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要把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增加就业作为最重要的指导方针,要选择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劳动力产业间转移模式,即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其与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相匹配.  相似文献   

16.
政策参考     
国家计委确定产业政策工作重点国家计委确定,今年我国产业政策及其实施工作的重点有:1、继续充实产业结构调控政策手段,完善产业结构调控的政策体系。2、建立产业调整信息交流和发布制度。3、结合财政、金融体制的改革,规范有关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行为,强化其政策性功能,完善财政投资制度,使国家产业政策与财政、金融政策更好地协调起来。4、加强产业和产品的安全标准、技术标准以及环境标准的研究、制订工作,建立相关的认证机构,并采取措施促使其他部门和行业所属机构过渡为社会性的机构,以此促进企业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使产业素质得到改善和提高。5、进一步协调结构调控政策与总量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17.
旅游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并且具有劳动密集、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特征。我国旅游业虽起步较晚,但已在改革开放中伴随着国民经济的腾飞发展起来。旅游业也是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能够有效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也成为许多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的重点发展产业。但由于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着一些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产业关联度低,经济结构失衡和城市功能缺失等问题导致自我发展能力不强。有些城市更是因为没有充分考虑城市背景,盲目模仿国外成功转型城市机制发展旅游业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产业结构混乱的现状。本文主要对我国资源性城市转型中的旅游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1952年以来山西省产业结构的演进,从产业结构偏离度、比较劳动生产率、产业内部结构和产业关联度及投资结构等方面探讨了山西省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合理的产业结构作为前提.以2005-2009年的经济数据为基础,以山东省为参考系,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对济宁市工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济宁市煤炭产业、纺织业、造纸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占主导,其中,煤炭采选业结构和竞争力出现两极差异.济宁市需以调整产业结构为重点,推进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  相似文献   

20.
杨成骏  时平 《科技与经济》2015,28(3):96-100
以长三角两省一市为研究地域,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对比分析苏浙沪区域海洋产业发展变动特征。静态方面,通过苏浙沪2002—2012年不同阶段海洋产业产值的变化及资源支撑性海洋产业资源分布特点,了解苏浙沪海洋产业发展格局,结果表明,江苏相较于浙江和上海产业总产值增幅明显,苏浙沪整体海洋产业向均衡化发展。动态方面,通过产业结构变动值和区位商,分析苏浙沪海洋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特点以及主要海洋产业空间集聚状态,结果表明,苏浙沪海洋产业结构主体往"三二一"方向发展,苏、浙海洋产业结构变动明显,海洋结构优化政策效果显著,上海海洋产业结构比较稳定,发展重点转向海洋高新科技产业;海洋产业集聚方面,苏浙沪第二、第三产业基本形成集聚状态,各主要海洋产业随着区域发展专业化水平明显提升,整体向集聚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