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肥条件下种植密度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不同种植密度小麦的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构成因素的研究表明,在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较高的条件下,低密度九体小麦的籽粒灌浆速率,穗粒数,千粒重较高密度群体都有较大幅度提高,从而使其产量比后者高10%-30%。  相似文献   

2.
玉米在栽培上与产量直接相关的主要是品种、密度、施肥水平。为了探索紧凑型玉米在我县的适宜种植密度,特设置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密度增加而产量增加。即667m^2栽6500株〉4800〉4000株〉3700株。  相似文献   

3.
汪森富 《遵义科技》1999,27(4):29-31
研究表明:同一施肥水平在不同时期施用,能满足小麦各生育时期对营养的需求,明显改善小麦的经济性状,显著提高产量。采用基肥加苗肥加腊肥的施肥方式,小麦产量达267kg/667m^2,比基肥加苗肥加根外肥、基肥加苗肥、基肥三种施肥方式667m^2依次增加23kg、36kg、57kg,增产9.4%、15.6%、27.1%。  相似文献   

4.
用新洲黄棕壤进行小麦盆栽试验,设置对照、施硼肥、施石灰、施钙镁磷肥、施钼肥共5个处理;结果表明,施肥钼能促进小麦生长,显著增加总干物质产量和穗重,说明供试土壤缺钼,施钼对小麦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探索适用于黄花倒水莲(Polygala fallax Hemsl.)的栽培措施,为黄花倒水莲的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以黄花倒水莲组培苗为材料,研究种植模式、立地条件、种植密度、肥料种类、施肥次数、施肥时间对黄花倒水莲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山地、林下种植模式,黄花倒水莲的产量和成活率明显提高。选择在4月移栽幼苗,成活率可高达(97±2)%,高于其他月份。种植密度为50 cm×50 cm时,平均产量最高。施用有机肥时,产量较施用复合肥、不施肥明显增加;当施肥量为750 kg/666.7 m2时,产量达到最大;每年于6月施肥效果最好,其次是4月。综合考量,为提高黄花倒水莲的产量,种植地应选在山地,采用林下种植模式;4月移栽;种植密度为50 cm×50 cm; 4-6月施用有机肥约750 kg/666.7 m2(每株约0.2 kg),分两次施肥。  相似文献   

6.
不同密度与施氮水平对大豆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密度与施肥对大豆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吉育35在不同密度与施氮水平下的产量及产量性状.结果表明:密度对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荚重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随密度增加,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荚重降低.施氮对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随施氮量增加,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增加,施氮对单株荚重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密度与施氮对百粒重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密度与施氮对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随密度增加,产量先增后降,随施氮量增加,产量增加.密度为220000株·hm-2、施氮量为90kg·hm-2处理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氮肥运筹对小麦倒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氮肥运筹对小麦茎秆节间长度、茎秆充实度和茎秆氮残留量有明显的影响,从而影响了小麦的倒伏.施氮187.5kg/hm^2的处理与拔节后施肥的处理,倒伏率较低,产量最高.控制施氮量。确定适宜的施肥时期,可以降低倒伏率,提高产量.本还对其他防倒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控释尿素在冬小麦上的一次性施肥节肥增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南科学》2017,(11):1797-1800
在驻马店市砂姜黑土上进行冬小麦田间试验,研究控释尿素在小麦上一次性施肥技术.结果表明:与只施用磷钾肥相比,施用控释尿素可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增产幅度为19.4%~41.7%;两个试验点产量达到最高的试验处理均为控释尿素全部一次性基施处理,分别达到7 333.0 kg/hm~2和7 621.0 kg/hm~2,与优化施肥处理相比提高76.5 kg/hm~2和249.0 kg/hm~2;在最佳施氮量的基础上减施20%的氮肥显著提高了小麦产量,说明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可降低20%的施氮量.  相似文献   

9.
当前小麦研究的国际热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当前国际上小麦研究的几个热点,包括小麦产量潜力的研究、优异种质资源的利用、气候变化与小麦生产、小麦抗非生物胁迫、小麦微量营养和小麦综合管理。分析表明,未来产量的提高应主要依靠生物产量的增长,在此基础上尽可能维持或增加收获指数;小麦种质资源丰富,含大量优异基因,可用于提高植株抗性和改善品质;全球变暖会威胁粮食安全,需提高小麦生产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提高小麦耐逆机能,除重视利用一般的生理机制外,需要更加突出地重视利用贮藏物质运转、持绿性、非叶光合机能、根系构型等重要性状;提高籽粒微量营养素含量可通过施肥、常规育种和转基因技术实现;实施小麦综合管理可克服小麦生产中的多个限制因子,通过发挥技术和要素的互作协同效应,实现小麦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0.
杨仁会 《遵义科技》2004,32(2):35-36,64
通过同期播种,随机区组试验,探讨了“渝黄一号”在不同密度情况下的产量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密度对“渝黄一号”的产量影响很大。以密度6000株/667m^2的产量最高,其次是7000株/667m^2居第二位。建议以后生产上结合平衡配方施肥以6000株/667m^2密度为宜。  相似文献   

11.
许萍 《科技信息》2010,(23):J0233-J0233
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影响小麦高产稳产。本文通过分析了小麦低产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改进对策。通过培育并选用耐盐品种、以水调盐、合理施肥、覆盖压盐和适当深耕等技术的综合运用,可以显著减轻盐渍化对小麦生产的影响,改变该区域小麦产量低而不稳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小麦产量是由品种特性(内因)及环境条件(外因)相互作用所决定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小麦的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3.
龙牙楤木幼树的树高、高生长和地径,与根系处理、栽植密度和施肥关系密切.GGR溶液可促进龙牙楤木新根的萌发和不定芽的形成,促进其高生长和地径生长;适宜的初植密度可增加龙牙楤木幼龄林早期产量,2株/穴是营造经济林高产较合理的密度;合理施肥可以促进龙牙楤木幼树高生长和地径生长,尿素15g/株+磷酸二铵10g/株+氯化钾6g/株的氮磷钾混合施肥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4.
小麦在新疆粮食作物中占有主导地位,增加粮食生产,首先要确保小麦产量稳定的增加。近年来,由于新疆植棉业迅速发展,使其作物结构、商品粮基地建设、小麦栽培管理等出现一些新的情况,今后,小麦生产如何发展,作者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依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播期,采用精量或半精量播种控制群体结构,按目标产量测土配方施肥,合理氮肥用量和时期,耙磨与化控相结合控制旺长发生,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6.
地膜覆盖栽培小麦具有保湿增温效果,从而提高出苗率,促进了生长发育,缩短了生长期,增加了产量,是一项提高小麦单产,增加经济、社会效益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试验研究不同小麦密度和田间配置对套作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密度过大,套作群体内透光率低,群体质量差,虽然以穗多可获得较高小麦产量,但玉米单产低,致使套作群体产量偏低.小麦密度低,通风透光好,以争取较多分蘖、穗大、粒多也能获取高产,并且还有利于玉米生长,套作群体产量较高.行数不同播种量一致的处理在4行150万/hm2的田间配置下,套作群体质量优,产量较高;行数和播种量均不同处理中以3行90万/hm2的田间配置较好.相关分析表明麦/玉套作群体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玉米单产.  相似文献   

18.
小麦是郧西的主要粮食作物,探讨氮磷钾肥料在不同土壤,不同区域条件下小麦测土施肥效果用增产效率和相对产量指标进行评判直观方便。我们总结全县两年度8点次小麦3414试验产量结果并进行分析得出:不同土壤种类小麦高低产顺序为黄棕壤中的黄沙土淹育型水稻土黄棕壤中的沙土潮土型中的泥沙土。增产效率为,施用磷钾肥比不施肥增产7.8%,施用氮钾肥比不施肥增产36.4%,施用氮磷肥比不施肥增产34.0%,氮磷钾肥全施比不施肥增产65.1%。单因子效率为,氮肥平均为11.4,磷肥为16.0,钾肥为9.4。协同(互作)效率为,磷钾肥协同效率是2.1,氮钾肥协同效率是5.3,氮磷肥协同效率是7.0,氮磷钾肥协同效率是7.5。相对产量,空白区为61.8%,不施氮肥为67.1%,不施磷肥为73.6%,不施钾肥为88.8%。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近来年CO2浓度升高对小麦生长产生的重要影响。方法参考大量文献,分别从生长、生理和品质3个方面阐述了CO2浓度升高对小麦影响的研究进展。结果首先,CO2浓度一定范围内的升高属于施肥效应,促进了作物的生长、提高了叶片的光合作用、降低了呼吸作用,提高了小麦的产量;其次,CO2浓度升高对小麦的品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最后,指出了研究的重点,对以后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思路。结论可以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利用CO2浓度增加的肥料效应,使用一定手段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牛大力产业化发展的需求,提高牛大力的产量,本研究以牛大力营养杯苗为材料,研究不同种植地、整地方法、种植密度等栽培措施对牛大力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在广西桂林兴安、桂林全州两地的牛大力产量为60 000 kg/ha及以下,种植在广西钦州灵山、南宁上林、百色田林以及广东湛江的牛大力产量为60 000 kg/ha以上;3种整地方法中,单株平均产量最高的是全垦,为3.31 kg;种植密度为15 000株/ha时,药材产量最高;与对照组相比,4个不同基肥处理组产量都明显增加,其中生物有机肥(1 300 kg/ha)+复合肥(200 kg/ha)>生物有机肥(1 500 kg/ha)>沼肥(1 200 kg/ha)>普通化肥(尿素75 kg/ha,磷酸二胺300 kg/ha,过磷酸钙225 kg/ha)>对照(不施肥);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牛大力的产量越高,品质越好,但种植成本也会增加。综合考量,牛大力最佳整地方式为全垦,最佳种植密度为15 000株/ha,种植地以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最佳,基肥以生物有机肥+复合肥最优,种植年限以4年最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