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立龙 《安徽科技》2011,(11):25-26
一、社会背景与学校概况 哥本哈根会议让世人再次将目光投向了"环保"这个主题,温家宝总理在大会上表示: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  相似文献   

2.
黄满荣 《大自然》2010,(4):19-23
2009年年底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再次引起了世人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强烈关注。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虽然他们对全球变暖引起的环境变化有着切身的感受,但是,海洋生态系统与他们的生活似乎相距遥远,他们对海洋里面发生的事情可能是一无所知。不幸的是,海洋生态系统面临的危机绝不亚于陆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3.
陈永红 《科技资讯》2010,(24):150-151
"碳金融"的兴起源于国际气候政策的变化,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结束,更是催生了碳金融的创新,碳金融也被正式提上中国国内市场的议题。文章重点分析了"碳金融"市场在中国的发展障碍,提出了中国金融业发展碳金融业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高瑞婷 《世界博览》2009,(24):18-18
哥本哈根会议前夕,中国掷地有声地正式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前中国温室气体要减排40~45%。对于依然依赖于煤炭能源同时处于世界产业链底层的中国而言,这一近乎“壮士断臂”的减排承诺,将使中国经济在阵痛中告别依靠“环境红利”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备受世界关注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沸沸扬扬的争议中落下帷幕,悬而未决的《哥本哈根议定书》,再次引起了人们对环境科学的关注,未来环境科学将成为热门与重点学科。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夏星辉教授是长期致力于环境科学研究的女专家。近期,她的研究多以"流域"为主,包括水环境/水资源、污染物在流域水环境中的存在水平、生态风险和迁移转化机理、与全球变化相关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变化等。  相似文献   

6.
章百家 《世界知识》2014,(18):16-19
作为《世界知识》80华诞系列纪念活动之一,杂志社邀请众多学者,举办以"中国外交新思想及建立国际话语权的努力"为题的专题学术研讨会。世界知识出版社社长闵永年大使出席研讨会并致辞。他说,胡愈之先生在《世界知识》创刊词里作出了"中国是世界的中国"这一著名论断。80年来,《世界知识》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她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周恩来同志亲自关怀和指导下、在许多共产党人和进步知识分子的努力下创建和发展起来的,她永远站在传播世界知识的前沿。她为传播世界知识、让国人了解世界、让世界认识中国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为中国外交事业做出了贡献。如今,她的办刊理念就是"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认知世界,打造外交文化,传播世界知识"。  相似文献   

7.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矛盾的深刻性、国际气候政治博弈的复杂性,使哥本哈根会议取得的成果非常有限。造成困局的根本原因是传统的国际政治理念即新自由主义与当今人类在政治、经济、伦理等方面新要求相冲突,无法应对气候变暖的严酷现实。世界主义的新理念对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碳政治"、有效解决气候变化难题,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会议的召开,再次将全球变暖等环境气候问题摆到全世界的面前,而低碳技术竞争将决定未来气候变化国际博弈的格局和走向.该文对低碳技术领域的专利进行检索分析,希望对低碳产业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支持.  相似文献   

9.
意在争夺世界环发事务的主导权,避免环境问题威胁国计民生和对外政策。冷战结束后,环境外交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一道醒目的景观。近年来,克林顿政府频频开展环境外交,其动作颇为引人注目。一份不同寻常的报告今年4月22日,即“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美国国务院发布了一份特殊的外交报告,题为“环境外交:环境与美国对外政策”,引起世人关注。说它特殊,是因为:其一、该报告是美国历史上首次发布的关于环境外交的年度报告。美国国务院宣布,从今年起,今后每  相似文献   

10.
"巧实力"战略作为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提出的一种外交战略,是指把"硬实力"和"软实力"有效地结合成一种成功战略的能力。其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加强与同盟、伙伴和国际组织的关系;第二,关注全球发展;第三,加强公共外交;第四,推动经济一体化;第五,增强技术和创新能力。选择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可以借鉴美国的"巧实力"战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硬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软实力";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施行"巧实力"外交,构建和谐世界,营造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延续的基础和动力,是中国人五千年传承至今的最主要的心理习惯、思维定势,对中国特色外交思想、外交战略和外交行为产生了深刻影响,是构建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的文化源泉。"天人合一"的独特宇宙观决定了中国人重整体思维的基本特点。"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优秀文化传统,决定了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合"文化在中国外交中表现为对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的积极倡导与践行。  相似文献   

12.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超百位领导人与会 1 7日,举世瞩目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110国首脑将参加定于16日召开的气候峰会。连日来,上万名参会代表划分阵营,争辩、互责、游行等种种使得哥本哈根会议前景不明。  相似文献   

13.
环境与人类息息相关,关系着人类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无果而终说明国际环境问题不能仅仅依靠谈判等方式解决,拯救全球环境需要新的解决手段和机制。追究国际环境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是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国家利益始终是外交关系中的基本问题,气候外交亦不例外.气候变化的核心是全球变暖,因此,以温室气体减排为主题的气候外交谈判自然也成为当今全球环境变化条件下外交谈判的热点问题.本文立足于地理学基础,将气候问题的外交化进程作为博弈过程来看待,并运用博弈论的纳什均衡原理和"智猪博弈"等模型,深度分析各大国(集团)在气候外交中的矛盾与博弈.最后从博弈论角度解读中国的气候外交政策,建议中国根据博弈各方的策略选择来制定最适合自身的最优策略,以求在这场气候博弈中获取最大化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5.
我国低碳建筑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华阳  邱耀 《科技信息》2011,(19):I0086-I0087
随着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低碳"成了一个流行词。以"节能、环保、绿色、低排放"等为特点的"低碳建筑",也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高调登场。本文就我国目前低碳建筑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全面介绍低碳建筑在我国发展中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12月7日,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在举世瞩目之下召开,来自全球192个国家和地区的万名代表以及5000名记者与会。经过13天的漫长谈判,这场号称"人类历史上最具雄心的气候大会"于12月19日草草落幕。会议最终只达成一项无具体减排目标、无法律效力,且遭到部分拉美和非洲国家强烈反对的协议。  相似文献   

17.
浚宏 《华东科技》2011,(3):72-73
中国仅用5年时间便走完了国际上40年的高速铁路发展历程,一举跨入世界上系统掌握时速300公里高铁技术的4个国家之列。中国高铁似乎在一夜之间完成华丽转身,从一个不起眼的追赶者变成了世人瞩目的领跑者,创造了令世人叹服的"中国奇迹"、"中国速度"。  相似文献   

18.
<正>(★号为新闻关注度,☆为半★,欢迎各媒体推荐新闻,并对本排行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1哥本哈根气候峰会落幕取得有限共识[关注指数:★★★★★]1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会议和京都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落幕。历时13天的会议,最终以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遗憾落幕。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化问题是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复杂挑战,国际社会围绕着构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机制进行着斡旋与博弈。日本积极参与并推动国际气候谈判与合作,并试图在"后京都议定书"时代继续保持环境气候领域的主导权。日本积极参与国际气候变化合作既有地缘和历史的原因,更有树立环保大国形象,掌握气候外交主导权,为本国环保产业开拓市场等政治、经济方面更深层的战略考量。  相似文献   

20.
声音     
《华东科技》2010,(1):9-9
<正>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温家宝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强调: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我们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