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中国南方震旦系陡山沱组Sm-Nd同位素年龄测定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杨杰东 《科学通报》1994,39(1):65-65
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末元古代是地质发展史和生物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阶段,末元古代地层目前正成为国际上地层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由于晚元古界目前缺乏明确可靠的化石带序列,并且研究人员对末元古代地层的同位素地质年龄数据有较大的分歧和争议,因而当前未元古界研究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解决全球地层对比和关键界线层位的时序标准.晚震旦世陡山沱期是南沱冰期后第一次生物爆发期,又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磷、锰和重晶石等矿产形成期,是末前寒武纪的重要时期之一.  相似文献   

2.
白垩系和第三系(K/T)界线时期发生了显生宙最后一次大规模的生物绝灭和劫后复苏.自Alvarez等人根据UT界线的Ir异常提出生物大绝灭的小行星撞击假说后,K/T界线的精确时代、重大地质事件和生物大灭绝及其内在联系一直受到国际学术界的极大关注.K/T界限时期(约65Ma)的冲击石英和微玻球粒的广泛分布以及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发现同时代的Chicxulub陨石坑,使得撞击说得到了学术界越来越广泛的赞同.然而,另一些研究人员则认为由地幔柱引发的大规模火山岩喷发、地幔去气,  相似文献   

3.
密云岩墙群的时代及其对长城系底界年龄的制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北京市密云水库附近分布着一些北-东走向,个体宽度达40m以上,长度达8000m的岩墙,本文称之为密云岩墙群.从一条宽约40m的岩墙中分选出了大量斜锆石,同位素稀释法获得其207Pb/206Pb年龄为1731±4Ma(n=4;1731±1Ma,n=3).该岩墙被长城群底部常州沟组底砾岩不整合覆盖,这一年龄限定常州沟组沉积起始时代晚于1731Ma.由于长城群是长城系的标准剖面,因此,这一年龄指示长城系的起始时代应晚于1731Ma.本区斜长岩杂岩体及环斑花岗岩(1730~1680Ma)被认为与长城群所在的燕辽裂谷有成因联系.但是,密云岩墙群的成因与上述岩体并不相同,指示不同的地质事件.长城群是我国地质时代单元长城纪时代划分的重要依据之一,考虑到1731Ma前后地质事件性质可能发生了变化,建议将长城纪起始时代定为1730Ma或者稍晚.  相似文献   

4.
沧水铺火山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南华系”底界新证据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湖南益阳地区沧水铺组陆相火山岩-火山碎屑沉积砾岩为一套高角度不整合于中元古界冷家溪群复理石浊积岩之上的楔状地层. 取自该组地层下部火山岩段底部的英安质火山集块岩样品(N3)的高精度离子探针(SHRIMP)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814±12 Ma, 这一年龄数据与已有的沧水铺组火山岩年龄数据(921~933 Ma)差距较大, 它代表了该地区新元古界新的底界年龄. 此项研究结果改变了沧水铺火山岩的时代归属, 并支持以下观点: (1) 研究区缺失了新元古代早期(814~1000 Ma之间)的沉积地层; (2)华南裂谷系始于约820 Ma左右; (3) 820 Ma可能是中国新元古界“南华系”的底界年龄.  相似文献   

5.
南华系底界与古城冰期的年龄: SHRIMPⅡ定年证据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报道南华系候选层型剖面——湖南石门壶瓶山镇杨家坪剖面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 锆石SHRIMP定年研究表明, 南华系下统渫水河组(相当于莲沱组)上部凝灰岩的锆石定年结果为758±23 Ma, 可限定南华系古城冰期的下限. 其下青白口系老山崖组为809±16 Ma, 采样点距顶界12 m, 根据沉积速率估算, 其顶界的时限大致为800 Ma. 这一组年龄结果使我国南方前寒武纪长期争论的“莲沱组”是否等于“板溪群”的重大地层对比问题得以澄清.  相似文献   

6.
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农业强化及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世是当前备受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尚存在较多争议.研究不同时空尺度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对探讨该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系统总结了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植物考古、骨骼碳同位素和碳十四测年的究进展,并与古环境记录中黑炭研究进行对比,梳理了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粟黍农业强化和扩张的时空过程,其对环境的可能影响.结果显示,距今10000~7000年前,中国北方整体处于原始粟黍农业阶段,距今7700年之在内蒙古东部出现最早粟黍农业经济的迹象;距今7000~6000年前,粟黍生产中心转移至关中地区,是粟黍农建立的过渡时期;距今6000~4000年前,粟黍农业在中国北方广泛扩张,推动了新石器晚期文化的繁盛和人口显著增长.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黑炭指标(EC-soot)的时空变化过程与粟黍农业强化和扩张过程有很好的对应,示粟黍农业生产活动对火灾频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研究为理解新石器时代粟黍农业发展历程和人与环境的互作用,深入探讨人类世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案例.  相似文献   

7.
马衔山萤石矿床萤石裂变径迹年龄的测定及成矿时代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衔山地区萤石资源丰富。萤石矿化明显受地层、构造和岩性控制,具层控矿床特征。控矿层位为前震旦系马衔山群第二及第三岩组(AnZmx~(2-3))和下震旦统兴隆山群第四岩组(Z_1 xn~4)。含矿围岩主要为混合岩,次为混合花岗岩、白云石大理岩和硅质灰岩。控矿构造为区域性断层破碎带。所有萤石矿床均含微量铀。研究结果表明,马衔山萤石矿床系在前震旦  相似文献   

8.
李继亮 《科学通报》1977,22(11):498-498
热发光是晶体被加热到红热温度之前发射的光.它主要是由品格缺陷以捕获电子的一形式贮存起来的电离辐射能,在加热过程中又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热发光的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但大量实验证明,若不受其他因素干扰,晶体的热发光强度与晶体中所积累的辐射剂量之间呈线性关系.这就为热发光技术用于考古、地质样品的年龄测定提供了可能性.近十年来,热发光技术已成功地  相似文献   

9.
王伟 《科学通报》1997,42(4):406-409
Magaritz等通过对南阿尔卑斯二叠系-三叠系界线(P/T)剖面δ~(13)C值变化研究认为,δ~(13)C值在P/T剖面上的变化是判断存在沉积间断的重要标准。他认为因煤山和上寺等P/T界线剖面的δ~(13)C值在界线附近的变化有明显的突然性,从P/T界线上下δ~(13)C值下降到恢复之间的间距太小(<2m),而认为这两个P/T界线剖面在界线附近存在沉积间断。我们通过研究西藏色龙P/T界线剖面的生物地层学和δ~(13)C值,以及对比现代海洋溶解无机碳的δ~(13)C的变化后认为,用扩δ~(13)C值在剖面中的分布特征是否渐变,以及其在剖面中下降-恢复的距离大小,来判别剖面的沉积记录完整性的观点,尚需进一步推敲。  相似文献   

10.
汪训一 《科学通报》1985,30(7):528-528
一、地质概况茅茅头山(又叫光明山)位于桂林市西北桃花江右岸,是峰林平原上的一个峰簇(即由若干锥状蜂体联座所构成的小型峰丛),由上泥盆统融县组亮晶砂屑灰岩、残余微晶砂屑灰岩和泥晶灰岩所组成。山体投影面积为0.92平方公里,相对标高为250余米。山体中自南而北已发现有芦笛岩、大岩、飞丝岩和穿岩四个洞穴(表1),其中芦笛岩就是我国有名的一个游览洞穴。  相似文献   

11.
北方造山带内蒙古中、东部地区二叠纪放射虫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尚庆华 《科学通报》2004,49(24):2574-2579
华北北部边缘区的二叠纪地层过去多认为是海相浅水沉积. 从内蒙古中部哲斯地区和东部锡林浩特地区二叠纪哲斯组泥岩中发现的放射虫化石等证据表明, 该区中二叠统主体应为深水海相沉积. 北方造山带内蒙古中、东部地区中二叠世深水海相地层的确定, 进一步证实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的最终拼合至少发生在瓜德鲁普世末之后, 同时根据含放射虫地层的分布和相关生物群的古地理分区推断拼合的位置应位于贺根山蛇绿岩带以南的林西地区.  相似文献   

12.
崔之久  杨建强  赵亮  张威  谢又予 《科学通报》2004,49(13):1304-1310
此前, 中国晚更新世晚期多年冻土南界的研究有两点不足, 一是限于中国北方东段, 二是年代数据不够系统. 通过对中国北方晚更新世晚期冰缘现象的研究, 认为中国北方高纬度多年冻土南界基本上沿38°~40°N(东段)和37°~39°N(西段)延伸, 并第1次绘出分布图. 同时, 综合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 重建了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纬度冻土带南界的变迁, 并提出26和23~13 kaBP有两次寒冷期, 年均温在不同地段较今降低8~12℃.  相似文献   

13.
卢仁祥 《科学通报》1979,24(22):1018-1018
高功率激光束轰击靶材所形成的等离子体可在毫微秒到微微秒时间内产生上百焦耳的脉冲X射线,是一个强度极高的脉冲X光点源(Laser plasma X-ray,简称LPX),它在科学研究、工业和医学上都有重要的应用。同时,激光等离子体中高阶电离离子的X光线谱携带着关于高温等离子体各种基本参数及各种原子过程的大量信息,如电子温度、电子密度、膨胀速度、各阶  相似文献   

14.
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2005~2006年发掘出土了上万件动物化石与古人类文化遗物.埋藏学分析表明了古人类在这一动物群聚集、改造过程中的主导性地位.基于动物属种分布及丰度、死亡年龄模式、骨骼表面改造痕迹与骨骼单元分布等动物群特点,并结合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证据,灵井许昌人遗址被解释为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一处狩猎-屠宰遗址而非古人类的居址或中心营地.这一遗址中数量较多的人工石制品的出现,可能反映了古人类在生存策略和行为活动方面的计划性和前瞻性.灵井许昌人遗址是迄今为止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中期唯一一处经过系统埋藏学分析确认的狩猎-屠宰类考古遗址.  相似文献   

15.
张寅平 《科学通报》1993,38(11):982-982
近年来,热镜作为一种新颖的节能材料发展很快,并可望在不远的将来在节能电光源、隔热窗、汽车防霜玻璃、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等方面产生一批新一代节能产品. 热镜膜的光学性能(光学常数)、热辐射性能(发射率)、电学性能(膜层电荷浓度、霍耳迁移率、薄膜电阻率)是热镜膜的重要性能参数,它们不仅是膜层性能优劣的判据,也是了解膜层微观结构的窗口,更是评估和改善热镜膜镀制工艺的依据与指导.可是,目前这些参数普遍空  相似文献   

16.
孢粉学作为植物学的分支学科,在当代科学的作用与日俱增.本文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角度阐述了中国孢粉学的发展历程.中国孢粉学起始于20世纪的初叶,着重阐述1979年以来第四纪孢粉学的研究领域,其涉及植物与环境、黄土高原、海洋、青藏高原隆升、考古植物学与先民生存环境及食物结构等方面的研究;进入21世纪,受全球变化和环境演变的影响,给予第四纪孢粉学的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和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李慶逵 《科学通报》1959,4(24):820-820
世界上利用磷块岩来制造过磷酸鈣的历史到今天还只有100多年,而磷矿粉的肥效研究,則在1909年才由普里亚尼什尼柯夫院士領导在苏联开始。但是最近50年来,磷肥的产量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而迅速地增长。根据1956年国內文献上所看到的数字,世界化学磷肥的产量約为3500万吨上下(其中包括3000万吨过磷酸鈣及350万吨浓縮磷肥)。氮肥和磷肥产量比例的变化但是在整个肥料工业中,磷肥增长的数字在比例上远远的落后于氮肥。这里我們首先簡单的說明一下  相似文献   

18.
谢家荣 《科学通报》1956,1(5):48-48
石油地质学是研究石油与天然气的地质的科学,是地质学中的一个分门。就实用观点讲,它对普查、勘探和开采上所起的作用,要比任何其他实用地质学如煤田地质学等为大,而从事于石油地质工作的人员,也要比其他地质学部门多得多。这是因为油气本身的特殊性,使得我们只有充分掌握了石油地质的原理和方法,才能够有效地发现或扩大急迫需要的石油资源或合理地指导油田的开发和开采。同时,由于石油工业的厐大发  相似文献   

19.
文自翔  赵团结  丁艳来  盖钧镒 《科学通报》2009,54(21):3301-3310
栽培大豆的起源和演化是大豆生物学和农学基础研究的重要命题之一. 本研究选用60对细胞核SSR标记(nuSSR)和11对叶绿体SSR (cpSSR)标记, 在检测由393份地方品种和196份野生材料组成的全国代表性样本的细胞核、叶绿体基因组变异的基础上, 分析了栽培、野生地理生态群体间的遗传演化关系. 结果表明: (ⅰ) 野生群体核、质遗传多样性都明显大于栽培群体, 核、质等位变异数分别为1067:980和57:44个; 栽培大豆980个核等位变异中有377个(38.5%)为驯化后新生等位变异, 44个质等位变异中出现了7个(15.9%)新生等位变异. (ⅱ) 栽培生态类群中, 以南方3个地理生态类群(中南、华南、西南)遗传多样性较高; 野生生态类群中以长江中下游野生类群遗传多样性较高. (ⅲ) 从分子方差分析、遗传聚类与地理类群间关联分析及群体特有等位变异三方面证实我国栽培、野生大豆地理生态分化有其遗传分化的基础. (ⅳ) 以材料为单位的聚类结果表明与栽培大豆近缘的野生材料大多来自长江中下游及西南-中南野生地理类群; 进一步分析地理群体间的遗传距离, 并作UPGMA聚类, 发现各栽培地理类群与长江中下游野生大豆群体的遗传距离一致, 小于与包括本区在内的其他野生群体的距离, 结合该区野生群体特有的cpDNA等位变异NTCP10-117在所有栽培生态类群中都有分布的现象, 推论在南方野生群体中的长江中下游野生祖先可能是栽培大豆共同的野生祖先.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D类项目面向全国拟创办英文科技期刊择优支持.该类项目实施5年,已成为优质出版资源实现办刊的绿色通道,为扩大规模、做优增量、改善我国高端英文科技期刊供给不足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