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晓震  王希芝 《科技信息》2009,(15):391-391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自己多年从事长跑的体会,论述心理与长跑的关系,描述长跑运动员在长跑中的精神世界,揭示长跑时心理上的变化所引起的生理上的变化,阐明心理是怎样主导长跑训练与比赛的,提出长跑运动员要进行心理上的选材,重视对长跑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旨在能对广大的长跑教练员;运动员及爱好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陈磊坡 《科技信息》2013,(6):336-336
本文通过对广州体育学院中长跑运动员心理特点的初步研究,目的在于了解中长跑运动员心理能力的现状,心理能力与运动成绩的关系。提出了对高校中长跑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的各种有效方法,指出良好的心理训练有助于运动员发挥最佳水平。  相似文献   

3.
对中长跑运动员进行赛前、赛中和赛后心理训练可增强训练效果,提高比赛成绩,加快身体机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作者指出,一个优秀运动员不仅应具有完臻的技术和充沛的体力,而且应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中长跑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应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平时的心理训练应注意因人而异;赛前心理训练应针对比赛环境、比赛对手和针对“自我”进行.  相似文献   

5.
当今中长跑运动,优秀运动员不仅有很强的运动能力,而且也有极高的心理素质.因此,心理训练普遍受到教练员和科教人员的重视.本文对影响中长跑运动员心理因素做了总结,并针对不同时期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陆玉金 《科技资讯》2012,(1):237-237
本文结合足球运动项目的特点,论述了影响中学生足球运动员心理变化的因素和足球运动员的一般心理训练及赛前心理的训练的方法,为中学生足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现代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传统的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相结合构成了现代运动的完整体系.在网球比赛中,运动员展现出来的竞技状态与能力很大程度上受心理因素的影响.网球运动员心理能量的发挥水平,往往成为决定比赛胜负的重要条件.本文通过研究网球运动心理训练的概念、意义、重要性等,分析网球运动心理训练的心理学基础,及其影响因素,以对网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尹春平 《科技信息》2006,(12):496-497
本文结合跳高运动项目的特点,论述了影响跳高运动员心理变化的因素及跳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为跳高运动训练中的心理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盐城市全运会大学生田径比赛部分女子短跑运动员与教练员为研究对象,从女子短跑运动员赛前训练的情绪变化,女子短跑运动员检录与上跑道赛前情绪变化,女子短跑运动员比赛成绩变化与影响女子短跑运动员比赛心理因素等方面,研究女子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变化的规律,并提出女子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控制与调节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中长跑运动员赛前训练是整个周期训练的一个“特殊阶段”,赛前训练准备的水平极大地影响着比赛的结果。运用人体生物节律理论指导中长跑运动员赛前训练,可以计算出运动员体力、智力、情绪三者的周期变化,从而制定更科学可靠的训练计划,引导运动员在比赛期适时出现“运动高潮期”,获得比赛的最佳状态。结合人体生物节律理论,探讨中长跑运动员如何进行赛前训练安排,以及计算人体生物三节律的具体方法,为中长跑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自行车运动员赛前心理调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岩 《科技资讯》2009,(12):250-251
心理素质是运动员心理状态和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自行车运动员赛前的心理分析,根据运动员赛前的心理变化、心理适应及心理调控,结合训练实践提出了相应的调控措施.希望能为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借鉴和依据,从而达到比赛所需心理品质,实现比赛心理状态有效调控,促使最佳比赛准备状态形成。  相似文献   

12.
张惠 《科技信息》2014,(2):176+178
在运动员训练和竞赛中,不仅需要巨大的身体能量储备,还需要非常强的心理能量,如果运动员缺乏训练、竞赛所需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准备状态,便难以完成训练任务,更不用说取得比赛的优胜。在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尤其是情绪变化极大地影响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发挥,本文通过将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分类,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专家访谈、运动员访谈以及结合实践事例,对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教练员在训练和竞赛中对运动员的教学、指导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参考和帮助,增强运动员在竞赛中的心理能量储备。  相似文献   

13.
罚球是篮球比赛中得分攻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员在罚球时的心理素质对其命中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罚球技术的训练中,对运动员实施有效的心理控制训练有利于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训练水平。通过心理控制训练可以使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成果与训练计划和目标相符,使运动员的心理潜能得到最大的挖掘,以便在比赛过程中罚球的命中率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根据运动员在训练中命中率的信息反馈,教练员有目的的对训练计划加以调节、改进,从而缩小训练计划与目标之间的偏差。  相似文献   

14.
罚球是篮球比赛中得分攻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员在罚球时的心理素质对其命中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罚球技术的训练中,对运动员实施有效的心理控制训练有利于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训练水平。通过心理控制训练可以使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成果与训练计划和目标相符,使运动员的心理潜能得到最大的挖掘,以便在比赛过程中罚球的命中率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根据运动员在训练中命中率的信息反馈,教练员有目的的对训练计划加以调节、改进,从而缩小训练计划与目标之间的偏差。  相似文献   

15.
张绍嬗 《科技信息》2012,(27):322-322,355
心理训练是射击运动员科学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射击训练过程中每一名运动员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心理状况的影响,所以我们运用多元化的心理训练方式提高运动员的训练竞技水平和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6.
田径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与赛前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运动员争取比赛获得好成绩的重要保证。本文通过对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分析,探讨赛前田径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与调控方法,为田径训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2008年第29界奥运会在北京的举办,美国射击运动员埃蒙斯以及美国男女4×100米的失利,以及中国短跨运动员刘翔的突然退赛,不难看出,现在高水平的体育竞赛不仅仅是技战术水平和身体素质的较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发展成为运动员与运动员,运动队与运动队之间的心理较量,因此教练员在对运动员进行训练时,结合一定的训练方法和训练原则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自信与意志力的培养、武术表达感、知觉的培养以及武术运动员与心理因素的关系等四个方面对武术运动员心理因素及心理训练问题进行研究。根据运动的特点及技能形成的规律,可以了解武术运动员的心理变化,从而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  相似文献   

19.
董军 《科技知识动漫》2007,(4X):160-160
当今运动场上的竞争,不仅是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术、战术的竞争,更主要的是心理能力的较量。心理训练与技术训练、战术训练、身体训练构成了完整的科学训练体系。它是发挥潜力,保持和提高成绩的重要因素。中学生短跑运动员无论在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都处于一个发展快、变化大、影响深远的过程,而且其心理过程的发展具有它的特殊性,因此对中学生短跑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宋淑华  高春刚  翟波宇 《科技信息》2010,(28):I0022-I0022,I0024
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是影响运动员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中长跑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在运动员的训练中是比较突出的核心能力之一。本文通过对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心肺功能测试,探讨中长跑运动员的有氧能力特征,旨在找出某些规律,为教练员在高原地区进行科学化训练及选材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