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恒星大冒险     
<正>宇宙中有很多很多在当初大爆炸中产生的星际云,其中一些星际云会逐渐收缩并演化成原恒星。作为一颗即将诞生的新恒星,一场恒星的大冒险便由此开始,你会选择什么模式的冒险历程呢?傻瓜模式由于质量不够大,原恒星不足以在核心点燃氢核聚变反应以维持光度,无法成为真正燃烧运转的恒星,而是变成了质量介于最小恒星与最大行星间的气态天体——褐矮星。褐矮星的人生很简单,那就是几乎毫无变化,永远作为一颗褐矮星,直到宇宙的结束。  相似文献   

2.
一个处于萌芽期的恒星被发现正在以极快的速度成长,它在成为成年恒星之前就适当地放射Х射线——使它成为有史以来放射Х射线的最年轻的天体。天文学家提出,这个早熟的原恒星不可思议地迅速成长可能与磁场有关。  相似文献   

3.
大质量恒星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它们具有强烈的星风.恒星的质量是决定恒星结构和演化的主要参量之一.由于强烈星风带走恒星的大量物质,使恒星的质量不断减小,所以它严重影响大质量恒星的结构和演化.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中,无论在观测方面还是在理论方面,大质量恒星的星风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在理论方面,已经建立了标准的星风加速模型,以及它的改良模型,包括利用有谱线覆盖效应的NLTE恒星大气模型进行光谱分析;在观测方面,地面望远镜和空间设备相结合,从射电波段一直到高能X射线波段,对大质量恒星进行了全波段的观测研究.理论研究和观测结果基本符合,但同时又引出了一些新问题.  相似文献   

4.
选取已确定恒星年龄和化学丰度的3个观测样本,统一用Yonsei-Yale等年龄线确定了恒星年龄,分析了恒星的绝对星等MV、有效温度Teff、金属丰度[Fe/H]和α元素相对丰度[α/Fe]等4个输入参数的误差对恒星年龄的影响,最后利用误差理论分析和估算了各种因素对恒星年龄不确定性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Teff,[Fe/H],[α/Fe]对恒星年龄的影响是系统性的,而且其影响程度依次递减;而MV对恒星年龄的影响是随机的,其影响程度是最弱的.误差分析表明,如果取Teff,MV,[Fe/H],[α/Fe]的典型观测误差分别为100K,0.1mag,0.1dex,0.1dex,则由此造成的恒星年龄的平均标准偏差为3.2Ga.  相似文献   

5.
综合介绍了恒星光谱分析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有关结果.  相似文献   

6.
恒星不永恒     
陈英 《科学世界》2005,(4):76-89
忽然间,一场大规模的爆炸照亮了宇宙的一角。这可能意味这一颗恒星生命的结束,然而,恒星的生命是怎么开始的呢?那些不爆炸的恒星是怎样消逝的?黑洞是怎样形成的?脉冲星、白矮星、变星、双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本文,将一一解答这些问题,并详细介绍这些苍穹中迷人的“钻石”。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人们发现磁场对恒星结构和演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简述了磁场产生的发电机原理,即恒星对流区的α-Ω发电机和辐射平衡区Tayler-spruit磁场发电机。Maeder&Meynet(2005)根据Tayler-spruit磁场发电机研究了磁场对恒星结构和演化产生的影响。他们发现磁场极大地增加恒星内部各层之间的耦合,使得恒星内部为接近刚性转动,而无磁场的恒星其内部为高度的较差自转。同时有磁场的恒星模型其表面有较高的N,He等元素增丰,同时带来C,O元素的消耗。磁场还引起恒星内部子午环流,剪切湍流等物理过程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通过光谱分析确定恒星的化学成分,测算恒星表面温度,并由多普勒红移验证星系的退行速度,为宇宙膨胀论奠定了基础;由引力红移确定光子的引力质量,使广义相对论的等效原理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9.
《广西科学》2008,15(4)
美国科学家最近在银河系中发现了两颗迄今亮度最暗的恒星,这两颗恒星的亮度仅相当于太阳亮度的百万分之一。  相似文献   

10.
利用APOGEE/DR14巡天提供的视向速度信息和光谱信息,对径向速度超过383.4 km/s的恒星进行检查后,筛选出40颗高速恒星。再结合Gaia巡天提供的自行、视差等信息,从中发现了2颗超高速恒星候选体。为研究超高速恒星的性质与起源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年青恒星体中喷流现象很普遍。大量天体物理文献瞄准了活动星系核、共生恒星、行星状星云和X射线双星中的物质喷发现象。在恒星形成中基本开放的问题之一是物理机制。物质从原恒星系统喷发,进入喷流。部分喷流控制系统角动力,并且在最初的几百万年里演化。在大尺度上,喷流为恒星形成和演化注入动力。  相似文献   

12.
美国科学家最近发现,在半人马星座中,有一颗恒星是由钻石材料组成的。他们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的这颗恒星,距离地球17光年,大小与地球相当,但质量相当于一个太阳。该恒星中的核燃料已经燃  相似文献   

13.
如果你要问人类能否到恒星旅行,答案是很有可能,但是要等很长时间,也许要等500年。如果你要问人类是否能在21世纪到恒星旅行,答案是肯定不能。到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旅行与在太阳系范围内旅行,两者的区别就像横渡大西洋与横渡波托马克河(位于美国东部的一条河)的区别。要横渡大西洋,需要一艘船或一架飞机;要登上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需要的是一种人们在100年内也无法建成的航天器。  相似文献   

14.
<正>假设宇宙中的恒星就像你家里的灯泡一样,可以由总电闸一闸拉灭。啪——(请想象一只看不见的"宇宙黑手"拉灭了总闸),所有的恒星都停止发光发热——包括我们熟悉的太阳。那么,地球会怎样?一片漆黑,冷到极致,所有生命就此终结,包括人类。啊额!光是想想就牙齿打颤,还是重新开闸吧。哼,急什么,答出我的问题,我才重新开闸("宇宙黑手"低沉的冷笑声在漆黑的宇宙中回响)——恒星的能量从哪儿来?这……家里的灯泡靠电力来发光发热,恒星靠啥?难住我了。但我们可以从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太阳身上找  相似文献   

15.
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超新星爆发是宇宙中最壮观的事件之一。多年来,天文学家一直认为.超新星或是由大量单个恒星(第二类超新星)形成,或是由双星系统形成,在这种情况下邻近恒星(第一类超新星)起相当重要的作用,直到不久前,这样继续生存在超新星“蒸汽”中的恒星仍没有发现过,同时公认的理论指出,任何相邻的恒星部不可能在这样的灾变之后继续生存。  相似文献   

16.
大型巡天项目使得恒星光谱的观测进入大数据时代,实现恒星光谱自动分类是一项重要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本文采用基于一维的卷积网络算法对斯隆数字巡天(sloan digital sky survey, SDSS)的恒星光谱进行分类.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恒星光谱的特征被提取出来并用于分类.采用带标签的恒星光谱数据训练一维恒星光谱卷积网络(1-dimension stellar spectra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1-D SSCNN),得到训练好的网络模型,并用其对恒星光谱进行分类测试.本文算法与传统的恒星光谱分类算法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和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具有较高的分类精度和鲁棒性,且给出了由深度学习得出的光谱热力图,对研究光谱物理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按恒星演化理论预言,银河系中存在数以亿计的恒星级黑洞.然而,目前已证认的黑洞仅有20个左右.随着天文观测设备的飞跃发展,搜寻黑洞的新方法也陆续被提出.我国大型光学望远镜LAMOST(郭守敬望远镜)的海量恒星光谱让我们可以通过光谱分析来搜寻黑洞.本文回顾了近50年来搜寻恒星级黑洞的历程,介绍了经典的搜寻方法和目前发展的一些新方法,侧重介绍了近期基于LAMOST光谱开展的相关工作,并对未来的搜寻工作给出展望.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理想流体、均匀密度模型解爱因斯坦场方程得到恒星的临界质量。  相似文献   

19.
光行差对恒星时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行差是观测者的运动速度与星光的运动速度相结合(相对运动)产生的一种光学效应。各种光行差对恒星的观测均会产生影响,本文阐述了周日光行差和周年光行差对恒星坐标(主要是赤经)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光行差对地方恒星时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高煜 《科学观察》2020,15(3):33-36
正宇宙中各尺度的恒星形成,不论是位于宇宙边缘的第1代恒星还是在我们银河系"家园"里的恒星,都是贯穿于宇宙起源和天体演化的核心科学问题。可以说,恒星是宇宙中的"原子",有关恒星是怎样形成的这一问题则是当代天体物理学研究的枢纽:恒星形成不但决定星系的结构和演化,而且人类赖以生存的行星系统的起源也与之紧密相关。另外,宇宙中的大部分元素(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