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胰腺癌患者血清中CEA,CA199,IL-6和MCP-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检测118例胰腺癌患者,107例慢性胰腺炎患者和113例健康人群血清中CEA,CA199,IL-6和MCP-1的含量,评价其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对于胰腺癌的诊断价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慢性胰腺炎组的CA199和MCP-1有统计学差异,胰腺癌组的CEA,CA199,IL-6和MCP-1均显著升高。与慢性胰腺炎组相比较,胰腺癌组的CA199和IL-6均显著升高。当这4种指标单独区分慢性胰腺炎组和胰腺癌组时,诊断能力最好的指标CA199,其诊断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2.30%和74.90%。细胞因子中IL-6的诊断灵敏性较高,为85.40%,而其特异性较低,为57.50%。 CA199和IL-6联合诊断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时,其诊断价值高于任一单独指标检测,其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30%和90.30%。单独检测灵敏性和特异性诊断价值有限,而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其诊断水平,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探讨细胞因子IL-1,IL-6,IL-8,TNF-α与胎儿宫内窘迫的关系及对分娩方式和产程长短的影响.选择妊娠期正常、孕龄在37周和42周之间的单胎新生儿128例,收集脐血样本.将128例按有无胎儿宫内窘迫及分娩方式分为4组,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IL-1,IL-6,IL-8及TNF-α.从产程的长短及分娩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并观察胎儿宫内窘迫脐血中细胞因子水平与pH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有无胎儿窘迫都不影响IL-1脐血水平.有胎儿宫内窘迫组的IL-6和IL-8水平显著高于无胎儿宫内窘迫组(分别为P=0.01和P<0.001),而TNF-α脐血水平显著降低(P<0.001).分娩可增加IL-8,但对IL-6水平没有影响.若胎儿宫内窘迫与分娩因素并存,则能增加IL-6和IL-8水平,但TNF-α水平降低.细胞因子与pH之间无相关关系.胎儿宫内窘迫组IL-6和IL-8水平显著高于无胎儿宫内窘迫组,而TNF-α脐血水平显著降低.细胞因子与pH之间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IL-18对急性胰腺炎严重性预测的价值。方法对10例健康志愿者、10例急性水肿性胰腺炎、10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分别于第1,2,5,10进行APACHEII评分、血清TNF-α、IL-6、IL-18的测定,并对第1天IL-18与APACHEII评分、血清TNF-α、IL-6之间做相关性分析。结果MAP组与SAP组APACHEII评分、血清TNF-α、IL-6、IL-1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AP组各项指标均高于MAP组,第1天IL-18水平与APA-CHEII评分、血清TNF-α、IL-6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82,P<0.01;r=0.74,P<0.01;r=0.79,P<0.01)。结论血清IL-18在急性胰腺炎中是一个早期释放的细胞因子,对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炎症因子IL-2、IL-6、IL-18、TNF-α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广州市越秀区儿童医院儿科肺炎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50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正常患儿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及正常儿童血清的IL-2、IL-6、IL-18、TNF-α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IL-2水平显著降低,而IL-6、IL-18、TNF-α水平均不同程度升高,p<0.05.结论 IL-2、IL-6、IL-18、TNF-α参与了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生、发展,检测相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判定病情和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甘精胰岛素联合诺和龙对于高血糖状态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TNF-α及IL-6的作用.方法选取初发2型糖尿病高血糖状态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饮食控制、运动训练和健康知识讲座等基本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诺和灵30R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甘精胰岛素联合诺和龙治疗.治疗3个月后复查患者TNF-α、IL-6、胰岛素水平和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餐后2 h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TNF-α,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低血糖事件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诺和龙控制血糖效果好,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高血糖状态患者体内胰岛功能,同时降低TNF-α,IL-6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开放外伤患者在使用VSD治疗后,血清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的变化及影响。采用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骨科住院的开放外伤患者,60例使用VSD治疗的患者为研究组,50例常规换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第一次治疗后第0.5、1、2、3、5、7天采集外周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TNF-α、IL-6、IL-8、IL-10的含量并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静脉血TNF-α、IL-6、IL-8、IL-10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IL-8、IL-10含量均开始升高。治疗后12h开始,研究组的外周静脉血TNF-α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 d开始,研究组患者的外周静脉血IL-6、IL-8、IL-10含量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可知,开放外伤患者使用VSD技术治疗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早期清除创面局部的炎症因子,从而降低激发的炎症放大效应,避免了炎症反应失控和病情恶化,有利于创面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小白菊内酯对细菌脂多糖诱导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选用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采用实时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不同浓度小白菊内酯(0.1、1、10、50μmol/L)和细菌脂多糖(10μmol/L)作用后,细胞因子的mRNA(IL-6、TNF-α、Ptgs2、IL-1β、IL-10、MMP13与CXCL1)及蛋白(IL-6、TNF-α、IL-1β与IL-10)表达水平的改变.实验同时设立4个对照组,包括DMSO组、脂多糖组、DMSO+脂多糖组及阳性药Bay 11-7082+脂多糖组.结果:浓度分别为10和50μmol/L小白菊内酯稳定有效地抑制脂多糖诱导小鼠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在mRNA水平上,IL-6、TNF-α、Ptgs2、IL-1β、IL-10与MMP13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CXCL1 mRNA表达水平改变无统计学差异;在蛋白水平上,IL-6、TNF-α、IL-1β与IL-10的表达亦显著性下降,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小白菊内酯有效抑制了细菌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中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不同穴位处方电针对失眠大鼠下丘脑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质量浓度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失眠症的作用机理.方法:将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即对照组、模型组、安定组、电针1组(取百会、神道、心俞穴)、电针2组(取三阴交、神门穴)、电针3组(取申脉、照海穴),模型组以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建立大鼠失眠模型,安定组给予腹腔注射安定,电针各组分别按穴位给予电针治疗,每组连续治疗6 d后检测大鼠下丘脑细胞因子IL-1β、TNF-α及IL-6的变化.结果:电针各组IL-1β、TNF-α和IL-6明显升高,与模型组和安定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电针各组之间比较,电针2组好于电针1组(P<0.05),电针3组与电针1组、电针2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可能是通过提高失眠大鼠下丘脑细胞因子IL-1β、TNF-α和IL-6的质量浓度而改善睡眠;电针2组作用好于电针1组,说明取三阴交、神门穴治疗失眠症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9.
采用香烟烟雾提取物刺激KB细胞,构建急性口腔炎症模型;用Elisa法测定炎症因子TNF-α、IL-6、IL-8和IL-10的表达量;以考察金银花、山银花抗炎活性的差异。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促炎因子TNF-α、IL-6、IL-8水平显著升高,抗炎因子IL-10水平显著降低,属急性炎症表现,说明造模成功。金银花提取物或山银花提取物处理后,均可抑制TNF-α、IL-6、IL-8表达水平的升高,改善IL-10分泌减少,且呈剂量依赖关系,提示金银花和山银花对口腔炎症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二者的药效结果比较,山银花对各炎症因子的调控作用均强于金银花,尤其对TNF-α、IL-6和IL-10的调控作用具有显著差异。本研究从药效角度对金银花和山银花进行比较研究,为合理利用金银花和山银花药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ELISA(enzyme-linked immunoadsordent assay)法检测16例新疆经典型卡波氏肉瘤(Kaposi’s sarcoma,KS)及64例正常对照的血清中IL6、VEGF、TNF-α和IFN-γ血清浓度。探究了经典型卡波氏肉瘤发病机制与血清中自细胞介素(interleukin-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n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a,TNF-α)、干扰素γ(interferon,IFN-γ)紊乱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血清IL-6、VEGF和TNF-α在KS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值分别为0.040、0.002和0.043)。IFN-γ在KS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值为0.067。这说明,血清IL-6、VEGF、TNF-α的紊乱与经典型KS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HGF对脑缺血/再灌注(L/R)大鼠脑含水量、MPO活性及TNF-α、IL-10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脑L/R组;实验Ⅰ、Ⅱ、Ⅲ组,分别用质量分数为15、30、60 μg/kg HGF处理.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缺血1.5h再灌注24h后,测定脑含水量、MPO活性,检测TNF-α、IL-10含量及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I/R大鼠脑含水量增加,MPO活性升高,TNF-α、IL-10含量及mRNA表达上升.不同质量分数HGF处理均能减少I/R大鼠脑含水量,降低MPO活性,下调TNF-α含量和mRNA水平,上调IL-10含量及mRNA表达.结论:促进抗炎症因子IL-10的表达、抑制促炎症因子TNF-α的表达可能是HGF减轻缺血性脑损伤炎症反应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观察桃红四物汤联合高压氧对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临床效果。将60名皮瓣移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桃红四物汤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6、hs-CRP、TNF-α不存在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治疗后IL-6、hs-CRP、TNF-α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的缩短,治疗组患者住院总费用较对照组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桃红四物汤联合高压氧对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模拟高原环境中,急性低氧暴露大鼠脑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及IL-6、TNF-α的表达变化。方法SD大鼠50只雌雄各半,实验分5组。分别是常压对照组,急性低压低氧暴露1 d组、2 d组、3 d组以及7 d组,暴露后测定大鼠脑干湿重比,脑组织中TNF-α、IL-6含量及病理学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暴露1 d组、2 d组、3 d组大鼠脑干湿重比、脑组织中IL-6、TNF-α升高(P0.05)。暴露7 d组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中IL-6、TNF-α均显著低于暴露3 d组(P0.05)。病理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脑组织细胞形态结构及组织间隙正常,暴露3 d组脑组织分子层、锥体细胞周围、血管周围、脉络丛以及脑膜下水肿,暴露7 d组脑组织分子层水肿较3 d组减轻。结论在模拟海拔5 km低压低氧环境中,SD大鼠的脑组织的病理学改变以及干湿重比、TNF-α、IL-6因子含量均在3 d时显著改变和升高,但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损伤程度有所降低,这和平原人群进入高原后所产生的低氧习服机制相同。故该研究所选择观察的SD大鼠脑组织的形态学改变以及检测脑组织中TNF-α、IL-6含量改变可作为急性高原病模型是否成模的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谷氨酰胺对对体外循环期间肺泡通透性、氧化酶及炎症因子水平及AQP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保护机制.[方法]大鼠体外循环的建立,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operatedgroup,SH)、体外循环组(cardiopulmonary bypass group,CPB)提取肺组织及血液中各时相炎性介质、过氧化酶及AQP表达.[结果]CPB组各时相点EVLW、MDA、MPO、血浆TNF-α、IL-6浓度均明显升高,AQP-1呈现低表达,AQP-4呈现高表达;SOD、IL-10浓度明显降低,谷氨酰胺组则呈现相反变化,停CPB 2h后表现更加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ln预处理可以使AQP-1蛋白和mRNA表达增加,AQP-4蛋白和mRNA表达下降,降低肺组织MDA、MPO和血浆LPS、TNF-α、IL-6和MMP-9含量,增加肺组织SOD和血浆IL-10含量,提示Gln可能通过抗氧化损伤、调节炎症反应,减轻CPB后细菌易位引起的内毒素血症,间接调控MMP-9的表达及活性等途径实现,对肺上皮屏障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观察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用于帕金森病治疗的疗效。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帕金森病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n=48,严格遵照医嘱服用左旋多巴,研究组:n=48,严格遵照医嘱服用普拉克索、左旋多巴,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评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统计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两组UPDRS四部分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UPDRS四部分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与IL-6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血清TNF-α与IL-6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的20.83%(P0.05)。联合普拉克索与左旋多巴,能显著性改善帕金森病患者UPDRS评分、血清TNF-α与IL-6水平,且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对小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治疗作用,将36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和BMMSCs组.采用不同方法治疗8周后,通过反转录PCR(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小鼠脊髓组织中白介素-1(IL-1)、IL-2、IL-4、IL-6、IL-10、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L-1、IL-2、IL-12、TNF-α和IFN-γ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上调(p0.05),而IL-4和IL-10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BMMSCs组IL-1、IL-2、IL-12、TNF-α和IFN-γ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下调(p0.05),而IL-4和IL-10上调(p0.05).进而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脊髓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显示:对照组脊髓组织的结构正常,神经细胞形态完好;模型组脊髓组织内出现大量炎性细胞;BMMSCs组脊髓组织内没有发现明显的炎性细胞.由上述结果可知,BMMSCs对EAE小鼠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和减少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对脊髓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7.
探讨细胞因子IL-1,IL-6,IL-8,TNF-α与胎儿宫内窘迫的关系及对分娩方式和产程长短的影响.选择妊娠期正常、孕龄在37周和42周之间的单胎新生儿128例,收集脐血祥本.将128例按有无胎儿宫内窘迫及分娩方式分为4组,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IL-1,IL-6,IL-8及TNF-α.从产程的长短及分娩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并观察胎儿宫内窘迫脐血中细胞因子水平与pH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有无胎儿窘迫都不影内IL-1脐血水平.有胎我宫内窘迫组的IL-6和IL-8水乎显著高于无胎儿宫内窘迫组(分别为P=0.01和P<0.001),而TNF-α脐血水平显著降低(P<0.001).分娩可增加IL-8,但对IL-6水平没有影响.若胎儿宫内窘迫与分娩因素并存,则能增加IL-6和IL-8水平,但TNF-α水平降低.细胞因子与pH之间无相关关系.胎儿宫内窘迫组IL-6和IL-8水平显著高于无胎儿宫内窘迫组,而TNF-α脐血水平显著降低.细胞因子与pH之间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贫血患者与炎症的关系。方法根据贫血标准对27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进行调查,对其中合并贫血的COPD患者(贫血组)40例和非贫血的COPD患者(非贫血组)40例为研究对象。常规行肺功能(FEV1%)检查,测定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质IL-6、IL-8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T细胞,并计算其相关性。结果贫血组患者的炎症指标IL-6、IL-8、TNF-α水平高于非贫血组(P<0.05),CD4+/CD8+T细胞比例低于非贫血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OPD患者合并贫血可能与炎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PF)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24例COPD合并PF患者临床资料(COPD合并PF组),并纳入同期入院治疗的34例稳定期COPD患者为对照组,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全球倡议(GOLD)分级分为Ⅰ、Ⅱ、Ⅲ、Ⅳ级组;评估COPD合并PF患者入院后血清TGF-β1、IL-6、TNF-α水平与GOLD分级、HRCT肺纤维化评分及肺气肿评分的相关性,分析临床疗效与治疗后血清TGF-β1、IL-6、TNF-α水平的关系.结果 COPD合并PF患者入院后血清TGF-β1、IL-6、TNF-α水平与GOLD分级、HRCT肺纤维化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HRCT肺气肿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治疗后3个月时,COPD合并PF患者血清TGF-β1、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临床疗效与治疗后血清TGF-β1、IL-6、TNF-α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COPD合并PF患者血清TGF-β1、IL-6、TNF-α水平随肺纤维化程度的升高而升高,且与临床疗效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太溪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on,SHR)大脑延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影响,探讨其降压的作用机理.方法:以SHR为原发性高血压模型共45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非穴组,正常血压wistar大鼠15只作为对照组,太溪组、非穴组分别予针刺治疗,模型组、对照组不予处理,治疗前后分别测量其血压,治疗结束后第2天分别随机取7只大鼠大脑延髓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大脑延髓组织切片TNF-α、IL-6的光密度和阳性面积率.结果:针刺太溪穴及非经穴位均可以降低SHR大脑延髓中TNF-α、IL-6的表达水平,并降低SHR的血压,且针刺太溪穴效果更为明显.结论:针刺太溪穴能有效降低SHR血压,而调节SHR大脑延髓中TNF-α及IL-6蛋白表达可能是其降压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