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冷民 《科技潮》2008,(4):10-14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考问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弟子回答不上来,释迦牟尼说:“把它放到大海里去。”  相似文献   

2.
《科技潮》1998,(1)
公元前485年2月15日子夜,即周穆王53年2月15日,一代佛祖释迦牟尼进入了不生不灭的涅盘境界。此前,佛祖曾对跪拜身前的弟子说:"我所要救度的众生皆已度尽,未度的众生,都已结下了得度的因缘。世人随教我的教法而行,就是我的法身常驻之地。我要进入福乐的涅盘了。"多年之后,他的弟子们根据他的说教,整理出了诸如:《法华》、《华严》、《大藏》、《密教》……共1460部4250卷经典卷本。用佛祖博大精深的智慧,给迷茫的众生指明方向,带来了光明。这也是人类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3.
丑树     
有用或无用,只是利用的方式不同而已。老子和弟子经过一片森林,看见几百个木匠在那里伐木,准备造一座大宫殿。整个森林几个都被砍光了,只有一棵树留在那里。弟子问木匠:"你们为什么不砍这棵树呢?"  相似文献   

4.
本分     
有一次,石梯禅师在走廊碰见弟子手捧钵盂往斋堂方向走。擦肩而过的当儿,石梯突然问:"你现在去什么地方?"弟子说:"去斋堂。"  相似文献   

5.
<正>小事的谈资,生活之中无穷无尽,锅碗瓢盆皆可成为交响曲。一次性筷子在自然保护志愿者和相关组织中一直是个"入门"话题,但使用或者不用一次性筷子,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并没有简单的答案。我曾见过一网友发布策划案,假想在南方某市发起把一次性筷子赶出该城的活动。策划案引用了上世纪末媒体的宣传资料,所谓扔掉多少双筷子等于毁掉一棵大树,或者全国每年吃掉多少亩森林。在痛惜森林被毁,绿色消逝的同时,对一次性木  相似文献   

6.
人生一壶水     
我记得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带弟子们瞻仰鲁桓公宗庙,在案桌上发现一把形状古怪的酒壶。孔子便问守庙人:"这是什么酒器?"答:"是君子放在座位上用来警惕自己的酒壶。""啊,我知道它的用处了!"孔子转头对弟子们说道:"去取清水来,灌进这把酒壶里。"弟子舀来清水,徐徐注入酒壶,大家都屏息静气地观看。  相似文献   

7.
正奶奶上了年纪,眼睛不好使了,看东西有些模糊。要补袜子了,奶奶把缝衣针放到眼前,瞅呀瞅呀,只隐约地看得见针眼儿,可细细的白线就是穿不进去,急死人!小倩说:"奶奶,我来穿线吧!"奶奶叹了口气:"唉,老了,不中用啦!"有一次,小倩正在写作业,忽听奶奶大叫一声:"快来,地上有条大虫子!"小倩放下铅笔,赶忙走过去一  相似文献   

8.
巧排数字     
正"想不通"和"不高兴"二位小朋友又见面了。"想不通"说:"我有个问题思考再三,也没想出来。""不高兴"笑着说:"你肯定想不出来哟,不然怎么会叫‘想不通’哦。只是我现在没时间帮你解答。""想不通"苦苦要求"不高兴"给指点指点。"想不通"乐呵呵地说:"我请你去我家玩,行不?""不高兴"点了点头,说:"好吧。你把题目拿出来,我看看。"  相似文献   

9.
<正>有一次整理餐具时,我发现放在筷子筒里的筷子的一端十分潮湿,非常容易滋生细菌,而筷子筒内部又不容易清洗。为此,我设计了一种可拆洗的筷子筒。它由半开放筒身和筒壁插板两部分  相似文献   

10.
佛教简释     
杭州谢庆同志来信,希望介绍一下佛教。现简介如下: 佛教已有二千五百年历史,比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更早。相传它源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的古代印度,那正值中国春秋时代。佛教是由当时迦毗罗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长子悉达多创立的。悉达多是释迦族人,他的弟子又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即释迦的圣人。传说他年轻时出家,约在三十多岁时坐在一棵毕钵罗树下思维所谓解脱之道,遂成  相似文献   

11.
《世界博览》2012,(8):12-12
正在日本,"筷子"和"桥"同音,也被赋予了相似的内涵。世界上有40%的人吃饭时用手,30%的人用刀叉,剩下的都用筷子。日本人认为筷子是大约在公元6世纪的时候从中国经由韩国传到日本的。在日文中,筷子的发音是"hashi",和"桥"同音,表达出在日本文化中,筷子被赋予了搭建各种文化桥梁的深刻含义,这从筷子在不同场合有不同形状和材料这一点上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12.
科学搜搜     
筷子变身双节棍 “哼哼哈嘿,快使用双节棍……”吃饭也能这么欢乐?没错,因为这双筷子够特别!不仔细看的话,根本分不清楚这到底是一双筷子还是迷你版的双节棍。瞧瞧,双节筷子的末端用细细的链条连接起来,造型够酷,而且绝对不影响使用哦~  相似文献   

13.
青蛙博士     
正青蛙王国号称学问最大的青蛙博士,不小心掉到了一口深井里。井里的青蛙说:"伙计!欢迎你加入我们井底之蛙的行列。"青蛙博士心想:"井底之蛙可是孤陋寡闻的代名词呀,我学识渊博,怎么会是井底之蛙!"他连  相似文献   

14.
狗狗GO     
<正>各位小编:你们好!收到我的信你们肯定很惊讶吧?因为我和我的兄弟们,可是一群非常特殊的哥迷——极限狗狗秀酷队!我们的队员都超爱看你们的杂志呢?不过,我们这次写信的目的主要是来"踢场子"的哟!哼哼!因为我们在杂志上看到了好多身怀绝技的达人:风筝达人、捉鬼达人、攀岩达人等,看得我们好眼馋呀!当然,我们也万分地不服气!比起他们,我们可一点都不逊色!而且,我们的队员早就想在你们的杂志上亮相啦!所以,受我们极限狗狗秀酷队全体队员之托,我寄来了好多张我们的靓照,让众位小编和广大的哥迷来见识一下我们的本领!当然  相似文献   

15.
正习爷爷曾说:"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在暑假里,我认真地读了一本习爷爷读过的书——《论语诠解》。《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讲了很多人们做事和学习应该有的方法和态度。在学习方面,《论语诠解》教给我很多道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经常温习学过的  相似文献   

16.
正和动作有些笨拙的老妈相比,老爸好像生就了一双巧手,什么东西坏了他都能使其"起死回生"。以前在领导岗位时,老爸动嘴的时候多,像作报告呀,参加各种应酬呀,作指示呀,令人应接不暇。到如今真正退下来了,老爸这才有充分的时间和那份闲情动手"修理"各种东西。有一次,女儿不小心把一个日记本弄散架了,上面有她的几十篇周记,第二天又要交。怕老师批评,女儿竟然呜呜地哭起来。老爸笑着安慰她:"乖,莫哭啊!我给你修修,保证像新的一样。"老爸  相似文献   

17.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和<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对孔子弟子梁鳣均有记载,但对其年龄的记述却存在分歧.通过对相关材料的分析可知,<家语>关于梁鳣"少孔子三十九岁"的说法更为可靠.<家语>中对梁鳣和商瞿"出妻"的记载表明,不仅两汉时期存在大量"无子出妻"的情形,在先秦时期也不鲜见.  相似文献   

18.
百变水球     
<正>这一年,科学趣玩小组做了太多酷炫、高能的手工项目,不过有哥迷表示有一些项目难度略大(其实,阿亮也被虐得很惨)。别担心,这次的水球绝对是"手残党"也可以轻松搞定的,虽然制作简单,却拥有越玩越上瘾的魔力,据说还可以吃哟!(当然,如果你愿意吃它……)材料和工具海藻酸钠、乳酸钙、水、食用色素、电子天平、有刻度的量杯,容量为500ml以上的塑料罐子、容量在1L以上的长方形塑料收纳箱、一次性筷子、一次性杯子、勺子、乳胶手套等。  相似文献   

19.
夏天是各种肠道疾病多发的季节,我们提倡大家都自己携带筷子来解决在外面吃饭的问题。但是好像带个筷子也太麻烦了吧!女人还有包包可以存放,男人不可能把筷子揣在裤兜里面吧?所以我们为大家找到了一双金箍棒一样的筷子,可长可短。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苗药铁筷子挥发油成分及挥发油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铁筷子挥发油,利用GC-MS联用仪分析铁筷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CCK8法检测苗药铁筷子挥发油对BGC-82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从苗药铁筷子挥发油中鉴定了33种化合物,共占挥发油的89.71%,苗药铁筷子挥发油中主要含有棕榈酸占总油量的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