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三维地震勘探在淮北煤田的应用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引入煤矿采区勘探是解决煤矿地质构造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勘探手段。已在煤矿采区勘探中取得了显著的地质效果和可观的经济效益,解决地质问题能力已为煤矿生产所广泛证实。  相似文献   

2.
张剑霞 《甘肃科技》2014,30(24):53-55
以甘肃省张掖市平山湖井田首采区三维地震勘探为例,分析戈壁沙漠地貌地震勘探存在的难点,介绍了野外数据采集方法技术、室内处理步骤及资料解释所采用的技术措施,取得的野外原始数据品质较高,经资料解释获得的地质成果满意,符合该区的地质规律。  相似文献   

3.
油田勘探开发的一项重要技术是钻井地质设计,这项技术是连接勘探部署和钻探施工的纽带,钻井地质设计技术的发展在油田开发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伴随着各大油田的勘探与开发过程,和石油地质、钻井、地震、录井、测井、试油等学科密切相关的钻井地质设计技术也不断的发展,并且已经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刘凯 《科技信息》2011,(19):I0057-I0057
笔者首先客观的列举了岩性地质油气藏勘探现状,并对岩性地质油气藏勘探前景进行了预测分析,然后就岩性地质油气藏勘探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5.
地震勘探中,如何解决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地区的激发技术,提高地震勘探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一直以来是地震勘探技术人员不断研究的技术课题。近年来,随着可控震源技术的发展,可控震源技术在地震勘探震源激发技术中得到广泛运用,并取得了较好的地震地质效果。通过实例论述了可控震源技术在甘肃河西地区地震勘探中所取得地震地质效果,同时也为类似的地区开展可控震源技术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空区上的地震勘探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空区作为地震盲区历来被地震勘探方法所回避,近年来,由于地震勘探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地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地震勘探方法在采空区上亦进行了尝试性的应用,并在一部分地区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果,从而大大拓宽了地震勘探方法为矿区服务的范围。  相似文献   

7.
(1)扩大勘探领域,提高勘探精度,发现更多的隐蔽油气藏.发展多学科综合储层描述、油藏管理和流体成像技术、地质模拟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和多分量四维地震勘探技术.  相似文献   

8.
一个凹陷的勘探潜力除了凹陷的剩余资源量这个基础因素外,很大程度上与凹陷的地质条件,人们对地下地质信息的认知程度.当前的勘探技术等因素有关。本文从“凹陷油气现状、主要区带的石油地质条件、隐蔽油气藏勘探、新技术的发展”等四个方面对高邮金湖凹陷的勘探潜力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苏北盆地复杂断块群综合勘探技术及其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找到适合江苏油田地质条件的勘探技术 ,对于提高勘探开发效益至关重要 .在介绍了苏北盆地油气基本地质条件的背景下 ,系统总结了在实际勘探工作过程中探索并形成的适宜复杂断块群油气藏特点的一套综合勘探技术和勘探开发一体化管理工作程序 ,分析了其主要内容及其应用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 :低未熟油为主的盆地资源评价、含油气系统研究和以全三维地震勘探为核心的圈闭识别与油藏早期描述评价是综合勘探开发一体化核心 ,并为今后勘探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苏北盆地复杂断块群综合勘探技术及其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找到适合江苏油田地质条件的勘探技术,对于提高勘探开发效益至关重要,在介绍了苏北盆地油气基本地质条件的背景下,系统总结了在实际勘探工作过程中探索并形成的适宜复杂断块群油气藏特点的一套综合勘探技术和勘探开发一体化管理工作程序,分析了其主要内容及其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低未熟油为主的盆地资源评价、含油气系统研究和以全三维地震勘探为核心的圈闭识别与油藏早期描述评价是综合勘探开发一体化核心,并为今后勘探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几何机器人的基本概念、数学构型、力学机制、工程应用、艺术设计及哲学思考。以几何机器人的科学研究为基础,提出以几何机器人为载体的MSEAP 研究与教育理念,即将数学、科学、工程、艺术和哲学融合于几何机器人的学习、研究以及应用,旨在修养形成数学家的逻辑思维、科学家的创新精神、工程师的实践能力、艺术家的美学视野、哲学家的普世情怀。  相似文献   

12.
在史料研究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街道与单体建筑两个方面具体阐述福州双杭商业街区特色.街道特色包括地理位置优越、文化底蕴深厚和街道形态独特三方面.对单体建筑,从平面布局、立面风格和细部处理等方面论述其中西合璧的风格特征.提出应从历史的延续性上提高对传统街区保护的认识,以及整体性、特色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等保护原则.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实施,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研究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采用VOSviewer、CiteSpace 5.1 R8软件分析及文献归纳方法,识别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清洁小流域的研究热点,梳理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系统治理、生态保护修复、土地整治以及流域生命共同体研究的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从理论层面、研究内容、研究尺度、数据支撑4个方面指出未来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以Internet为代表的信息革命对信息工作的影响,探讨了信息机构进行业务机构、技术结构、人才结构、组织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就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指出在走向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机构应作战略调整,将网络化、数字化作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向,加强信息资源的建设,增强信息开发能力并使之产品化、市场化,形成知识为基础的信息咨询服务业。信息工作者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技术技能,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后期海德格尔批判了现代主义主体中心论形而上学人道主义,认为一切人道主义都是形而上学的;这种主客二分的形而上学离开了物道、天道,人道主义成了虚无主义,导致了世界的各种危机;现代主义形而上学的主要问题在于对存在的遗忘;对存在的遗忘就不能处理好人道、世道、物道、天道之间的关系;要超越主体中心论形而上学就要首先恢复人的原本含义,正确看待人在世界中的位置,把人看作是天、地、神、人四元之一,平等地对待世界的各种存在者,按四元要素的整体统一关联原则出发进行筑造和栖居,从而拯救世界,达到天、地、神、人和谐诗意栖居的理想状态。海德格尔对人道主义的批判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在逻辑上出现了悖论,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世界就可能回到蛮荒之原始状态。  相似文献   

16.
分析和论述了现代城市环境中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设计手法,将其概括为:空间的连续与兼容:包括边界模糊、空间构成要素的延续与兼容、空间流通;空间的中心感与层次感:包括通过式、互渗式、升降式;中庭的作用:包括与城市广场或街道的结合、与周围建筑联系的手段;高层建筑及外部空间的尺度处理:包括主体与裙房相结合、主体的分段处理;建筑小品与环境小品的作用:包括建筑小品的处理方法、环境小品的处理方法、环境雕塑的处理方法、绿化与水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开展马尾松容器苗添加不同水平磷(P)及接种菌根菌互作试验,明确添加不同水平P与接种菌根菌的互作效应。【方法】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菌根菌处理,分为接种与不接种2个处理,接种处理为播种时在播种穴下方置入由蛭石与松乳菇菌丝体悬浮液制作成的固体菌剂0.3 g;副区为添加P处理,设置以P为主的水溶肥添加梯度共7个水平,样地P添加量介于50~600 g/m3。于7—10月分15次等时间间隔将不同梯度水溶肥溶于水后均匀喷洒在苗木上,分析苗木生长性状和氮(N)、P吸收利用与添加P量及菌根菌的关系。【结果】 接种菌根菌后,1年生马尾松容器苗平均苗高、地径、总生物量和根系直径等生长指标比不接种分别增加了9.87%、3.35%、41.50%和12.41%,N、P吸收量和利用指数等养分指标分别增加了5.05%、25.03%、100.36%和70.53%;高径比、总根长、N和P含量分别降低了5.98%、22.47%、24.97%和11.26%,除苗高和N吸收量外各生长和养分性状指标接种前后存在显著差异。随P添加量增加,接种前后马尾松容器苗地径、整株P吸收量均呈增加趋势,高径比呈下降趋势,整株N和P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不同添加P水平马尾松容器苗地径、总生物量、根系直径、整株P吸收量、N和P利用指数均为接种大于不接种;而高径比、总根长和整株P含量均为不接种大于接种。接种菌根菌和添加P对马尾松容器苗生长和养分性状无显著的互作效应。接种后马尾松容器苗生长性状对整株N含量的变化更敏感,对N、P吸收量和利用指数的响应进一步增强。【结论】 接种菌根菌(松乳菇菌)可与马尾松容器苗建立较好的协同共生关系,不仅促进了马尾松容器苗的生长,而且提高了N、P养分利用效率。接种后苗木的高径比降低,N、P利用指数增加,能以较低的养分浓度进行正常的生长和代谢,有助于培育优质马尾松苗木和节约育苗成本。  相似文献   

18.
基于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分析了河南省沿黄8市1县林地、草地、湿地、裸露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分布特征及2015—2019年的地表覆盖变化特征,发现沿黄区域不同自然生态系统中林地、草地、湿地及裸露地表的覆盖率分别为36.12%、2.61%、2.01%和0.56%。林地主要以阔叶林和阔叶灌木林为主,研究期间,针叶林、乔灌混交林、绿化林地和人工幼林面积有所增加,阔叶林与针阔混交灌木林面积有所减少;草地主要以高覆盖度草地为主,占草地面积的81.47%,研究期间,高覆盖度草地、绿化草地和护坡灌草面积有所增加,中覆盖度草地与牧草地面积有所减少;湿地中河流占整个湿地面积的97.63%,河流和水渠面积均呈增加趋势;裸露地以砾石地表为主,占整个裸露地的60%以上,研究期间,不同类型裸露地均呈下降趋势。总体来看,河南省沿黄区域不同自然生态系统分布特征存在差异,林地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河南段区域,草地主要分布在黄河下游河南段区域,湿地空间分布上黄河下游河南段整体上高于黄河中游河南段区域,裸露地空间分布上黄河中游河南段区域整体高于黄河下游河南段区域。林地和裸露地覆盖率整体有所降低,草地和湿地覆盖率整体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9.
 颠覆性技术是实现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突破性发展的重要力量。美、日等国早已布局发展颠覆性技术,中国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通过梳理全球主要国家颠覆性技术资助的经验,结合中国科技管理实情,发现现行科技计划管理体制、传统的评审标准与方式以及科研项目管理的“急功近利”等阻碍了颠覆性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基于此,提出成立专项资助办公室、创新科技项目形成机制与资助方式以及完善科技项目管理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教育方式不灵活、受时间空间限制和监管不便等问题,为提高和完善实验室的安全水平,提出研发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实验室安全教育考试系统,有效辅助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从系统架构和系统功能构建入手,分析了系统包含知识学习、在线练习、在线考试、咨询问答、错题复习和用户登录6大功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以目前国内高校典型的实验室安全教育考试内容为例,详细阐述了系统内容和知识题库的构建、数据库设计连接和系统各模块的实现过程.该系统上线后运行良好,在实际应用中可操作性强,大大提高了实验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有效增强了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