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安徽省实验室联合深圳华大基因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上海)等相关研究团队,破解了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中国种茶树的全基因组信息,相关成果以"基于全基因组测序探究中国种茶树基因组和品质相关基因的进化机制"为题,于4月21日在线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以上研究成果得到科技部"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茶产业振兴计划、安徽省创新型省份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了近十年来科技项目实施对松阳茶产业发展的影响.从茶树良种繁育与生态茶园建设、茶叶加工生产线建设、粉茶(抹茶)产业发展、茶资源跨界应用技术与产品研发、茶叶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茶产业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与数字化发展、科技特派员技术服务等方面进行全产业链分析,以期为"十四五"松阳茶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2019年8月29日上午,广东省实验室(第三批)建设启动会在广州举行。广东省委书记李希、省长马兴瑞出席启动会,并为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3家省实验室授牌。启动会上,马兴瑞代表省委、省政府对新挂牌的3家省实验室表示祝贺。他指出,启动建设第三批广东省实验室,是广东落实"1+1+9"工作部署、建设科技创新强省的重大举措。此举对全面提升广东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推动科技资源均衡优化配置、促进"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广东正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举全省之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为省实验室建设发展提供了大机遇、大平台。马兴瑞希望新挂牌的3家省实验室抢抓机遇、聚焦主业,创新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不断汇聚全球创新人才,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早日取得突破性成果。  相似文献   

4.
《广东科技》2021,30(7)
2017年12月,为进一步加强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全面支撑科技创新强省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广东省正式启动省实验室建设,对标国际最优最好最先进水平,打造国家实验室"预备队"。作为首批启动建设的4家省实验室之一,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于2018年4月成立。实验室战略性布局前沿科学研究、公共技术平台和大科学装置、创新样板工厂、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四大核心板块,并努力打造"前沿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究-产业转化"的全链条研究模式。经过三年的创新发展,实验室产出了一系列重大原创性成果,培育出一批材料科学及相关领域的科技领军人才,有力推动了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国家重要创新引擎,逐渐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战略高地。近日,本刊记者专门电话连线了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陈东敏教授,就实验室近3年来的创新发展成效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5.
孙刚 《安徽科技》2021,(3):11-13
"十三五"以来,安徽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不断强化创新发展理念,设立省科技重大专项,加强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发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放大投入产出效应,取得了积极成效,为促进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6.
《广东科技》2019,28(10)
鹏城实验室的建设是广东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重要指示,瞄准新一轮创新驱动发展需要,建设创新型广东,推进深圳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的重大部署。成立以来,实验室以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为己任,聚合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建设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和平台,积极开展区域性多领域、跨学科、大协同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未来,该实验室将承担网络信息领域国家重要战略任务,并在推动学科发展和解决国家重大科学技术问题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型实验室。  相似文献   

7.
为了培养具有探索精神、创新意识的学生,必须要构建相应的实验教学环境与资源。文中提出了"实践融合、创新拓展"的实验室建设新理念。以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以创新实验内容为载体,建设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电子设计与创新训练平台"。同时强调"教师、教材、教法"是实现实验室建设新理念的关键,教学环境与资源是实现实验室建设新理念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是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有效载体,是激发创新动能的重要引擎.安徽处于"一带一路"、中部崛起、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的交汇地带,在面临重大机遇的同时,也要不断探索创新发展的新动能.建设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是安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安徽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路径,是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的重要支撑."十三五"以来,安徽新兴产业加速集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创新平台提质增效,创新人才不断汇聚,创新环境日益优化,为安徽建设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丁锋 《安徽科技》2005,(12):7-8
实验室是科研的基本条件,是重大科学发现和科技成果的诞生地,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水平等关系着科学研究领域的层次水平.目前安徽省拥有覆盖工、农、理、医等多学科的用于教学或科研的实验室,其建设水平高低与安徽的科研发展及科技进步息息相关."以评促建"是实验室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评"是手段、"建"是目的.最终目标是推动实验室建设,打造具备基础性技术保障条件的平台,使实验室上质量、上水平、出成果,进而使实验科学研究最大限度地满足安徽科技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0.
<正>在我市挂牌的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目前已云集众多高水平研究团队,他们将构成省实验室的"梦之队",为省实验室科研攻关、成果转化、创新发展带来强大动力。今天一同走进汕头大学,探访省实验室启动区和背后的研发团队。汕头建设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具有良好的科研基础。汕头大学"化学与材料学"作为省级重点优势学科,研发团队  相似文献   

11.
省实验室是国家实验室的“预备队”和本省各类科技创新基地的“先锋队”。我国各省设立建设的省实验室已接近100家,取得了一系列建设运行经验与体制机制创新成果。结合协同创新理论与创新链理论,对浙江之江、广东鹏城、上海张江三家省实验室的运行机制进行探索分析,得出促进我国省实验室运行完善和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启示。省实验室应当聚焦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本省重大产业需求,打造协同共建的新型科研组织架构,积极融入全球协同创新网络,形成高层次人才汇聚、核心技术联合攻关、科研设施共建共享、利益成果合理分配、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绩效评价激励导向的全链条和开放式创新高地,高水平开展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  相似文献   

12.
根据伊犁自然、生态资源条件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结合伊犁师范学院生物学专业发展现状,优化整合已有的动物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基础实验室,建立大学生开放创新生物实验室,提出了总的建设目标,明确了开放创新实验室建设原则、内容,以及所采取的保障措施。该平台的建设与运行,将充分发挥实验室效能,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实践、创新与科研能力,逐步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复合型生物技术人才,为地方输出优秀人才,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 贯彻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落实加快实施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统筹推进创新型省份、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重大创新战略平台建设,8月17日, 全省科技创新重点工作推进会在合肥召开.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宛晓春作科技创新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14.
《安徽科技》2007,(2):8-11
从2007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徐根应厅长所作工作报告中获悉,省科技厅根据1月17日王金山省长主持召开省科技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的总体部署,按照全国科技工作会议要求,已把2007年确定为"十一五"科技发展的攻坚年,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科技大会精神和<科技规划纲要>的部署,围绕建设创新型安徽总目标,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以加快全省区域创新网络建设为主抓手,在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建立和完善产学研结合机制、强化政策落实三个方面取得突破,在六个重要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相似文献   

15.
<正>这一年,国家实验室实现“零”的突破,1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培育进展明显;这一年,白马湖、东海、天目山、湘湖4家省实验室获批成立,10大省实验室提前完成布局,新型实验室体系形成系统性布局;这一年,数字化改革持续发力,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未来实验室建设稳步推进,创新生态进一步优化;这一年,浙江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系统构建“315”省域创新体系,持续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基础科研力量和基础条件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6.
一是发力深度创新,打造高能级创新载体.全力服务保障之江、良渚、湖畔三大省实验室建设,支持之江实验室建设国家实验室,加快推进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多维超级感知、社会治理大数据与模拟推演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及中法航空大学、浙江大学电气技术研究院、北航杭州(余杭)创新研究院等高校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前瞻性基础研究能力,打造国家科技领域竞争的重要平台,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区.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浙江省决定开建首批4个浙江省实验室:之江实验室、良渚实验室、西湖实验室和湖畔实验室。浙江省实验室以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基地"预备队"为目标,将进一步重塑我省实验室体系,推动浙江基础研究能力提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高起点打造面向世界、引领未来、辐射全省的创新策源地,为高水平建设创新型省份提供坚实保障。令人关注的是,4家省实验  相似文献   

18.
朱伟 《安徽科技》2018,(5):30-31
正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把淮北市打造成苏鲁豫皖四省交汇区域开放创新高地、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样板区,争创省级创新型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淮北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扣"中国碳谷·绿金淮北"发展战略,根据全市科技创新资源的空间分布现状和未来城市发展需要,按照"一廊、一带、一脉"的"川"字型空间格局,在山水之间创新规划建设淮北绿金科创大走廊。一、建设淮北绿金科创大走廊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9.
9月2日,安徽省人民政府与科学技术部在合肥举行2014年省部会商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研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安徽创新型省份建设,共同打造全国创新先行区。此次会商,省政府和科技部达成共识,双方将共同推进重点产业技术创新,共同支持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共同推进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共同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共同推进重大创新政策试点,共同支持农业和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茶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广西是发展茶产业的理想区域,也是中国重点茶区之一。本文从基本情况、种质资源及茶树品种情况、茶类分布情况3个方面分析了广西茶产业发展的现状,指出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预测了广西茶产业的发展趋势,从品种选育、茶树栽培和茶叶加工3个方面对产业未来的主要技术创新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广西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