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使β射线法大气颗粒物监测仪中承载颗粒物尘样的滤纸带能够自动且稳定地传送,设计了一个性能可靠的等步长自动输送纸带的传动机构,本文介绍其结构设计和逻辑控制设计。  相似文献   

2.
β射线式PM2.5测量仪的挥发性颗粒物补偿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β射线法加动态加热系统的PM2.5连续监测仪缺少挥发性颗粒物补偿措施,造成挥发性颗粒物在采样加热过程中丢失,从而导致测量结果存在偏差.针对这一问题,利用冲击采样原理,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挥发性颗粒物连续补偿测量装置.该补偿测量装置设计为A、B双通道的三级冲击式采样器,可实现颗粒物粒径为10μm、5μm和2.5μm的冲击采样,采集的挥发性颗粒物由石英晶体微天平直接测量,并采用加热的方式结合双通道的设计实现连续的采样测量功能.  相似文献   

3.
微量振荡天平法确定激光粉尘仪大气颗粒物转换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确定了某激光粉尘仪测试上海市环境大气颗粒物(PM10和PM2.5)的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值。利用激光粉尘仪和TEOM RP 1400a型监测仪,同时对选定的环境监测站同一监测点的环境大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进行了测定,得出了该激光粉尘仪测试上海市环境大气颗粒物(PM10和PM2.5)的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值呈基本正态分布,分别为0.00594和0.00158。  相似文献   

4.
颗粒物污染已成为我国的首要大气污染物,颗粒物污染的来源复杂、危害较大,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颗粒物监测方法和仪器设备的研究情况,以及所研制的、基于滤膜 称重法的、可同时测量PM10和PM2.5的DJ3-1型六工位自循环式大气颗粒物浓度自动监测仪。利用具有无限远光学系统的微分干涉相衬显微技术对该系统所采集到的颗粒物进行了显微观察,得到粗颗粒和细颗粒的粒径分布,与Andersen公司240型双通道采样器的切割性能十分 接近。与国内外部分监测仪器进行了同步的颗粒物质量浓度监测的比对测试,结果表明其性能已基本达到国外同类监测仪器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颗粒物污染已成为我国的首要大气污染物,颗粒物污染的来源复杂、危害较大,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颗粒物监测方法和仪器设备的研究情况,以及所研制的、基于滤膜称重法的、可同时测量PM10和PM2.5的DJ3-1型六工位自循环式大气颗粒物浓度自动监测仪。利用具有无限远光学系统的微分干涉相衬显微技术对该系统所采集到的颗粒物进行了显微观察,得到粗颗粒和细颗粒的粒径分布,与Andersen公司240型双通道采样器的切割性能十分接近。与国内外部分监测仪器进行了同步的颗粒物质量浓度监测的比对测试,结果表明其性能已基本达到国外同类监测仪器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使用三套新型便携式气悬颗粒物监测仪,对某焦化厂热回收机焦炉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颗粒物上附着的多环芳烃(PPAHs)和颗粒物活化表面积(AS)的浓度进行了为期5 d的实时监测。初步结果表明,该焦炉的颗粒物排放相当低,PM10平均浓度远低于国家常规机焦炉颗粒污染物排放标准;PPAHs和AS的浓度值也很低,其大气颗粒物污染程度大大低于其他形式的炼焦技术;但在5 min的推焦和装煤过程中,浓度急剧升高,值得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7.
β射线颗粒物监测仪在环境监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其使用的β放射源是设备的核心部件之一.β放射源的表面发射率及均匀性是影响β射线颗粒物监测仪准确性及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因此β放射源用于颗粒物监测仪之前需对其自身质量进行检测.本文介绍了用于颗粒物监测仪上的β放射源质量检测仪的系统设计、β放射源的评价方法及实验分析等,实验证明本文开发的β放射源质量检测仪能快速检测放射源的发射率、均匀性等指标.  相似文献   

8.
太原市“城中村”家用能源和室内颗粒物的调查与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三套新型便携式气悬颗粒物监测仪,对太原市某城中村室内(采暖期)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颗粒物上附着的多环芳烃(PPAHs)的浓度进行了为期3天实时监测。初步结果已表明:太原市"城中村"三户居民的室内颗粒物污染程度相当严重,"城中村"大气中颗粒污染物的浓度值高于太原市平均水平,并且高于国家二级标准。三种不同燃料颗粒物排放浓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散煤、蜂窝煤、液化气。改变能源结构是解决太原市"城中村"大气污染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张桂军  石劭毅 《广东科技》2013,(12):255+206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为了更好监控大气质量,为我国节能减排及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提供依据,保障城市居民身体健康,PM2.5颗粒物在线监测仪的使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测量的实时监控数据可以为城市居民的旅游出行、体育锻炼,及政府主管部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工业生产控制等提供宝贵的参考意见。本文主要探讨它的测量原理及运行故障排除。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光散射扬尘监测仪对环境空气中颗粒物PM10及PM2.5的测量的稳定性及精度,通过对光散射扬尘监测仪的关键设计,提供一种温湿度传感器以及动态控制系统,消除环境湿度对采样气路的影响;设计零气校准及自动吹扫系统防止高浓度颗粒物对光学气室的污染,提高本底测量精度,从而实现光散射法扬尘监测仪测量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微型空气质量监测仪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组成部分,重点描述了电化学传感器模块和颗粒物浓度传感器的原理和详细设计,讲解了电化学传感器电路原理图及各器件作用,说明了颗粒物浓度传感器的实现步骤,并通过长时间的室外对比实验验证了空气质量监测仪的应用效果,为今后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大气颗粒物已成为我国城市大气的主要污染物, 其中PM2.5备受关注,如何有效降低PM2.5对城市环境的危害已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笔者阐述了城市森林植被对大气颗粒物的减尘、滞尘、阻尘等的作用机制,从植被个体层面讨论了植物叶表面形态特征对阻滞大气颗粒物影响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了大气颗粒物对植被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不同树种对大气颗粒物(尤其PM2.5)的滞留能力; 从森林植被层面分析了森林植被对大气颗粒物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比较了不同植被类型阻滞大气颗粒物的效益。总结认为,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根据不同区域筛选区域代表树种,对各代表树种阻滞吸收颗粒物的效果进行定量分析,明确各个树种单位面积吸附颗粒物的滞留量,并根据区域大气颗粒物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有针对性地挑选易于吸收相对应化学物质的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大气细颗粒物的酸度及其与组成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上海宝山区和徐汇区内两个采样点采集不同季节的大气细颗粒物样品,用酸性提取液测定其强酸度,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主要水溶性离子的浓度,并用气溶胶无机离子模型计算细颗粒物在大气中的真实酸度.结果表明,市区大气细颗粒物存在明显的酸性,且酸性与颗粒物中矿物质的含量呈明显的负相关性.细颗粒物在大气颗粒物总量中比例的增加可能是近年来上海酸雨频率不断增加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室外空气污染和污染空气中的颗粒物是一类致癌物,而近年中国的大气颗粒物污染仍然维持在较高浓度水平。通过综述中国近年大气颗粒物污染现状和开展的颗粒物致癌机制研究,分析中国研究中颗粒物有关实验动物致癌性的证据和颗粒物致癌的人群流行病学线索,阐述大气颗粒物与癌症的关系,提出中国亟需开展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5.
根据分形理论,基于面积-周长法,通过沉降对比试验,定量表征了大气中自由沉降颗粒物的形状分形维数.通过光学显微镜获得微颗粒的几何投影图像,借助显微图像分析软件,探讨了颗粒物几何形态的分形特征,确定了颗粒物形状分形维数与沉降时间的关系,并结合大气中颗粒物的成因分析了颗粒物的特性.结果表明,大气中沉降微颗粒的形状具有分形特性...  相似文献   

16.
选取5种口罩对北京市不同污染程度的真实环境中4种大气颗粒物的防护作用进行分析,研究颗粒物粒径、口罩种类、吸气流速和环境大气PM2.5浓度对口罩防护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因素均对口罩防护作用具有显著影响.口罩的颗粒物防护作用呈现随颗粒物粒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4种KN95或KN90 口罩对实际大气颗粒物的防护作用可以达...  相似文献   

17.
由于大气颗粒物的直径大小有差异,因此在监测采集过程中选用合适孔径的滤膜以及采样器对于大气污染监测至关重要.文章对可采集不同孔径尺寸大气颗粒物的常用滤膜和采样器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不同材料的滤膜和不同功能的采样器进行适用范围分析,以此来阐明在大气细颗粒物监测中采样膜和采样器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这是了解大气颗粒物监测手段以及测试技术的基础,也便于今后在大气颗粒物监测分析研究中选择合适的滤膜以及采样仪器.  相似文献   

18.
南昌市大气降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卫星  冯为华 《江西科学》2007,25(6):713-716
将南昌市分为3个功能区,初步研究了城市大气降尘污染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再利用电子探针、X射线能谱仪研究大气降尘矿物成分和颗粒物形貌特征.研究表明,南昌市大气颗粒形貌可分为棱形颗粒物、圆球形颗粒物、片状颗粒物、不规则粒状集合体等.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绿泥石、方解石、金红石、煤灰和非晶质矿物等.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大气颗粒物激光雷达在区域大尺度的测量方面的优势及主要的观测方式,探讨了激光雷达的测量原理及两种常用的气溶胶消光系数反演方法.利用激光雷达辅助车载颗粒物监测仪组成的移动观测系统,以安平县为研究区域,通过走航式与固定垂直相结合的监测方式,获取了2017年9月15日-9日20日安平县的雷达数据.固定检测结果显示,15日晚上十点左右外来污染物开始输入,16日下午2点左右外来污染物与本地污染物叠加达到峰值,16日下午2点以后颗粒物浓度慢慢下降,这与环保部呈现的先升后降的空气质量趋势相一致.根据走航区域粒子后向轨迹追踪图结合当时的气象条件分析了污染物的输运,并进一步预测了安平县未来4天颗粒物、臭氧浓度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陈琦  朱彤  李宏军  丁杰  李怡 《自然科学进展》2005,15(12):1518-1522
由于大气颗粒物表面非均相化学反应的复杂性,原位观测反应动力学过程对揭示反应机理至关重要.文中通过对NO2在NaCl颗粒物表面反应的原位观测,将显微Raman光谱技术应用于大气颗粒物表面的非均相化学反应原位研究.结果表明:NO2在NaCl颗粒物表面的初始反应几率γ0为8.6×10-5,反应最终在NaCl颗粒物表面形成一层无定形NaNO3的饱和层,阻碍反应继续进行.该方法可以很好地用于大气颗粒物表面非均相化学反应的研究,其1 μm左右的横向空间分辨率对进一步开展单颗粒研究有极大优势,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