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茎泽兰是一种恶性生物入侵杂草,目前在我国西南部地区扩散范围日益扩大,危害越来越严重。本文系统地阐述了紫茎泽兰在我国生物扩张成功的原因及目前对紫茎泽兰的开发利用现状。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紫茎泽兰的防治方式,本研究开展了紫茎泽兰和黑麦草种子从萌发到幼苗形成阶段的实验,了解紫茎泽兰和黑麦草成苗前的生长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紫茎泽兰种子一旦萌发基本都能成苗,黑麦草和紫茎泽兰在萌发速度生长速度方面相近.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紫茎泽兰的生物产量,探讨紫茎泽兰对CO2减排的作用.结果表明,云南省紫茎泽兰生物产量为1.76亿t,吸收CO22.48亿t,碳贮量达0.0712 PgC;每生长1t紫茎泽兰可吸收CO21.41t.  相似文献   

4.
比较研究了紫茎泽兰及其伴生种在干旱条件下的光合特性,了解紫茎泽兰在干旱条件下的入侵特性,探讨紫茎泽兰具有较强入侵性的原因.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紫茎泽兰最大光合速率(Pmax)并不高,紫茎泽兰通过关闭气孔,降低蒸腾速率(Tr),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等方式来适应胁迫环境.紫茎泽兰通过保持较长的生长时期获得生长优势,这可能是其入侵干旱贫瘠环境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入侵植物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和土著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种间竞争的影响,以喀斯特石灰土为培养基质,在单一种植、分隔种植和混合种植3种不同竞争强度的种植模式下,对紫茎泽兰和黄花蒿进行接种和不接种AMF处理,比较二者的生长及磷营养状况,分析接种AMF对紫茎泽兰和黄花蒿竞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接种相比,接种AMF提高了3种不同种植模式下紫茎泽兰、黄花蒿的生物量及磷吸收量;与单一种植相比,随竞争强度增加,紫茎泽兰对菌根依赖性降低,黄花蒿对菌根依赖性则呈现增加趋势,紫茎泽兰生物量及磷吸收量随植物间竞争增强呈现降低的趋势。对种间相对竞争能力和竞争比率的分析可以发现,接种AMF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紫茎泽兰的竞争力,提高了黄花蒿的竞争力,对抑制紫茎泽兰的入侵和维护生态安全、环境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比较研究了紫茎泽兰及其伴生种在干旱条件下的光合特性,了解紫茎泽兰在干旱条件下的入侵特性,探讨紫茎泽兰具有较强入侵性的原因.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紫茎泽兰最大光合速率(Pmax)并不高,紫茎泽兰通过关闭气孔,降低蒸腾速率(Tr),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等方式来适应胁迫环境.紫茎泽兰通过保持较长的生长时期获得生长优势,这可能是其入侵干旱贫瘠环境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7.
长江廊道在紫茎泽兰入侵过程中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向家坝水电站截流蓄水使长江廊道的连通性受到限制,可能对紫茎泽兰沿长江廊道的入侵产生影响.为了对比分析向家坝水电站截流前后紫茎泽兰入侵的变化,选择位于长江上游的四川宜宾作为研究区域,对坝上垃圾漂浮带和下游长度约34 km、宽约150~200 m的陆域范围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坝上垃圾漂浮带在上游降雨后存在紫茎泽兰植株和种子,下游水域则未见植株,调查后也未发现有蓄水后新生紫茎泽兰植株,并且在上游发现的紫茎泽兰种子没有萌发能力,而蓄水前江水中则存在大量可以萌发的种子,因此判断向家坝电站截流后,导致紫茎泽兰有效繁殖体难以随江水进入坝下,同时坝下河流廊道内气候不利于紫茎泽兰有性繁殖,因此判断向家坝水电站蓄水后对长江流域紫茎泽兰入侵起到了阻滞作用.  相似文献   

8.
紫茎泽兰是一种恶性生物入侵杂草,在我国西南部地区扩散范围日益扩大,使农牧业减产、减收,经济损失严重,本文论述了紫茎泽兰的危害性及如何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
在紫茎泽兰的人侵地滇中地区,于4条公路(其中高级公路与低级公路各2条)旁共选择13个不同光水平下的样地,研究了公路旁紫茎泽兰在3种光水平下分布格局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光水平极显著影响路旁紫茎泽兰的分布(p<0.001);高光水平比中、低光水平更促进路旁紫茎泽兰的入侵与向远距离扩散;同样在低光水平下,高等级公路比低级公路更促进紫茎泽兰的入侵与扩散.  相似文献   

10.
 在紫茎泽兰的入侵地滇中地区,于4条公路(其中高级公路与低级公路各2条)旁共选择13个不同光水平下的样地,研究了公路旁紫茎泽兰在3种光水平下分布格局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光水平极显著影响路旁紫茎泽兰的分布(p<0.001);高光水平比中、低光水平更促进路旁紫茎泽兰的入侵与向远距离扩散;同样在低光水平下,高等级公路比低级公路更促进紫茎泽兰的入侵与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