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超覆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何控制蒸汽腔变化,充分利用蒸汽超覆作用扩大蒸汽波及区域,极大程度地发挥重力对热流体的泄流作用,是蒸汽辅助重力泄油蒸汽超覆机理研究的技术关键。结合中深层巨厚砂岩稠油油藏特点,及直平组合立体开发井组结构,推广应用蒸汽超覆理论,简化蒸汽超覆系数。根据考虑重力超覆的稠油热采两区模型,建立了考虑蒸汽超覆的地层热效率计算模型,分析蒸汽超覆对地层热效率的影响。运用数值绘图软件,直观展示液相等压面及蒸汽相前缘变化趋势,合理解释蒸汽前缘滞后现象。通过分析注采参数、油藏参数、井网结构参数等对液相等压面、蒸汽相前缘变化的影响规律,探索如何利用蒸汽超覆及控制蒸汽腔变化的方法,为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的高效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蒸汽热采过程往往采用临界流喷嘴对各分配支路的蒸汽流量进行控制,但是常规固定式临界流喷嘴存在注汽量难以调节的问题.针对该问题,设计了一种可调式临界流喷嘴,并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其应用于湿蒸汽临界流流量的调节和控制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入口蒸汽干度和压力、调节锥位移以及蒸汽凝结对可调式临界流喷嘴流场分布、临界背压比以及临界...  相似文献   

3.
蒸汽发生器为压水堆核电站中重要的动力设备和传热装置,其水位控制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尤为重要。但由于被控对象的不确定性和非线性,如果采用精确的数学模型来设计控制器,往往难以得到满意的控制效果,甚至会造成无法控制。为了实现对蒸汽发生器水位的控制,本文针对被控对象的特点,采用多模型内模控制方法,并结合粒子群算法利用控制性能指标离线优化加权系数,仿真结果显示此方法可使控制效果进一步加强,对蒸汽发生器水位达到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4.
锅炉蒸汽干度自动控制的通用方法是通过调节水量达到控制蒸汽干度的目的,本论文提出一种新的控制方法,通过调节锅炉天然气进气量达到控制锅炉蒸汽干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对直接空冷机组旁路模式启动过程中遇到的定速3000 r/min后转速继续上升这一现象,进行DEH逻辑和系统分析,增加高压旁路减压阀后蒸汽压力自动,手动控制低压旁路减压阀控制空冷岛蒸汽流量,很好的控制中压进汽压力稳定,同时确保空冷岛启动过程中防冻所需要的最小蒸汽流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蒸汽流量的计量是蒸汽应用的重要内容之一。使用蒸汽流量计的主要目的包括:监测能源的使用效率;改进工艺制程的控制;计量蒸汽用量,进行内部或外部的计费。  相似文献   

7.
马建化 《科技资讯》2007,(27):41-41
HXD是我厂制丝车间的关键设备,引自英国狄更生公司.HXD管路系统包括蒸汽管路系统、燃油管路系统、工艺水管路系统、清洗及消防水管路系统、液化气管路系统和压缩空气管路系统五部分.在HXD中蒸汽有两种作用一种是将模拟水或控制水引射到工艺管道内,另一种是直接往工艺管道内加注纯蒸汽来影响加工烟丝的膨胀率.在引射作用中,根据HXD的工作状态由电磁阀控制蒸汽的喷射,蒸汽的最大施加量大约在270Kg/H;在纯蒸汽的施加中,根据设定蒸汽量的大小,通过薄膜阀的调节,再经流量传感器的检测,使蒸汽的施加量稳定在设定值,薄膜阀、PID调节器和流量传感器等构成蒸汽流量的控制回路.但是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发现HXD蒸汽流量计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设计了一种消毒风干一体化牙刷清洁装置,主要是通过小型高压蒸汽锅产生的高压蒸汽对牙刷进行消毒,装置中有一气压检测器能够检测高压蒸汽的压力值,消毒过程完成后,高压蒸汽锅停止工作,控制芯片使小型风机和发热电阻丝开始工作,产生热风,将牙刷风干,以此来实现对牙刷的消毒风干一体化.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理论在一台75t/h的煤粉锅炉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并且对在用微机实现控制时遇到的参数选择问题作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自适应控制方式能够使过热蒸汽温度系统在参数发生较大幅度变化时仍能保持良好的控制品质.  相似文献   

10.
核电站蒸汽发生器水位的控制性能不好是引发机组非计划停堆的主要原因。尤其在低功率平台下,蒸汽发生器水位的"缩涨效应"明显,并且给水流量和蒸汽流量的测量误差较大,利用传统的控制方案来控制水位的稳定比较困难。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无模型自适应(MFAC)控制策略,即外环采用MFAC控制,内环采用PID控制。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蒸汽发生器的PID串级控制相比,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法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同时,抗干扰性和鲁棒性也优于现行的PID串级控制。此外,MFAC的设计过程和结构简单,便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1.
首先描述了在我国利用计算机进行节能的紧迫性和潜力,接着对燃烧优化的控制参数进行了探讨,叙述了燃烧优化对汽包水位、汽包压力、烟气含氧量、炉膛负压、蒸汽温度及锅炉热效率的控制要求,然后提出了几种燃烧控制模型,如风煤比控制、风煤比-氧量控制、风汽比控制、炉温信号控制、炉内微压波动控制等,最后提出了燃烧优化控制原则性方案.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常规火电厂主蒸汽温度自动控制方案的基础上,对200MW乏气送粉机组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结合锅炉主要参数与主蒸汽温度自动控制的相互关系,以及相关的工艺要求,提出了一种新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稠油热采降黏机理,对国内3种典型稠油———草桥稠油、辽河稠油及新疆轮古稠油在蒸汽吞吐过程中发生的热裂解行为进行了室内研究.用GSHA型高压反应釜模拟热采时的井下条件,分别考察了温度、时间、加水量对3种油样热降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稠油在蒸汽吞吐过程中重质组分均会发生热裂解,实现永久性降黏;在250~300℃之间,稠油开始发生裂解;在同一温度下,时间越长,降黏效果越好;在同一时间下,温度越高降黏效果越好,温度与时间具有互补性;3种稠油在同一温度下降黏规律相同,可以用同一公式表示;水的存在对稠油裂解有影响,当加入的水完全汽化时为最佳.  相似文献   

14.
循环流化床燃烧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解决循环流化锅炉燃烧控制问题 ,该文在多变量频域解耦控制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被控参数床体温度来补偿调整煤量的新方法 ,既实现了主汽压控制回路的串级控制 ,又克服了循环流化床因煤的质量流量变化而引起床体温度波动的弊端。将此新方法试用于 35 t/ h循环流化床控制 ,取得了预期的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高光注塑过程中高温高压水蒸气、高温干空气的制备与加热模具型腔和去除残留水的控制,实现不同高光注塑模具的注塑需求,研究并开发了全新的模具温度控制机。模温机能够针对不同高光模具的注塑需要,选择不同的加热参数,满足大多数产品进行高光注塑的要求。设备不仅制造成本低,而且还易于操作,人机界面友好。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提高稠油热采的采出程度,开展了蒸汽空气复合驱的研究。主要从室内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了蒸汽空气复合驱的最优空气与蒸汽的质量比。通过对不同空气与蒸汽质量比的室内实验研究,可以看出随着空气与蒸汽的质量比升高,采出程度先上升后下降。当空气与蒸汽的质量比为2:32时,蒸汽空气复合驱的采出程度最高,为68.67%;此时填砂管出口端的温度与蒸汽驱相差不大。当空气与蒸汽的质量比大于3:32时,蒸汽空气复合驱的采出程度低于蒸汽驱,此时填砂管出口端的温度远低于蒸汽驱的温度。通过CMG数值模拟对辽河油田X区块的蒸汽空气复合驱的研究,得到了与室内实验相同的趋势。由于室内实验与现场的差异性,其优化的数值有所差异。通过辽河油田X区块的现场试验,蒸汽空气复合驱空气与蒸汽的质量比为1:16.1。该现场试验区块中原油日产量上升,原油含水率下降,有力地验证了室内实验及数值模拟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玉门油田贫氧空气驱油先导试验中3口采油井过早发生明显的气窜,使产液量与产油量大幅下降,影响正常生产。采用Waring Blender方法测定了矿化度8.3×104 mg/L、温度114℃条件下的不同配方体系的泡沫性能,确定了较优的0.2% WP4+0.3% NS强化泡沫体系配方,通过岩芯驱替实验研究了该体系的高温高压稳定性、低渗透裂缝岩芯封堵性及气驱后贫氧空气泡沫调驱提高采收率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强化泡沫在高压条件下稳定性明显提高;能够增加流体在基质及裂缝中流动时的阻力,具有流度控制能力,阻力因子分布在5.09~38.66;对于贫氧空气驱后采用强化泡沫调驱的岩芯,提高采收率可达16.70%~38.11%。  相似文献   

18.
CO2辅助蒸汽驱是稠油开采的新型方式,但有关CO2辅助蒸汽驱注气井中井下管柱CO2腐蚀行为的研究较少。为此,利用高温高压釜模拟CO2辅助蒸汽驱注气井筒工况,在CO2分压为2 MPa,240 ℃的条件下,对4种常用的油套管钢进行了失重腐蚀挂片试验,得到了模拟工况下油套管钢的腐蚀速率,利用SEM观察了4种材质的微观腐蚀形貌,并采用SEM和EDS对4种管材的腐蚀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4种材质的均匀腐蚀速率均小于油田的腐蚀控制指标(0.076 mm/a);N80钢的腐蚀形态为均匀腐蚀,而3Cr、9Cr和13Cr钢的腐蚀形态为局部腐蚀;4种钢材的腐蚀速率均满足CO2辅助蒸汽驱注气井筒腐蚀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验探索了蒸汽在水下有限空间喷注时喷注噪声的辐射规律,发现其A声压级同水的过冷度有直接关系;喷头孔径对最大喷注噪声A声压级的影响不大,但较大的孔径可以使最大A声压级出现的位置向低温处移动,而较小的孔间距可降低喷注噪声。同时发现,蒸汽水下喷注噪声的产生机理和空气动力性噪声的产生机理是不完全相同的,因此对小孔喷注噪声的研究结果不能直接应用于蒸汽水下喷注噪声的预测。  相似文献   

20.
李英魁 《科技信息》2011,(11):33-34
研究了自抗扰控制技术在过热器主蒸汽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过热器主蒸汽温度控制系统的机理模型,然后介绍了自抗扰控制的基本原理。最后,设计了自抗扰控制器,并介绍了其参数整定方法,并在过热器主蒸汽温度控制中仿真应用。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抑制随机扰动下的汽温波动,为实际的工程设计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