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采用膜分离技术,对Pb~(2 )的分离进行了研究。其实验步骤为:在5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煤油、Span80(山梨糖醇单油酸酯)、P_(204)〔磷酸二(2—乙基已基)  相似文献   

2.
应用逐步回归法对液膜体系影响因素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影响液膜处理技术的因素很多.对此复杂体系的系统研究,采用逐步回归法.本文研究了组成为煤油—Span80—盐酸的液膜处理苯胺体系的八个因素:x_1 处理时间x_2 搅拌速度x_3 处理比x_4 膜内比x_5 内相盐酸浓度x_6 膜相中表面活性剂Span 80含量x_7 膜相中TBP 含量x_8 膜相中液体石蜡含量  相似文献   

3.
用三正辛胺—SPAN 80—二甲苯乳状液膜体系迁移W(Ⅵ)的研究表明,使用本文的制乳和迁移条件,可以快速并完全迁移W(Ⅵ)。许多常见离子不能在此条件下通过液膜迁移,故可从含有Fe~(2+)、Co~(2+)、Ni~(2+)、Cu~(2+)、Zn~(2+)、Cd~(2+)、Mn~(2+)等离子的混合溶液中分离出W(Ⅵ)。这种分离方法的优点是分离效率高。  相似文献   

4.
用Aliquat336—Span80—煤油乳状液膜体系 ,研究Mo(Ⅵ )的迁移行为。在适宜条件下 ,5min内Mo(Ⅵ )的迁移率可达 96%以上 ,并能与Fe2 、Cu2 、Co2 、Ni2 、Zn2 、Cd2 、Mn2 等常见离子分离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兰113A—P507—液体石蜡一环已烷煤浊—HCI—H_2O_2液膜体系分离富集Co(Ⅳ)的最佳条件,根据Ce(Ⅳ)的特殊性质,用液膜法可以将铈从HB_(?)O_3和HNO_3的溶液中分离出来,并获得很高的富集倍数和近100%的回收率,实现了从混合稀土溶液中分离富集痕量铈的目的,将液膜富集方法和偶氮胂Ⅲ显色分光皮法相结合,可富集测定ppb级的铈。本文也研究了的液膜传质机理,由于内相HCI的解吸作用和H_2O_2的还原作用,使铈的迁移不受平衡条件的限制,能获得满意的富集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Cu~(+2)对小麦种子发芽率、淀粉酶活性和淀粉粒水解率的影响,结果证实,Cu~(+2)浓度≥200ppm时,对小麦种子发芽率、淀粉酶活性和淀粉粒水解率均有明显抑制作用,Cu~(+2)浓度≥50ppm时,胫根发育受到抑制,Cu~(+2)浓度≥100ppm时,胚根短而粗,呈珊瑚状。  相似文献   

7.
以三正辛胺(ToA)和磷酸三丁酯(TBP)为流动载体,Span一80为表面活性剂,煤油为稀释剂,研究了六价铬离子从外水相pH=1.0~1.5H2SO4溶液到内水相0.7mol/LNaOH溶液的乳化液膜传输,考察了液膜组成、内水相NaOH浓度、外水相pH值、油内比Rio、乳水比Rew以及共存离子等对Cr(Ⅵ)传输的影响,通过分离实验确定了最佳液膜传输条件。将该方法应用于电镀废水中铬的回收处理,取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新的纺织工业废水处理流程:水质调节→电解凝聚→分离→煤渣吸附过滤→磺化煤处理,并对电解凝聚、煤渣吸附过滤机理等方面进行了较充分的讨论.主要技术指标:脱色率85—95%,COD去除率80—95%,BOD_5去除率40—60%,变价金属离子在0.5毫克/升以下.耗电量约0.05度/吨(COD 100 ppm),电极耗量5—8克/吨(COD100ppm).本方法具有综合利用、技术效果较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在(NH_4)_2SO_4—EDTA—Cu~(2+)—Ni~(2+)体系中以阴极溶出伏安法测定人发中微量硒的方法。并对方法的最佳条件选择及头发样品消化处理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在0.5M(NH_4)_2SO_4-2×10~(-4)MEDTA底液中,加入少量Cu~(2+)-Ni~(2+),可明显改善汞膜电极性能,提高测定灵敏度,结果有较好的重现性。此方法简便,易行,最低检出浓度可达5×10~(-9)M。  相似文献   

10.
二—(2-乙基己基)二硫代磷酸(D_2EHDTPA)是从酸性介质中萃取三价砷离子极有应用前途的萃取剂。而Cu~(2 )离子一般常与As~(3 )离子伴生在一起,为了积累我们国家自己的数据和探讨两者分离的可能性,我们进行了用该萃取剂萃取Cu~(2 )行为和机理研究。我们在萃取平衡时间,酸度对萃取率的影响和反萃取三方面进行了试验;用连续变量法和饱和容量法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探讨了萃合物的成键情况;测定了有色萃合物的最大吸收峰及服从比尔定律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间接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微量S^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间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S~(2-).在pH=4.5的含S~(2-)溶液中,加入定量过量的Cu~(2+),使其形成CuS沉淀,多余的Cu~(2+)用戊黄原酸钾配合,然后用甲基异丁基甲酮(MlBK)溶剂萃取配合物.不需分离,直接喷雾有机相溶液测定配合铜.S~(2-)的灵敏度为0.01μg/mL/1%,变动系数2.7%.  相似文献   

12.
以高聚物聚己内酯(PCL)溶解在三氯甲烷中作为油相,水溶性盐酸四环素(Tet)溶解在蒸馏水中作为水相,加入不同质量的失水山梨糖醇单油酸酯(Span 80)作为乳化剂,利用乳液静电纺丝制备皮芯结构的PCL/Tet载药纤维.观察纤维形貌、纤维内部Tet的分布情况和皮芯结构形成,计算纤维载药量和包封率,研究Span 80对纤维担载Tet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加Span 80的乳液制备的PCL/Tet载药纤维膜具有很低的载药量和包封率,Span 80质量分数在0.5%~2.0%内,纤维具有完整的皮芯结构,药物被包裹在纤维芯层;随着Span 80质量分数的增加,纤维的皮层厚度有增加的倾向,芯层的药物减少,纤维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则下降.  相似文献   

13.
乳化液膜法处理含Cu(Ⅱ)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磷酸三丁酯-Span80-液体石蜡-煤油乳化液膜体系研究了Cu(Ⅱ)的迁移行为,探讨了膜相组成、内水相酸度、外水相pH值、乳水比和油内比对Cu(Ⅱ)迁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液膜组成为9%磷酸三丁酯-7%Span80-5%液体石蜡-79%煤油,硫酸浓度为2.0 mol.L-1,外水相pH值为4.5~5.0,乳水比Rew为1∶4,油内比Roi为1∶1,迁移时间为18 min时,Cu(Ⅱ)迁移率可达99.6%。在最佳迁移条件下处理低浓度含铜废水,废水中Cu(Ⅱ)的浓度可降低到1.0mg.L-1以下,低于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D_2EHPA煤油体系乳化液膜的稳定性及从含铁的铀溶液中提取铀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稳定性较好的液膜配方是:Span80为2—4%;当液膜中D_2EHPA含量为8~18%时,铀的提取率和铀铁分离系数均达到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5.
反向微乳法制备单分散纳米二氧化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以Span80和Tween60为混合表面活性剂的反向微乳液,研究了不同配比的Span80-Tween60混合表面活性剂对微乳液最大增溶水量的影响,利用Span80-Tween60/环己烷/水(HCl)反胶束微乳体系水解正硅酸乙酯制备出单分散性好、平均粒径15~40nm的二氧化硅粒子,探讨了水与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R)、水与正硅酸乙酯的摩尔比(H)对SiO2粒子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Span80和Tween60质量比为2∶5时,微乳体系有较大的溶水能力;SiO2纳米粒子粒径随着R和H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6.
乳化剂的复配对w/o/w型复乳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以液体石蜡作为油相,以Span85、Span80与Tween80复配作为亲脂性乳化剂,以Span80、Tween80复配作为亲水性乳化剂制备w/o/w复乳,不同的复配比例和乳化剂用量对复乳稳定性的影响.复乳的稳定性用黏度和离心分离实验评价.结果表明,Span80与Tween80相容性较好,适于复配作为复乳的乳化稳定剂,当它们以9∶1的质量比(Span80∶Tween80,)复配作为亲脂性乳化剂,以7∶3的质量比复配作为亲水性乳化剂所制得的复乳稳定性较好,其最适质量分数分别为亲脂性乳化剂在油相中的质量分数14%,亲水性乳化剂在外水相中的质量分数18%.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中Cu~(2+)对其产电性能的影响以及Cu~(2+)的迁移转化过程。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中加入质量浓度为5.54~88.64mg/L的Cu~(2+),使其最大功率密度增加到536.6mW/m2,此时Cu~(2+)去除率大于95%。大部分的Cu~(2+)(89.24%)被生物膜吸附或还原,6.15%的Cu~(2+)沉积在阳极室底部,3.12%的Cu~(2+)附着在石墨阳极表面,只有极少量Cu~(2+)(小于0.1%)迁移到了阴极,Cu~(2+)对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最低致毒质量浓度为22.16 mg/L。通过SEMEDS和XPS分析得出大部分Cu~(2+)(63.56%)在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生物膜表面被还原为Cu~+和Cu~0。这一发现将为去除和回收有机废水中的重金属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HEH(EH)P错流萃取,富集高纯氧化钇中微量稀土杂质的化学光谱法,测定La-Ho等九个稀土元素(Eu除外)。La-Sm的富集系数为1—0.9;Gd-Ho的富集系数为0 .8—0.16。稀土杂质总量的测定下限8.5ppm。制成光谱样品前的整个操作可在4—6小时内完成。测定的变动系数为6.1—17.7%。加入2ppm稀土杂质的回收率为87—115%,加入5ppm的回收率为98.7—110.6%。本方法可用于高纯Y_2O_3生产的控制分析和产品分析。  相似文献   

19.
通过2—甲基—5—联苯(口恶)唑与对硝基苯甲醛缩合,合成了新的化合物2—(2′一对硝基苯基)乙烯基—5—联苯基(口恶)唑[1],并对此化合物的荧光光谱进行研究,发现在只有微弱荧光的2—(2′一对硝基苯基)乙烯基—5—联苯基(口恶)唑的溶液中加入没有荧光的三正丁胺后,产生很强的荧光.亲核的三正丁胺与2—(2′一对硝基苯基)乙烯基—5—联苯基(口恶)唑形成异络激发体,三正丁胺的孤对电子与硝基反键轨道重新组合,得到新的反键轨道,因而使分子内电荷迁移受到削弱这样就产生荧光。  相似文献   

20.
液膜分离技术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分离技术,作者采用该技术研究了从废水中浓缩、提取Ni~(2 ),Co~(2 )的方法.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①研究了表面活性剂、流动载体、解析酸浓度、金属离子浓度、乳水比、温度等因素对提取Ni~(2 ),Co~(2 )的影响,选择了较好的提取配方:Span 80(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P_(204)〔二(乙基已基)磷酸〕煤油H_2SO_4体系,40 min时Ni~(2 )提取率可达89%.②研究了加入不同配体时的络合效应,发现当加入甲酸钠等配体时,能使提取速度加快4~5倍,在5~10 min内,能使Co~(2 )、Ni~(2 )提取率达92%.③用本法对昆明市电镀厂镀Ni废液(含Ni 133ppm)进行回收处理,回收率达80%.④进行破乳实验结果得到内相镍含量为原来的9倍多,而且有机试剂能回收、反复使用.以上结果说明,本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