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澎涛 《科技信息》2009,(36):201-202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河南省10所高校学生的体育消费结构和价值取向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及价值取向的状况,提出转变大学生体育健康观念,促进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现状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吕鹏  范一飞  于勇 《科技信息》2011,(28):273-273,276
本文运用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北京部分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的调查分析,揭示大学生对体育消费方面的价值取向以及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的分析,提出对提升体育消费观念的建议,促进大学生对体育消费观念的理解,推动大学生去体育市场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3.
王涛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6):160-16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对体育潜在课程内容要素构成进行研究,拟从体育物质情境、体育文化情境、人际关系情境三方面来论证其对大学生体育学习态度、意识、兴趣、价值取向等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内蒙古地区和江苏地区的蒙古族和汉族体育专业大学生为被试,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蒙、汉族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自我取向、主观幸福感的特征和差异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蒙、汉族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自我取向存在显著差异,汉族学生的社会取向自我高于蒙古族学生,蒙古族学生的个人取向自我高于汉族学生;蒙、汉族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自我取向与其主观幸福感的积极情绪和生活满意度显著正相关.体育专业大学生应促进个体的自我取向与社会发展相一致,使自己的主观幸福感不断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金钱第一、物质第二"的社会,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针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矛盾、盲目和浮躁等特点,从大学生的责任意识、道德意识和学习观念等5个方面出发,高创新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由于现代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社会性价值取向,片面夸大高校体育的工具性功能,忽视高校体育的本体性功能,青年大学生成了教育工具,仅仅是即将走入社会的知识技能载体,“以人为本”只停留在口号上,青年大学生的生命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高校体育的本质应是使青年学生的生命价值由片面发展—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从理论层面上对中国体育价值取向及休闲体育发展的必然性进行了分析,阐明了中国各个历史阶段体育价值选择的背景、原因及中国体育价值取向与休闲体育发展的关系,最后面对现代休闲体育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对如何实现在现代人们体育价值取向下促进休闲体育健康、快速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郭守康  张涛 《科技信息》2012,(28):310-311
由于现代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社会性价值取向,片面夸大高校体育的工具性功能,忽视高校体育的本体性功能,青年大学生成了教育工具,仅仅是即将走入社会的知识技能载体,“以人为本”只停留在口号上,青年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对陕西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意义有较明确的认知;体育需求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体育价值取向与体育需求具有较大的一致性;关注体育的态度以及对余暇体育活动主动性不高;大学生对体育课的满意程度呈正态分布;活动场地以校内的运动场为主;大部分学生每周不同程度地参加体育活动但活动时间比较短,锻炼效果不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100名体育社团大学生和100名非体育社团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大学生生活方式、体育锻炼态度、闲暇时间支配方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体育社团对公安院校大学生生活方式的改善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体育社团对公安院校大学生运动价值取向、参与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频率,时间,强度,参与方式,运动项目的选择性等方面都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3)体育社团使得公安院校大学生闲暇时间支配方式更加合理;(4)公安院校应提高重视,加强学生体育社团投入力度,改善学生体育休闲及生活方式,更加有利于警务化管理制度的执行。  相似文献   

11.
通过各类球赛对大学生球迷体育价值观的积极影响研究与分析,球赛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球迷体育价值观的影响差异具高度显著性,与大学生球迷思想单一,对任何事物都理想化、观赛动机简单有密切关系。随着年龄和学龄的增长,对社会事物的认识逐渐深刻化、理性化,球赛的负面效应使之失去了观赏价值等,使大学生球迷对体育价值观正确认识的有所降低。球赛中浓重的体育文化气氛,可以引导和教育大学生球迷,摈弃不良的负面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2.
<正> 对价值目标的选择和追求构成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从主客体关系中产生的有用性是价值最一般的表现。我就是目的这句出自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名言,是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最生动和最鲜明的写照,是把握和理解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钥匙。以我为目的,标志着大学生价值取向出现了一场矛盾性的力度颇大的变革。引发这场富有时代特色的变革的原因,从大的方面看,是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体育志愿者的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志愿者是各类体育团体和组织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体育志愿服务是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和精神力量。文章从政治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以及自我完善价值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大学生体育志愿者的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14.
刘莉 《科技资讯》2011,(30):188-188
体育教育价值取向是体育教育价值在社会中的具体体现,是体育教育中的基本问题。在新时期,正确认识与分析高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具有重大意义。根据体育兼具科学性与人文性这一特点,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成为新世纪、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必然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苟小军  杨彩虹 《科技资讯》2009,(31):149-150
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方法,对我国学校体育价值取向进行讨论和反思,认为在“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价值取向指导下的体育教育有其局限性。主要观点是: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是新世纪体育教育必然的价值取向,这样才能体现体育教育的真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研究体育影视的发展,应该对中外体育影视作品进行研读,包括其内容,表现形式以及其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现状,从国产体育影视片当前的价值取向入手,来进行分析和思考。体育影视作品对体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尤其是在我国发展的新时期尤为突出,并规范了当代中国的社会价值取向和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17.
从某种程度上讲,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就是其人生观、价值观的直接体现,会直接决定着大学生的择业行为。文章主要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对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孙德军 《科技资讯》2008,(33):196-196
大学生是一批特殊群体,具有独立的人格特性。同时大学时代也是形成自己独立看待和思考问题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大学生最容易形成自己的个性心理和特有的价值取向。随着高校扩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业日趋增大。本文主要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的不同,来分析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9.
楼一峰 《科技信息》2009,(24):364-365,368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我省普通高校学生体育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意义有比较明确的认知;体育需求表现出多元化结构的特点;体育价值取向与体育需求具有较大的一致性;关注体育的态度以及对余暇体育活动主动性不高;大学生对体育课的满意程度呈正态分布;活动场地以校内的运动场(馆)为主;大部分学生每周不同程度地参加体育活动,但活动时间比较短,锻炼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东方大学城"大学生体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数理统计、专家访谈等方法,对东方大学城大学生体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意义有明确的认知;对体育的客观需求表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体育价值取向与体育需求具有一致性;对体育课的满意程度呈正态分布:大部分学生自觉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但活动时间较短:项目选择上男女生存在明显差异;体育消费意识较强,但结构不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