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辅财  窦容妮 《科技资讯》2011,(26):111-111
应用微板毒性分析方法,分别测定了CdCl2.2.5H2O、CoSO4.5H2O、Cu(NO3)2.3H2O、Fe(NO3)3.3H2O、ZnSO4.7H2O、Ni(NO3)2.6H2O6种重金属化合物和苯酚、邻甲基苯酚、间甲基苯酚、邻硝基苯酚及间硝基苯酚5种酚类化合物对淡水发光菌——青海弧菌Q67的抑制毒性,设计了EE-50(等EC50)、EE-10(等EC10)、EE-05(等EC05)3个等效应浓度比混合物,应用剂量加和(DA)与独立作用(IA)原理分析混合物的毒性。  相似文献   

2.
LaNiO3纳米陶瓷薄膜氧敏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La(NO3)3.6H2O和Ni(NO3)2.6H2O,为原料,采用柠檬酸为螯合剂,利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钙钛矿型稀土复合氧化物LaNiO3纳米陶瓷薄膜,研究了薄膜的氧敏特性及烧成温度和掺杂对薄膜氧敏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水热法制备Fe掺杂Ag/ZnO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Zn (CH3 COO)2·2H2O、AgNO3、Fe(NO3)3·9H2O为原料,NaOH为沉淀剂,H2O为溶剂,C2H5 OH为还原剂,柠檬酸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水热法制备出Fe掺杂Ag/ZnO复合纳米材料.采用XRD、SEM、TEM、SAED等测试手段对制备产物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等进行表征,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了制备产物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Ag以单质的形式存在于ZnO表面,Fe掺杂到ZnO晶格中.Fe掺杂Ag/ZnO复合纳米材料在模拟日光下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性能,在800 W氙灯照射下降解甲基橙150 min,甲基橙的降解率可达到99.4%%,较Ag/ZnO提高了7.8%,较ZnO提高了38.2%.  相似文献   

4.
以Ca(NO3)2.4H2O、Mg(NO3)2.6H2O、Na2SiO3.9H2O、Eu2O3为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Ca2MgSi2O7:Eu2+绿色荧光粉.其激发光谱分布在300~480 nm波长范围,谱峰位于310~385 nm,可以被InGaN管芯产生的360~480 nm辐射有效激发;在430 nm激发...  相似文献   

5.
卢桂芳 《科技促进发展》2010,(6):312-312,268
应用生物毒性的微板分析方法,以污染物对淡水发光菌-青海弧菌Q67(Vibrio-qinghaiensis sp—Q67)的发光抑制为生物毒性指标,分别测定了CdCl2·2.5H2O,CoSO4·5H2O,Cu(NO3)2·3H2O,MnCl2·9H2O,ZnSO4·7HO,Ni(NO3)·6H2O6种重金属离子对淡水发光菌的单一毒性及其混合物的毒性测定。通过运用APToxO序对剂量-效应曲线的非线性模拟,结果表明,6种重金属离子化合物半数效应浓度负对数值(-logEC50)分别为3.953、2.825、3.599、2.288、3.927和2584,从而可知其毒性大小顺序为:Cd^2+〉Zn^2+〉Cu^2+〉Ni^2+Mn^2+.  相似文献   

6.
Sb_2O_3对高能氧化锌压敏电阻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高能氧化锌压敏电阻器(MYN)的性能,研究了Sb2O3对MYN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b2O3掺杂量小时,MYN性能变坏,但当Sb2O3掺杂量上升时,MYN的性能改善。可用Sb2O3的掺杂量对MYN微观结构的影响来解释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7.
以球形Ni(OH)2为核心原料,Al(NO3)3.9H2O、Co(NO3)2.6H2O和LiNO3为包裹原料,采用融盐包裹法在空气中煅烧合成了单相固溶体LiNi0.7Co0.2Al0.1O2。用XRD研究了合成产物的物相和结构,用SEM研究了合成产物的形貌,用电池性能测试仪研究了合成产物的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合成产物具有α-NaFeO2型层状有序结构、球状形貌和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以Ti(OC4H9)4, Ca(NO3)2·4H2O,氧化物Pr2O3和Dy2O3等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具有立方晶系晶体结构,空间群为Pm3m的Dy3+掺杂CaTiO3:Pr3+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采用XRD,SEM,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对其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和发光性质等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Dy3+的掺入有利于提高CaTiO3:Pr3+的发光亮度和延长其余辉时间,Dy3+使CaTiO3:Pr3+的激发光谱在450~520 nm之间的3个小激发峰增强.探讨了Dy3+可使CaTiO3:Pr3+发光效果增强的原理,Dy3+在CaTiO3:Pr3+晶格中形成了更为合适的电子陷阱有利于提高其余辉性能.  相似文献   

9.
以LiOH·H2O、NH4VO3和TiO2为原料,采用微波烧结方法合成了掺杂纳米TiO2的Li1+xMxV3O8材料。研究了掺杂量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充放电实验、XRD、FTIR、荧光测试等现代手段被用于研究掺杂对样品充放电性能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当TiO2的掺杂量为0.1mol时,Li1+xMxV3O8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得到最佳改善。荧光测试表明,掺杂样品和未掺杂样品均具有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10.
在无水乙醇中,以苯甲酰甘氨酸(C9H9NO3,Benzoyl-gly)为配体,稀土钕为中心体,合成了一种稀土二元配合物,分别以咪唑(C3H4N2,Im)或苯并咪唑(C7H6N2,Bim)为第二配体,合成了两种新型稀土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TG-DTG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化学组成分别为:Nd(C9H8NO3)3·4H2O,Nd(C9H8NO3)3·(C3H4N2)·4H2O,Nd(C9H8NO3)3·(C7H6N2)·4H2O.通过抗菌实验对其抑菌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稀土配合物对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aus,S.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抗菌效果明显优于硝酸钕和配体.通过三维荧光光谱对配合物的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的荧光均源自配体,并且发生了淬灭现象.  相似文献   

11.
掺钕钛酸铋纳米结构的水热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Bi(NO3)3·5H2O,Nd(NO2)3·6H2O和Ti(OC4H9)4为原料,NaOH为矿化剂,采用水热法合成铋层状钙钛矿掺钕钛酸铋(Bi3.15Nd0.85Ti3O12,BNdT)纳米结构.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产物的晶相和形貌.研究反应温度、矿化剂浓度和反应时间对水热合成BNdT纳米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当的水热反应条件下能有效合成BNdT纳米结构,在反应温度为150℃、175℃、200℃和220℃时分别形成球状、球状与片状共存、棒状和片状产物.  相似文献   

12.
代礼彬  张谊  梁烛  张瑜 《科技资讯》2012,(21):74-76
分别采用La2O3、Sm2O3、CeO2、Y2O3掺杂改性氧化锌压敏电阻,研究了不同稀土氧化物对氧化锌压敏电阻微观结构和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摩尔比例相同的情况下,并在烧结温度为1160℃左右烧结成瓷,制备的氧化锌压敏电阻陶瓷具有不同的电性能,其中以Y2O3掺杂改性的阀片性能最佳,其电位梯度达到348v/mm,漏电流为2μA,非线性系数为39,能量吸收密度为284J/cm3,性能优于其他稀土氧化物掺杂改性,更优于传统阀片。  相似文献   

13.
本文合成了铕-联吡啶的二元配合物Eu(bpy)2(NO3)3(H2O)2,用元素分析、红外及紫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用Nafion将Eu(bpy)2(NO3)3(H2O)2修饰于金电极上的电化学发光行为.讨论了介质、pH对该体系电化学发光性质的影响,推测了Eu(bpy)2(NO3)3(H2O)2电化学发光的机理.结果表明:在没有共反应试剂存在的条件下,Eu(bpy)2(NO3)3(H2O)2在pH 8.0的硼砂缓冲溶液中可以产生较强的电化学发光,其发光体可能为Eu*(bpy)2(NO3)3(H2O)2.  相似文献   

14.
本文合成了铕-联吡啶的二元配合物Eu(bpy)2(NO3)3(H2O)2,用元素分析、红外及紫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用Nafion将Eu(bpy)2(NO3)3(H2O)2修饰于金电极上的电化学发光行为.讨论了介质、pH对该体系电化学发光性质的影响,推测了Eu(bpy)2(NO3)3(H2O)2电化学发光的机理.结果表明:在没有共反应试剂存在的条件下,Eu(bpy)2(NO3)3(H2O)2在pH 8.0的硼砂缓冲溶液中可以产生较强的电化学发光,其发光体可能为Eu*(bpy)2(NO3)3(H2O)2.  相似文献   

15.
采用反相微乳液在水热条件下,制备出了片状的氧化锌纳米材料,并掺杂少量稀土镧元素,研究了掺杂量对纳米氧化锌光学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荧光光谱分析(PL)对所得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镧的掺杂可以对纳米氧化锌的光性能有积极的影响,掺杂量为La/Zn at.%=0.025时,发光峰强度较强.  相似文献   

16.
纳米氧化锌粉体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Zn(NO3)2.6H2O和NH3.H2O为原料 ,采用直接沉淀法合成纳米氧化锌粉体 ,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物配比、pH值、表面活性剂等因素对产物质量的影响 ,获得最佳工艺参数。用XRD、TEM对产物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产物为六方晶系 ,呈不规则柱状结构 ,平均粒径在70纳米左右 ,分散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以Ce(NO3)3·6H2O为铈源、Zn(CH3COO)2·2H2O为锌源、聚丙烯腈为载体,运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高温焙烧制备了Ce掺杂的ZnO(Ce/ZnO)纳米催化剂.采用扫描电镜、热重分析仪、X-射线衍射对制得的复合纳米材料的结构进行分析,并对其光催化降解孔雀石绿的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制得的催化剂样品中C...  相似文献   

18.
4ZnO·B2O3·H2O微米棒的水热合成及阻燃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表面活性剂三乙醇胺存在的条件下,以Zn(NO3)2.6H2O和H3BO3为原料,利用水热反应制备出分散均匀的4ZnO.B2O3.H2O微米棒.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热重-差示扫描量热、红外及扫描和透射电镜对微米棒的物相、组成、表面结构及形貌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所制备的硼酸锌微米棒分散均匀,直径为0.2~0.5μm,长度为5~10μm;400℃时,添加10%(质量分数)的硼酸锌微米棒可使杨木粉的残炭量比未添加硼酸锌的提高18.69%,极限氧指数达43.2,说明硼酸锌微米棒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采用共沉淀法,以无机盐SnCl4·5H2O、Sb2O3、Gd(NO3),为前驱体,制备了含SnO2中间层的稀土Gd掺杂SnO2/Sb多组分涂层阳极。研究了以苯酚为目标有机物的电化学降解特性,以考察SnO2中间层对稀土Gd掺杂SnO2/Sb涂层阳极性能的影响;并对所制备的涂层阳极进行了SEM、XRD、XPS、EDX等表征及循环伏安曲线测试,分析并讨论了SnO2中间层对稀土Gd掺杂SnO2/Sb阳极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SnO2中间层对稀土Gd掺杂SnO2/Sb电极稳定性有较大提高,对该电极的电催化性能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20.
以硫酸为电解液通过阳极氧化法制备了多孔氧化铝模板,再通过向模板中掺杂铬离子制成了具有发光性能的纳米模板.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表明样品具有纳米孔洞结构,X-射线衍射表明样品具有Ⅱ-Al2O3,物相,微区发光光谱研究表明材料在693nm附近具有强烈的发光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