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50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基于这一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争议案件除了行政赔偿诉讼案件可以适用调解外,其他行政诉讼案件不适用调解。但在司法实践中并非如此,很多法院在审理行政诉讼案件时,都采取调解的手段促成原告撤诉或被告改变具体行政行为,有效降低了行政案件的信访投诉率,维护了社会稳定、和谐。但是由于调解制度在立法上的缺陷,不可避免地出现有违行政审判立法精神等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诉讼调解理论的分析,提出我国行政诉讼中引入调解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尽管“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已成为行政诉讼的特殊原则之一,在现实的行政审判中却存在着大量通过法院协调、调解结案的案件。由于没有法律和制度的规范,导致相对人利益的损害。通过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的原因分析和对他国和解制度的考察,在我国行政诉讼领域建构调解制度是具有可行性的。并由此探讨建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应遵循的原则,适用的范围和程序。  相似文献   

3.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在刑事案件的审判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但是在目前的司法状况下,调解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审理中存在不少困难与争议。本文对这项制度的某些方面进行剖析,旨在对这项制度的发展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调解是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但我国目前法律规定了行政诉讼以不调解为原则,而在行政审判实践中却存在着大量的调解现象,这种立法与现实,理论与现实的冲突引发了我们对在行政诉讼中适用调解制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媒介几乎无孔不入,覆盖了世界的每一角落,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娱乐。随着媒介的快速发展,它带给我们数量更多、范围更广的信息的同时还承担着社会监督的职责,对社会案件审判过程进行监督,保证其公正性。但是如果媒介滥用其监督职能,过度干预案件审判过程,期望影响甚至左右法官的判决的行为就形成了所谓的"媒介审判"。近年来,"媒介审判"这个名词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新闻界和法律界,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并且争议不断。  相似文献   

6.
人民法院依照《民诉法》规定对案件部分事实清楚的可先行判决;当事人提供证据证明另一部分事实时,人民法院应适用什么程序审判,法律没有规定,最高法院也未作司法解释,导致这部分案件续审被视为再审案件而一律适用再审程序。但此类案件适用再审程序,违反"原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再审原则,应当分别情况分类受理。可以适用初审程序的,另立新案处理,使审判更符合诉讼规范。  相似文献   

7.
农村离婚案件是基层法院的重要案件类型,案件数量在近年呈现较快增长。对农村离婚案件的有效调解是基层法院法官的基本职业技能。因受农村传统生活模式和婚姻家庭观念的影响,农村离婚案件调解过程中呈现出自身的特征。司法实践中,法官针对不同农村离婚纠纷的特点,通过综合运用多种调解技巧的方法来提高调解实效。  相似文献   

8.
胡建国 《科技信息》2013,(10):126-126
<正>劳动争议调解制度作为我国预防和解决劳动争议的"第一道防线",对于预防矛盾激化、减少诉讼发生,维护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体制和劳动制度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劳动争议的数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有关数据统计表明,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的案件数量却反而有所下降。因此,有必要对现行的劳动争议调解制度进行分析研究,对调解制  相似文献   

9.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的某些属性相同或相似,从而推知它们的另一个属性也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在审判工作中,法官常运用类比推理来填补法律漏洞。类比推理在审判中主要包括两种,即类推适用和判例类推。类比推理在审判中适用的理论基础:"类似案件类似处理"。  相似文献   

10.
调解是我国民事诉讼中最具特色的处理民事纠纷的传统方式,得到西方国家的肯定并被誉为"东方经验"而加以学习借鉴。通过调解,不用通过强烈的对立强制手段,让当事人自动的化解矛盾,使社会达到和谐。各个法院在每年的岗位目标责任管理制度中还专门规定了民事案件调解结案应达到的比例,但调解比例上去的同时,在实践中也出现了很多不好的现象。本文从实践中分析人民法院在调解案件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法院调解是解决民事纠纷的方式之一。它发端于民主革命时期,长期在我国审判初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法院调解制度存在强迫调解等违法问题,应从立法和制度上进行改革和完善。实现现代调解制度的自由和效率的价值取向,使法院调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可 《科技信息》2007,(34):196-197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课件技术已经广泛被各地公、检、法机关在各类会议、案件侦破、案件审判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也成为国内刑事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多媒体现场勘查汇报课件的目的就是为参案人员提供现场勘查中所获得的案件信息。  相似文献   

13.
法院调解也称诉讼调解,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自愿就民事权益的争议,平等地进行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所进行的活动。本文反思了中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完善路径。  相似文献   

14.
侯著 《咸宁学院学报》2008,28(4):131-132
模拟审判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典型案例,按照我国现行的司法程序对案件进行分析、审理,得出结论从而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锻炼受到教育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模拟审判作为重要的实践教学活动,已被广泛应用到法学专业教学之中,这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认知感,培养高素质的法学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举办模拟审判的必要性、模拟审判的程序以及模拟审判规范性操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法院调解不宜将“查明事实”作为原则;为促进调解,调解人应当在调解自愿、不危及调解优势的限度内,通过职权探知、运用经验逻辑把握案件事实.把握案件事实应排除辩论主义的适用.  相似文献   

16.
诉讼调解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语境下,已经成为一种司法政策导向,调解结案更多地成为民事司法的目的而不是纠纷解决的方式。诉讼调解中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双重软化凸显了检察机关进行诉讼调解检察监督的必要性。诉讼调解检察监督并不违背合法、自愿调解原则,并不干涉法院的独立审判。规范诉讼调解检察监督的提起范围和提起方式则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必须认真审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公民法律素质迅速提高,权利意识不断强化,在公民通过诉讼途径保护合法权益的意识逐步增强的同时,公民借助诉讼这一合法的"外衣"谋取不正当利益或者损害他人利益的动机同样得到了"强化";同时在司法审判过程中,"当事人主义"虽适应和谐司法的要求,却忽视了法官在发现案件事实方面的积极作用,过分强调法官权力的限制性,致使很难查明案件事实。"虚假诉讼"就是这种弊端的产物,其严重挫伤人民法院的公信力,带来司法资源的严重浪费,对之进行法律规制是和谐社会构建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8.
民事案件调解不仅须尊重当事人的自愿性私权安排,同时须坚持合法性基础,考虑强制性规范的执行和公共利益维护。民事案件处理中,强调意思自由、对合同关系注意保护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但却容易忽视从合法性角度审查合同关系,审视司法权是否得到恰当运用,是否不经意放纵了非法行为。结合高利借贷案件对调解合法性基础进行分析,提醒民事调解应保持正轨,防止出现违背宗旨的功能异化。  相似文献   

19.
巴秀丽 《科技信息》2011,(18):I0069-I0070
民事诉讼调解,是人民法院对受理的民事案件、经济纠纷案件和轻微刑事案件进行的调解,是诉讼内调解。近年来我国的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发展迅速,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诸多弊端,应从多方面着手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诉讼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20.
1995年轰动全美的辛普森案件的世纪大审判、美国留学生阿曼达·诺克斯在意大利被认定为谋杀罪的诉讼、以及电视剧中不断重复的犯罪现场的调查,都让民众——这些门外汉——逐渐熟悉了法医DNA检测——DNA指纹识别在案件侦破以及痕迹鉴定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