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认识中原城市群 解读河南城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对中原城市群的认识,阐述了目前中原城市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原城市群未来发展目标,以使河南城镇化发展和中原城市群建设步入健康轨道。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中原城市群提出的背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分析了构建中原城市群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最后提出中原城市群建设的区域空间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中原城市群发展特征及空间焦点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从城市群的概念入手,论述了中原城市群的五个特征,提出城市格局不均衡与一体化程度低是中原城市群所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需要河南省的全面发展。在全省的总体发展布局上,适当加强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对增强全省的综合实力意义重大。而在中原城市群建设过程中,宜优先发展龙头城市郑州。郑州是中原城市群发展的空间焦点,其成功构建与发展对中原城市群内部其它城市,尤其是复合型大城市的形成具有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经营城市、差异化发展的理论为依据,探讨了中原城市群的发展理念和发展现状.中原城市群区域内工业化程度较高,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但区域内城市经济发展状况不一,差异化明显.区域中心城市的首位作用不强.最后,探讨了中原城市群差异化发展的路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中原城市群的概况,指出了中原城市群物流业发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构建菲德模型对现代物流业对中原城市群协调发展的贡献率进行了测算,对河南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对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研究中,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从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的结果分析得出,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城镇化进程缓慢、政策机制不完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提出了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加快城镇化的进程、建设政府主导的新型体制、加快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航空经济逐步成为既陆路经济、海洋经济之后又一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郑州航空港区的建设不仅提升了我国航空运输的竞争力,同时也将打开中原城市群发展的突破口,使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出现新的经济增长极,促进中原城市群整体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水平,对于中原崛起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丁志伟  王发曾  殷胜磊 《河南科学》2010,28(10):1348-1352
从城市成长能力的角度出发,采用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构建城市成长能力的评价模型;根据评价模型计算出中原城市群9城市的综合成长能力指数,并以综合成长能力指数的聚类结果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中原城市群空间发展状况;最后提出了中原城市群的空间发展态势的动向—圈层发展轴、圈层内部的"组团或带+轴线"与城市网络体系,为中原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和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原城市群九市旅游资源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目前中原城市群区域旅游资源整体优劣定量评价不足的情况,以中原城市群2003年4月-2004年1月完成的全省旅游资源普查所确定的各市旅游资源单体数为对象,以中原城市群9市为单位,主要从旅游资源的丰度、综合密度、资源的组合以及整体优势度等方面进行了定量综合评价和各市间的横向比较,阐述了中原城市群旅游资源赋存的地区差异,这种差异影响中原城市群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旅游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将视角定位在中原城市群空间格局优化上,运用相关交叉学科,分析研究中原城市群空间格局的相关问题。课题首先剖析城市群的基本问题,在系统研究我国成熟城市群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中原城市群多中心网络化空间的发展模式和空间尺度、网络流体系和空间组合模式。课题还以郑州都市区为例,进行专项研究,为中原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与中原城市群竞争力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中原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了可持续发展对提升中原城市群竞争力的重要性,提出了通过可持续发展提升中原城市群竞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原城市群城市职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伟  徐晓霞  元媛 《河南科学》2008,26(5):618-622
在中原城市群这一区域背景下,运用区位商法对中原城市群9个城市的部门结构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运用统计分析法结合各部门所占的比重对城市主导产业进行了分级,并对中原城市群城市职能结构特征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的城市职能以工业职能较为明显,主要是生产性职能,而服务性职能的发展相对滞后;城市职能强度为强烈和较强的比例较少.  相似文献   

13.
以定量分析方法,对中原城市群的区位商、外向功能量和城市流强度进行计算分析的结果显示:中原城市群内城市之间外向服务功能差异不很明显,城市群发展空间较为集中,城市分工重叠,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郑州与其他城市联系不紧密,对整个城市群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不明显;城市群的交通仓储邮电业发展不理想。中原城市群的发展需注意以下几点:郑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应加大对整个城市群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进一步明确城市群内各城市分工;重点发展区域副中心城市,避免城市群内部等级明显分化;大力发展城市群的交通仓储邮电业;平顶山亟待提升对外服务功能,增强城市综合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4.
根据城市化的内涵,在建立城市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中原城市群中9个城市为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城市化综合水平进行测度.根据测度结果对中原城市群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做出基本判断,将中原城市群地区城市化划分为3种梯度类型,并分析了中原城市群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地域差异形成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5.
中原城市群的功能联系与结构的有序升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基于历史、区位、交通、资源、产业基础等原因,分析了中原城市群内城市间功能联系的现状;借鉴国内其他城市群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中原城市群城市功能结构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参照中地论、极化—涓滴理论、规模—顺序法则、比较利益原理等城镇发展论提出了中原城市群结构有序升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15—2018年中原城市群29座城市的空气质量数据,对中原城市群空气质量进行空间关联网络建模,利用网络指数和社团检测方法探索城市群空气质量个体作用和整体发展态势。结果显示:1)中原城市群空气质量影响中心分为以晋城为核心的北部带状中心集群和以郑州为核心的中部块状中心集群,其中北部集群代表了自然环境条件和不合理的重工业产业结构对北部地区产生的重大影响力;中部集群凸显了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对城市空气质量的显著影响。此外,具有中介作用的开封、许昌、漯河、安阳和运城,分布在城市群各圈层的边缘,对空气质量传播影响较大。2)中原城市群空气质量空间网络整体性指数达到0.512 3,关联比较紧密。城市群内的空气质量环境较差的西北板块为主影响板块,对东南板块在现阶段的影响较强。3)中原城市群空气质量空间关联具有明显的"梯度"特征,而非孤立存在,社团检测发现其具有比较稳定的二元发展态势。本文通过复杂网络理论分析城市群空气质量,旨在为防治城市群整体空气质量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原城市群和交通经济带,进而分析中原城市群高速公路经济带的形成机理。依据各高速公路经济带在中原城市群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各高速公路经济带产业规划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中原城市群和郑汴一体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构建了城市综合竟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测算了开封市2002年和2007年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得分,并以中原城市群其他7个地级市作为比较.数据显示,5年间开封市的城市综合竟争力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在中原城市群中排名还是比较低,综合竞争力不强,还需大大提升.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论文的理论依据和计算方法,以总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为限制性因素,选择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和三大城市群的平均水平作为目标城市群,分别计算中原城市群相应指标的虚拟值和各个虚拟值占目标城市群相应指标的比重,经过分析认为:中原城市群经济是不整合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别从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调性和中原城市群产业结构两个方面对中原城市群产业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