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使用微机对国产RD-Ⅲ型热导式量热计的量热系统进行监控,实现了热动力学研究实验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自动化,并利用所编程序测定了仪器常数并用已知的热数据进行了验证,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用微量热法测定了酯类皂化的速率常数,所用热导式自动量热计不涉及热容和热量的计量,自动记录反应的热谱曲线,由热稳态过程的峰高或峰面积计算反应的速率常数。可以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体系中,通过微量热法而得到热力学和动力学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确保KSZ620/43-L型隧道式灭菌干燥机按设定的灭菌参数对玻瓶进行灭菌,能有效地达到灭菌除热原效果,保证用于无菌药品灌装的玻瓶的无菌和无热原。方法:用经过校准合格的温度探头分别对隧道式灭菌干燥机进行连续三次热分布、热穿透及内毒素挑战测试,验证过程灭菌温度设定为330℃,网带运行速度为43 Hz。结果:灭菌过程,隧道式灭菌干燥机腔体内各探头最大温差小于15℃,隧道烘箱空载热分布均匀。满载热穿透及内毒素挑战结果表明,灭菌过程,在设备满载情况下,各探头温度FH值均>1365,灭菌后所有内毒素检验结果均为阴性,阳性对照检验结果为阳性。因此,按照预期的灭菌参数进行灭菌除热原,灭菌过程隧道式灭菌干燥机热分布均匀、灭菌除热原有效。该设备符合灭菌设备设计及GMP要求。  相似文献   

4.
使用微机对国产RDⅢ型热导式量热计的量热系统进行监控,实现了热动力学研究实验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自动化,并利用所编程序测定了仪器常数并用已知的热数据进行了验证,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超热老化对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拌合温度高达240℃,拌合时间超过45 min,该条件下浇注式沥青将发生严重的热氧老化,然而超热老化温度和老化时间对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规律报道较少。对此采用车辙试验对不同超热老化温度和老化时间的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动稳定度与超热老化温度高度相关,高温抗变形能力随超热老化温度升高而不断升高;动稳定度与超热老化时间具有较高的指数相关性,随着超热老化时间延长,动稳定度值呈先缓慢上升到快速上升趋势。在确保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同时,必须合理控制老化温度和老化时间,解决由于超热老化导致其抗疲劳开裂能力降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火电机组低压回热系统中的面式加热器普遍存在较大损。应用等效焓降方法,深入分析采用引射式加热器替代面式低压加热器下机组热经济性的变化,并得到各个变化因素的数学计算式。在此基础上,对N600-165/535/535型机组低压回热系统进行实例计算,并与常规热平衡法计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引射式加热器替代面式低压加热器,可以有效减小损,替代全部四级面式低压加热器,可使机组经济性提升最大,达0.263%;文中分析推导得出的计算表达式可用于机组热经济性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7.
腔式吸热器是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发电系统的效率。重点分析了腔式吸热器的自然对流热损,建立了6种典型腔式吸热器的二维模型,选用FLUENT6.3计算了在开口直径为10cm,壁温为400℃,倾角α=0°条件下的6种腔式吸热器的内部自然对流热损失。计算和比较发现,球形吸热器的内部对流热损比其他5种吸热器平均低10%。通过计算球形吸热器在不同Aw/Al(内表面积/开口面积)和不同倾角下的对流热损大小,发现球形吸热器的对流热损随倾角的增大而显著减小,在α=0°(开口朝侧面)时最大,α=90°(开口垂直向下)时最小;计算得到球形吸热器的最佳Aw/Al值为8~10。  相似文献   

8.
根据热导式量热计的基本理论导出了指数型热谱曲线描述方程.并采用线性回归,运用最小二乘法,应用C Builder开发工具,实现了热谱曲线的模拟,为精确处理热谱曲线,获取输入函数P(t)提供基础.应用该模型对校正及试样热谱曲线进行模拟,其结果与实验值一致.  相似文献   

9.
对集热系统中的平顶锥形腔式吸热器进行热性能分析及实验研究.计算给出了在各种温度下各项热损失所占的比重及吸热器的总体热效率、实验得出了加热功率与腔式吸热器热效率的关系,表明平顶锥形腔式吸热器具有较好的热性能。  相似文献   

10.
根据热导式量热计的理论基础——Tian′s方程,将时间作为已知参量,提出了一种新的热谱数据解析方法——简单级数反应的热谱面积比法.应用该法研究了几种简单反应的热动力学,实验结果验证了热谱面积比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工程热物理学科中的若干解析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蔡睿贤给出的工程热物理学科中典型的2组基本方程的解析解,即完全气体无粘可压流动的显式解析解和球体内不定常非Fourier导热的一维代数显式解析解.应用加法分离变量法,得出了超急速微尺寸不定常导热中有热波效应的大概尺寸.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户式中央空调常用制冷剂HCFC22热物性的仿真模型,在VC 环境下编制了仿真程序;提出了户式中央空调系统的热经济学优化方法,对典型的户式中央空调系统进行了热力学和热经济学优化,并对两者优化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户式中央空调系统的热经济学优化方法能够克服热力学优化方法的弊端,有利于减少系统的年生产费用,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根据热导式量热计的理论基础-Tian‘s方程,将时间作为已知参量,提出了一种新的热谱数据解析方法-简单级数反应的热谱面积比法,应用该法研究了几种简单反应的热动力学,实验结果验证了热谱面积比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地下换热器结构热形变开展数值模拟分析和实验研究,利用有限元法对竖直式换热管进行热应变和热形变数值计算,并结合实验验证数值方法的有效性.提出地下换热器结构的热形变、热应变计算方法,通过材料本构方程描述和几何模型建立,并着重研究具有初始弯曲形态换热管的热形变规律,以及对回填材料接触面的热挤压作用,得到了回填材料接触面特征边位移变化规律以及横断面上的塑性应变分布,为进一步探究回填材料接触面的热隙现象和分析换热衰减失效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实验和模拟的方法,对不同散热末端下直膨式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的热舒适性进行研究。通过实验对比研究采用新型热虹吸散热末端的直膨式空气源热泵(direct expansion air-source heat pump using thermosiphon radiator,DE-HP-T)与传统热风空调散热末端时,直膨式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的室内空气温度分布特征,重点分析系统启动阶段的动态热环境变化差异;在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后,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直膨式空气源热泵耦合不同末端供暖时,室内的非均匀稳态热环境进行研究分析,并采用等效温度指标对人体局部及整体的热舒适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DE-HP-T系统在启动阶段室内空气温升速度较快,可达到10.8℃/h,略小于传统热风空调系统的13.8℃/h;但与传统热风空调系统相比,DE-HP-T系统可以避免人体头脚温差过大以及"冷辐射"所造成的热舒适问题,有效提高人体小腿及脚部的热舒适性,具有更加舒适的整体热感觉。  相似文献   

16.
采用“改进Coats-Redfern”法,通过差式扫描量热(DSC)研究了聚丙烯腈(PAN)纤维在惰性气氛中的热稳定化反应动力学,探索了PAN纤维在惰性气氛中的热稳定化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40~400℃范围内,PAN纤维在惰性气氛中的热稳定化反应总体上符合一级的反应级数模型,计算得到表观反应活化能Ea=177.1kJ/mol;进一步分区通过分区研究和计算,提出了“三区域反应动力学模型”,此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相吻合,能很好地预测PAN纤维在不同升温速率时的热行为;初步提出了PAN纤维在惰性气氛中的热稳定化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7.
基于半无限体模型,研究了热触觉感知的机理.设计了热触觉显示装置,通过控制半导体制冷器的温度变化来实现热触觉显示.该装置的控温范围为-10 ~60℃,温度分辨率和精度分别为0.02和0.1℃,升温或降温速率大于10℃/s.定制了柔性镍金属薄片式温度传感器,尺寸为8mm×20 mm ×0.6 mm,时间常数τ<0.15 s...  相似文献   

18.
用热失重分析法(TGA)研究了聚丁二烯聚氨酯弹性体热降解动力学。研究表明,聚合物的降解分三个过程,求出了每个过程的动力学参数及速率方程经验式。  相似文献   

19.
直列式火工品装药的热烤试验设计及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设计有关直列式火工安全性热烤人装置,方法 用一维热爆炸模型进行模拟计算,结果 计算得到在钝感弹药的热烤实验中,弹壳内的炸药、推进剂及火药吕所处的环境温度、结论实验装置的设计是合理的,该试验设计可能达到直列式火工品在钝感弹药烤试验条件下的热环境,这一装置也适用于小尺寸弹药的模拟试验。  相似文献   

20.
根据热动力学理论,建立了热导式量热体系可逆反应的热动力学数学模型,利用冷却常数,可由一张热谱图解析出所有的动力学参数,还研究了氨与硝基乙烷反应体系的热动力学,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