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软土地基处理是件令人头痛的事情,在桥梁的箱梁施工中,现浇箱梁最可怕的就是临时支架出问题,软弱土层可能引起的支架不均匀沉降,如果处理不当将产生致命性的灾难,所以要千方百计的处理好这个问题。鼓山大桥及接线工程中林浦互通就存在着软土地基,故此施工段的关键就要解决软土地基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史丽然 《科技信息》2012,(10):332-332
由于地质形成的特殊性,公路沿线路基下经常存在深厚的软土层,在该软土地基上修建道路时,有可能因地基沉降或差异沉降过大而影响道路的正常使用功能。文章归纳了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种类及选择,提出了软土地基处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桥梁施工中遇到的软土地基是一种复杂工况,如果处理应当措施不当,将会对桥梁的使用寿命和桥梁结构造成很大的影响,下文就软土地基的意义和对软土地基施工时的处理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机场跑道软土地基处理方案的可靠度时,最关键的内容就是对地基的沉降进行分析。所以在研究地基处理所产生的沉降状态。在地基的设计过程中,其基本要求就是对工后的残余沉降进行严格的控制,即通过某种方法可以使软土地基产生最终的固结沉降量,且该沉降量与预期的要求相符。  相似文献   

5.
靳达辉 《科技资讯》2009,(17):59-59
桥梁建筑物总是很难绝对避开软土地基,软土地基由于本身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沉降量大、渗透性小、强度低、滑动稳定性差等客观原因,容易使桥梁墩台倾斜、梁端顶死、桥面线路严重变形;涵洞基础沉陷,管节拉开漏土、路基土方塌陷,中断行车的现象时有发生。为确保桥梁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研究桥梁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的加固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珠三角地区某软土地基加固工程为对象,在试验现场分别采用"先堆载后打桩"和"先打桩后堆载"两种工艺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试验过程中通过沉降监测手段探究了两种工艺条件下软土地基的竖向变形规律.根据沉降监测数据发现:经过两种工艺处理后的软土地基在"沉降快速下降阶段"的沉降变化曲线满足多项式函数关系、"沉降趋于稳定阶段"的沉降变化曲线满足对数关系,建立的沉降模型能较好地反映两种工艺处理后的软基沉降规律;同时通过研究距堆载区中心线的水平方向距离与沉降增量之间的关系,发现软土地基无论是堆载预压加固还是打完搅拌桩后再堆载加固,软土地基沉降的影响范围曲线在一定程度上都满足对数关系,依此可以掌握堆载对软基不同位置的影响程度,方便工程施工规划.以上研究成果可为研究珠三角地区的软土地基沉降规律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以用于指导软土地基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7.
广州软土的工程特性及地基处理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大量广州软土的试验资料分析,总结出广州软土的工程特性并与上海软土进行对比.广州软土具有厚度变化大、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夹有较多的粉细砂、与其它地区软土相比固结速度快的特点.针对广州软土的工程特性并结合京珠高速公路广珠段软土地基试验工程的多种地基处理方法的对比研究提出,广州软土地基采用排水固结法处理效果良好;采用深层搅拌桩处理后,沉降量减小为原地基沉降量的20%左右,且沉降在加载后120 d已基本完成,深层搅拌桩法为快速处理广州软土地基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挤密碎石桩在某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坚 《中国西部科技》2009,8(34):37-37,60
本文以某公路软土地基处理为例,详细阐述了挤密碎石桩处理软土地基的加固机理、加固方案、施工方法,检测结果表明,挤密碎石能显著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减小了地基工后沉降,是处理软土地基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供同类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9.
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基的离心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京沪高速铁路沿线软土分布广,为了选择合理的软土路基处理方法,通过无处理软土路基和塑料排水板地基的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探讨了路基不同点沉降与时间的关系、不同深度处横向位移的大小以及塑料排水板对路基沉降控制的效果.结果表明,最大沉降都发生在路堤面中心线处,最大水平位移发生在坡角下6.6 m的地基中,荷载影响深度约为13 m.塑料排水板地基与无处理地基相比,沉降有所减小,但竣工3年时沉降仍未稳定下来,因此应与其他软基处理方法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0.
由于高速公路对路基完工后沉降的要求很高,而沉降刚好是软土地基处理的主要问题,所以在软土地基上修筑高速公路,如果对软基不加以处理,往往会导致路基失稳或过量沉降,直接影响到竣工后公路的运行状况及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高速铁路软土路基工后沉降试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高速铁路对路基的工后沉降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而现有的软土地基沉降计算方法难以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对软土厚度 10m、路基长度 6 5m和高度 4 .5m的路基原位试验 ,分析了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堆载预压对地基工后沉降的影响 .为京沪高速铁路中厚层软土地基的路基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冉旭波 《科技信息》2011,(2):355-356
土工合成材料在公路工程中最早的应用是路堤加筋,近几年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处理软土路基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但是由于软土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容易产生地基破坏和过大的沉降和变形,需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和加固。将土工织物、土工网、土工格栅铺设于软土地基和路堤之间,加筋软基路堤,从而保证路堤的稳定性,在碎石垫层顶部分别铺设土工网处理软土地基基础,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地基不均匀沉降。  相似文献   

13.
 基于软土地基沉降的过程是一个非线性的动力系统演变过程,为较为准确地对软土地基的沉降量进行预测,将“动力系统自记忆原理”引入软土地基沉降预测中.采用双向差分原理反导出软土地基沉降的非线性常微分方程,将其作为微分动力核,建立软土地基沉降自记忆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汕汾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沉降的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将自记忆原理引入到软土地基沉降的预测中,提高了预测的精度和适用范围,为软土地基沉降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软土地基的处理与施工方法一直是困扰着工程设计与施工的难题。软土是指以水下沉积的软弱黏性土或淤泥为主的地层,有时也夹有少量的腐泥或泥炭层。处理的目的是要提高软弱地基的强度,保证地基的稳定,降低软弱土的压缩性,减少基础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文中主要对公路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的方式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软土是一种区域性的特殊土,是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变形大、承载力低等特点。软土地基具有高含水量、高压缩性、低强度、低渗透性和高灵敏度的特点,其地基稳定性差,不易满足建筑物地基设计要求,直接影响结构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一般都需进行处理才能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简要介绍了软土的特点和工程特性,论述了饱和软土地基沉降计算中需要考虑的土体的自重应力计算、基底附加压力随地基沉降变化的影响、加载方式和加载速率的影响等关键问题,分别给出了瞬时沉降、固结沉降和次固结沉降3个阶段的饱和软土地基沉降量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经粉体搅拌桩处理后,桩体范围内土体沉降减少较多,路基土侧向位移量减少,能承受较快的加荷速率,对解决软土地基高填地基的稳定、沉降及加快施工进度等很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一直以来软土地基的处理是工程建设的一大技术难关,在软基经粉体搅拌桩处理后,桩体范围内土体沉降、路基土侧向位移量明显减少,该处治技术对解决软土地基高填地基的稳定、沉降及加快施工进度等很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基于真空—堆载联合法在珠海横琴能源站软土地基处理方案的实施,对现场真空度、孔隙水压力、深层水平位移、地表沉降、地下水位、分层沉降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以及地基处理前后的室内试验和现场原位试验资料进行对比和研究,结果表明:真空—堆载预压后,软土地基的沉降速率指标、固结度、承载力均达到设计要求,软土各项物理力学指标明显改良,预压效果良好;为具有相同或类似条件地域的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9.
公路桥梁建设意义重大,要不断提升公路桥梁建设质量,必须重视对地基的施工处理。近年来,在实际施工中出现了较多的软土地基,文章首先指出影响软土地基的因素有内外部之分,内部因素为土质,外部因素为设计要求差异,随后提出目前公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是施工单位对软土地基施工技术重视不够,对地质勘察缺乏应有了解,相关施工处理不够合理等问题,最后提出要重视前期工作,并提出了几种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方法,旨在帮助解决软土地基施工问题,提升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20.
公路软土地基处治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软土地基的特性及路堤软基破坏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对软土地基进行处治的处理方法及适用范围,指出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可增加地基承栽力,减少道路路基沉降及路桥沉降差,确保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