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对动车组周转内在特性的分析,结合国内外对动车组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构造二部图,采用匈牙利算法求解出动车组周转二部图的最小权最大匹配,简单快速地实现了计算机自动编制图定的成对列车运行图的车底运用计划,并求出所需最少需要动车组数.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针对高速铁路动车组周转问题的优化方法,该方法在考虑动车组的检修、空车回送、重联编组等约束条件的基础上,以最少动车组运用数目为目标,对动车组周转图进行优化.首先对我国24 h为周期的基本运行图进行增广操作,增广操作是指将2张单日运行图无缝拼接,形成以48 h为周期的增广列车运行图.在增广列车运行图的基础上构建出...  相似文献   

3.
结合兰新高铁开通运营以来,启用热备动车组的案例,分析启用热备动车组存在的突出问题,探讨解决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中国高速铁路动车组CRH2(China Railway High-speed 2)是由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制造,引进日本E21000技术,消化吸收,拥有中国设计、制造知识产权。列车编组8辆,分两个单元编成,设计速度为250km/h,实际运行速度为200km/h,采用动力分散型交流驱动方式,可在既有线路(指定区间)运行,采用了九项关键技术和十项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5.
铁路动车组的运用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动车组运用问题的内涵及条件.围绕动车组运用模式、动车组运用计划编制模型、动车组运用计划编制算法等方面的问题,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纵向比较与评述;同时在动车组运用问题相关方面的阐述中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横向比较与评述.分析了现有研究成果并对动车组运用问题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了影响旅游列车车底需要数因素的基础上,研究了旅游列车车底需要数的计算方法,并重点对如何节省旅游列车车底组数的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型动车组高速运行时地板振动脚感发麻问题,对该车进行了线路运行试验.通过振动传递分析与运行舒适度分析发现,车体钢结构振动经弹性支撑元件传递至地板后,在20~50Hz频率范围的振动被放大,且该频率范围覆盖了人体腿部敏感频率,导致乘坐时脚感发麻.为进一步研究地板振动放大机理,建立了包含地板的车体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原地板弹性支撑刚度参数不当,导致地板局部模态频率与车体钢结构局部模态频率接近,进而导致地板与车体底架发生局部共振现象,地板振动能量被放大.针对地板弹性支撑参数不当进行了优化研究,并对优化方案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优化设计有效地解决了地板振动发麻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桥上动车组穿越复杂峡谷地形时的横风气动特性,本文以CRH6型动车组为研究对象,基于三维、粘性、不可压缩的N-S方程和k-ε湍流模型,采用滑移网格技术,耦合高架桥、横风和车速,计算复杂三维峡谷地形下动车组的气动载荷.研究结果表明:列车表面压力在流线型头部有显著变化,压力最大值出现在列车头部鼻端点区域;随着车速和横风...  相似文献   

9.
目前动车组的开行遇到了票价高、上座率低、取消了部分受旅客欢迎的列车给旅客出行带来了不便和部分动车组在时间上无优势的问题。为更好地发挥动车组的优势,必须有适宜的开行条件:距离和时间的匹配,实现动车组的公交化开行,动车组票价与旅客生活水平相适应,对长途运输不宜开行动车组。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其竞争力,提高铁路的占有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0.
李振华 《科技信息》2010,(8):I0355-I0356
本文分析了铁路轨道缓和曲线基本的几何形位要求,并由行车平稳性形成的力学条件推导出了高速铁路缓和曲线对几何形位的要求,为高速铁路合理选用缓和曲线线形起到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并口EPP模式下的双机高速互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利用并行口进行双机互连的传统方法的缺点,提出了利用增强并行口进行双机互连的方法;介绍了并行口EPP模式的协议,给出在并口EPP模式下进行双机高速互连的电缆连接方法和软件编程的要点;将本方法和其它各种双机互连方法进行了对比并给出结论.  相似文献   

12.
基于径向基函数的气动压力插值方法和摩擦力计算模型,提出了一种可用于高速列车线路试验的气动力快速计算方法。该方法只需测得车体表面若干测点的压力,然后基于这些测点的压力值,使用径向基函数插值方法得到车体表面压力分布;并采用数值积分方法与平板边界层摩擦力计算模型能够快速得到气动压差力和气动摩擦力。列车附属部件几何外形复杂,难以通过插值方法获取表面压力分布;为此,基于八辆编组真实外形,给出了各附属部件对列车气动力贡献度,从而使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应用于线路试验和动模型试验。为验证计算方法的有效性,针对高速列车三辆编组简化外形头尾车流线型部分,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比分析了气动阻力和气动升力计算结果与计算结果;针对三辆编组风洞试验外形分析了气动阻力试验值和计算值。结果表明:提出的计算方法能够满足工程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高速切削技术及其对CAM系统的要求,对高速切削编程的原则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宏程序在加减速过程中的应用,并给出了宏程序编制的典型情况,绘制出整体程序的流程图,同时列出了相关宏程序.  相似文献   

14.
高速运动物体的长度在运动方向上要有收缩,这是观测的结果.其中,有二个问题:一是它给人的视觉形状,随运动情况、观察者位置的不同而不同,可能会比观测结果长一些,也可能短一些;二是包括对物体观测存在的视觉扭转量.这是两个值得深入进行讨论的疑点.  相似文献   

15.
应用移动热源理论建立了高速铣削薄壁件温度场的数学模型,研究了求解薄壁件温度场的解析解和数值解,给出了薄壁件高速铣削温度场的计算结果.得出了在高速铣削时存在二次效应现象;进给速度越快,温度上升的梯度和下降的梯度也越大.为薄壁件高速铣削温度场的研究和控制薄壁件高速铣削热变形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侧风对汽车高速行驶性能影响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理论上分析了汽车行驶过程中所受到的气动力,指出了气动侧向力的产生原因.按照不同的标准对侧风进行了分类,给出了某一地区的实际风速风向曲线,根据实际侧风的曲线进行拟和、简化,最终得出正弦的简化侧风模型.分别在有无阵风作用的情况下,以多体动力学为理论基础,采用虚拟样机技术,用ADAMS软件进行了汽车的直线行驶及转向行驶能力的分析,指出侧风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将直接影响到汽车的高速行驶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长期演进(LTE)上行链路频偏最大似然(ML)估计算法,并通过定量分析该算法与基于2个训练序列相差的频偏估计算法(相差法)的估计性能,提出了一种联合频偏估计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与相差法相比,所出提的ML估计算法与联合估计算法的频偏估计范围均能够覆盖高速铁路应用场景中的最大频偏,且ML估计算法不受LTE上行链路跳频传输的影响;在信噪比10 dB且少于4个用户的情况下,2种算法均能够提供10-4或更小的归一化频偏估计均方误差;在单用户情况下,联合估计算法比ML估计算法的均方误差在信噪比上提高了近5 dB.  相似文献   

18.
高速磁浮列车的安全速度防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定高速磁浮列车运行的安全速度范围,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分析了德国高速磁浮列车的双限速度防护的特点,给出了安全速度防护曲线的求解思路及算法;并讨论了最不利的系统条件,指出要保证列车在最不利的条件下也处于系统的安全防护范围内.本文算例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负刚度的高速动车组二维动力吸振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基于加速度的二维动力吸振器的理论模型,提出基于车体刚性振动的二维动力吸振器控制方法,设计同时吸收车体点头、浮沉振动的二维动力吸振器.针对二维动力吸振器安装所需低动刚度要求,利用碟形弹簧的负刚度特性,设计了用于安装二维动力吸振器的高静刚度低动刚度减振元件.建立高速动车组垂向动力学非线性模型,分析二维动力吸振器对车体振动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二维动力吸振器可以有效抑制车体浮沉、点头振动,提高运行平稳性.  相似文献   

20.
试验研究了高速铣削航空铝合金薄壁件侧壁时切削力随铣削工艺参数变化的规律,给出了薄壁件侧壁高速铣削加工变形随铣削工艺参数变化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应用ANSYS软件对航空铝合金薄壁件侧壁高速铣削加工变形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进而提出了通过优化铣削工艺参数改善航空铝合金薄壁件高速铣削加工变形的工艺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