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川鄂湘边区沉降史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回剥分析技术对川鄂湘边区沉降史作了定量研究。研究表明:川鄂湘边区的沉降作用受构造作用、海平面变化及沉积负载控制,共经历了4个快速沉降期、4个缓慢沉降解、2个隆升期和1个块断差异沉降期。快速沉降期对应于构造的强烈活动和海平面的快速上升,缓慢沉降期对应于构造活动的减弱,而隆升期往往对应于挤压上升和海平面的快速下降。震旦纪-早古生代沉降作用明显受构造作用控制,晚古生代的低沉降幅度可能是同期海平面变化引起的,三叠-侏罗纪的沉降作用受控于同期的构造活动,同时海平面变化也对此时期的沉降作用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共同开发利用边区水资源的重要作用及其可行性,指出边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原因,并针对边区自身特点提出可行的对策:更新观念,树立协调合作思想;统一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协调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3.
交通运输是区域内外发展联系的重要纽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渝鄂湘黔边区由于地理位置制约和国家投资影响,交通运输发展相对滞后。交通运输落后严重阻碍着边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分析了渝鄂湘黔边区交通运输发展现状,透析该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论述了共建边区交通运输网络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贝尔凹陷内的沉降抬升差异,利用该地区钻井取得的地层厚度、时代、岩性、密度、孔隙度等信息,根据其次级凹陷构造特征,选取五口代表井进行回剥分析,绘制贝尔凹陷砂岩孔隙度与深度关系曲线,并给出沉降史。结果表明:贝尔凹陷砂岩原始孔隙度为50%,压实系数为0.78 m-1。五口井共性显示,贝尔凹陷沉降史整体可分为n1、n2、d1和d2的快速沉降期(140.0~125.0 Ma)、尹敏组的持续沉降期(125.0~105.0 Ma)、抬升剥蚀期(105.0~99.0 Ma)和青元岗组的缓慢沉降期(70.6~65.0 Ma)四个阶段。贝尔凹陷整体底界的古构造演化具有相似性和继承性。五口井差异性显示,贝尔凹陷中西部含油气多、沉降速率大,其他地区含油气少、沉降速率小,沉降速率是影响油气富集的因素之一。该研究为进一步分析凹陷内油气富集条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三塘湖盆地中、新生代沉降与沉积作用是在一种准平原化的地貌背景上发生、发展的,共经历了两个沉降期:侏罗纪—早白垩世,第三纪—第四纪和一个隆升期晚白垩世。相应形成了两种类型的盆地:中生代为简单的坳陷盆地;新生代为与“A”型俯冲作用相关的前陆盆地。与此同时,盆地沉降中心亦经历了自北向南的迁移过程。三塘湖盆地这种隆坳格局的变化明显受区域构造作用控制。 相似文献
6.
巴彦浩特盆地沉降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回剥分析技术对巴彦浩特盆地的沉降史作了定量方面的研究,认为巴彦浩特盆地是在早古生代的古隆起基础上发育起来的,共经历了两个隆升期和三个沉降期,两个隆升期是:三叠纪—早侏罗世、晚白垩世;三个沉降期是:志留纪—二叠纪、中侏罗世—早白垩世及第三纪—第四纪.相应地形成了四种类型的盆地,即志留纪—二叠纪前陆盆地(南部坳陷带)、石炭纪—二叠纪裂陷槽(东部坳陷带及其以东地区,为贺兰裂陷槽的一部分)、中侏罗世—早白垩世断陷盆地及新生代的坳陷盆地.晚古生代时,沉降主要发生在盆地的南部坳陷带及东部坳陷带内,侏罗纪时,南部坳陷带隆起,西部坳陷带及东部坳陷带为主要沉降区,受断陷活动控制,其间为中央隆起带分隔.早白垩世盆地全面下沉,成为统一盆地 相似文献
7.
营口-潍坊断裂带是郯庐断裂带中段一部分,自南向北发育潍北、莱州湾、黄河口、渤中、渤东、辽东、辽中等新生代沉积盆地(凹陷)。构造沉降量计算和作图结果表明,上述盆地的沉降史曲线有4种类型,它们对应不同的盆地类型。沿断裂带走向方向构造沉降速率的变化说明,营口-潍坊断裂带新生代以来构造活动自两端向中部逐渐迁移,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的汇聚速率和汇聚方向的变化以及菲律宾板块的影响控制了营口-潍坊断裂带新生代构造演化和平均构造沉降量的变化,渤海湾新生代盆地是拉分作用和主动裂谷伸展两种作用共同控制形成的复合型盆地。 相似文献
8.
营口-潍坊断裂带新生代盆地构造沉降对相邻板块运动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口-潍坊断裂带是郯庐断裂带中段一部分,自南向北发育潍北、莱州湾、黄河口、渤中、渤东、辽东、辽中等新生代沉积盆地(凹陷)。构造沉降量计算和作图结果表明,上述盆地的沉降史曲线有4种类型,它们对应不同的盆地类型。沿断裂带走向方向构造沉降速率的变化说明,营口-潍坊断裂带新生代以来构造活动自两端向中部逐渐迁移,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的汇聚速率和汇聚方向的变化以及菲律宾板块的影响控制了营口-潍坊断裂带新生代构造演化和平均构造沉降量的变化,渤海湾新生代盆地是拉分作用和主动裂谷伸展两种作用共同控制形成的复合型盆地。 相似文献
9.
济阳坳陷新生代构造沉降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回剥技术计算了济阳坳陷中4个主要凹陷的40余口井的构造沉降史,并通过与有限拉张模型对比,估算了单井的拉张系数.沉降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新生代以来,济阳坳陷的沉降基本上与断陷-坳陷的构造背景相吻合;断陷期东营凹陷拉张量最大,惠民凹陷次之,车镇凹陷最小,最大沉降中心由西南向东北逐渐迁移;各凹陷单井的拉张系数受到控盆断裂的影响;距今14 Ma以来沉降加速,高沉降速率有随时间从坳陷东北部向西南部推进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济阳坳陷新生代构造沉降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回剥技术计算了济阳坳陷中4个主要凹陷的40余口井的构造沉降史,并通过与有限拉张模型对比,估算了单井的拉张系数。沉降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新生代以来,济阳坳陷的沉降基本上与断陷一坳陷的构造背景相吻合;断陷期东营凹陷拉张量最大,惠民凹陷次之,车镇凹陷最小,最大沉降中心由西南向东北逐渐迁移;各凹陷单井的拉张系数受到控盆断裂的影响;距今14Ma以来沉降加速,高沉降速率有随时间从坳陷东北部向西南部推进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陕甘宁边区边币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珂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3(2):66-68
通过对陕甘宁边区边币发行过程的梳理,从一个侧面反映抗战期间陕甘宁边区经济工作曲折发展的历程,以期能够对陕甘宁边区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经济工作取得一个较为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沉降模拟的模型改进及系统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降史分析是盆地分析的重要内容,也是研究盆地构造运动学和动力学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在分析现行的盆地沉降史模拟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指出了盆地沉降史模拟存在的问题,讨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最后介绍了作者研制的沉降史模拟系统.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北段沉降史与沉积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北段沉降史的分析可知,晚三叠世—白垩纪,由于中三叠世巴颜喀拉地体、晚三叠世羌塘地体、中—晚侏罗世拉萨地块、白垩纪冈底斯地体连续向北增生、碰撞以及燕山期伊佐奈岐板块的俯冲,盆地西缘北段的响应显示为陆内前陆盆地的特征。受地体碰撞的影响,盆地西缘造山带发生幕式构造运动,从而导致盆地沉降也发生幕式变化。造山带每次挤压逆冲均导致相应的前陆盆地沉降和沉积物充填,并直接控制前陆盆地的沉积充填特征。 相似文献
14.
陕甘宁边区时期,为了巩固政权,动员广大的乡村民众,边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基层干部教育,这些措施既有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又有实际工作中的教育指导。通过教育,边区基层干部的政治觉悟和工作能力大大提高,有效完成了基层政权的任务,维护了边区政治上的稳定和巩固。 相似文献
15.
杨明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14,(5):38-40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进行局部执政,从而指导着全国的全面抗战工作。陕甘宁边区基层政权建设的成功为后来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也是抗战能够胜利的深层原因之一。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基层政权建设的背景以及建设情况和它带来的作用、历史贡献都为陕甘宁边区这一局部执政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陕甘宁边区的义务教育是在抗战形势下发展起来的。陕甘宁边区的义务教育目标明确,发展迅速,在办学策略、教育教学原则、条件保障等方面创造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吸取陕甘宁边区义务教育的经验,对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落实教育方针,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增强教育活力,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7.
旅游产业集群创新是旅游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源泉.分析湘鄂渝黔边区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影响因子,构建了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张家界市为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湘鄂渝黔边区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提升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横断山南部边缘地区调查获得蝶类258种,隶属于10科,128属.其中蛱蝶最多,为65种;其次是灰蝶和弄蝶,分别是51种和50种,这3科蝴蝶占总数约2/3(166/258).优势种12个(4.7%)、常见种91个(35.3%)、少见种43个(16.7%)、罕见种112个(43.3%);个体数分布的规律接近对数级数法则.仅3个横断山特有种符合本调查区域处于边缘的性质,东洋种占总数的79.1%,说明了本地区蝴蝶东洋区的基本属性. 相似文献
19.
黄会奇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7,10(1):76-78
陕甘边区的红二十六军是在中共中央的指示下成立的,它是在甘肃正宁寺村塬建立的革命根据地丧失后,陕甘边游击队进入陕西境内,在陕西省委的领导下发动群众,扩大根据地,然后在游击队的基础上正式组建了红二十六军,它的成立对于照金苏维埃政权和以后的陕甘边革命斗争起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并对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落脚陕北,建立陕甘宁边区革命政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