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在先秦的文苑中,《左传》是一朵为历代人们所喜爱的奇葩。它不但为历史学家们提供了异常丰富而翔实的资料,使后代人们了解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情况,而且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它的简洁流畅、清新富丽的语言,它对历史事件井然有序、跌宕多姿的描述,它的柔中有刚、委婉得体的行人辞令,使后代多少文人学士赞叹不已,竞相模仿。同样值得重视的是《左传》刻画人物形象方面的艺术成就。《左传》记载春秋时代二百多年中数十国的历史纷争,它所记载的人物,上至公侯将相,下至士卒商贾、妾媵仆役,不可胜数。对如此众多的人物,作者或细加描画,  相似文献   

2.
社会文化语境、心理认知模式对商务英语语篇构建有一定影响。社会文化语境对商务语篇构建的影响,表现为商务英语语篇具有平等性、灵活性和说服性等文化特征;而商务语篇中的正式辞令、指示性代词、委婉语等语言特征体现出交际者的认知心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在《左传》所叙写的一系列谏说、外交行为活动中,一方为表明个体的隐性意愿,往往辅助性地采取了一些超出常理的行为方式,诸如奇异行为,巧作暗示;设疑诱问,寓谏于答;以谬制谬,克敌制胜;动之以行,感彼藉泪;极端行为,假威慑强,等等。这些行为蕴含着施动者的原始动机,参与辞令所产生的对应作用力的展开,使得辞令接收者在为言语的指示力所感召的同时,进一步或为行为的潜在效力所影响,或从中悟出行为者的深意,从而接受施言者之建议,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对方的欲望。行为收到辞令所不能及之奇效,理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烛之武退秦师》是编年体史书《左传》中一篇极具文学价值和艺术特色的优秀记叙散文,因而被作为"定篇"编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语言简洁、精辟,故事情节引人入胜,结构层次井然,所刻画人物性格鲜明,也彰显了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精妙绝伦的说辩艺术,主人公烛之武仅用125字的典美辞令便力挽狂澜,以一人之力退却百万雄师。该文从文本解读以及教学实践的层面上进行综述,最后提出笔者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5.
从文化的角度谈《红楼梦》中称谓语的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拟以民族文化为背景,以《红楼梦》中称谓语的翻译为实例及切入点,探讨中西称谓的异同,分析其社会文化和民族心理根源,寻求跨文化交际中称谓翻译的规律和技巧。  相似文献   

6.
春秋时代,在大国争霸、小国图存的情况下,各国之间的外交活动频繁开展,大批杰出的外交人才应运而生。这些春秋行人大都通《诗》、《书》,懂《礼》、《乐》,具有渊博的文化知识、超强的个人素质,同时富有高度的使命感、舍已为国的精神。他们依据固有的话语模式、个性化的语言风格,创作了大量内容含蓄、形式优美的外交辞令。这些堪称经典的行人辞令在春秋时代渐趋成熟,成为后世语言的典范,不仅开启了辞令的时代,也开启了后世文学的时代。  相似文献   

7.
《左传》在外交辞令的记录整理方面成就尤为突出,充分展示了这部历史散文著作的艺术魅力。《左传》外交辞令得以产生和发展是有其特定原因的。本文从春秋“行人”与外交辞令、春秋外交人才的文化素养、春秋外交人才的外交实践三个方面对《左传》外交辞令的产生及发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一个民族的作家在文学的领域里如何描述和评价战争,展示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与精神气质。在世界文学交流融汇的背景下,解读中国少数民族的英雄史诗,有助于发现各民族文学的独特价值,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多民族文学世界的丰富性。将傣族英雄史诗《厘俸》与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和中国主流文学中较多描写了战争的《春秋》、《左传》等作品相比较,可以看出傣族人民崇尚力量、赞美勇敢,但却否定掠夺、向往和平生活的独特文化心理。它的尚武精神是战争频繁的历史时代与农业文化环境相交融而孕育出来没有血腥味的尚武精神。  相似文献   

9.
《左传》无疑是一部体大思精的鸿篇巨帙,其实也是一部文学性可读性很强的史传文学名著,称得上是趣味盎然,百读不厌。请看史实:(-)刘子政(散)玩弄《左民》,童仆妻子皆呻吟之。——《论衡·案书》这里的“玩弄”指反复研习;“呻吟”指熟读吟诵。刘敬是汉代第一个为《左传》辩护之人,曾上书皇帝要求列《左传》于学官。他爱好《左传》到了痴迷的程度,影响所及至于全家男女长幼都能背诵吟咏《左传》。像这样传为美谈之事,历史上大概只有东汉郑玄家婢熟读《诗经》、能以《诗经》对答的故事,方能与之媲美吧。(二)(杜)预常称(王…  相似文献   

10.
试论民族文化心理对语言若干层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表达形式之一,任何语言都能反映某种文化的特征。在跨文化交际中,民族文化心理对语言的影响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文章对语言的若干层面:词汇、语用规则、交际风格进行了分析,说明民族文化心理和语言之间的关系。外语学习者也能够通过研究民族文化心理更好地掌握和学习外语。  相似文献   

11.
文化定型与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认知经济化、教育和社会化以及个人经验都会形成对陌生文化中交际对象的社会群体的文化定型,它会影响到交际效果,影响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理解和沟通,甚至引起冲突。要克服这些障碍,在外语文化教学中,就必须正确认识文化定型,掌握有效途径,消除文化定型在跨文化交际中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翻译功能论视角对欧·亨利英文短篇小说集名Cabbages and Kings 的两种译文进行解读。译文《白菜与皇帝》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交际功能的实现,却完成了文化传递的功能。《东拉西扯》实现了翻译交际功能,却牺牲了文化传递的功能。因此,两种译文各有得失,无对错之别。另外,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逐渐加强,译文《白菜与皇帝》必将被越来越多的读者接受。  相似文献   

13.
文化全球化一方面促进了世界各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发展,另一方面却对各民族特有的语言文化构成威胁和冲击。面对英语日甚一日的挑战,如何使中国语言和文化发扬光大,是深化中国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英语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高级英语》应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注重教学中双向文化认知的导入,创设中国文化的课堂交流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具备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4.
在人们的交际活动中,除语言文字外,身势语也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色彩,是语言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  相似文献   

15.
在中越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双方的言语和行为所承载的文化符号多少会被对方不自觉地以本民族的文化心理去衡量,由此产生的误读影响了两国跨文化交际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16.
《左传》中有许多关于卜筮的记载,当时各种文化如阴阳五行、梦占的观念对卜筮的影响尤为明显。寻绎各种哲学思想与卜筮的结合及其发展,对于探究周人卜筮思想的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左传》是一部严肃的历史著作,它记载了我国春秋时期二百四十多年里,周王朝及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种事件,为人民提供了丰富、深刻的经验教训,意义是重大的。但是《左传》的作者不是简单地叙述历史,而是以富于文学性的笔法来描绘历史,因此《左传》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左传》的文学成就,大家较多地注意研究它的篇章结构、人物形象,细节描写以及语言运用等,而较  相似文献   

18.
《卫拉特法典》是我国近代蒙古民族的草原固有法。《卫拉特法典》以藏传佛教为其立法宗旨,意在将经教政治相结合,形成具有凝聚力的民族意识。藏传佛教的渗透与影响,缘于法律文化的传承、蒙古民族的吸纳性格及宗教意识的培育。对《卫拉特法典》的研究有助于我国当代民族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9.
《春秋左传》学是两汉经学的重要部分和命题,这不仅因为春秋学在两汉,尤其是西汉政治文化演变中的重要作用,也由于《左传》文本本身所包含的经学、史学、文学、政治学等多个层次的学术意义.在重视经典,尤其是经学经典学以致用的汉代学术、政治语境中,文本层级的多元性,必然导致两汉《左传》学展现形态的多层次性.这些形态及层次中,最为重要的是政治学实践、经学体系建构和史学认同三个方面,它们分别表现于诏令奏议征引、章句义理阐发和主流学术话语之外对于《左传》一书史学特质的认同与运用.准确认识两汉《左传》学的理论形态及接受层次,对于深入地认识《左传》乃至整个汉代经学的理论形态,以及经学对汉代学术的整体建构,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在跨文化交际中因中英文化在性格、民族风情、非语言交际几个方面的差异对交际造成了影响,进而导致了交际障碍的存在。只有在了解两民族不同的文化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对外来文化以及对本民族文化的真正了解和理解,进而为交际扫除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