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前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不容乐观,大部分学生对体育锻炼缺乏正确认识.若想改变现状就要从大学生体育锻炼内在动机方面入手.调查研究证明,目标定向和大学生体育锻炼内在动机之间存在关联.探索如何利用目标定向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内在动机水平,以达到促进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为未来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2.
刘丽 《科技资讯》2009,(35):179-179
根据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身体素质多项指标有所下降,女性尤为突出。所以,正确引导女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和体育参与行为,培养女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是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本文旨在针对女大学生体育锻炼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和参考来激发她们进行体育锻炼的动机,从而让她们去从事体育锻炼,达到增强体质和心理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访谈和问卷调查法,从泰州市五所高校在校大一和大二学生的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入手,探究现阶段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行为方式及影响因素,为促进大学生的体育意识提供指导,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帮助.学生的体育意识、校园的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文化、校园的体育场馆设施是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因此高校应加速的体育教学改革,加大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改善体育活动的场所,吸引学生更多的学生投入到体育锻炼当中去.  相似文献   

4.
经过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的体质水平普遍偏低,状况堪忧,造成此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与空间的匮乏.各高校每周一次的体育课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而课外体育锻炼在缺乏监管及重视的状况下,其作用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如何对课外体育锻炼实行有效的组织管理,拓展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和空间,构建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以下方面探讨了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发展路径:完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运用高校现有的学生信息采集系统,实施课外体育锻炼的管理与监控;创设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保障;拓展学生体育锻炼的多维平台;加强课外体育锻炼的考评,并与强有力的调控和引导机制相结合;实施多维干预措施,促使锻炼行为的持续改变.  相似文献   

5.
关彦莉 《甘肃科技》2005,21(3):197-198
培养学生体育爱好,提高其身体素质,体育课教学责任重大。这不单纯是培养学生对体育课兴趣,完成《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长期坚持体育活动,达到体育锻炼的“终身化”。本文就近年来在体育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方法做一论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女大学生在体育课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情绪障碍,从六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以及采取的措施;要让学生认识到情绪障碍的危害性,培养积极情绪,克服消极情绪,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当前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而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更是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只有实行素质教育方针,才能保证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地促进大学生向健康跟美丽的发展目标迈进。当前高职院校应该采取相关的措施,来逐渐提升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同时不断地将体育教学与素质培养紧密结合,来逐渐地培养大学生终身加强体育锻炼的意识。素质教育也是当前各项教育的首要因素,只有通过有效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才能逐渐地促进大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培养强身健体的意识。因此,当前需要采取必要措施来促进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和大学生体育锻炼进行研究。高校体育文化通过文化的视角感染和影响着大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和动力,目的就在于吸引更多的学生自觉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构建终身体育新模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梁红霞  王哲  杨鄂平 《菏泽学院学报》2007,29(2):119-121,139
培养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为其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是大学体育的重要任务.论述了体育锻炼习惯的定义,分析了锻炼习惯形成的心理及影响锻炼习惯形成的内外因素.遵循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一般规律和教育规律,以提高学生健商水平为中心,大力加强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改革力度,是促进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养成终身体育习惯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论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体育锻炼对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意志品质,勇敢顽强的精神,树立高尚情操,发展健康良好的个性和智力,强化竞争意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大学生应对各种精神压力,减少心理问题及降低心理障碍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意识的培养是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应当从体育锻炼参与意识这一概念出发,分析影响普通大学生体育参与意识内外因素。对普通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意识的培养,不仅是为学生终生体育打好体质基础,更重要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以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长沙学院6所普通高校1 000名学生为样本,运用文献法、问卷法、统计法对大学生选择课外体育锻炼项目的目的、内容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化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推动"阳光体育运动",必须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建立完善的体质测试和评价体系,配备相应的运动锻炼处方,加强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引导与指导.同时增加经费投入,改善和增加体育设施,让学生有充足的场地、器材及条件进行课外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3.
身体自我是自我的基础,健康和完善的身体自我发展对于大学生今后一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体育锻炼是大学生普遍用来促进、改善身体自我的发展的手段,大学生在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上,除了兴趣与爱好之外,还受社会文化和重要他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姜敏 《科技咨询导报》2011,(10):220-220
通过健美操对人体运动能量消耗的分析,证实在高校开设健美操课程,可以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塑造健美体形,有效改善大学生体成分,培养其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提高他们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大学体育教学研究中的几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体育的教学需要根据大学生的身体特点和发展趋势来安排教学内容,才能更好的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6.
体育审美教育旨在以“美”为突破点,注重对体育运动中美元素的挖掘、欣赏、创造,最终达到“以美倡学”、“以美促学”的教育目的,进而激发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促进其体育锻炼行为的养成.  相似文献   

17.
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实验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65名存在心理问题的新生进行为期2个月团体形式的体育锻炼干预活动。结果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随着体育锻炼的深入而有所提高。团体形式的体育锻炼利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能放松情绪,降低焦虑,增加主体的自信与幸福感,磨练意志,提高抗挫折能力,某些人格特质在锻炼中得到改善,促进个体人格的完善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了了解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现状,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山西师范大学13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把锻炼的频率、每次锻炼所需要的时间、锻炼强度、锻炼的持续时间等几方面作为判断大学生是否拥有锻炼习惯的重要指标.分析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形成的因素.为更好地开展学校体育改革,建设和谐校园,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锻炼行为等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王宾 《科技资讯》2012,(2):227-227,229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对高校休闲体育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和体育参与意识进行研究。通过休闲体育健身、娱乐的功能感染和影响着大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和动力,目的就在于运用多种方式促使大学生能自觉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进行体育锻炼,旨在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构建终身体育新模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女大学生在体育课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情绪障碍,从六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以及采取的措施;要让学生认识到情绪障碍的危害性,培养积极情绪,克服消极情绪,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