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 众所周知,免疫在养鸡业的疫病防治中占有重要地位,直接关系到养殖户的经济利益。现在,介绍几种家禽常用的免疫方法、以及在免疫时应注意的问题。 1.注射法(刺种法):分为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和刺种法。肌肉注射又分胸肌注射、腿肌注射和翅  相似文献   

2.
李竟 《河南科技》2008,(3):33-33
一、猪瘟贯彻合理的免疫程序,在常发地区(非安全区),仔猪可进行超前免疫(出生后肌肉注射卜2头份/头,1-2小时后再喂初乳),双月龄再进行二次免疫(2头份/头)。安全区可以进行双月龄一次性免疫。如果有的猪场三周龄首免,双月龄应再免疫一次,种母猪春、秋季各免疫一次;后备母猪配种前20天免疫一次;种公猪在做好仔猪阶段免疫后,每年春、秋两季各免疫一次。  相似文献   

3.
研究一类具有Beddington-De Angelis发生率和免疫损害项的带时滞的病毒感染模型的动力学性质。通过分析相应的特征方程,分别证明无病平衡点和染病无免疫平衡点E1的局部渐近稳定性以及在正平衡点处Hopf分支的存在性;利用适当的Lyapunov泛函和La Salle不变原理,证明无病平衡点及染病无免疫平衡点的全局渐近稳定性;数值模拟验证了以上结论。  相似文献   

4.
研究具有Logistic增长和饱和CTL免疫反应及其免疫时滞的HIV病毒模型。讨论在不同情况下无病平衡点E_0、无免疫感染平衡点E_1、免疫感染平衡点E_2的存在条件,通过分析特征方程,建立三个平衡点的局部渐近稳定性;讨论免疫感染平衡点E_2附近存在Hopf分支的充分条件,通过规范型方法及中心流定理,分析Hopf分支的方向和稳定性。数值模拟验证了主要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一类具有饱和发生率和CTL免疫反应以及胞内时滞的病毒感染模型,通过计算,得到了决定模型全局性质的两个阈值,即病毒感染基本再生数和CTL免疫基本再生数。通过构造适当的Lyapunov函数,利用La Salle不变性原理,证明了当病毒感染基本再生数小于或等于1时,无病平衡点是全局渐近稳定的;当CTL免疫基本再生数小于或等于1且病毒感染基本再生数大于1时,无CTL免疫的病毒感染平衡点是全局渐近稳定的;当CTL免疫基本再生数大于1时,由CTL细胞免疫反应介导的病毒感染平衡点是全局渐近稳定的。  相似文献   

6.
<正> 随着养猪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猪病,特别是对猪的传染病越来越重视。那么,怎样才能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呢?我们认为,合理地制定好免疫程序是一项防止传染病发生的关键性技术措施。目前我国各地养猪场还没有统一的模式和规定。现根据我们多年来的实践和体会,以及疫(菌)苗的免疫期限,提供我们的基本做法供同行们和养猪专业户参考。  相似文献   

7.
建立具有治疗、完全Logistic增长和免疫应答延迟的HIV感染模型,通过对一些关键参数的分析,证明:如果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的作用效果满足一定的条件,则在可行域内,无感染平衡点是唯一的稳定状态;如果治疗的效果不足够,则平衡点成为不稳定的,且HIV感染存在。在一定条件下,时滞可以影响免疫耗尽平衡点和感染平衡点的稳定性。数值模拟验证了所得结论。  相似文献   

8.
<正> 一.新城疫与鸟痘:20日龄,用Ⅱ系弱毒疫苗饮水免疫新城疫(同时接种鸡痘疫苗)。3周后二次免疫,在产蛋前再进行一次。饮服疫苗后,可给以1%的脱脂奶粉或糖水。不用口服疫苗的,一般可在30日龄后用Ⅰ系苗肌注免疫一次。待产蛋前再进行一次即可。二.慢性呼吸道病:病状主要发生在鼻窦、脸颊、脓汁较稀。防治可用各种抗霉形体制剂,但目前用北里霉素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针对惯性、迟滞系统,本文结合PID、模糊控制和生物免疫原理,设计了一种基于免疫机制的模糊PID控制器。该控制器既具有PID控制的广泛性,也具有模糊控制的非线性逼近作用,还具有免疫控制的自适应调节能力。借助MATLAB的模糊控制工具箱和simulink仿真工具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免疫机制的模糊PID控制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都优于PID控制和模糊PID控制。  相似文献   

10.
针对惯性、迟滞系统,本文结合PID、模糊控制和生物免疫原理,设计了一种基于免疫机制的模糊PID控制器。该控制器既具有PID控制的广泛性,也具有模糊控制的非线性逼近作用,还具有免疫控制的自适应调节能力。借助MATLAB的模糊控制工具箱和simulink仿真工具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免疫机制的模糊PID控制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都优于PID控制和模糊PID控制。  相似文献   

11.
研究Lb.paracasei HD1.7菌株对小鼠免疫能力的调节效果。将新鲜菌液配制成浓度分别为2×106、2×108和2×1010cfu.mL-1的菌悬液对昆明种小白鼠进行灌胃,分别在灌胃后的第7、14、21、28 d检测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高剂量菌液组在灌胃28 d后,胸腺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灌胃7、14 d后,高剂量组小鼠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灌胃高剂量菌液组在7、21、28 d显著(P<0.05)提高了小鼠嗜中性粒细胞还原NBT的能力和T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的百分率;以低、中、高剂量菌液灌胃7、14、21、28 d的各实验组小鼠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脾脏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血清中的IgG与对照组相比数值都逐渐增加,但都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Lb.paracasei HD1.7具有一定的提高小鼠免疫功能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研究游泳运动对RBP4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及免疫的影响。8周龄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3μg·g-1体重的重组RBP4,每天2次,每次间隔12 h,总共持续注射6周。设RBP4运动组(RE)、RBP4安静组(RR)和正常安静对照组(C),RE组给予6周无负重游泳训练,60 min·d-1。运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测定RBP4;免疫印迹法检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TUNEL法标记各组大鼠胸腺的凋亡细胞;ELISA检测血清IL-6的含量;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血清GM-CSF含量。RE组血清RBP4和HOMA-IR显著低于RR组(P0.01);RE组胸腺细胞凋亡相对RR组减少;RE组与RR组大鼠血清IL-6含量降低(P0.01),但RR组中血清IL-6和血清GM-CSF的含量显著地高于C组(P0.01);IL-6、GM-CSF与HOMA-IR皆呈中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二、免疫方法和注意事项 对于青年种鸽,应在30日龄采用饮水或点眼、滴鼻等方法进行免疫.对于生产鸽,多采用油苗注射加弱毒活疫苗点眼、滴鼻的方法进行免疫.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44支豚鼠分成电针组和对照组进行了白细胞分类和计数,同时用分离淋巴细胞进行了环一磷酸腺苷免疫反应性(CAMP—IR)和环一磷酸乌苷免疫反应性(CGMP—IR及ANAE,(酸性非特异性酯酶)组化反应。结果可见电针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电针组淋巴细胞总数降低不明显(P>0.05) ANAE~+淋巴细胞绝对值和百分数提高均不显著,(P>0.05)ANAE~+点样型淋巴细胞(T_H)绝对值和百分数均有提高(P>0.05,P<0.05)弥散型淋巴细胞(Ts)绝对值和百分数均有显著降低(P<0.02P<0.05) 淋巴细胞CAMP—1R和CGMP—1R阳性反应呈棕黄色颗粒,主要分布在细胞膜和细胞质内,电针组比对照组淋巴细胞CAMP—1R和CGMP-1R均有显著增强(P<0.05 P<0.05),两组淋巴细胞CGMP—1R均比CAMP—1R明显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大脑皮层功能障碍、大脑深部核群破坏、下丘脑—垂体、神经递质和神经肽对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及机体免疫机能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展现了神经系统与免疫机能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6.
二、免疫方法和注意事项 对于青年种鸽,应在30日龄采用饮水或点眼、滴鼻等方法进行免疫。对于生产鸽,多采用油苗注射加弱毒活疫苗点眼、滴鼻的方法进行免疫。常用的疫苗注射方式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7.
鸡新城疫苗、Ⅱ系、Ⅲ系、Ⅳ系苗,传染性囊病疫苗等等,常用饮水免疫的方式进行预防免疫,此法省工、省时、高效,简便易行,操作方便,对鸡群应激性小.但由于该方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受到雏鸡体内母源抗体的干扰,以及操作不合理、不科学、方法不当,常造成免疫率低下或免疫失败.为提高雏鸡饮水免疫效果,在饮水免疫工作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朱鹮为世界濒危物种、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朱鹮脑内听觉一发声中枢和内分泌核团中的P物质免疫阳性神经细胞、终末和纤维进行了定位:1)在听觉通路中的延髓耳蜗核、脑桥腹部外侧丘系核、中脑背外侧核壳、中脑丘间核壳、丘脑卵圆核壳等有P物质阳性纤维和终末;在脑桥橄榄核有P物质阳性神经细胞;2)在发声通路中的气管呜管亚核、中脑丘间复合体背内侧核、丘脑前背外侧核内部、古纹状体腹部中间区有P物质阳性神经细胞和终末;3)在视前区前核、下丘脑外侧核,下丘脑腹内侧核等内分泌核团有P物质阳性神经细胞。结果提示:P物质在听觉通路和听觉旁通路、发声通路和生殖内分泌相关的核团中表达丰富,鸟脑中的P物质可能参与听觉和呜叫行为以及交配和生殖等生理功能的调制。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通过扩增特征序列检测乙肝病毒DNA的新方法.根据乙肝病毒DNA保守区的特点,利用Primer Premier 5.0设计出乙肝病毒x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并在以血清DNA为模板的聚合酶链反应体系中进行扩增,由此检测待测血清中是否存在乙肝病毒DNA.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较传统的酶联免疫法灵敏,可以检测出酶联免疫法所检测不到的乙肝病毒,具有与免疫印迹一样的准确度;通过与以乙肝病毒s基因为靶序列的PCR反应体系比较,发现乙肝病毒x基因比s基因在序列上更为保守,更适合做乙肝病毒DNA检测的特征序列.  相似文献   

20.
结合混沌优化方法和免疫进化规划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混合优化方法--混沌免疫进化规则,应用于求解计算机通信网的最小网络时延和流量分配问题,缩短了计算时间,显著地提高了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