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冰心是中国小诗的奠基人,也是新文化运动之子,她的作品中洋溢着一种爱与美、温柔与和谐的气氛。她高扬爱的哲学,热烈歌颂伟大无私的母爱,在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的含蓄中品尝着对童幼时母爱的甜蜜,而这杯冰心满斟的生命之酒,同时却深深影响了海外的菲律宾华文文学,让无数旅菲华人游子魂牵梦绕,铸就了他们心中的爱的圣杯。  相似文献   

2.
从人类学视角阐释冰心文学,可以将以讴歌母爱、追怀童年和礼赞自然为核心的"爱的哲学"解读为对母亲的依恋、对生之原始的寻求和对大自然的回归。  相似文献   

3.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是冰心一生坚持的信念,她爱写作、爱生命、爱孩子、爱自由、爱自然、爱父母、爱家庭,爱祖国,她是一个和爱、善良、纯洁紧密相连的世纪伟人.简析冰心的爱,是对生命、孩子的纯洁的爱,是对大自然的有如大海般博大的爱,是对亲人对祖国的永远的爱,是对清丽脱俗的古典美的爱.她的散文体现出一种人生的真实的美丽.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就是革命的、批判的、开放的、发展的哲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发展的、进步的.它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典范,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运用的最新成果.我们要继续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而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陈显帅 《科技信息》2011,(13):142-143,107
"爱的哲学"是冰心作品中一根红线,这一哲学思想的建立与她的家庭及所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爱是一缕春风,温暖人心,唤醒人性的同时,也让社会充满温暖和希望。这是冰心人类之爱的大同理想,也是这个竞争日渐激烈的社会急需的。  相似文献   

6.
“创作总根于爱”。冰心在“五四”时期创作的“问题小说”,正体现了她虑国忧民的一颗爱心。在对社会人生的探索中,“爱的哲学”成为冰心文学创作的灵魂和渗透于冰心作品中的文学精神。“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在长达70余年的创作岁月中,这位令人崇敬的文化伟人和文学泰斗,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层次上,坚实和丰富她的文学精神。她一生的创作就是对爱的高歌,具有长远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哲学的发展是人们探寻世界、追求智慧、认识自我的过程,是对人类生存的终极追问与思考.而儿童哲学也是爱智慧的,儿童的思想无时无刻不在自由地探索,这种自由的精神体现在儿童哲学思维的强烈的好奇心、追根究底的追问、自由的思和行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具有一脉相承的哲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原理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论基础;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论、文化导向论、群众史观等基本原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支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9.
爱,是眼神的传递,是心灵的交流,是人与人之间最微妙的情感.著名作家冰心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作为教师有了爱,也就有了教师职业的一切.  相似文献   

10.
"理论领域中的阶级斗争"是阿尔都塞从反思"理论实践的理论"中得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定义,其中包含着哲学的阶级性、党性、发展性、价值性等内容.这一新定义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定程度的坚持,又败坏了它的声誉.  相似文献   

11.
"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马、恩有关共产主义者使命著名论断的有力坚持和发展,充分体现了共产主义者使命的共性与个性的内在统一,渗透和贯穿了"实践的唯物主义"的丰富而深刻的哲学内涵.共产主义者使命的哲学依据,是基于实践辩证地把握和对待现存世界、社会历史及人生的"实践的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重"生"的哲学角度探讨了中国美学精神,中国美学思想主流和特征.  相似文献   

13.
吕凤子"正则"职业道德教育观初探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吕凤子职业道德教育观是他的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灵魂是"正则"(生死刚正、循常理而求变则),核心是"爱无涯"(无私无涯、爱己爱异、和谐尊异),目标和基础是"美无极"(立德、成人、造境、创新).学习研究吕凤子职业道德教育观,对促进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加强师德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天人合一"观念作为一种哲学观念和一种思维方式,发端于孔子.孔子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命"与"天"、"仁"与"人"之间的本质联系,把"天"、"人"观念理论化、哲学化了,并由此确立了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两个最基本的范畴.  相似文献   

15.
教师利用学生喜欢形象具体、鲜艳色彩的特点,利用学生爱游戏、爱表现的天性,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使无趣又无味的"识字"教学变得充盈着浓浓的情与趣.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冰心儿童文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冰心儿童文学中的儿童形象、作为"爱"的歌者的冰心对母爱、童心和自然的歌颂,以及冰心儿童文学的艺术魅力这三个方面,对近30年来的冰心儿童文学研究进行梳理,可找出新时期以来冰心儿童文学研究的轨迹和趋向。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冰心儿童文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冰心儿童文学中的儿童形象、作为"爱"的歌者的冰心对母爱、童心和自然的歌颂,以及冰心儿童文学的艺术魅力这三个方面,对近30年来的冰心儿童文学研究进行梳理,可找出新时期以来冰心儿童文学研究的轨迹和趋向。  相似文献   

18.
认识论层面的方法论之原创,从来都是哲学原创智慧常新的渊源.东西方均有自家的深度方法论,但伴随着具体而且复杂的种种历史原因,思维的原创性源泉同时在东西方集体性地失去记忆.在详细回溯古老东方佛教量论因明学之"量-现量说"与西洋近现代哲学的"悟性-知觉论"的基础上,对老树的"象思维"理论体系作了东西会通的阐释,旨在唤起学界对方法论的深度认识和重新研讨.  相似文献   

19.
"天人合一"是李泽厚始终关注的话题,他通过运用"西体"--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和康德主体性哲学,对中国传统思想--"天人合一"进行消解与重构,认为"天人舍一"不再是基于农业小生产的"顺天"、"委天数","天"不再是主宰与命定的决定者;人不是被动的,而是积极能动的.人通过实践,实现感性与理性的"积淀",并运用这一"积淀"去实践于自然,实现人"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从而实现"天人和一"."杂糅与调试"是李泽厚"天人舍一"思想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重思智慧     
虽然"哲学"一词追溯希腊文的词义为"爱智慧",但西方哲学到了近代更多关心的是知识而非智慧,对知识的追求几乎成为现代思想的唯一目的,却忽略了智慧.中西哲学传统对智慧的论述虽不尽相同,但都将智慧视为高于知识,是对知识和人生本质的思考和实践的指导.在中国现代哲学家中,只有冯契将智慧作为哲学的主要问题加以重新提出和讨论.冯契是在与知识相对照的语境下来定义"智慧"的,智慧在他那里就是哲学智慧,是关于性与天道的理论,是一种德性的能力.但由于冯契最终将智慧定位为知,就无法顾及它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