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厚远 《科学通报》1989,34(19):1485-1485
植物硅酸体(Plant opal、Opal phytolith)是充填于高等植物细胞组织中的非晶质硅酸体(SiO_2·nH_2O),不同种属的植物有不同形态结构的硅酸体组合。它颗粒小(<2—  相似文献   

2.
甘景镐 《科学通报》1963,8(11):46-46
为了增大光的透射量,加强造象的真实度和清晰度,在光学仪器的制造技术上,人们采用了在透镜上形成增透膜的办法。在成膜方法方面,各国都有不同的建议,其中以制成二氧化硅或二氧化钛薄膜的方法最为普遍。形成二氧化硅薄膜,一般是采用硅酸盐水解的办法: Na_2SiO_3+2H_2O→←H_2SiO_3+2NaOH H_2SiO_3=SiO_2+H_2O使用的药剂,根据文献报导,一般是采用正硅酸乙醋的乙醇或其他溶剂的溶液。我们分别将正硅酸乙酯的15—25%无水乙醇  相似文献   

3.
高岭石及其热处理产物的~(29)Si,~(27)Al魔角旋转核磁共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何宏平 《科学通报》1993,38(6):570-570
自80年代中期,随着~(27)Al,~29(Si)魔角旋转核磁共振(MAS NMR)技术在粘土矿物研究中的应用,使人们对粘土矿物受热转变机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高岭石-莫来石反应系列中,是否存在Al_2O_3和SiO_2的分凝及其量的多少,这是高岭石受热相变机制中一个激烈争论的问题.Rocha,Klinowski,郭九皋等认为,在高岭石-莫来石反应系列中,存在有Al_2O_3和SiO_2的大规模分凝;而Chakraborty等认为,在高岭石向莫来石的转变过程中,存在有“高岭石→变高岭石→Al-Si尖晶石→莫来石”反应系列,它们之间存在着结构上的连续性,SiO_2和Al_2O_3的分凝是次要的.另外,Brown等认为莫来石的形成有两种途径:一种途径是  相似文献   

4.
SiO_2-Al_2O_3作为裂化催化剂广泛地用于石油工业过程中,晚近对其表面酸性中心的結构及其催化活性和催化机理的問題曾有过不少探討,但用电子磁共振方法研究Si_O2-Al_2O_3表面酸性中心的結构类型还只是开始。Rooney等由芳香族碳氫化合物如蒽、芘等吸附在SiO_2-Al_2O_3表面上会产生正离子自由基的事实,推断SiO_2-Al_2O_3表面上存在有Lewis酸性中心。我們考虑到Lewis酸性中心是受电子性的和联苯胺及其衍生物——邻甲  相似文献   

5.
鸣沙石英颗粒表面结构与鸣沙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枫年 《科学通报》1997,42(19):2124-2126
鸣沙被誉为神奇的自然现象,曾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兴趣,并对其发声机制提出种种推测和假说.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尽管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对鸣沙形成机制迄今仍无令人信服的解释.近来,加拿大学者Goldsack等研究认为,鸣沙发声来源于沙粒表面沉积的SiO_2凝胶,其理由是:鸣沙不仅表面确有SiO_2凝胶存在,而且其表面SiO_2凝胶有着与工业硅胶相同的表面化学组成和相同的发声频谱.实际上,他还未揭示鸣沙发声的本质.值得指出是,沙粒表面SiO_2凝胶与工业硅胶不仅有着相同的表面化学组成,而且有着相同的多孔的表面物理结构.为进一步论证石英颗粒表面物理结构对鸣沙声发射的贡献,作者等最近做了以下有趣的实验.  相似文献   

6.
二氧化硅细胞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和瑞 《科学通报》1994,39(19):1764-1764
硅肺是一种由于长期吸入含有晶态SiO_2的粉尘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疾病.但无定形SiO_2一般不致硅肺.过去的研究表明,晶态SiO_2粉尘对肺泡巨噬细胞的毒性作用是硅肺发生的第一步重要反应.SiO_2粉尘进入肺泡后,被巨噬细胞所吞噬,粉尘的毒性作用造成巨噬细胞崩解死亡,同时释放出致纤因子,逐步引发硅肺.但对于晶态SiO_2是如何引起巨噬细胞死亡这一关键问题现在尚不很清楚.本文从SiO_2粒子的表面性质和粉尘与细胞的作用两个方面研究了SiO_2的细胞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鄒元爔 《科学通报》1963,8(6):51-51
氫在液态渣中的溶解度會由Walsh等予以测定。他們发現干燥的氫在渣中溶解度很小,远不能和水汽相比。对CaO-MnO-SiO_2系,他們发現当SiO_2为0%时,溶解度仅10ppm(水汽的溶解度,以氫計,下同),而SiO_2飽和时則接近84ppm(作  相似文献   

8.
热生长SiO_2膜无论是作为硅光电器件的保护膜,还是硅的红外抗反射膜,都需要了解SiO_2膜对红外线的吸收情况.有人研究过热氧化SiO_2膜的结构,并给出了红外吸收带的  相似文献   

9.
由于成熟的硅平面工艺已使硅成为目前不可取代的最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因此为了实现未来的硅基光电子集成,硅基发光材料正成为研究热点.广泛应用于硅集成电路中的SiO_2.薄膜有可能成为一种硅基发光材料.最近有人采用高注入能量在硅基SiO_2.薄膜中注入高剂量Si~+,获得了约为2.0eV的光致发光.假如SiO_2薄膜还可以发射绿光和蓝光,则为全色显示提供了必要条件.虽然某些SiO_2块体材料在低温下存在~2.7eV的光致蓝光峰,但有人报道SiO_2薄膜中不存在~2.7eV的蓝光发射.我们采用离子注  相似文献   

10.
高浓度硅溶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硅溶胶是SiO_2水溶胶和硅酸水溶胶的简称,是水化SiO_2微粒分散在水中的胶体溶液,通常硅溶胶分碱性和酸性两类,这两类中还可按实际应用和要求分为若干品种,高浓度硅溶胶是指SiO_2含量超过40%(重量%,下同)的硅溶胶。  相似文献   

11.
水稻颖壳植硅石与稻种起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报章 《科学通报》1995,40(15):1438-1438
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e L.)起源于普通野生稻(O.rufipogon Griff)已为各国学者所肯定.但籼、粳亚种是怎样从普通野生稻演化而来的却存在不同观点.植硅石(phyolith)是指充填于高等植物细胞组织中的非晶质含水二氧化硅(SiO_2·nH_2O),其形态受遗传因素控制.水稻颖完植硅石形态特征的初步研究表明,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籼、粳亚种之间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植硅石可被保存在考古遗址中,因而对稻种起源、传播路线与演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刘卫国 《科学通报》1995,40(20):1842-1842
随着溶胶-凝胶制备技术的发展,具有纳米级微孔的多孔二氧化硅玻璃作为纳米复合的担体,已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将活性组元植入微孔中所得复合材料,在光学非线性、传感、电子材料等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可以在纳米尺度上将活性组元分散到多孔二氧化硅中,通过尺寸效应使复合材料呈现出特异的性质.TiO_2是一种弱极性介质,但当其复合到多孔SiO_2玻璃中时,则呈现了强的光学非线性;TiO_2同时又是氧传感器的良好材料,其多变的结晶结构提供了不同的应用背景.研究TiO_2 在多孔SiO_2中的结晶行为无疑会为其应用提供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低温热液中金-硅络合作用的实验标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樊文苓 《科学通报》1993,38(10):933-933
许多类型的金矿化,从中低温含金石英脉和与变质作用有关的金矿化到低温卡林型金矿床都伴随有SiO_2的活动。卡林型金矿中金矿化与硅化的关系尤为密切。一般认为这是由于金与SiO_2沉淀的条件相似,或者是因为SiO_2沉淀引起热液物理化学条件变化而促发金的沉淀,忽视了两者的内在联系。我们的实验研究表明,Si与Au在低温(200℃)Au—HCl—SiO_2体系中有明显的络合作用,为深化金成矿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陈立春 《科学通报》1995,40(2):120-120
我们在薄膜电致发光(TFEL)器件中使用予热层、加速层及发光层分层优化的方案,予热层除提供电子外,SiO_2/SiO界面的能级位移将决定薄膜场致发光器件中予热能否奏效.尽管半导体界面能级位移的研究已相当成熟,对于较好的研究体系,界面能级位移的研究结果误差不超过0.2~0.3eV,但像SiO_2/SiO界面能级位移的研究很少,因为SiO_2,SiO是非晶,它们的组分又比较复杂,SiO_2和SiO之间界面的偶极矩难以确定,因而利用计算方法确定这种  相似文献   

15.
索伦石的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若谷 《科学通报》1965,10(7):648-648
素伦石是在我国发现的一种新矿物。矿物的化学式为CaO·SiO_2·H_2O,属斜方晶系。晶体的光学性质为:(-)2v=30°~35°,Ng(b)=1.623,Nm(c)=1.620,Np(a)=1.610。比重为2.683。由华盛堡图测得其斜方晶胞的参数为: a_0=11.02A±0.03, b_0=19.74A±0.05, c_0=6.08A±0.02。晶胞中含有16{CaO·SiO_2·H_2O}。根据系统消光求得其空间群属C_(2v)~(19)=Fdd2。晶体有明显的压电效应(由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林卓然测定)。用等倾斜华盛堡图收集了hk0、hk1、hk2、hk3和hkk等衍射点的强度。强度是由多重胶片法和强  相似文献   

16.
白迺彬 《科学通报》1978,23(8):489-489
烯烃氧氯化反应是石油化学中重要反应之一。就乙烯氧氯化反应而言,显有催化活性的金属氯化物有AuCl_3、PtCl_4、RuCl_2、PdCl_2、CuCl_2、FeCl_3、AgCl、MnCl_2、NiCl_2、CrCl_3等。载体亦有Al_2O_3、SiO_2、活性炭等。Allen概括了有关氧氯化催化剂的主剂成份和常用载体,大体如上述。小南直也等试图建立催化活性与键参数(金属氯化物的生成热)之间的联系,并指出:  相似文献   

17.
助催化剂对茂金属催化制备的等规聚丙烯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革  徐德民  洪瀚  郭存悦  胡友良 《科学通报》2001,46(23):1954-1957
合成了SiO2/rac-Me2Si[2-Me-Naph-Ind]2ZrCl2负载型催化剂,采用不同的助催化剂进行丙烯本体聚合,通过改变助催化剂调控聚合物的形态,制备了形态良好和表现密度高的等规聚丙烯,从活性中心的形成机理分析了助催化剂对聚合物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Na_20-Al_2O_3-SiO_2-H_2O系相图对铝冶金、硅酸盐化学和热液成矿理论均有重要意义.Деревякин等研究Na_2O-Al_2O_3-SiO_2-H_2O系水热条件下的平衡固相并发表了相图.认为含氧化硅的铝酸钠-氢氧化钠溶液析出的平衡固相主要是“铝酸盐方钠石”(Aluminate-Sodalite,3[Na_2O·Al_2O_3·2SiO_2]NaAl(OH)_4·H_2O)和“碱性方钠石”(Basic Sodalite,3[Na_2O·Al_2O_3·2SiO_2]NaOH·H_2O),并在相图中划分了二者各自的初晶区.其中“碱性方钠石”实际上就是沸石化学文献中在方钠石β笼中嵌入NaOH的羟基方钠石(Hydroxy-Sodalite).它早已见诸文献,并为我们的实验验证.至于“铝酸盐方钠石”,显然是Дервякин为了解释低Na_2O/Al_2O_3比的溶液析出的方钠石样品SiO_2/Al_2O_3比小于2.0(一般可达1.6~1.9)  相似文献   

19.
铁尖晶橄榄石中的次近邻效应和占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哲 《科学通报》1997,42(1):72-75
橄榄石是地壳和上地幔最重要的造岩矿物之一,在地球过渡带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它可以转变为具有尖晶石结构的尖晶橄榄石.以往曾对尖晶橄榄石及其形成条件进行了不少的研究.早期的研究表明,尖晶橄榄石γ-Fe_2SiO_4和Ni_2SiO_4以及Co_2SiO_4具有相似的晶体结构,有少量Si原子(2%~8%)占据左八面体位置上.后来,傅平秋等使用X射线衍射和M(?)ssbauer效应方法发现,27.5%的Si原子占据在所测高温高压下合成的铁尖晶橄榄石的八面体位置上.我们使用M(?)ssbauer效应方法,对5个在高温高压下合成的铁尖品橄榄石进行了研究,发现在铁尖晶橄榄石中次近邻效应的存在,并给出了Fe和Si离子在铁尖晶橄榄石中的占位.  相似文献   

20.
裴荣祥 《科学通报》1980,25(10):480-480
我们曾发现一重要现象,如果我们将硅片表面氧化或淀积一层SiO_2,然后在其上涂布一层光刻胶,如聚乙烯醇肉桂酸酯,加图形(掩膜)经紫外光曝光后,将其置于由N_2携带的HF,H_2O气氛中,在较高温度下经一定时间后,在曝光区胶膜下部的SiO_2可被腐蚀尽,而非曝光区胶膜下部的SiO_2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