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织机的常用开口机构中,由于共轭凸轮可以按照工艺要求的综框运动规律进行设计,所以工艺性能好,机构简单且体积小,因此,对常用开口机构中这种共轭凸轮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初步分析了传统凸轮开口机构及国外一种先进的共轭凸轮开口机构的缺陷,并进行了改进,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外置式共轭凸轮开口机构。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凸轮开口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比例伺服技术的新型数字开口方法,设计了液压控制系统并建立了数学模型。系统采用DSP控制单元作为整个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驱动电液比例伺服阀控制伺服缸带动综框按照一定的规律上下运动。通过对系统的 M atlab/sim ulink仿真分析,证明了该系统能够适应织物组织变化及满足织机高速特性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在三维织造中多层经纱形成多个清晰的梭口,分析了传统织机开口机构的特点以及织机开口综框的运动规律.根据织造三维机织物对立体织机开口机构的特殊要求,认为正弦加速运动规律适合于立体织造综框运动的要求,并基于正弦加速运动规律,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电子开口系统.该开口系统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伺服电动机驱动的方法控制立体织机的综框运动,简化了开口机构,提高了立体织机开口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4.3米磁性引纬织机共轭凸轮引纬系统的综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采用共轭凸轮一行星轮系组合机构作为引纬系统解决了4.3米磁性引纬织机大幅宽引纬问题。共轭凸轮机构可满足对引纬工艺要求的控制,行星轮系增速可增加引纬幅宽。讨论了通过引纬梭移动裕量和优化确定凸轮机构运动规律克服增速带来的位置精度和惯性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将拉格朗日三点数值公式应用于实测织机开口凸轮的廓线分析,根据凸轮机构运动简图及凸轮廓线的极坐标实测值可直接计算从动作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然后由求得的加速度曲线与理论规律的对比,通过计算机CAD重新设计从动件的运动规律.该方法适用于研究缺乏原始设计资料的凸轮机构及其它类型的平面凸轮机构.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内置式共轭凸轮开口机构的运动特性,并给出了共轭凸轮实际廓线的精确解析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内燃机配气凸轮机构运动偏差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S195型内燃机为例,对配气凸轮机构的动态运动偏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得出了实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机械锁紧装置中凸轮机构结构紧凑、运动可靠、设计简单,只要设计出合适的凸轮轮廓,就能依靠凸轮机构各组成部分的相互配合得到设计需要的运动规律。机械凸轮机构运动可靠的特点使其在纺织机、印刷机、内燃机、数控机床等机械中普遍应用。决定其运动可靠性的主要条件是凸轮轮廓的设计。凸轮轮廓的设计难度高,需要经过大量的计算和推敲。凸轮轮廓的优化是提高凸轮机构运动可靠性和减少磨损程度的关键。本文总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凸轮机构;第二部分分析了凸轮机构的运动过程;第三部探讨了影响凸轮机构可靠性的设计因素;第四部分分析了凸轮机构的优化设计。旨在为凸轮机构动作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国内引进了许多采用共轭凸轮式打纬和引剑的SM系列剑杆织机。本文从运动几何学角度出发,用样条函数的方法,对SM系列剑杆织机引纬系统,即凸轮一连杆一轮系组合机构,进行了运动学方面的分析计算,解决了如下问题: 1 用三次样条函数拟合凸轮廓线。2 推导了解SM系列剑杆织机引纬系统运动学的公式。并可作为分析其它剑杆织机运动的参考。3 给出了SM92 剑杆织机的引纬运动规律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戴亮  张国生 《扬州科技》1996,4(1):30-32
本文通过通过C401/S、TP500、FAST三种剑杆织机的引纬机构、打纬机的和开口机构运动及其机构的比较分析。阐明了各自在实际生产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1.
废气能量回收利用是国内外内燃机行业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了达到缸内回收废气内能的目的,设计了六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以ZH1105W型四冲程单缸柴油机为设计基础与参考,以实现曲轴与凸轮轴转速比3∶1为目标,分别计算了进气凸轮的全包角、排气凸轮的全包角及排气凸轮两个凸起的相对相位角、异名凸轮相对相位角,凸轮轴正时齿轮的齿数、分度圆直径、齿顶高、齿根高、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及基圆直径等参数;选择了正弦加速度曲线作为凸轮型线方程,选择6 mm与3 mm两种排气凸轮部分排气凸起最大升程以及ZH1105W型六冲程单缸柴油机进排气凸轮的设计图;绘制了凸轮轴的效果图。研究结果表明:凸轮轴机械设计可以实现六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恒排量往复泵凸轮副的使用可靠性 ,以现场试验为基础 ,用ANSYS有限元系统对凸轮副的接触应力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数值仿真结果表明 ,凸轮曲线曲率的突变可造成接触压应力增大 ,使凸轮整体寿命降低4 2 %以上 ;凸轮副的摩擦使接触面产生大切向拉应力和剪应力 ,促使表层和亚表层同时产生初始裂纹。文中还对凸轮副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所述圆锥滚子球面凸轮机构中,滚子锥面的顶点与凸轮球面的球心重合。用球面坐标建立了此种凸轮工作廓面的解析设计方程和压力角公式。为此种凸轮的设计和数控加工提供了理论基础。指出该凸轮机构具有如下优点:a)凸轮的工作廓面为可展直纹曲面,因而便于加工。b)凸轮与滚子的接触线为直线。c)在整个接触线上,凸轮与滚子之间皆为纯滚动,且压力角都相等。  相似文献   

14.
在工程中,凸轮驱动是一种非常普遍的驱动方式。分动式井径测井仪的推靠臂是其推靠装置中的重要部件。推靠臂凸轮磨损会使零件的几何尺寸减小,使其失去原有的设计功能。为研究推靠臂凸轮磨损可靠性,在Archard模型的基础上,针对推靠臂凸轮磨损进行了可靠性和灵敏度分析。研究表明,各随机变量的分布参数对凸轮磨损失效发生的概率影响效果不同。滑动距离对推靠臂凸轮失效概率的影响最大,磨损系数对其影响最小。允许磨损量的均值及材料硬度的均值对推靠臂凸轮失效概率产生负面影响,而其他的分布参数则对推靠臂凸轮的失效概率产生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了弥补机械式凸轮控制器存在的众多缺点,利用欧姆龙系列PLC的高速计数器设计了可编程凸轮控制器.根据机械轴选择的坐标零点和轴上安装光电编码盘产生的零点信号是否重合,在软件上对凸轮控制器的设置区间采用不同的逻辑处理方法.设计的凸轮控制器可实现对AC伺服电动机进行分段变速控制以及凸轮一周中的两通两断的控制功能.基于以上2种不同的控制功能,该技术可以广泛应用在金属板材加工设备中.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凸轮轴自动检测仪计算机软件系统中的凸轮对称中心线寻优法,各采样点绝对升程值获取法以及利用N次谐波曲线拟合法求取凸轮节点升程误差及误差曲线。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凸轮轮廓曲线自动化设计方法——利用数值驱动凸轮运动轨迹,根据凸轮分度曲线的运动规律计算轮廓线上任意点的坐标数据,然后生成凸轮轮廓曲线的数据文件,以该方法为基础,在NX平台上开发出通用平面盘型凸轮的自动化设计系统。该系统根据凸轮轮廓曲线的数据文件生成所需的凸轮模型,极大地提高了凸轮设计的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偏心轮轮廓曲线上每一点都满足自锁条件来推导轮廓曲线的方程式.曲线的形状分为两种,第一种为精确的曲线形状;第二种作为初步的近似为对数螺旋线形状,现根据这种曲线对偏心轮进行受力分析,进而计算夹紧力的大小.在讨论自锁条件及偏心轮受力分析时,都考虑了转轴处的摩擦力,并引进摩擦圆的概念.  相似文献   

19.
从凸轮机构接触疲劳破坏这一主要失效形式出发,并考虑从动件预期运动规律对凸轮轮廓曲线最小曲率半径的基本要求,借助于极值和数值计算的理论,提出一种同时满足接触疲劳强度与实现预期运动双重约束条件的平底直动从动件凸轮机构基本尺寸——凸轮最小基圆半径的选择依据,从而扩展了此类凸轮机构的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