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是指在有机化合物中除共价键外的氢键、π-π堆积、受体-供体相互作用、静电作用和疏溶剂作用等,这些相互作用是形成超分子化学的基础.以实例介绍了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的类型和在超分子化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配位作用以及配体之间的多种弱相互作用(如氢键、π-π堆垛作用等),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之间经自组装形成结构新颖、性能独特的金属—有机超分子配合物,本文主要介绍了配位化学和金属—有机超分子框架结构的基本原理及其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
配位化学今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回顾了配位化学300年的发展历史,介绍了近十几年来先后开辟的许多新领域,如大环配位化合物,超分子化学,分子识别,功能性配合物,卟啉类配合物,瞬变现象和C60配合物等,配位化学在这些领域中的最新成就表明配位化学已成为当代化学的前沿领域之一,它和物理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固体化学和环境化学相互渗透,使其成为贯通众多学科的交叉点。  相似文献   

4.
刘娟 《科技信息》2011,(20):382-382
本文主要综述杯芳烃衍生物通过氢键、金属诱导配位、π-π作用、疏水作用等非共价键弱相互作用力在超分子化学的分子自组装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21世纪的配位化学是处于现代化学中心地位的二级学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21世纪的配位化学处于现代化学的中心地位,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配体和中心原子的概念大大扩充了,配位化学的内涵也有很大的发展,探讨了21世纪的配位化学工作者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6.
介绍超分子化学的概念,说明超分子体系形成的动因是分子间(尤其是选择性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而选择性分子间力的存在又是分子识别现象发生的前提.产生选择性分子间力的原因是分子中原子群体或基团的电荷效应和空间效应.选择性分子间力和分子识别是超分子化学的关键所在.引用近期文献对超分子化学促进化学研究前沿领域发展的概况进行了综述,对超分子化学的发展前景加以展望.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来,以氢分子为配体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研究日趋活跃,逐渐形成了配位化学的一个新领域,本文讨论了这一新领域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8.
单体酶、寡聚酶、多酶体系和酶分子机器是理想的天然模型超分子。本文对这些酶超分子的动力学特性和生物学功能、酶超分子主客体间弱相互作用力、软化学键以及锁钥原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超分子化学是研究两种以上分子通过分子间力相互作用缔合而成为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超分子体系的科学,其涵盖多种领域,已成为一门新兴的交叉科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而酰胺基团在氢键的组成中既可以作为给体又可以作为受体,在分子识别、催化、吸附等方面都有着相当重要的应用,本文综述酰胺基团在阴离子识别、水簇、吸附、催化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胆红素的结构、发光与配位化学(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胆红素及其与金属离子配位作用的研究概况,阐述胆红素与金属离子相互作用的机制,胆红素分子的结构、发光与配位化学,探讨胆结石的形成机理和抑制机制。  相似文献   

11.
超分子化学的研究和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超分子化学是化学的一个崭新的分支学科.综述了超分子化学的发展历程、超分子的化学分类、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以及应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采用量子化学方法,构建了4种构象的杯[4]芳烃(Cx4)分别与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对苯二酚的构型,采用DFT-B3LYP/STO-3G*基组对构型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最优化的超分子构型,通过频率计算得到了超分子相互作用的稳定化能和吉布斯自由能,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对杯芳烃固定相的研究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席夫碱具有易制备、检测金属离子灵敏度高和选择性好等特点,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四齿席夫碱类光学探针在医学、催化、分析化学、超分子化学、功能材料及配位化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结合实时热点,阐述了四齿席夫碱类光学探针利用其特有的NN或NO型空腔与铀酰离子配位,实现对实际样品中铀酰离子的定性分析和定量检测,并成功应用于含磷酸基团生物分子的识别与检测。最后展望并探讨了四齿席夫碱类光学探针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用具体例子讨论几种常用化学软件Gaussian、Gaussview、Hyperchem和Chemoffice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仪器分析、结构化学以及生物化学等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对个别软件的应用做了具体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论述了配位化学研究领域的主要特色、硕士生基础课程高等配位化学课程建设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16.
简要综述了VB理论和MO理论的要点,对在《结构化学》教学中如何区分这两个理论的异同点进行了初步分析.讨论了VB理论在处理双原子和多原子分子化学键形成中的具体应用,并讨论了完全组态作用下的VB理论和MO理论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1 Results Animate as well as inanimate matter,living organisms as well as materials,are formed of molecules and of the organized entities resulting from the interaction of molecules with each other.Chemistry provides the bridge between the molecules of inanimate matter and the highly complex molecular architectures and systems which make up living organisms. Synthetic chemistry has developed a very powerful set of methods for constructing ever more complex molecules.Supramolecular chemistry seeks to c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