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珠江三角洲网河潮汐空间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江三角洲网河区径潮作用复杂,其潮汐的特征明显受到径流、地形等影响。本文根据1999年洪季和2001年枯季的实测逐时潮位资料,应用数理统计、作图、潮汐调和分析等方法来分析珠江三角洲网河的潮汐空间特征,包括洪、枯季平均潮位的空间变化,潮汐调和常数(分潮振幅和迟角)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沿程变化。同时,这些潮汐特征也反映了潮波在传播过程中受到径流、地形和边界条件作用后能量和周期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珠江三角洲网河区及八大口门水文情势年代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几十年来,由于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河道整治、人工挖沙、联围筑闸以及口门区围垦等的影响,显著地改变了网河区和8大口门的水文情势,从径流、洪水、潮汐等方面描述了这种变化.  相似文献   

3.
南通水系片水环境容量及污染综合治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基于南通河网水文地理特性,建立了感潮地区河网水量水质模型,对南通河网进行水量水质模拟及水环境容量计算。在此基础上提出水污染综合治理方案,为潮汐河网地区的水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河道变化对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洪水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1994年以来西、北江洪水进入珠江三角洲网河区后,对水流规律变化的情况进行分析,以探讨河道变化对网河区洪水分布影响情况及引起变化的原因,供防洪工作及八大口门整治作参考。  相似文献   

5.
《广东科技》2008,(19):48-48
近年来珠江上游枯季径流量不足,导致三角洲咸潮上溯加剧,严重影响了珠江河口地区供水安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为保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人民饮水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向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申报了“珠江三角洲咸潮治理研究”科技课题。  相似文献   

6.
近50年来珠江河网区水动力对地形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发生的河道采沙、航道整治等人类活动对河网区河床形态的自然演变过程产生了较大影响,引起河网区水动力产生相应的调整。根据平原感潮河网水力特性建立一维河网模型,并对50年代和90年代珠江河网区水动力过程进行了模拟,同时结合数值试验探讨了珠江河网水动力对地形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河床形态变化导致西、北江干流洪季水位及水位梯度较50年代明显下降,西江水位梯度由7.2 cm/km下降至4.1 cm/km,北江水位梯度的下降主要集中在上游地区,其中三水至三围由9.3 cm/km降至5.0 cm/km,而三围至口门变化不大,两个年代分别为4.9和4.8 cm/km,北江干流平均水位梯度由7.1 cm/km下降至4.9 cm/km。两个年代枯季水位梯度变化不明显,不同区域日均水位有升有降。数值试验结果同时表明,地形变化导致各主要节点分流比也产生不同程度调整,三水-马口、天河-南华等地形变化显著的区域分流比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7.
刘雯 《广东科技》2006,(5):7-10
咸潮,并不是突发急症。早在清代雍正年间就有“卤潮入内河,禾尽槁”的记载。在2005年,我们见到的则是“20年来最严重”、“持续50多个小时”、“特大咸潮再袭珠江三角洲”等字样。  相似文献   

8.
在对珠江三角洲水文监测站网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地区水文站网系统建设的措施和对策,具体有站网调整、巡测基地建设、引进先进仪器设备、加快信息化建设和资源共享等,使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水文监测能力整体得到提高,以满足该地区社会经济建设对水文资料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在对珠江三角洲水监测站网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地区水站网系统建设的措施和对策,具体有站网调整、巡测基地建设、引进先进仪器设备、加快信息化建设和资源共享等,使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水监测能力整体得到提高,以满足该地区社会经济建设对水资料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感潮河段内节点分流受潮波作用的影响,其分流过程与非感潮河段节点有所不同。本文以河网密布且潮波作用强烈的珠江三角洲为研究对象,利用二维水动力模型在“无径”、“无潮”和“径潮”三种条件下进行模拟,引入分流不均匀系数定量描述流量分配,量化了潮波对感潮河段节点处分流的影响。结果表明,潮波改变了珠江三角洲区域径流在河道分支内的分配,特别是在枯季。整体而言潮波的作用是抑制无潮情况下的不均匀分流,枯季时西江下游节点处潮波作用可以逆转径流单独作用时的影响。敏感性分析表明,对节点处分流影响最大的是M2分潮,其次是K1,O1和S2。另外,长期密集采砂造成的水深增加进一步加强了潮波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长江口综合整治工程前后潮汐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改进的Godin潮汐调和分析及预报程序,对长江口北槽附近横沙和北槽中两验潮站的潮位资料进行调和分析,得到不同年份不同时段11个分潮的振幅H、迟角g、平均海平面值Z0以及各站的特征潮位.根据计算结果比较长江口综合整治工程前后横沙站和北槽中站各主要分潮(M2,S2,K1,O1)调和常数的变化,分析综合整治工程前后特征潮位的变化趋势;利用工程前的潮汐调和常数预报2002年、2003年和2006年横沙和北槽中两验潮站的潮位过程,对预报潮位过程和实测潮位过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站主要分潮的调和常数、特征潮位以及潮位过程,在整治工程后特别是2003年和2006年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针对珠江三角洲流域河网众多,城际间联系密切,环境污染呈区域性分布的特征,提出珠江三角洲流域污染联合防治机制。对于流域环境污染防治积极推行环境污染防治联合规划、推进环境污染防治联合整治、强化流域环境污染监督管理的联合执法力度,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有效扼制。  相似文献   

13.
苏州河中心城区段防汛墙加固改造工程(简称苏三期工程)是属于苏州河三期综合整治工程的子工程之一,苏三期工程对苏州河的综合整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必将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本文在改善苏州河沿岸防汛墙落后和杂乱无章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施工期间的环境影响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缓解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对秦皇岛市主要入河排污口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唐山市经济、产业布局及城镇规划,确定入河排污口禁止区、限制区的位置及范围。以入河排污口优化布局为基础,对秦皇岛市入河排污口整治进行统一规划,按照回用优先、集中处理、搬迁归并、调整入河方式等分类制定入河排污口整治方案。  相似文献   

15.
刘桦 《科技信息》2011,(8):I0203-I0204
本文基于潮南电信所处的通信市场经营环境和竞争格局,以事实、数据为基础,就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汕头潮南区分公司用户离网的现状、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面对企业日趋严峻的用户离网形势,结合SWOT分析、4P理论等方法,就潮南电信离网问题对策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潮南电信用户离网问题对策研究的总体思路,初步建立起一个用户挽留机制。通过本文的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解决潮南电信目前用户离网率居高不下的问题,提升客户关系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沅水是湖南四大河流之一,河床挖金泛滥非一朝一夕,有关部门也进行过整治,但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收点费罚点款了事,不仅不痛不痒,收效甚微,而且越来越严重,已到了非彻底整治不可的地步。组织有关部门联合行动,建立长效的沅水河整治、管理机制,保护自然环境和水利资源,已成为当务之急。挖金船有恃无恐 沅水河百孔千疮@路不平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水位变化特征.基于区域化变量理论,提出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水位空间插值的kriging方法,给出描述该网河区水位空间分布结构的半变异函数,分析了网河区水位的空间分布,以及水位的空间结构性-方向性和相关距离,并给出了丰水期的一个应用实例,为该地区防洪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冯玉珠 《科技信息》2010,(16):330-330,333
经济评价是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河整治工程是一个社会公益性的项目,无财务收入,只能从国民经济方面对其进行经济评价,通过对蕉门河整治工程的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经济效益费用比等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分析表明蕉门河整治工程对国民经济是有利的。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敏感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投资、防洪效益在增减10%时,经济内部收益率均大于12%,经济净现值均大于0,说明本工程具有较强的经济抗风险能力,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从1996年杭州市人大提出加快杭州市城区河道综合整治以来,杭州市河道整治工程指挥部通过近8年的努力,已基本完成市区贴沙河、中河、东河、古新河、新开河、西溪河、沿山河、余杭塘河、南应家河、官河等河道的全程或部分河段的整治。河道水体达到地表水五类以上,部分河段达到四类,甚至三类水体的标准。根据综合整治的要求,河道两侧进行拆违迁房,修路植绿的综合整治。目前,这些河道的两岸早已今非昔比,已是鸟语花香、晨练休闲的好居处了。但美中不足就是河岸驳勘都是由整齐划一的竖向石块砌筑而成,对生态的保护、水体的自净、微生物的生长、地…  相似文献   

20.
广利河感潮段水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广利河感潮段的特点,建立了适用于感潮河流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求出了早河感潮段在近期和远期水质目标下的水环境容量值,从而为制定该地区的水污染总量控制规划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