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城镇生态环境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是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分析生态城镇建设工作的实际需要和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规律的基础上,依托GIS技术,结合数字地图、计量模型和系统分析方法,设计县域生态城镇建设决策支持系统,为促进生态城镇建设决策的科学化与数字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县域科技创新发展路径,以"陕西省县域科技创新能力调查"数据为基础,重点分析了陕西省县域科技创新存在问题、主要特征及制约因素,提出了建立县域科技创新跃升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县域人才队伍建设、促进龙头企业发展、强化县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改造和提升县域传统产业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既不可或缺又无以替代。发展生态水利,实现人水和谐,是生态文明的必要基础和重要标志。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对于统筹解决水资源短缺、水灾害威胁、水生态退化三大水问题,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青州作为一个县域城市,在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具备特定的优势条件,也取得了一定建设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研究相关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对县域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企业研究院的视角研究探讨了以企业研究院为核心的县域科技创新路径与模式。研究表明,对于科技、人才、区位等都不具备优势的县域而言,集中全县资源推进企业研究院建设,充分发挥企业研究院在沟通区内外科技研发资源、吸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集聚、实现与政府联动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通过其溢出和联动效应,可以实现县域科技创新发展。还以浙江新昌为例,对以企业研究院为核心的县域科技创新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5.
湖泊是县域经济的重要资源,对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安徽省枞阳县湖泊生态环境存在问题的分析,从推进退田还湖、调整湖区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出了该县湖泊生态环境整治及利用对策,对于促进县域湖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县域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上,以长乐市为例进行福建省县域生态功能区划研究.制定了县域生态功能区划的工作方案,对长乐的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获得的资料和图件进行整理和分析,确定了与生态功能区划有关的生态环境类型系统及其编码系统;编制长乐市生态功能区划背景图,在背景图的基础上,分析不同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敏感性和主要服务功能,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确定各区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主导服务功能,并编制出生态功能区划图.  相似文献   

7.
李梦璐 《科技信息》2010,(23):412-412,417
2009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意味着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如何发挥金融机构的作用,促进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是各地面临的重大课题。结合东营市金融业发展现状,提出相关建议:一要加快金融体系的完善,提高经济发展融资能力;二要创新市场运作机制,拓展投资融资渠道;三要实施财税机制改革,实行重点扶持;四要强化金融管理创新,全身心地融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中。  相似文献   

8.
以河南省黄楝树林场的生态旅游开发为例,提出了利用"反规划"理念进行规划,打造全景森林的旅游产品,以生态旅游者为市场定位,考虑资源有价、环境成本的门票定价标准,以生态效益为核心的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的森林旅游生态开发模式.保护了森林生态环境,实现了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据临汾市的实际情况,筛选出该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16个指标,以县域为评价单元,通过各县(市、区)指标数据的收集与标准化处理、权重确定、线性加权与分级标准确定,对临汾市各县的土地生态安全度进行了定量计算与分级评价.研究表明,翼城、浮山、乡宁、汾西等四县的生态安全度为危险级,尧都、曲沃、襄汾、洪洞等十一个县的生态安全度为预警级,古县、安泽县的生态安全度为较安全级;从整体上看,临汾市的土地生态安全度处于以预警级为主体的较低水平.最后对临汾市土地生态安全度的县域差异进行了成因探讨.  相似文献   

10.
应用环境支持系统指数、地球生命力指数(LPI)和人类发展指数(HDI)对地球的生态赤字背景下区域生态足迹、生物承载力与发展力进行比较与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生态负债背景下,我国中部省份之一的安徽省虽然1995-2005年区域发展力呈上升趋势,变动趋势从99.8上升到111.2,但持续发展力在16~19位徘徊;生存支持系统变动趋势上升为2005年的103.9;环境支持系统变动趋势上升为2005年的111.8;资源转化效率呈不稳定变动态势.区域抗逆水平指数趋势在100~105.5之间变动;土地资源指数生物转化效率指数呈现下降趋势,排放强度指数趋势在100.0左右徘徊;环境管理指数趋势在100~121.2之间变动。年生物转化效率指数下降为2005的94.4;农药和化肥使用强度呈现动态下降,但万元GDP使用量均高于我国中部、西部、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这对长江、巢湖和芜湖等我国重要湿地的生态承载力改善构成极大威胁.安徽生态承载力的提高和环境支持系统的改善仍面临严峻挑战.该结果可以为其他区域生物承载力改善和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提供案例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以福建省84个县域为研究对象,采用GIS、熵值法、TOPSIS等方法,评价福建省县域全域旅游竞争力.研究发现:福建省全域旅游竞争力较强的县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福州市、厦门市和泉州市,全域旅游竞争力较弱的县域主要分布在内陆地区的龙岩市和三明市;福建省县域全域旅游竞争力区域差异不显著,各县域全时空竞争力离散程度较大,而全产业、全要素、全管理、全支持竞争力离散程度较小;福建省县域全域旅游竞争力的集聚程度明显,在沿海地区形成福州市、厦门市-漳州市-泉州市2个热点区域,面积差异不大;福建省县域全域旅游竞争力较强的县域小部分已经成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但大部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全域旅游竞争力较弱的地区,这种现象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2.
居住区绿地系统作为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人们生活环境、身心健康和城市生态环境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精神需求的提高使对居住区生态绿地系统的构建愈加被人们所重视。本文由分析济南市目前居住区生态绿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入手,从生态性、统一性、健康性、和谐性、景观性、文化性等方面,对今后居住区生态绿地系统的构建进行了初探,以期形成良性的居住区生态环境,使居住区存在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绿地系统中。  相似文献   

13.
倪玲连 《今日科技》2014,(12):52-53
大力推进县域两化融合,能够有效地解决县域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总结了萧山区两化融合的现状,结合当前科技发展形势和产业变革方向,提出了萧山区两化融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县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以江苏省新沂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构建协调发展度模型,分析了新沂市1990-1998年协调发展度的变化,并评估了同期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类型,得出如下结论:1)落后地区的县域协调发展类型属于环境滞后型。2)县域是可以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改善同步,协调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土地生态管护分区有利于依据土地生态状况区域差异,有目标和针对性地开展土地生态建设与保护,本文运用聚类分析法,结合专家经验和实地调查,对盐池县土地生态管护进行分区研究以揭示不同区域土地生态空间分布特征及差异,对强化县域土地生态建设宏观调控与精细化管理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以中部地区安徽省为例,构建出乡村性RI理论公式,测度出县域单元的乡村性;基于GIS分析平台,运用ESDA空间测度模型对县域乡村性空间关联类型划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安徽省县域乡村性差异较为显著,整体上乡村性较强的县域所占比重略大;县域乡村性从皖南到皖北呈现出梯度递增的演化趋势;县域乡村性H-H关联型主要分布在皖北地区霍邱、颍上及阜南等13县,L-L关联型主要集中在皖南地区芜湖、和县及宁国等12县.相关结论可以为安徽省城乡统筹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主体功能分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主体功能区理念为指导,建立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主体功能分区的指标体系,以此为依据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分成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并提出了相应的产业发展对策,以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逐步形成鄱阳湖区域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  相似文献   

18.
论文以群落生态学和创新生态系统等理论为基础,将群落生态学应用于县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和路径优化等领域,系统分析县域创新生态系统形成机理,并从创新人才环境、创新政策环境以及构建县域创新体系等3个方面,研究提出基于群落生态学的县域创新生态系统优化途径。  相似文献   

19.
近十余年来,我国县域社会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生产快速发展,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城乡一体化进程迅速推进,同时其生态环境质量也经历着深刻的变化.以浙江义乌为例,利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对义乌市生态环境质最演化的过程进行了定量评价,分析了其生态环境质量的演化过程及特征,进而提出实现县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20.
系统分析了大田区位条件、自然状况、1995年以来社会经济发展历程,并与省、市进行横向比较,得出大田县域经济还处在较低发展水平;通过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条件的综合分析,认为其优势在于多样的山地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独特的区位条件,指出必须发挥本地优势,走农业产业化道路,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对接闽南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强化中心城镇发展,才能促进县域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