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漳州师院学报》2022,(2):152-156
师德师风建设是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座舱石,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所在。开放大学作为新型高等学校,虽然教育对象以及教师角色与普通高校有所区别,但同样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尤为重要。当前,开放大学师德师风建设机制方面存在考核评价泛化失真、系统协同阻隔不畅、培训与建设单线单薄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开放大学必须把牢政治方向,抓实教师队伍的政治建设这个核心;必须压实责任,强化教师队伍系统内部的纵向衔接,办学系统的横向沟通;必须强化开放大学师德师风的内在监控与提升工作的常态化,形成横向联通、纵向衔接的二维联动,提高教师自主建设能力、强化师德师风考核机制、巩固推广建设经验,构筑“一核二维三递进”的开放大学师德师风建设新模式,推动开放大学师德师风机制建设的常态化、长效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现状不容乐观,应进一步明确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并设法延揽高素质高职师资人才,努力提升高职师资整体素质和激发高职师资内在潜能,从而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优化、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3.
日本、新加坡的教师教育制度是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因素.日本以教师资格制度见长,新加坡则以教师培训保障制度见长,两国经验均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教师群体的道德水准,决定和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近年来,一部分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存在着一些问题,应在加强制度建设,严格师德规范诸方面采取措施,切实提高以师德为核心的青年教师的全面素质。  相似文献   

5.
建设一支师德情操高尚和业务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关键.在当今高校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已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对教育事业举足轻重,他们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是高校的未来与希望,因此,对他们的培养和要求须特别重视.  相似文献   

6.
《漳州师院学报》2019,(2):111-115
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和创新、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知识技术服务和推动文化传承是地方高校的基本职能。专任教师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进行文化传承的重任,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各项职能的正常发挥和长远发展。本文描述了高校专任教师队伍的现状,从专任教师综合素质的内涵和提升的必要性出发,详细分析了如何从加强教师培训指导、促进产学研合作、强化师德师风教育、明确政治理论学习和建立激励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从而促进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7.
所谓师德,即教师的职业作风和品德素养.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有着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师德的表述由来已久,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教育体系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师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展现出新的时代特色.研究整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将传统师德思想融入现代教育实际,不断开拓创新,构建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体系,是笔者研究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8.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本质是素质教育,而本科生导师制的目标就在于培养科学与人文精神结合、智力与非智力协调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改革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需要重新定位其核心目标、基本任务,并完善相关制度、创造有利条件.具体的改革措施则可以从导师选聘、课程建设、环境营造、制度激励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作,其中,教师队伍不仅起决定性作用,而且起保障性作用.作为一个具有层次性的、需要诸多元素参与的过程,基于影响教师队伍内外因素分析,在构建精品课程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模型基础上,对高校开展精品课程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促进精品课程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0.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高校的历史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是21世纪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措施。本文就这方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现实意义如果说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整个教育来说是重要的历史使命,那么,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则应当成为高等教育的特殊历史使命,所以充分认识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重要意义,将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起积极的指导作用。1.深化教育改革促进高素质人才培养。深化教育改革,是为实施素质教育,为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创造条件,重在培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