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纤粘连蛋白是一种主要的细胞外基质,能够与整合素相互作用,介导胚泡的粘附和扩展.首次发现与纤粘连蛋白共同培养的小鼠胚泡产生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若无纤粘连蛋白,小鼠胚泡不产生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焦点粘着激酶是整合素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关键信号分子,其反义寡聚脱氧核酸显著抑制纤粘连蛋白诱导的胚泡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结果表明,纤粘连蛋白可能通过其整合素受体的信号转导通路,启动小鼠胚泡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的表达,协调胚泡的侵入能力和子宫内膜的接受能力,从时间和空间上保证植入相关事件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焦点黏着激酶对胚泡黏附、扩展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细胞外基质-整合素相互作用能显著影响胚泡的黏附、扩展和分化, 并能增强胚泡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的表达, 因而是胚泡植入的关键因素之一. 焦点黏着激酶(FAK)是细胞外基质-整合素信号转导通路的基础分子. 研究发现, 胚泡表达FAK, 在扩展的滋养层细胞中呈斑点状分布, 在内细胞团中呈弥散分布. FAK的反义寡聚脱氧核酸(ODN)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胚泡中64 kD 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活性. 这两种酶活性随反义ODN浓度升高而急剧减弱. 胚泡黏附和扩展也受到FAK反义ODN的影响. 当反义ODN浓度低于20 μg/mL时, 其对胚泡黏附和扩展的抑制作用具有明显剂量依赖关系, 但浓度达到200 μg/mL 时, 胚泡黏附率和扩展率反而回升至正常水平. 研究结果说明, FAK可能通过胞内信号转导通路影响胚泡黏附、扩展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活性, 从黏附和侵入两方面调节胚泡植入.  相似文献   

3.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了纤维黏连蛋白(FN)及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对小鼠胚泡基质金属蛋白酶基因(MMPs)表达的影响。将胚泡分别加入以下4种胚泡培养液中培养:第1组用FN铺碟;第2组,无FN铺碟;第3组,无FN铺碟,加入20ng/μL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第4组,用FN铺碟,加入20ng/μL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然后分别应用MMP-2,-9的引物对经不同培养液培养,培养时间不同(分别为6,12和24h)的小鼠胚泡总RNA进行RT-PCR检测、电泳分析及克隆鉴定。结果显示,第1组培养12和24h的胚泡可产生MMP-2和MMP-9 mRNA;第3组培养24h的胚泡可产生MMP-2和MMP-9 mRNA;第4组,培养6,12和24h的胚泡均可产生MMP-2和MMP-9 mRNA;而第2组培养6,12和24h的胚泡均无MMP-2和MMP-9 mRNA产生。以上结果表明,FN可能通过其整合素受体的信号转导通路,启动MMP-2,MMP-9基因转录mRNA;另外LIF对MMPs mRNA的表达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它们共同协调胚泡的侵入能力和子宫内膜的接受能力,保证植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基质金属蛋白酶-26(MMP-26)在小鼠胚胎植入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质金属蛋白酶-26(MMP-26,又称Endometase或基质水解素-2)是MMPs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它可在胎盘,子宫以及不同肿瘤细胞系中表达,采用子宫角注射,免疫组化,原位杂交,胚泡与子宫上皮单层培养,免疫印迹,RT-PCR和RNA印迹等多种体内外实验方法研究并报道了MMP-26在小鼠胚胎中的表达以及MMP-26抗体在胚胎植入中的作用,研究表明,MMP-26的mRNA与蛋白在小鼠胚泡中均有强烈的表达,此外,体内研究显示,MMP-26抗体能显著抑制小鼠胚胎的着床;在体外培养体系中,MMP-26抗体可显著抑制小鼠胚泡在子宫上皮单层上的黏附与扩展;同时,MMP-26抗体以剂量依赖关系抑制整合素αV亚基mRNA和蛋白的表达,研究提示,MMP-26可能直接或间接参与滋养层细胞侵入子宫内膜的过程,促使小鼠胚泡成功植入。  相似文献   

5.
蔡理全  曹宇静  段恩奎 《科学通报》2000,45(15):1639-1644
整合素是一类由α , β 亚基构成的异二聚体黏附分子, 能够调节细胞间的黏附和细胞通讯. 近期研究表明, 整合素α Vβ 3在胚胎“植入窗口”期能够参与母胎相互作用, 是子宫内膜接受性的标记分子, 同时决定胚胎侵入性. 就此作用机理作了进一步研究. 间接免疫荧光和激光共聚焦扫描 (confocal) 结果显示, 整合素α Vβ 3在小鼠胚泡中明显表达. 妊娠第3天小鼠子宫角注射α Vβ 3抗血清显著降低妊娠第8天子宫角的着床胚胎数 (P < 0.001). 在共培养体系中, 1∶100 和1∶200稀释度的整合素α Vβ 3抗血清对小鼠胚泡在子宫上皮细胞单层上的黏附和扩展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关分析显示, 整合素α Vβ 3抗血清的这种抑制作用具浓度/稀释度依赖性. 由此可见, 整合素α Vβ 3是小鼠胚胎植入子宫内膜中的必需因子, 它在“植入窗口”期的小鼠胚泡中明显表达, 能够通过作用于胚泡滋养层在子宫上皮细胞的黏附和扩展途径来调节胚胎植入过程.  相似文献   

6.
王晓琦  刘煜  段恩奎  曾国庆  朱正美 《科学通报》1998,43(12):1292-1295
以单克隆抗体AH6[特异结合Le^Y寡糖,Fuc α1-2Galβ1-4(Fucα1-3)GlcNAc-]为工具,采用明胶酶谱法,研究细胞表面的Le^Y寡糖抗原与羊床期间小鼠胚泡和单层子宫上皮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s)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确定Le^Y寡糖抗原在着床过程中的具体作用环节。结果显示,不论子宫上皮细胞表面还是胚胎滋养层细胞表面的  相似文献   

7.
整合素 aVβ3在小鼠胚胎植入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合素是一类由a , b 亚基构成的异二聚体黏附分子, 能够调节细胞间的黏附和细胞通讯. 近期研究表明, 整合素αVβ3在胚胎"植入窗口"期能够参与母胎相互作用, 是子宫内膜接受性的标记分子, 同时决定胚胎侵入性. 就此作用机理作了进一步研究. 间接免疫荧光和激光共聚焦扫描 (confocal) 结果显示, 整合素αVβ3在小鼠胚泡中明显表达. 妊娠第3天小鼠子宫角注射αVβ3抗血清显著降低妊娠第8天子宫角的着床胚胎数 (P < 0.001). 在共培养体系中, 1∶100 和1∶200稀释度的整合素αVβ3抗血清对小鼠胚泡在子宫上皮细胞单层上的黏附和扩展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关分析显示, 整合素αVβ3抗血清的这种抑制作用具浓度/稀释度依赖性. 由此可见, 整合素αVβ3是小鼠胚胎植入子宫内膜中的必需因子, 它在"植入窗口"期的小鼠胚泡中明显表达, 能够通过作用于胚泡滋养层在子宫上皮细胞的黏附和扩展途径来调节胚胎植入过程.  相似文献   

8.
整合素αVβ3在小鼠胚胎植入中的作用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蔡理全  曹宇静 《科学通报》2000,45(15):1639-1644,T001
整合素是一类由α、β亚基构成的异二聚体黏附分子,能够调节细胞间的黏附和细胞通讯,近期研究表明,整合素αVβ3在胚胎“植入窗口”期能够参与母胚相互作用,是子宫内膜接受性的标记分子,同时决定胚胎侵入性。就此作用机理作了进一步研究。间接免疫荧光和激光共聚焦扫描(confocal)结合显示,整合素αVβ3在不鼠胚泡中明显表达。妊娠第3天小鼠子宫角注射αVβ3抗血清显著降低妊娠第8天子宫角的着床胚胎数(P〈  相似文献   

9.
有报道显示, 一氧化氮(NO)在哺乳动物胚胎植入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为探讨其作用机制, 应用胚胎植入的体外模型, 将常规方法获取的胚泡随机培养在含有不同药物处理的培养液中, 在培养12, 24和36 h后分别观察、统计胚泡黏附及扩展的情况, 同时收集培养液, 用明胶酶谱分析其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变化, 用半定量RT-PCR分析各组胚泡中MMP-2 mRNA的变化. 结果表明, 500 μmol/L L-单甲基-精氨酸(L-NMMA)单独处理能显著抑制胚泡的黏附、扩展及MMP-2的分泌; 此抑制不仅可被同时加入的100 μmol/L S-亚硝基-乙酰青霉胺(SNAP)逆转; 也可被同时加入的20 μmol/L的8-Br-cGMP逆转. 结果提示, NO能促进体外小鼠胚泡的黏附、扩展及MMP-2的分泌, NO的这些作用是通过cGMP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小鼠胚胎植入涉及源于外胎盘锥的洋养层细胞对子宫蜕膜细胞外基质的粘附和侵入,植入时,纤粘连蛋白在蜕膜大量表达并分布在基质细胞周边,其受体在滋养层细胞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11.
癌症患者预后比较差,常常与其体内被称为“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蛋白质含量过多有关。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 Erkki Koivunen及其同事合成了一种特殊的肽分子,它是一种短链蛋白质,由氨基酸按特殊顺序排列而成,专门以MMP蛋白质为作用目标。这一新分子可阻断两种MMP蛋白质的作用,即MMP-2和MMP-9,它们都红肿瘤的生长有关,在阻断的同时,不会影响其他有用的MMP蛋白质的功能。 这种新的肽分子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它对身体中生长新的血管的部位具有特殊的亲和性。新血管的生长过程有一个专业术语来描…  相似文献   

12.
Le~Y对小鼠胚泡和子宫上皮细胞分泌MMPs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单克隆抗体AH6 [特异结合LeY 寡糖 ,Fucα1_2Galβ1_4 (Fucα1_3)GlcNAc_]为工具 ,采用明胶酶谱法 ,研究细胞表面的LeY 寡糖抗原与着床期间小鼠胚泡和单层子宫上皮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metalloproteinase ,MMPs)之间的关系 ,从而进一步确定LeY 寡糖抗原在着床过程中的具体作用环节 .结果显示 ,不论子宫上皮细胞表面还是胚胎滋养层细胞表面的LeY 寡糖抗原被封闭后 ,都能导致MMPs的分泌减少 ,说明在LeY 寡糖抗原对胚胎着床过程的调节中 ,MMPs起着重要的作用 .认为LeY 寡糖抗原不仅参与胚泡和子宫内膜的识别 ,也通过某种机制调节胚胎着床的侵润过程  相似文献   

13.
张文军  林仲翔  胡颖 《科学通报》2000,45(7):756-760
细胞粘合分子cadherin介导细胞粘合,信号转导和细胞骨架组装。这类跨膜的分子如何适应多种功能而调变其与膜内面粘着斑和细胞骨架分子间的连接的问题可以从微珠实验中得到线索。包被有封闭活性的抗N-cadherin单抗的微珠与表达N-cadherin的人胚肺接触后,诱导细胞膜上N-cadherin分布聚集在微珠周围。  相似文献   

14.
AcMNPV诱导sf9细胞在核内产生纤维网状基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来源于昆虫卵巢的sf9体外传代细胞,在核内虽存在核纤层却没有哺乳动物细胞核内部那样的核基质网络。当其被NPV感染后核内产生纤维网络结构。快速冷冻-深度蚀刻电镜图象显示这种网络由8-10nm的均一纤维交而成。  相似文献   

15.
李静  彭基斌  费俭  黄芳  顾全保  郭礼和 《科学通报》1998,43(24):2642-2645
采用重组PCR的方法,构建了小鼠兴奋性氨基酸转运蛋白家族2种亚型mEAAC1和mASCT1的cDNA嵌合分子,通过体外转录成cRNA,显微注射亚洲爪蟾卵母细胞中外源表达后,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进行^3-G和^3H-Ser流量测定,结果表明,该2种转运蛋白的-NH2末端及其相邻的部分可能不含有决定底物特异性的氨基酸,它们也许仅对底物结合位点的形成起结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国际GenBank EST数据库同源筛选的策略,筛选到1个与小鼠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基因mmSOCS-2高度同源的EST9gbAA115239),在人胎盘cDNA分子库中步移获得一长1011bp的cDNA片段,包含一个长594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了198个氨基酸残基,经NCBI数据库检索是一个全新的基因。  相似文献   

17.
研发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特异性识别的荧光分子探针并用于临床结肠癌组织的快速、准确性检测意义重大,但仍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本文基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MMP-2/9)特异性识别的多肽底物,利用一价铜离子催化的"点击"化学和酰胺化反应,分别将荧光素(FITC-N_3)和荧光淬灭基团Dabcyl-NHS偶联于多肽底物两端,制备得到MMP-2/9特异性识别的荧光能量共振转移(FRET)荧光分子探针Dab-GPLGVRGYFITC.通过将重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与探针作用,跟踪检测溶液在520 nm处荧光信号变化的情况,对探针的特异性和检测灵敏度进行评估.此外,利用人源大肠癌细胞LoVo和30例临床结肠癌组织样本开展了结肠癌快速体外检测初步研究.体外重组酶检测实验表明,探针对MMP-2/9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和选择性,对MMP-2的最低检测限可达14 ng/mL.共聚焦显微成像实验显示,相比于正常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肠癌细胞LoVo表现出较强的绿色荧光信号,如预先加入抑制剂,细胞的荧光信号则很弱.另外,15例活性MMP-2高表达的临床结直肠癌组织裂解液与探针作用后荧光信号较胃炎组织增强5~9倍,而15例癌旁组织裂解液荧光则增强约0.9~3.0倍.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将探针喷洒到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表面,相比于胃炎组织,荧光信号明显增强.总之,该探针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过表达肠癌细胞和结肠癌组织表现出较好的特异性和检测灵敏度,具有应用于临床结肠癌早期诊断的极大潜力.  相似文献   

18.
曹詠清 《科学通报》1984,29(14):897-897
近年来的实验证明,胚泡发育过程中合成某些特殊因子,这些因子对调节子宫代谢起着重要作用。有人推测来自胚泡的分泌物质,可能是作为母体子宫识别孕体的信号,但至今对这些因子确切的生化和生理特性仍不很清楚。为进一步研究这类胚泡因  相似文献   

19.
龚为民 《科学通报》1997,42(22):2425-2427
出血毒素广泛存在于很多蛇毒中,它能引起动物的皮下、脑、肾以及心脏等组织的出血和坏死。80年代末以来,随着部分蛇毒出血毒素氨基酸序列的测定和生化性质的深入研究,发现大部分出血毒素都是含锌金属蛋白酶。根据蛇毒金属蛋白酶所包含的从N端到C端的功能结构域的数目,可将其分为4个类型:P-Ⅰ,P-Ⅱ,P-Ⅲ和P-Ⅳ。其中P-Ⅰ型分子量最小,只含蛋白酶结构域,是所有蛇毒含锌金属蛋白酶中共同的催化结构域。蛇毒金属蛋白酶活性区域的氨基酸序列与哺乳动物基底膜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高度相似,并且与MMP一样能作用于结缔组织的胶原蛋白,对细胞分化和肿瘤生长起着信号传递作用,同属于MMP超家族,是抗肿瘤和关节炎药物设计研究中重要的靶蛋白。同时,出血活性是蛇毒毒害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出血毒素空间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将有利于对蛇毒出血活性机理的认识。迄今只有3种蛇毒金属蛋白酶的晶体结构得以测定,蛇毒金属蛋白酶的作用机理,特别是出血作用的分子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中国皖南尖吻蝮蛇(Agkistrodon acutus)蛇毒中含有丰富的出血毒素。已有3种出血毒素(AaHⅠ,AaHⅢ,AaHⅣ)得以分离纯化和结晶。其中AaHⅢ分子量为22ku,等电点pI>9.0,具有酪蛋白水解酶活性。在已发现的100多种各类蛇  相似文献   

20.
细胞粘合分子受体研究进展和抗癌应用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林仲翔  张文军 《科学通报》1998,43(24):2577-2583
机体的内部平衡及脏器结构功能的稳定有赖于细胞之间及细胞与外环境的相互作用,通过粘合与信号转寻对细胞表型与行为进行社会性调控。细胞粘合的分子基础-粘合分子受体,以钙粘蛋白和整合蛋白的分布最为广泛。这类分子为跨膜的糖蛋白,其分子的胞质内域与膜内面多种蛋白质结成分子链式复合体,并与细胞骨架相连,在组织细胞间或细胞与外基质间形成具备粘合与信号转寻导双重功能的网络体系,参与调节组织发生和形态分化,对细胞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