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川西须家河组前陆盆地构造层序及沉积充填响应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西坳陷在须家河组沉积期为典型的周缘前陆盆地,受幕式造山运动的控制,其构造层序具有"二元体系域"的特征,即强烈造山期体系域和构造宁静期体系域。构造运动不仅控制着前陆盆地的层序地层发育,也会分配层序内部的沉积物充填。基于Vail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综合利用地震、测录井等资料,分析研究区内构造层序类型及主控因素,阐明不同构造层序内部的沉积充填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须家河组在前陆盆地期(须二段—须五段)可以划分为2个构造层序,其中须二段和须四段为强烈造山期体系域,须三段和须五段为构造宁静期体系域;构造运动是控制研究区构造层序发育的主要因素;强烈造山期体系域以粗粒沉积为主,发育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构造宁静期体系域以细粒沉积为主,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2.
龙门山前陆盆地充填序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构造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相结合的综合地层学分析方法作为分析龙门山前陆盆地的基础,以不整合面和其对应面作为分割盆地充填序列的基本界面,并按不整合面的规模和性质,将龙门山前陆盆地充填序列分割为6个构造层序和14个层序,初步查明了龙门山前陆盆地充填序列和沉积体系三维空间配置模式及其在时间上的演变,建立了龙门山前陆盆地地层格架和充填模式。 相似文献
3.
龙门山中段川西前陆盆地初始盆山边界及其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龙门山中段造山带、前陆盆地、飞来蜂的构造变形和构造演化研究,结合前陆盆地物源分析.确定了盆山转换时期川西前陆盆地初始盆山边界,重塑了盆山边界的变迁过程.研究表明,盆山转换初期川西前陆盆地盆山初始边界断裂为茂汶断裂,现今分布于冲断带内的飞来蜂均来自于茂县-汶川断裂与北川-映秀断裂之间的区域.印支-燕山期造山带向南东挤出,使位于茂县-汶川断裂带与映秀-北川断裂带问的地层发生交形和冲断隆升,形成北东向构造.作为前陆盆地基底的海相碳酸盐岩地层逐渐被抬升剥露,成为飞来蜂的源.随着造山带不断地冲断隆升,前陆冲断带向南东扩展,盆山边界由初始的茂县-汶川断裂依次向南东迁移至北川-映秀断裂、彭-灌断裂和关口-彰明断裂以东. 相似文献
4.
川西前陆盆地是一个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在野外剖面、钻井岩芯及地球物理资料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将川西前陆盆地侏罗系划分为3个构造层序,以构造层序体系域为单元,编制了侏罗纪岩相古地理图;研究表明,构造层序TS1~TS2对应于早—中侏罗世,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带处于相对平静期,但米仓山-大巴山逆冲推覆构造带较为活跃,前陆盆地的前渊坳陷由龙门山前缘的川西地区转移到米仓山-大巴山前缘的川北、川东北地区,以发育三角洲-滨浅湖为主。构造层序TS3属晚侏罗世,在遂宁组沉积期,盆-山关系继承了TS1~TS2期的特征;到莲花口组(蓬莱镇组)沉积期,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带又重新活跃,川西前陆盆地出现了双沉降与沉积中心的结构特征,盆地边缘多发育有扇三角洲。构造演化是控制沉积相类型及岩相古地理格局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5.
四川前陆盆地中西部须家河组成岩作用与成岩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前陆盆地由于构造相对复杂,探讨不同构造带上成岩作用和成岩相差异对储层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在沉积相、铸体薄片观察和岩矿分析数据基础上,对各构造带上须家河组砂岩的成岩作用进行系统研究.得出逆冲推覆带前缘以压实作用和破裂作用为主;川西前渊坳陷带以压实和压溶作用为主;前陆斜坡和前陆隆起带压实作用相对较弱,绿泥石环边胶结作用和... 相似文献
6.
库车前陆区中—新生代盆山波动耦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沉积充填、构造发育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波动性的研究和盆地沉降分析 ,说明了天山造山带与库车前陆坳陷中、新生代存在耦合作用 .研究认为 ,中、新生代库车坳陷的盆地充填可划分出5个超层序 ,沉积具有旋回性特点 ;盆地沉降速率具有快速沉降与慢速沉降交替的特点 ;沉降中心和构造发育具有波浪状向前 (向南 )推进的特点 .沉积和构造发育的波动性表明 ,天山造山带与库车坳陷具有波动耦合的特点 .波动耦合的机理与中生代以来塔里木板块南边特提斯构造域发生的一系列板块碰撞事件有关 相似文献
7.
川西前陆盆地须家河组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是油气勘探的重点层位.依据新的地层划分方案、大量钻井、露头及岩芯资料,结合区域地质特征,详细研究了须家河组沉积相、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其演化.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主要发育了冲积扇、湖相三角洲、湖泊、海相三角洲、滨岸和海湾六种主要的沉积相类型;古地理演化经历了由海相环境-海陆过渡相环境-陆相环境的转变;在须四早期,受安县运动的影响,龙门山褶皱成山,使研究区与阿坝海域完全隔绝,整个四川盆地真正进入了陆相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8.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缘印支期以来构造层序耦合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东秦岭-大别山造山带南缘鄂东地区、荆当盆地、秭归盆地和川东北地区三叠纪-古近纪的构造层序对比研究,划分出三个大的构造层序,并分析了中上扬子地区印支期以来沉积盆地性质转换和迁移过程与构造层序的耦合关系,揭示了东秦岭-大别造山与成盆作用过程.认为早三叠世至中三叠世构造层序Ⅰ记录了扬子地台由克拉通盆地逐渐萎缩的过程,反映了印支期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软碰撞未造山的过程;晚三叠世至早白垩世构造层序Ⅱ记录了前陆盆地的三次幕式演化过程,反映了早燕山期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呈斜向、剪刀式由东向西陆-陆碰撞关闭以及前展逆冲叠置造山作用过程,与江南逆冲带联合作用形成前陆盆地沉降和沉积中心向西的迁移.晚白垩世至古近纪区域构造背景发生重大变化,构造层序Ⅲ记录了晚燕山期地壳快速均衡隆升,伸展断陷盆地形成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龙门山造山带与川西前陆盆地耦合关系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盆地构造-沉积分析为手段,研究了印支期以来川西前陆盆地与龙门山造山带的耦合关系,探讨了川西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认为龙门山造山带是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多期、多类型推覆叠加而形成的复杂地质体,因而造成川西前陆盆地经历了前陆、坳陷、再生前陆的沉积充填过程,该区盆山耦合模式主要为剖面上的前展武逆冲双重构造,平面上表现为NE构造带和近EW向的横断层;造山带和盆地的共同演化不仅形成了多套烃源岩.而且控制了油气保存与有效成藏区带.逆掩推覆带和前陆坳陷带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10.
龙门山造山带-川西前陆盆地系统构造事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构造事件形成的产物 (岩浆岩、各种矿物等 )进行氩 -氩年龄测定、裂变径迹年龄测定、ESR年龄测定和计算机模拟 ,得出龙门山造山带 -川西前陆盆地系统自印支期以来 ,共发生了 7次构造事件 :(1)卡尼期末的构造事件 (D1 ) ,形成 S1 和 F1 ,并有区域低温动热变质作用 ;(2 )诺利期末的构造事件 (安县运动 ,D2 ) ,产生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四段与下伏地层不整合接触和须四段砾岩的分布 ,并有较强的岩浆作用 ;(3)燕山期 (12 0~ 130 Ma,D3) ,有较强的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 ;(4 )喜马拉雅期 6 0 Ma左右的构造事件 (D4) ;(5 )喜马拉雅期 30~ 40Ma的构造事件 (D5 ) ;(6 )喜马拉雅期 2 0~ 2 5 Ma的构造事件 (D6 ) ;(7)喜马拉雅期 10 Ma的构造事件 (D7)。后 4次构造事件使龙门山造山带 -川西前陆盆地系统发生强烈的冲断作用和隆升作用 相似文献
11.
岩相古地理研究是重建地质历史中海陆分布、构造背景、盆地发育和沉积演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在岩相古地理研究中的应用则有效地提高了岩相古地理图的精度.按照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将四川盆地晚三叠世须家河组划分为2个超长期、4个长期、14个中期及数十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在此基础上,分别以长期的上升和下降半旋回为单元,分析了须家河组不同时期的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认为:(1)四川盆地须家河期沉积主要由从周边山系向盆内和从川中隆起向盆地中心逐渐推进的,以发育(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浅湖沉积为主的沉积体系组成,致使四川盆地浅湖区域为向南西倾斜的"∩"形,浅湖内零星发育有小型浅湖砂坝沉积;(2)沉积相带的展布格局严格受构造控制,以盆地边缘最为特征;(3)晚三叠世须家河期,以龙门山构造带逆冲推覆活动为主,米仓山-大巴山活动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2.
川东北元坝地区须家河组沉积特征一直认为以湖相沉积为主,缺少大型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综合应用钻井、岩心、露头、分析测试数据及地震资料对该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发现元坝地区沉积与前人认识存在较大差异;其一元坝地区地层特征与周边地区特征相似,岩性上可以划分5个岩性段,其中须一段、须三段、须五段以细粒沉积为主,可作为全区地层对比划分的标志层;其二须二、须四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平原-前缘沉积体系,辫状河道沉积极为发育,是研究区储层发育的主要层位;其三河流三角洲沉积的物源来至北偏东向的米仓山造山带,而不是前人认为的龙门山造山带,这种近源补给模式是研究区发育大型河流三角洲沉积建造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页岩储层的纳米孔隙结构对页岩含气性评价和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关于国内沉积盆地页岩纳米孔隙结构的研究相对不足。本文利用低温氮气吸附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川西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页岩纳米级孔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川西盆地须家河组页岩比表面积主要由过渡孔和微孔提供,比表面积范围6.588m2/g-9.476m2/g,平均为7.949m2/g,远大于致密砂岩储层比表面积;②页岩孔径平均为4.319nm-7.821nm,孔径范围具有从微孔到中孔等一系列连续性孔径。孔隙形状有多种类型,微孔以单边封闭型孔和墨水瓶型孔为主,过渡孔和中孔具有一定数量的两端开口型孔;③页岩广泛发育的有机质纳米孔、粘土矿物粒间孔主要提供了天然气吸附场所;矿物粒内孔隙和微裂隙为游离气主要赋存场所并提供了天然气渗流通道。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龙门山前陆盆地南段乐地1井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岩心的系统观察和描述,以前人对震积岩的研究为基础,探讨震积岩的分布特征以及与盆地构造活动的关系。震积岩主要分布在须家河组第二、第三和第四段,发育典型的由地震导致的软沉积物液化变形和脆性变形构造,包括液化砂岩脉、液化卷曲变形与混滑层、负载构造及球枕状构造、环形层理、震裂岩和微断层。认为这些软沉积物液化变形和脆性变形构造是由龙门山隆升构造引起的地震作用形成的。乐地1井中地震岩的分布特征表明龙门山前陆盆地南段在须家河组第二、第三和第四段时期构造活动强烈,并快速向南东方向推进。 相似文献
15.
四川磨溪-龙女寺构造香溪群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四川中部磨溪—龙女寺构造上三叠统香溪群发育一套河流相沉积,运用P.R.Vail(1987)源于被动大陆边缘的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加以描述已不完全适用。作者采用A.T.Cross倡导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通过基准面旋回结构和叠加样式的沉积动力学分析,采用基准面旋回级次划分方案,对川中地区磨溪-龙女寺构造上三叠统香溪群进行了详尽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运用岩性剖面识别和测井剖面识别方法,在香溪群地层中识别出三种具有不同成因、发育规模和识别标志的基准面旋回类型。由此力求建立适合于河流相沉积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层序划分方案、旋回结构及叠加样式,并将其进一步运用到河流相沉积体系的砂体时空展布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6.
通过岩石薄片分析、物性资料及扫描电镜等实验分析方法,结合钻井资料,对川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层自生成岩矿物在层序格架内的分布发育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显示:(1)碳酸盐矿物、硅质胶结、环边绿泥石、黄铁矿及海绿石是研究区内须家河组砂岩主要的自生成岩矿物。碳酸盐胶结物可据形成时间分为早期碳酸盐矿物和晚期碳酸盐矿物,岩石中碳酸盐矿物含量与储层孔隙度负相关;自生硅质与储层孔隙关系较为复杂,这与硅质的来源及形成机制有关;环边绿泥石的发育对储层原生粒间孔的保存是有利的,然而对储层整体的孔隙度并没有积极意义。(2)各成岩矿物不同的沉淀机制影响着在层序格架内发育的位置,早期碳酸盐矿物的沉淀与沉积时水体性质有关,易于形成于基准面上升半旋回后期和下降半旋回早期,而成岩晚期的碳酸盐矿物的沉淀与岩石内部所含泥质和临近的泥页岩层中的黏土矿物转化有关,同时自生白云石在具海相沉积背景的须二段更加发育;硅质胶结在层序格架内的分布与泥质含量的高低有关,易于分布在基准面上升半旋回的晚期和下降半旋回;环边绿泥石、黄铁矿及海绿石受海(湖)侵作用明显,主要分布于基准面上升半旋回,不过海绿石多见于须二段的上升半旋回。(3)层序格架内砂体的成岩演化差异显著,根据各自生矿物的分布发育特征,川南须家河组储层上升半旋回更易于相对优质储层的发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