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当前主流的构件检索方法只从构件分类和索引的角度出发研究提高构件检索效率,却忽略用户理解与构件描述之间差异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用户需求协作修正的构件检索方法.该方法采用向量对构件功能和用户需求进行统一描述,并基于向量内积相似度实现构件检索;并在此基础上引入反馈机制,根据用户的历史检索记录创建和维护用户需求协作修正模型,通过该模型来对新的用户需求进行协作修正,以此缩小用户理解与构件分类描述之间的差异,提高构件检索效率.在构件库原型系统中分别以平均检索时间和平均目标位置为标准对该方法进行性能评测.研究结果表明:在基于向量的构件检索方法中,对用户需求进行协作修正能有效提高构件检索的准确度,缩短构件检索时间.  相似文献   

2.
根据构件自动化组装系统对构件语义检索的需求,介绍了一种面向组装的构件检索方法.该方法将传统的刻面算法与基于领域Ontology的检索匹配算法相结合,借以提高算法的语义检索能力,同时把构件功能采用结构化的描述方式,关联到各个接口.其中详细介绍了构件描述模型和构件检索匹配算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构件的软件测试模型及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基于构件的软件设计方法是软件设计的新趋势.介绍了构件及基于构件的软件(CBS)的概念、特点以及由此引发的测试问题.概述了构件软件测试方法的现状,阐述了基于构件的软件黑盒测试方法及模型、白盒测试方法及模型,讨论并比较了两种方法的使用场合和异同之处.在此基础上,列举并比较了几种常见的自动测试方法和工具的基本原理.对构件软件的集成测试和性能测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给出了构件软件测试的存在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基于排序形式化规格说明的软构件匹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排序形式化规格说明的软构件匹配是检索可重用构件的有效方法,在软件复用和库检索中,有助于确定一个构件是否可以取代另一个构件或一个构件如何通过修改以满足另一个构件的要求.利用基于排序形式化规格说明来描述软构件的行为,并在构件和方法层次上给出多种不同类型的基于排序形式化规格说明软构件匹配的定义,及其在构件检索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教学构件的检索与匹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构件的检索技术是教学构件技术的关键.笔者建立了教学构件的检索模型,构建了3层查询树和匹配树,提出了教学构件的4种匹配模型和3步综合检索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其匹配算法,为检索其他构件库中的构件提供了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配筋混凝土简支受弯构件中钢筋的粘结锚固性能.为使构件破坏时充分发挥钢筋的强度,提出了简支受弯构件最小跨度的确定方法.同时给出了当构件跨度不满足最小跨度要求时受拉钢筋强度折减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基于刻面分类和构件规约语法的检索方法,发现刻面分类及其检索方法侧重于构件的静态特征描述,没有考虑构件的行为描述等,而构件规约语法描述部分偏重于构件的行为描述,构件规约对构件中每个功能的语法描述具有独立性.设计一种基于字符串匹配的软构件刻面检索算法,同时考虑到刻面检索没有支持组装这一需求,提出在检索过程中,插入基于构件规约的语法匹配过程,以提供较准确的构件组装信息和提高复用效率.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业务构件库中相似业务构件的共性部分和差异部分的分析和抽象,提出了一种可重用业务构件模型--元构件.利用设计模式和UML元元模型的扩展,给出了元构件的定义和语法描述,并对其参数进行了详细设计.最后,以一元构件为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说明通过设计元构件的编译参数和运行参数可以提高业务构件的可重用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可重构企业信息系统中,基于CCM的业务构件设计和实现方法进行研究.首先采用改进的聚类分析算法对业务构件进行识别, 然后给出了业务构件端口的设计方法,最后详细阐述了ERP仓库管理子系统中业务构件的开发步骤.  相似文献   

10.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如何与面向对象方法有效地结合,从而实现软件分析、设计与实现的连续性与一致性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结合三层客户/服务器模型,探讨了在基于构件的应用程序开发中,从OOA&OOD模型建立应用程序的构件服务模型的方法,为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提供了基础.本文中所提出的开发方法已经用于实践的项目开发中,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文中也针对构件服务模型的形式化验证方法提出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1.
考虑导引头视场角和落角约束的制导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空地武器采用最优弹道成型制导律进行大落角攻击时易造成导引头跟踪误差角大于其视场角而丢失目标的问题,提出一种满足导弹导引头视场角约束和落角约束的制导方法.基于线性化模型和小角假设,得到了导引头跟踪误差角的解析表达式,分析了影响导引头跟踪误差角的因素及最大跟踪误差角的取值范围.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空地武器提出了通过改变末制导初始弹目视线角或放松落角约束的方式满足导引头视场角约束的制导方法,并给出了初始弹目视线角的取值原则及最大允许落角的计算方法.通过仿真校验,证明了导引头跟踪误差角的解析解的正确性及制导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坡道角度识别问题,探究汽车车身倾角传感器信号与坡道角度的关系。分析了汽车在坡道上的受力,并对车身倾角与前、后悬架伸缩量的关系进行探讨。根据悬架与轮胎变形量推导出坡道误差角。运用Matlab/Simulink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仿真,生成坡道误差角曲线。结果表明:坡道误差角随着坡道角度增加而增大,限值可达6.5%,本文的识别方法可有效消除这一误差,提高坡道角度识别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3.
双圆弧刚轮插齿刀几何参数的计算设计及齿形误差分析是谐波传动制造的难点之一.采用运动学法精确建立双圆弧刚轮插齿刀齿形及齿面数学模型;研究了双圆弧刚轮插齿刀顶刃后角对插齿刀可刃磨长度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侧刃后角、侧刃前角等几何参数的计算方法,研究了这些参数的影响因素及从齿顶到齿根的变化规律;分析了顶刃前角、顶刃后角对双圆弧刚轮插齿刀齿形误差的影响规律;通过算例给出了插齿刀前后角的设计方法.结果表明:插齿刀可刃磨长度随顶刃后角增大而减小;侧刃后角的大小与该点半径及压力角大小有关,并随顶刃后角增大而增大;侧刃前角随顶刃前角及顶刃后角增大而增大,其中顶刃前角的影响较大;顶刃前角与顶刃后角均对插齿刀齿形误差有较大影响,设计时应在保证齿形精度的情况下,选择较大的顶刃前角和较小的顶刃后角.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PDC钻头切削齿结构特点及工作过程,定义了切削齿的侧倾角和前倾角两个工作角,并建立了这两个角的计算模式.研究认为,PDC钻头切削齿的齿前角、装配角及侧转角,决定了其工作面的方向及侧倾角;齿前角、侧转角及切削齿齿刃上工作点的位置,决定了该点工作时的前倾角.侧倾角和前倾角的概念不同于侧转角和齿前角.  相似文献   

15.
考虑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斜盘倾角、斜盘交错角及柱塞倾角结构特征,采用坐标变换法,建立了柱塞泵柱塞运动学分析的一般数学模型.经分析结果表明:斜盘交错角使柱塞运动的相位发生变化;柱塞倾角使柱塞运动曲线呈类简谐规律变化;斜盘交错角和柱塞倾角增大均会使柱塞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最大幅值增大,位移增大可增加柱塞泵的排量,柱塞沿其轴线方向速度和加速度的增大会提高柱塞腔液流瞬时最大速度和柱塞的惯性力;采用负的斜盘交错角时,上下死点偏转角偏转方向与缸体旋向相同为正,推迟柱塞腔预压缩和预膨胀过程,反之则为负,提前柱塞腔预压缩和预膨胀过程;在斜盘变量过程中,上下死点偏转角随斜盘倾角改变而变化,斜盘交错角绝对值越小,上下死点偏转角的变化梯度随斜盘倾角变小而增大,而当斜盘倾角在大排量范围内变化时上下死点偏转角的变化梯度变小;上下死点最大偏转角为90°,此时斜盘倾角为零.  相似文献   

16.
分析步进电动机的步距角,包括步进电动机步距角的概念,步距角的计算,改变步进电动机步距角的方法,以及获得任意步距角方式。  相似文献   

17.
液滴在表面上的接触角是衡量表面润湿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在超疏水表面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接触角测试主要采用座滴法在获取液滴数字图片的基础上对液滴轮廓进行直接测量或拟合得到;数字图片的离散性决定了接触角测试结果具有一定误差这一误差在液滴偏离球冠形状的情况下(例如:超疏水/油表面接触角测量)会变得较为严重。拟采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研究由液滴数字图片决定的超疏水/油表面接触角测量误差随液滴参数和表面性能的变化规律。通过模拟发现,接触角测量误差随着接触角的增大而增大;采用大体积液滴进行测量会带来较大的接触角误差;而密度大或表面张力小的液体带来的误差较太。为实现接触角误差的控制,在采用小体积液滴的同时,可以通过悬滴法进行测试,此时误差可控制在仪器误差限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男子标枪运动员出手参数中几个角度的运动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外部分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中出手参数的几个角度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我国男子标枪运动员出手参数的部分角度不合理,左膝角度相对偏小缓冲角度偏大、右膝角偏大缓冲角度过大、标枪出手角度合理但姿态角、攻角、晃动角偏大。  相似文献   

19.
不同扩散角下汽车风洞试验段轴向静压系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轴向静压系数是衡量汽车风洞试验段流场品质的重要参数.收集口角度影响轴向静压系数,它的改变对不同风洞表现出不一致的变化规律.通过研究不同风洞在不同扩散角下试验段轴向静压系数的变化发现,当扩散角为1.70°时,试验段轴向静压系数不随收集口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当它小于1.70°时,收集口角度越大,试验段轴向静压系数越大;当它大于1.70°时,变化规律相反.扩散角所导致试验段轴向静压系数变化规律的深层次的原因是,射流剪切层存在固定的耗散角,当扩散角等于耗散角时,收集口角度变大导致的扩散效应与外界气流进入带来的效应相同;当扩散角小于耗散角,收集口角度变大导致扩散效应更强.这揭示了收集口角度导致静压系数变化的机理,为风洞建设确定收集口和试验段等关键尺寸提供理论和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达成高精度离子束分析, 深入分析立体角的计算误差。以包含束斑大小的面对面立体角为基准, 计算点对面立体角和近似立体角在不同离子束分析实验几何参数下的精度。基于北京大学4.5 MV静电加速器离子束分析工作, 探讨束流流强分布和截面分布对立体角的影响。最后给出近似立体角精度好于 1%的几何估算条件, 并举例证明高精度立体角的实现依赖于精确的机械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