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基于UWB技术的高速无线个域网MAC协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UWB技术的高速无线个域网和IEEE802.15系列标准.讨论了高速无线个域网MAC协议的研究现状,并结合UWB技术提出了IEEE 803.15.3 MAC协议的可能改进方法,分析了目前改进方案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矿井监控通信系统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有线通信中断,无法及时得知井下人员信息,现有应急通信系统通信范围没有包括需要救援人员的问题,构建了新型的矿井监控与应急通信网络.系统在有线通信中断时,唤醒部分WSN节点,构成Ethernet-WSN-Ethernet应急通信网络以保证井下人员信息无碍传输.针对矿井监控与应急通信系统需求,设计了一种IS-MAC(Improved S-MAC)协议,设计了带有优先级标志的数据帧和控制帧,引入自适应接入控制机制,以实现不同工作模式自动切换.仿真结果表明,IS-MAC改进协议,与S-MAC相比,降低了能耗,延长了网络生存期,提高了网络吞吐量;可以较好地区分优先级,具有自适应性,能满足系统需求.  相似文献   

3.
陈辉  李秀方  孟克 《应用科技》2006,33(12):44-46
通过对MAC层能量消耗因素的分析,介绍了能量优化的原则,从而得出通过设计MAC协议来提高无线个人区域网能量效率的方法.通过对IEEES02.15.4MAC协议能量有效性的仿真研究可以看出,尽管IEEE802.15.4标准的设计目标为低功耗,但这种标准在ad hoe网络中的能量效率仍然不够理想.因此,设计适用于无线个人区域网并且能量效率高的MAC协议仍然是十分有价值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由于其巨大的应用潜力成为近年来研究者们广泛关注的热点。本文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念,对协议通信层中MAC协议目前的研究重点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介质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协议是保证无线传感器网络高效通信的关键网络协议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其MAC协议,其次对典型的MAC协议进行了分类描述,最后对MAC协议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由于传感器单个节点的功能比较弱,这就需要众多节点协作来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强大功能。因而,节约能量也就是设计一个有效的MAC协议的首要考虑因素。不同的应用网络,对MAC协议的考虑也是不同的。本文首先阐述了MAC协议的设计问题,其次对几种典型的协议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指出了MAC协议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 Ad Hoc 网络的节点具有移动性,信道具有多跳共享性的特点,提出动态时隙分配的混合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协议,协议包括时隙分配和时隙竞争2个阶段。在时隙分配阶段,采用静态分配和动态调整相结合的方式,在为每个节点分配固有时隙的基础上,将不共享信道的节点时隙动态地分配给通信节点;在时隙竞争阶段,通过在子帧中设置不同优先级,在不参与通信节点的主时隙中,数据传输子帧被分成实时业务竞争阶段和非实时业务竞争阶段,竞争成功的节点在这个时隙传输数据,提高优先业务节点的接入概率。采用 NS2网络模拟软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混合 MAC 协议提高了系统的分组投递率,降低了实时业务的平均时延,协议能够充分利用信道空间复用性,减少竞争,提高接入效率,适合 Ad Hoc 网络。  相似文献   

8.
任杰  左山 《科技信息》2009,(30):I0214-I0214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Ad Hoc网络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在介绍Ad Hoc技术的MAC层协议的基础上,分析了MAC层协议所面临的难点,以便于进一步研究MAC层协议。  相似文献   

9.
ATM是具有QoS保证的一种传输方式 ,无线ATM作为ATM技术的延伸 ,也应具有QoS保证 .但无线信道资源非常有限 ,且具有时变性、差错率高等特点 ,因此 ,在无线ATM中如何保证QoS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QoS的MAC层调度策略和预约模型 ,通过仿真可以看出 ,它可以更好的满足各种不同业务的QoS需求 .  相似文献   

10.
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使用干电池和纽扣电池供电的特点,限制了网络节点能量的使用。而传感器网络中能量的控制主要由MAC层和路由层完成,MAC层相对于路由层对能量的控制更为直接和频繁。文章分析了传感器网络的MAC协议中能量消耗的各种原因,并针对各种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可以较好地延长网络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该文提出了新的ad hoc网络媒体访问控制协议,即优先级轮换多址接入(priority rotation multiple aceess,简称PRMA)。该协议适用于单信道半双工电台。通过载波监听,并使用控制分组,PRMA有效地解决了在多跳网中的隐藏终端问题。在不同的访问周期,节点可能具有不同的优先级。为了避免冲突,节点按照优先级,在不同的时间发送分组。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PRMA协议在低负载和高高载时均有转高的吞吐量。  相似文献   

12.
作为无线局域网MAC层和PHY层最重要的标准,IEEE802.11已得到大多数电信设备制造商的支持,并广泛应用于移动计算与通信.基于IEEE802.11支持区分业务的多优先级接入控制机制是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的研究领域.首先介绍了IEEE802.11协议组及其MAC实现,特别关注了DCF原理和退避机制.第二,我们对现有的几类基于竞争的优先级接入控制机制进行了介绍和评述.最后,我们给出了结论,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适用于移动实时数据库环境下基于优先级的多版本两阶段锁并发控制协议,它结合多版本并发控制机制和两阶段锁机制的优点,引入优先级概念对事务进行优先级别的划分,分情况进行考虑.通过仿真实验模拟,对该协议进行了性能测试,并与其他协议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协议的性能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14.
基于绿灯需求度的单点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的公交优先控制策略无法有效地解决公交车辆的多向请求问题.提出了绿灯需求度的概念,设计了绿灯相位、红灯相位下绿灯需求度的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绿灯需求度的相位切换决策流程.充分考虑公交车辆和社会车辆的到达、排队和等候情况,计算得到考虑公交优先的绿灯需求度,在此基础上进行相位切换决策可以实现基于绿灯需求度的公交信号优先控制.仿真测试和结果分析表明,该控制策略比常规公交优先控制策略更有效;相比跳相序方法,定相序的控制策略优先效果略差,但是对社会车辆的负面影响更小;当背景流量增加时,公交车辆延误增加很小,但社会车辆延误增加较多.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我国31省市的农村地区的面板数据,对农村地区在财力约束条件下,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优先序进行了灰关联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税费改革后,农村地区有限的自有财力和上级转移支付只能优先对农林水事、教育和公共安全加以扶持,而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支持则相当薄弱,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缺口仍然很大.基于实证和农村地区县乡财政存在的共性问题,文章对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需优先序及相关问题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扩展IEEE 802.11的数据帧,结合数据和能量优先等级对S-MAC协议进行改进,解决数据优先等级的携带问题.发送数据时,根据发送数据和能量的优先等级及网络负载情况,节点调整竞争窗口,使网络高优先等级数据优先发送,低优先级的数据延迟发送,减少碰撞.采用NS2仿真实验平台,对改进协议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的S-MAC协议对高优先等级数据传输时延明显降低,均衡了网络负载,延长了网络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7.
以非钟控判优逻辑电路为例,探讨了判优逻辑电路的分类标准、类型定义及相互关系,给出了各种判优逻辑的实现电路,并就各种判优逻辑电路的性能和可行性进行了论述.研究结果不仅说明了判优逻辑电路具有不同的工作方式和应用环境,还有助于指导设计人员选择判优逻辑电路,设计高智能芯片.  相似文献   

18.
基于相位优先度规则的单点公交优先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丰富决定信号切换的关键交通事件,并进行合理平衡和协调,达到多目标优化,提出了相位优先度的概念,根据关键交通事件的触发计算相位优先度,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在双环相位结构下基于相位优先度规则的单点公交优先信号控制策略,该规则包括起始相位选择规则、屏障内相位切换规则和屏障间相位切换规则.仿真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相对定时控制、基本感应控制,该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地减少公交车辆延误,社会车辆也同时受益,达到多目标主体的利益平衡;与基于相位优先度规则的自适应控制相比,该控制策略保证了公交优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模拟了IEEE802.4优先级扩展协议网络运转,通过设定各类帧的目标令牌循环时间值,得到网络运行平稳后各类优先级信息帧的平均发送值.然后以这些平均值作为BP网络的输入,以各类帧的目标令牌循环时间值作为BP网络的输出,训练BP网络,最后得到一个逼近函数.仿真实验表明,利用训练好的BP网络,可以得到满足网络负载的合理目标令牌循环时间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