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科学家日前在实验室里培育出一种类似于细菌的“人造细胞”。这种简单的“细胞”并不是真正的生命体,不能分裂和进化,但能连续数日生成蛋白质。  相似文献   

2.
据前一期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介绍,德国一家生物技术企业研制出一种肾癌疫苗。最新试验表明它能防止手术切除肿瘤后肾癌复发,提高病人生存率。这种疫苗由德国“LipoNova”公司开发,德国吕贝克大学的科学家报告了他们对疫苗的试验结果。科学家选取了379名肾癌病人,在4个星期的时间内给一部分病人注射6剂疫苗。疫苗是采集病人肿瘤样本、为每个人“量身定制的。结果表明,接受了疫苗注射的病人,在5年内健康生存的几率为77% ,而不接受疫苗注射者生存率为6 8%。疫苗仅在12人身上产生了副作用。科学家说,新疫苗对肿瘤组织较大、复发危险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德国和美国科学家日前联合进行了一项研究,成功地发现了发育基因“RAD51”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的特性机理。科学家说,由于该基因与遗传行为及肿瘤形成具有密切关系,因此新成果有望为人类征服癌症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4.
通常情况下 ,一种晶体的导电性能与其导热性能是密切“同步”的 ,即两种特性要么都好要么都差 ,但比利时科学家研制出的新晶体却能做到导电性能良好 ,导热性能较差。德国《科学画报》杂志网络版报道说 ,比利时列日大学的拉斐尔·赫尔曼等研制出的晶体 ,是由钴、锑两种金属构成的极其微小的“笼子”结构搭建成框架 ,每个小“笼子”中间由单个铊原子填充 ,微小的“笼子”之间联结非常松散。一种晶体材料的导热性 ,来自于原子整齐划一的振动。而新型晶体的微小“笼子”结构 ,使得整个材料在受热时 ,铊原子只能各自在可能的方向随机来回振动 ,而…  相似文献   

5.
引起结核病的结核杆菌在医学上并不是那么容易对付,部分原因在于它拥有结实的细胞壁,如同披着一副厚厚的“盔甲”。美国科学家新发现了结核杆菌这副“盔甲”所存在的“破绽”,从而为开发对付结核病的新型抗菌素找到了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利用表面调制“幻数团簇”的方法制备出Al、Ga和In的纳米团簇人造晶体。这种方法是用Si(111) 7× 7表面作为“模板”生长尺寸相同和分布有序的纳米团簇。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 )原位分析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确定了金属纳米团簇的原子结构以及这些结构的形成机理。我们的研究表明对生长动力学的精确控制是制备团簇晶体的关键所在。此外 ,这种方法并不局限于制备某一种金属团簇。人造纳米团簇具有高的热稳定性和独特的结构使它们有希望在实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由德国研制的世界第一艘燃料电池驱动的潜艇“U31”号近日在基尔港下水 ,开始了首次试航。这种潜艇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驱动力来自燃料电池 ,因而水下巡航时不易被发现。此外 ,这种属于 2 12A级的常规潜艇还配备了先进的指挥和武器控制系统 ,将传感器、武器系统等和中央控制设备高度集成 ,大大提高了潜艇的战斗能力。除德国外 ,美国、俄罗斯等也在研制燃料电池驱动的常规潜艇 ,但“U31”号潜艇是最先下水的。研制者称 ,它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先进的常规动力潜艇”。“U31”号由霍瓦尔特造船厂制造。造船厂发布的新闻公告说 ,早在 1994年 ,该…  相似文献   

8.
美科学家研究出能探测肿瘤的纳米颗粒  装载荧光材料的纳米级聚合分子囊泡 ,使科学家能透过皮肤和肌肉 ,看到组织深处的肿瘤。研究人员说 ,这一技术将在癌症诊断和治疗领域发挥重大作用。由宾夕法尼亚大学、明尼苏达大学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 ,日前在美国《全国科学院学报》上发表论文说 ,他们在类似细胞膜的聚合物膜内部“封装”进卟啉荧光团 ,由此形成的纳米级囊泡可以让皮肤深处的组织结构清楚地显示出来。科学家们用这种囊泡看清楚了实验鼠体内的肿瘤。这种聚合物膜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科学家在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研究成功 ,它的结构与…  相似文献   

9.
国外新闻美国科学家研制成检测流感芯片一个美国科学家小组前些时候宣布,他们研制成了能在11小时内检测出流感病毒株系的芯片。科学家说,这种芯片使用简便、检测结果快速准确,有望帮助人们应对可能发生的流感疫情。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化学系教授凯西·罗兰和罗伯特·库奇卡等人研制的这种“流感芯片”,目前已通过了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初步测试,有望在一年内投入实验室应用。对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和H1N1、H3N2两种人类常见流感,它的检测准确率达到90%以上。在检测时,用患者咽喉分泌物等样本涂在“流感芯片”上,如果这些样本中含有特…  相似文献   

10.
欧洲多国科学家前些日提出计划 ,拟建造一个直径为10 0米的超大型光学望远镜用于天文学研究。负责该项目的英国剑桥大学吉尔摩教授在接受德国《明镜》杂志记者专访时介绍说 ,目前全球最大的天文光学望远镜直径为 10米。这些望远镜有的由单一镜面组成 ,但也有一些是由直径 1米左右的镜面拼装而成。对于现在计划中的这项“超大型望远镜”计划 ,他们认为使用约 1万面直径为1至 2米的小镜面拼装成总直径达到 10 0米的超大型望远镜 ,这在技术上是可能实现的。但由于面临诸多难题 ,该计划也遭到不少科学家的反对。对此 ,吉尔摩说 ,目前反对人士主…  相似文献   

11.
美国《科学》杂志和阿默舍姆生物科学公司前些时候联合公布本年度“青年科学家奖”评选结果,31岁的留美中国研究人员王磊因在研究生命遗传“蓝图”方面取得的成就而荣膺最高奖。 “青年科学家奖”每年确定一名最高奖得主,王磊是该奖  相似文献   

12.
科学家制造出一种新型的纳米线激光器 ,它小得可以集成到微芯片里 ,其开关可由电信号控制。美国哈佛大学的查尔斯·利伯及其同事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报告说 ,这种激光器是由硫化镉半导体制成的单根线 ,直径仅为 80到2 0 0纳米 ,因此称为纳米线激光器。此前已经有一些科学家制造出了类似的激光器 ,例如2 0 0 1年问世的第一种纳米线激光器由氧化锌制成 ,能发出紫外线激光。但这些激光器只能通过激光启动 ,而大多数应用场合需要能够用电启动。利伯和同事们设计的一种装置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在硅基板上制造出一根硫化镉纳米线 ,然后在上…  相似文献   

13.
由法国和意大利合作、在意大利建造的“室女座”引力波探测仪日前投入使用。欧洲科学家希望 ,这台设备能够帮助印证爱因斯坦在 1 91 6年最早提出的引力波理论。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当物体做加速运动时就会对原有的引力场产生干扰从而辐射出引力波 ,这就好像将一块石头扔到平静的水面上出现的波纹一样。后来的科学家引申了这一理论认为 ,任何运动物体都在无时无刻地辐射引力波 ,引力波在宇宙中无处不在。这种波在真空中以光速传播 ,穿透性极强 ,携带能量以及与波源体有关的信息 ,因而可以用质量体系做“天线” ,接收并探测天体发射来…  相似文献   

14.
西班牙和德国的科学家日前利用人类白细胞培育出能够生成胰岛素的细胞,并对患有糖尿病的实验鼠进行了成功治疗。如果这种技术可以用于人体,就能够使I型糖尿病患者利用自身细胞进行治疗,消除了免疫系统出现排斥反应的危险。  相似文献   

15.
德国最近开始实施一项名为“十万屋顶”的计划 ,在建筑物顶部大规模铺设太阳能发电装置 ,希望借助于能源调整举措大力促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据德新社报道 ,德国环境部长特里廷日前出席柏林新火车站顶棚太阳能发电装置竣工典礼时表示 ,德国将通过大力开发太阳能这一环保能源 ,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柏林新火车站安装的太阳能装置覆盖在雷尔特火车站轨道上方的横跨顶棚上 ,面积达到 1 870平方米 ,每年将能提供 1 6万千瓦时的电力。特里廷说 ,基于对太阳能发电这种环保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 ,德国有越来越多的太阳能发电设备投入运营 ,太…  相似文献   

16.
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的最新研究显示 ,移植器官带有引发癌症的“种子” ,导致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卡波西氏肉瘤的发病率特别高。卡波西氏肉瘤是一种发作于皮肤的恶性癌症 ,也是器官移植手术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据统计 ,美国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 ,平均每 2 0 0人中就有一人会患上这种疾病 ,发病率比普通人高 4 0 0到 5 0 0倍。专家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看法不一。有研究指出 ,导致卡波西氏肉瘤的疱疹病毒会由器官捐献者传染给器官的接受者 ,但也有研究人员认为 ,接受者体内本来就存在病毒 ,器官移植过程中使用的免疫系统抑制药物 ,也许为病…  相似文献   

17.
针对沙漠人造海某些代表性的反对意见,通过科学论证与分析认为: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完全可以实现沙漠人造海工程;存储于沙漠构造盆地之中的人造海,不会漏水也不会污染地下水;人造海不会浸染周边沙土也不会形成盐尘暴;沙漠人造海可以调节小气候,增加区域降雨量并降低蒸发量;当代海水灌溉农业取得的科技成果可直接为沙漠绿化服务;若能充分利用渤海“海冰融水”资源改造北方沙漠,将会产生更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8.
美国和瑞士科学家日前通过基因疗法,将老鼠体内储存脂肪的细胞转化为消耗能量的细胞,使老鼠的体重平均减少了四分之一。这可能为治疗肥胖症以及糖尿病等与肥胖相关的疾病提供一种新方法。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前些日报道,美、瑞科学家给有患糖尿病倾向的老鼠静脉注射一种名为腺毒素的病毒。这种病毒含有一种促使动物体内产生“瘦身蛋白”Leptin的基因。在静脉注射2到4天后,老鼠体内由肝脏合成的Lep tin含量比正常水平高出近5 0倍。两周后,老鼠的体重减少了2 0 7克到2 80克,食量也减少了三分之一。研究人员随后对老鼠体内的脂肪细胞进行…  相似文献   

19.
介绍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他们在1988年前后各自独立发现的巨磁电阻效应;阐述它的基本原理及其当今研究的新进展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蛋白质是包括人类在内各种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对于生物体而言,蛋白质的生老病死至关重要。然而,科学家关于蛋白质如何“诞生”的研究成果很多,迄今至少有5次诺贝尔奖授予了从事这方面研究的科学家,但关于蛋白质如何“死亡”的研究却相对较少,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表彰的就是这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