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世界贸易与迅速全球化的同时,许多野生动植物物种却成为被管制的国际贸易对象,本文探讨了野生生物开发以及过度开发和国际贸易导致野生生物经济灭绝,介绍了物种的濒危等级与经济绝灭的定位,讨论了野生动植物资源可持续开发,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管制,传统的生物学如何影响国际法和国际贸易政策的制订。  相似文献   

2.
美国科学家确定了基因测序的下一组目标生物,包括1种负鼠、4种真菌、3种蛔虫和1种甲虫。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报道,这些生物的基因测序工作将于今年内在美国的5家研究中心展开,研究所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资助。此前,科学家已经绘制出了人类、小鼠、蜜蜂和果蝇等动物的基因图谱,目前正在对紫海胆、大鼠、黑猩猩和牛等进行测序。对比不同物种的基因组,有助于研究生物进化过程辨别基因并分析其功能,了解人类发育和疾病的机理。南美负鼠是一种灰色、短尾的小型哺乳动物,它将成为基因密码被破解的第一种有袋动物。研究人员选中负鼠是由于这种…  相似文献   

3.
万有引力与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这一规律在微小的尺度上还适用吗 ?弦论所预言的高维空间和新型作用力存在吗 ?美国科学家利用新型实验装置进行的测量表明 ,至少在 10 8微米的尺度上 ,不存在引力定律异常现象。牛顿于约 3 0 0年前确定了万有引力公式 ,卡文迪许测定引力常数也有约 2 0 0年历史。近年来理论物理学的发展使一些科学家认为 ,在非常微小的尺度上 ,引力与距离的平方反比定律可能不成立。因此 ,用更精密的实验测量微小尺度上的引力 ,成为非常受关注的研究课题。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在前些时候出版的英国《自…  相似文献   

4.
英国将于 2 0 0 3年 1 0月启动一项研究工程 ,探寻人类的语言、宗教等行为的进化史。据当地媒体报道 ,科学家在曼彻斯附近举行的英国科学节上介绍说 ,这项名为“从露西语言 :社会化的脑考古学”的工程将持续 7年 ,由英国国家学术院提供 1 0 0万英镑的研究资金。工程将结合考古学、进化心理学、社会人类学、社会学和语言学等多领域专家的力量 ,尝试重现原始人类的行为 ,并与现代人及其它灵长动物进行对照。“露西”是一具南方古猿阿法种化石的代称 ,她生活在约35 0万年前的非洲 ,不一定是现代人直接的祖先 ,但她是从猿到人进化过程中重要的一…  相似文献   

5.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决定将 2 0 0 3年度格鲁伯基金宇宙学奖授予俄科学院院士拉希德·休尼亚耶夫 ,以表彰他在研究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及其与周围物质相互作用的方面所作出的“开创性贡献”。格鲁伯基金宇宙学奖由格鲁伯基金会和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共同设立 ,奖励在宇宙学领域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它被认为是宇宙学领域最重要的国际奖项之一 ,此前有 3名美国科学家和 1名英国科学家获此殊荣。今年的奖项将于 7月 15日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 2 5届大会开幕式上颁发。休尼亚耶夫 194 3年生在原苏联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就…  相似文献   

6.
以CO2浓度和温度升高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受到了世界各国科学家们的普遍关注。目前已经有大量关于森林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的研究报道和综述性文章,涉及分子、生理生态、种群和群落生态以及区域和全球尺度等微观和宏观领域的研究内容,因而要想对森林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研究进行全面的综述是相当困难的。因此,本文只简要评述了森林生态系统对升高CO2浓度和温度响应研究中的诸如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森林生长和生产力的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对升高CO2浓度和温度的响应、植被变化与全球碳循环的互动以及气候变化与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关系等几个热点问题。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区为我国的第二大林区,地处高山峡谷地带,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地带。相对简单的植物群落结构、较低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巨大的冷冻土壤碳库、不同演替阶段和功能的植物群落组合以及分布于林线附近的邻接效应等为研究针叶林系统对升高CO2浓度和温度的响应提供了良好的天然实验室。针叶林生产力、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以及土壤碳氮过程等对升高CO2浓度和温度的响应对于预测未来气候变化下针叶林系统的生态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美国正领导世界科学  来自英国政府首席科学家的一项新的研究显示 ,按照期刊论文和引文的计量研究 ,在被划分为富国和穷国的世界科学界 ,美国继续保持着绝对领导者的地位。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金 (DavidA .King) ,通过研究美国汤姆逊 -科学情报研究所 (ThomsonISI)《科学引文索引》的数据发现 ,在 1997年至 2 0 0 1年期间 ,美国发表的科学和工程论文达 1,2 6 5 ,0 0 0篇 ,总量是位居世界第二的英国的 3倍以上。在此期间 ,英国论文总量是 342 ,0 0 0篇。金在《自然》杂志上撰文写道 ,从另一方面看 ,仍按今年5月的扩张之前 15国计算 ,欧…  相似文献   

8.
科学家制造出一种新型的纳米线激光器 ,它小得可以集成到微芯片里 ,其开关可由电信号控制。美国哈佛大学的查尔斯·利伯及其同事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报告说 ,这种激光器是由硫化镉半导体制成的单根线 ,直径仅为 80到2 0 0纳米 ,因此称为纳米线激光器。此前已经有一些科学家制造出了类似的激光器 ,例如2 0 0 1年问世的第一种纳米线激光器由氧化锌制成 ,能发出紫外线激光。但这些激光器只能通过激光启动 ,而大多数应用场合需要能够用电启动。利伯和同事们设计的一种装置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在硅基板上制造出一根硫化镉纳米线 ,然后在上…  相似文献   

9.
正东南亚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在生物多样性管理和野生动植物贸易方面面临巨大挑战,对于该地区的许多陆地动物来说尤为严重。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的10个国家/地区是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和企业通过合法或非法贸易获得野生动植物的主要来源地,其在监管、执法和可持续性总体水平上存在许多不足和漏洞。2020年2月,国际野生动物贸易研究组织TRAFFIC发布了  相似文献   

10.
土壤盐分过高往往威胁植物生长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最近在一种名为拟南芥的植物中发现了可抵抗过多盐分侵袭的基因 ,并认为植入这种基因的农作物 ,在高盐分土壤中照样能够茁壮成长。有关资料表明 ,过高的盐分往往会破坏植物细胞的结构 ,并使细胞中的酶失去效用 ,从而造成植物脱水和死亡。全世界每年约有 1 0 0 0万公顷可耕地由于盐分过高而被荒废。法国国家农业研究所的科学家与日本、英国科学家合作研究后发现 ,拟南芥具有一种神奇的抵御高盐分侵袭的机制。拟南芥是一种芥菜 ,专家们发现它能把叶子中过多的盐分通过茎送回根部 ,再由根部将这…  相似文献   

11.
欧洲科学家预测,到2 0 15年,一半的欧洲人都会患上至少一种过敏症,严重的将威胁生命,轻微的也会降低生活质量。如不对引发过敏的原因进行探究,过敏将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流行病。英国《卫报》前些日报道,欧洲各国的过敏病例这些年呈快速上升趋势。例如,目前在英国,4 0 %的儿童至少患有一种过敏症。30年前,欧洲仅有三分之一的哮喘病例是过敏造成的,而这一比例如今已增至80 %。据估计,仅哮喘这一种疾病每年便导致欧洲90亿人次工作缺勤一天。专家认为,造成过敏人数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经过消毒的房间和几乎无菌的食品都使人…  相似文献   

12.
英国牛津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对在西伯利亚和新西兰采集的土壤标本进行研究时发现 ,脱氧核糖核酸 (DNA)可以在土壤中保存 4 0万年。该大学的阿兰·库珀教授称 ,研究人员对土壤样本中发现的古代猛犸和恐鸟的DNA进行分析后证实 ,DNA自然保存的时间远比人们想象的要长 ,这为史前研究和转基因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目前 ,库珀带领的研究小组正在新西兰南岛纳尔逊西北部的干燥洞穴里收集土样。他说 ,一铲土里可能有数百个物种的DNA ,其中一些属于早已灭绝的动物。令人惊讶的是 ,这些DNA竟没有被土壤中的细菌和病毒吞食 ,而是保存了下来。库珀教…  相似文献   

13.
美国和瑞士科学家日前通过基因疗法,将老鼠体内储存脂肪的细胞转化为消耗能量的细胞,使老鼠的体重平均减少了四分之一。这可能为治疗肥胖症以及糖尿病等与肥胖相关的疾病提供一种新方法。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前些日报道,美、瑞科学家给有患糖尿病倾向的老鼠静脉注射一种名为腺毒素的病毒。这种病毒含有一种促使动物体内产生“瘦身蛋白”Leptin的基因。在静脉注射2到4天后,老鼠体内由肝脏合成的Lep tin含量比正常水平高出近5 0倍。两周后,老鼠的体重减少了2 0 7克到2 80克,食量也减少了三分之一。研究人员随后对老鼠体内的脂肪细胞进行…  相似文献   

14.
国外新闻     
中国植物学家提出建立中越老跨国自然保护区中国科学家近日提出,中国、越南、老挝三国应在边境地区合作建立跨国境自然保护区,以共同承担位于这一区域的亚洲最大一块热带森林的保护工作。提出这一计划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学家裴盛基表示,中、越、老三国开展跨国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可以从整体上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也给活动范围较大的物种提供足够的栖息地。中国、老挝、越南三国交界地区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5万多平方公里,彼此间相互连接、互相依赖,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生物资源,是亚洲面积最大的热带森林区。中国科学院昆明…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生物安全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作为生物科技领域的领先者,英国较早开始布局生物安全政策,构建生物安全风险防控体系。本文通过梳理和分析英国国家生物安全战略、生物技术研发与应用、传染病和动植物疫情防控、抗生素耐药性应对、生物实验室管理、生物威胁防控和国际合作七个方面的具体政策和做法,总结英国生物安全防控体系的重要特点,包括:突出生物安全战略地位,统筹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布局生物风险评估网络,构筑有弹性的公共卫生体系;推进生物安全科技发展,规范双用生物技术管理;协同薄弱地区生物安全防控,承担生物安全国际责任。本文还借鉴英国的做法,提出对于我国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为生物安全相关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英国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柳叶刀》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称,医院常用来诊断疾病的X射线扫描可能是导致一部分人罹患癌症的原因。他们建议医生在使用该诊断方法时权衡利弊。医用X射线检查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目前普遍用于癌症早期和骨裂诊断的两种方法,也是人们可能接触到的最大的人造辐射源。其辐射能够穿透细胞,破坏DNA ,甚至诱发人体内出现某些癌细胞。牛津大学和英国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在对15个国家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英国每年诊断出的癌症病例中有0 6 %是由X射线检查所致。在X射线和CT检查更为普遍的日本,每年新增癌症…  相似文献   

17.
据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前些日的报告 ,外来物种在非洲蔓延迅速 ,严重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和经济发展 ,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多达数十亿美元。报告的主要起草人霍华德在报告的发表仪式上说 ,目前了解的外来物种给非洲造成的破坏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这些物种对非洲生态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可能比估计的要大得多。而在全球 ,外来物种入侵给各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要超过40 0 0亿美元。据介绍 ,外来物种指的是那些离开原有进化环境进入新环境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由于外来物种在新环境中没有天敌 ,繁殖迅速 ,抢夺其它物种的养分和生存空间 ,从而造成其…  相似文献   

18.
<正>来自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美国谷歌公司、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丹麦奥胡斯大学和德国锡根大学的科学家团队设计了一份有关大型量子计算机的技术蓝图。萨塞克斯大学将按照蓝图中的技术架构建造一个量子计算机的原型设备。该设备占地可能超过一个足球场,预计将耗资至少1亿英镑。该蓝图涵盖从内部电子元件到机器功率规格在内的一切要素,各国科学家可在这一技术架构下合作开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家近日提出,中国、越南、老挝三国应在边境地区合作建立跨国境自然保护区,以共同承担位于这一区域的亚洲最大一块热带森林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20.
科学家们在瑞士伯尔尼大学开幕的第三次国际外来生物大会上指出,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正对生态、人类健康乃至国民经济发展造成越来越大的危害,各国应加强对外来有害物种入侵的防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