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本实验通过单因子变量分析法,研究不同浓度青霉素对丹参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确定培养基中青霉素的最适浓度范围.实验结果表明:在MS+6-BA(0.9mg/L)的培养基中浓度为800单位/ml的青霉素钠盐对丹参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高达97%;10000单位/ml的青霉素钠盐对丹参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为0%(完全抑制).通过本次研究对提高丹参愈伤组织诱导率,为丹参组织培养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成熟提供较优参数选择依据,也为丹参后续的遗传转化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过程具有重要作用.用于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通常为2,4-D、NAA、6-BA等.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不同浓度及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间的配比对植物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对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物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过程中的影响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4.
5.
影响植物愈伤组织形成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增殖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结合相关材料,综述了培养基、pH、植物激素、光照、温度、植物外植体等因素对植物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8种不同培养基和2种不同培养条件进行地钱的组织培养条件的探索。结果发现,相同剂量(2 mg.L-1)的NAA和IBA对牛角藓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明显,而GA3、6-BA则抑制。光照对地钱愈伤组织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8.
盐碱胁迫对沙枣愈伤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研究了不同pH和NAA浓度对沙枣愈伤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0.5mg/L与1mg/L NAA浓度对沙枣愈伤组织存活率影响显著,pH对沙枣愈伤组织的存活率有极显著影响.通过方差分析可知,沙枣在pH为5.5时与pH为7.0,8.5,10.0时的存活率有极为显著的差异,在pH为8.5,10.0的盐碱胁迫下也能形成愈伤组织.通过继代培育,筛选出耐盐碱的沙枣优良品种,可为盐碱地生态经济树种的选择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研究龙船花(Ixora chinensis Lam)花药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条件,探索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低温预处理对诱导龙船花花药愈伤组织的影响.以"杏黄色龙船花"(I.coccinea cv"Apricot Gold")和"宫粉龙船花"("Ixora×westii")品种为材料,分别将其单核期花药在含有不同植物...  相似文献   

10.
濒危植物延龄草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延龄草愈伤组织诱导研究发现,延龄草根茎所产生的愈伤组织在1/2 MS BA(苄基氨基嘌呤)1.2 mg.L-1 IAA(吲哚乙酸)0.6 mg.L-1培养基中较好,诱导频率为83.33%;在1/2 MS BA 1.2 mg.L-1 IAA 1.2 mg.L-1培养基中次之,诱导频率为66.67%;在1/2 MS BA 1.2 mg.L-1 IAA 0.2 mg.L-1培养基中也能产生,但质地较差,诱导频率为22.22%;在1/2 MS BA 1.2 mg.L-1 NAA(萘乙酸)0.2mg.L-1培养基中也能产生少量.可见,以1/2 MS作为基础培养基,加入1.2 mg.L-1BA和0.6 mg.L-1IAA,以根茎为外植体进行延龄草组织培养,能产生大量的愈伤组织.研究表明,利用组织培养繁殖延龄草是一种有效、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丹参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丹参的茎、叶、芽、花药为外植体,对丹参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茎、叶在MS附加BA和2,4-D不同组合的培养基上易形成愈伤组织,且生长速度快。芽增殖培养基以MS附加BA1.0-2.0mg/L、NAA0.1mg/L为佳。叶片、花药在MS附加BA1.0mg/L、NAA0.1mg/L的培养基上可诱导不定芽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丹参根部活性成分的分布规律,为丹参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将丹参根部分别从横向和纵向切段,采用HPLC测定其中7种活性成分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丹参根部活性成分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根部从外向内各成分含量均呈降低趋势,表皮中含量最高。根部从上至下水溶性成分含量呈降低趋势,上部含量最高;而脂溶性成分含量则呈升高趋势,下部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灌溉对丹参的产量和质量的影响,采用田间管灌试验法,对不同土壤含水量下的丹参产量及有效成分含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相对湿度小于30%(特别重度干旱)时,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丹参酮Ⅰ和隐丹参酮含量均最高,但是丹参产量低。适度灌溉后,产量大幅提高,有效成分含量符合药典要求。土壤含水量过多时,各有效成分含量均最低。综合丹参药用价值和经济效益,采收前期土壤相对湿度小于30%(特别重度干旱)时,应适度灌溉,可以达到不减产甚至增产的效果。本研究为丹参采收前期土壤水分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导致丹参连作障碍的邻苯二甲酸与立枯丝核菌菌丝生长的相互作用,采用气相色谱法确定邻苯二甲酸的来源;通过室内菌丝生长抑制实验,研究邻苯二甲酸对立枯丝核菌菌丝生长的作用及临界浓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菌丝生长抑制实验中培养体系在菌丝生长前后邻苯二甲酸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丹参植株地上部含有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成分,总相对含量为8.264%;地下部含有5种邻苯二甲酸酯类成分,总相对含量为1.069%;邻苯二甲酸浓度对立枯丝核菌菌丝的生长存在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作用方式,在其浓度为0.1 mg/mL时,立枯丝核菌菌落数最多且菌落直径最大。在相同培养条件下,邻苯二甲酸的加入促进了立枯丝核菌生长繁殖,但其含量没有降低,证明邻苯二甲酸不是给立枯丝核菌生长提供碳源,而是起到相当于催化剂的作用。该研究旨在为克服丹参连作障碍提供新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导致丹参连作障碍的邻苯二甲酸与立枯丝核菌菌丝生长的相互作用,采用气相色谱法确定邻苯二甲酸的来源;通过室内菌丝生长抑制实验,研究邻苯二甲酸对立枯丝核菌菌丝生长的作用及临界浓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菌丝生长抑制实验中培养体系在菌丝生长前后邻苯二甲酸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丹参植株地上部含有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成分,总相对含量为8.264%;地下部含有5种邻苯二甲酸酯类成分,总相对含量为1.069%;邻苯二甲酸浓度对立枯丝核菌菌丝的生长存在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作用方式,在其浓度为0.1 mg/mL时,立枯丝核菌菌落数最多且菌落直径最大。在相同培养条件下,邻苯二甲酸的加入促进了立枯丝核菌生长繁殖,但其含量没有降低,证明邻苯二甲酸不是给立枯丝核菌生长提供碳源,而是起到相当于催化剂的作用。该研究旨在为克服丹参连作障碍提供新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立超高压提取-亲水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法(UPE-HILIC-DAD-ESI-TOF/MS)测定丹参中丹酚酸类成分的方法,并用于山东产区丹参中丹酚酸类成分的测定。采用单因素试验对超高压提取条件进行了系统优化;采用Waters XBridge Amide色谱柱进行分析,以水溶液(0.8%甲酸、20 mmol/L甲酸铵、30%乙腈、10%正丁醇)-乙腈(0.8%甲酸)为流动相体系,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柱温为25 ℃,检测波长为280 nm;采用DAD-ESI-TOF/MS对各化合物进行鉴别,采用HILIC-DAD对各化合物进行定量测定。在优化的提取条件下,超高压提取法的提取率明显优于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水浴回流提取法;采用HILIC法可以实现丹参中丹酚酸类成分的较好分离;通过ESI-TOF/MS获得的精确分子量信息和DAD获得的紫外吸收信息结合标准对照品可以对各化合物进行准确鉴别;对7种丹酚酸类成分(丹酚酸A、迷迭香酸、原儿茶醛、原儿茶酸、熊果酸、紫草酸、丹酚酸B)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各化合物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0~1.000 0),各化合物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311~0.438、1.218~1.517、0.104~0.147、0.375~0.527、0.303~0.401、4.025~4.935、35.628~44.255 mg/g。该方法提取效率高、分离度好,为丹参中丹酚酸类成分提取、测定和质量评价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利用盆栽实验考察不同水分和施磷水平下接种AM真菌对丹参幼苗生长及品质的影响.通过测定丹参生长量、全氮、全磷、丹参酮ⅡA和丹参多糖的含量来研究丹参幼苗的生长及品质.结果发现,相同水分及施磷水平下,接菌株的株高、根长、根冠比、全氮、全磷、丹参酮ⅡA和丹参多糖的含量显著高于未接菌株.相同水分不同施磷水平下,随施磷量的增加,丹参株高、根长、根冠比、全氮、全磷、丹参酮ⅡA和丹参多糖的含量均先升高后下降,在第二施磷水平(P2)为0.15 g/kg时达到最大,全氮和全磷质量分数最大分别为1.842%和0.354%.不同水分相同施磷水平下,接种株丹参酮ⅡA和丹参多糖的含量显著高于未接菌株,70%田间持水量下丹参酮ⅡA和丹参多糖含量较高.70%田间持水量及施磷质量分数为0.15 g/kg时接种株的丹参酮ⅡA和丹参多糖质量分数最大,分别为0.252%和6.166%,较对照组分别提高0.016%和1.516%.  相似文献   

18.
以膜荚黄芪幼叶为外植体,运用正交设计研究2,4-D、6-BA和NAA等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愈伤组织生产黄芪黄酮和黄芪皂苷的影响.结果表明对黄芪黄酮合成的影响顺序是:NAA〉6-BA〉2,4-D;对黄芪皂苷合成的影响顺序是:2,4-D〉6-BA〉NAA.生产黄芪黄酮和黄芪皂苷的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2,4-D(0.5mg·L^-1)+6-BA(1.0mg·L^-1)+NAA(2.0mg·L^-1和MS+2,4-D(2.0mg·L^-1)+6-BA(2.0mg·L^-1)+NAA(1.0mg·L^-1).细胞伸长有利于愈伤组织中次生代谢物质的合成.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不同培养条件对白花丹参组培苗玻璃化的影响,以白花丹参不育变异品种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KT/NAA比例、活性炭添加及琼脂浓度对防治白花丹参组培苗玻璃化现象的作用。结果表明,当KT浓度为1.5 mg·L-1、NAA浓度为0.5 mg·L-1、培养基中添加0.3%活性炭、琼脂浓度为0.8%时,白花丹参组培苗增殖系数较高,玻璃化率低,炼苗成功率最高。因此, MS+KT 1.5 mg·L-1 +NAA 0. 5 mg·L-1+琼脂0.8%+活性炭0.3%的培养基可以有效防治白花丹参组织培养中的玻璃化现象。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比了减压法与常规法提取中药丹参得到的丹酚酸B含量、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干膏得率、提取液透光率以及DPPH自由基清除率。优选减压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 %、料液比1:10、真空度0.07 MPa、温度为50 ℃、提取时间1.0 h。在相同的溶剂条件下,丹参采用减压提取与加热回流提取,丹酚酸B的提取率及DPPH自由基清除率相当,高于超声提取和温浸提取;减压提取法的干膏得率、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高于超声提取和温浸提取,但是低于加热回流提取。综合比较,减压法具有丹酚酸B提取率高、提取液澄清和杂质少等特点,优于常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