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市环境治理是各级管理者依据国家和当地的环境政策、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和教育等各种手段,调控人类生产生活行为,协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限制人类损害城市环境质量的活动的有关行为的总称。城市环境治理模式是管理城市的方式方法与规制。城市环境治理模式主要包括政府直控型环境治理模式、市场化治理模式和自愿性环境治理模式等几大类。  相似文献   

2.
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追求,应该是物质与精神的平衡,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怎样建设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成为了城市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城市文化水平的反映,文章通过阐述城市雕塑建设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城市雕塑与自然环境;城市雕塑与人的发展,进一步说明城市雕塑在城市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商艳 《科技咨询导报》2008,(13):114-114
人是城市的主体,城市中的生态人居环境是人类渴望拥有的健康、舒适、美观的居住环境。这要求人、居住环境,自然的和谐、平衡。  相似文献   

4.
城市地学环境研究主要涉及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地质和地理环境、地壳和地表运动、水环境、大气环境等方面及其相应的灾害潜在性的研究、防护,其中也包括了人类活动对地学环境的影响,其范围和深度主要取决于在人类活动中,直接和间接移动地球物质的量。文章强调了在城市,特别是在特大城市的持续发展中,要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和减少城市对抗地学灾害的脆弱性,同时阐述了对城市地学环境保护和管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伴随社会经济发展,人类进入“城市化”时代.伴随着城市发展,城市问题相继出现,严重威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提出城市生态化建设,在城市生态化建设过程中,环境伦理的建设十分必要,本文提出了环境伦理建设的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城市空间形态中的人类行为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城市空间的创造,为人类提供了一个优化的生活环境,人类的各种行为也同时塑造了城市空间,城市是建筑与文化的集成,建筑个性的多样化应融入城市环境的整体性之中,才能保证城市居民对城市空间和生活环境的认知,把握和使用,因此,只有加深对人的认识,将城市的空间形态与人的行为模式统一起来加以研究,才能推动和完成城市的整体设计。  相似文献   

7.
生态足迹、城市化与循环经济--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经济学家认为,经济系统是生物圈生态经济系统(环境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环境承载力是人类可安全施加给环境的最大“荷载”量,其关键问题是某一特定数量的人口需要多大面积的生产性土地来支撑.城市是人类消费物质、能源最强烈的节点和全球生态系统压力最大的“生态黑洞”和“熵黑洞”,城市自身无法实现可持续,但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生态足迹概念模型从人类需求占用角度为评估人类对环境系统的承载压力及环境可持续状态提供了较好的测量方法.通过上海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生态足迹的计算及变化分析,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讨论了城市化及生态退化的关系,分析了生态足迹贸易对环境的作用,指出了城市对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重要地位.当前的城市化必须摒弃过度扩张的发展模式;杜绝奢侈消费,重新考虑现行经济增长政策的隐性成本;开展清洁生产,充分综合利用好现有资源,发展循环经济,降低城市人均生态足迹及对其支撑区域的生态压力,建设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8.
李菊  王震洪 《贵州科学》2009,27(2):90-96
本文首先介绍建国以来贵州省的城市化进程,结合贵州省脆弱的喀斯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探讨贵州省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贵州省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①城市空气质量差,酸雨严重,“热岛效应”突出;②城市绿地率不高且布局不够合理,水土流失严重;③城市水体污染问题突出,影响了水环境质量;④城市噪声污染总体上不容乐观;⑤地质灾害较重;⑥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最后提出在喀斯特地区重建城市生态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思路,我们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才会真正造福于人类。要高举科学发展的旗帜,走城市生态化道路,城市环境及人居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安全,失业率低、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高新技术占主导地位,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10.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环境艺术是人类精神状态的体现,它来源于历史背景、民族文化、地域特色等因素。本文探讨了作为陶瓷艺术的现代陶瓷壁饰及其与城市环境艺术的结合,陶瓷壁饰在城市环境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处于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生存居住环境,理想的城市人居环境应是适于人类生存、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南宁市人居环境的建设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城市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都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科技日新月异、社会飞速发展,人类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人类的精神生活也得到极大丰富。与此同时,全球化、工业化、信息化所带来的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和环境景观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传统的城市街区消失在现代的摩天大楼下,城市建筑和景观越来越突出商业色彩。面对这些人造景观,人们突然惊觉周围环境的陌生而产生一种莫名的失落感。因此,现代都市人文景观的建设和都市环境空间的营造,向建筑师和空间设计师提出了严峻的课题。围绕环境雕塑与环境空间,探讨环境、人、环境雕塑之间的协调性,正是本文的一个基本定位。  相似文献   

13.
陈坤琨  陈曦 《科技信息》2009,(9):114-115
城市环境地质是一门新兴学科,是环境地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的经济和工程活动引发了一系列的城市环境地质问题,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在当代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由于对地质环境认识不足而出现的失误和工程地质问题。指出在城市化建设中要认清潜在的环境地质问题,以促进城市地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城市的发展和安全,并论述了国内外城市地质工作进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已经成为人类繁衍、发展的主要地点,同时也是人类技术进步、经济不断发展的结晶。但是,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极大的超出了自然所能承受的范围,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的出现,甚至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生态危机。而林业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加强林业建设对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以及加强我国城市地区生态环境的建设有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实践教学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城市环境生态学是研究城市人类活动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鉴于其综合性特点,在该门课程的实际教学中,设计基础认识、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专题讨论四大板块,并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能有效地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韩志群 《遵义科技》2009,37(4):35-35,9
城市植物的多样性只是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而城市动物与植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维系着园林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对城市生态系统功能的提高和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试论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以中国城市为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指出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涉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自然 环境保护,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协调发展关系。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城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前提条件,是国民经济持结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王紫雯 《杭州科技》1999,20(6):25-26
近年来,景观规划在城市景观特色保护与城市环境设计中得到广泛的运用。早在60年代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始把它运用于建筑学、规划学中,开创了景观规划与环境设计的先例,其目标指向在人类与他们的环境之间创造协调和谐的气氛,把土地开发利用与环境资源保护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关系。景观规划理论注重把自然生态学与人类的文化美学结合在一起,涉及感性的三维空间、社会形态的深层空间、历史的延续空间;它的观察方法注重的是动态的、变化的、系统整体的;把人与景观看成一个生态系统,考虑人与社会、历史沿革等要素间的相互影响和心理活动等特点;要求…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地貌环境的脆弱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城市地貌环境具有两大地域系统和三类地貌单元。由于城市中人类活动产生的反馈效应日益强化,城市地貌环境具有明显的脆弱性,表现为:环境变异敏感度高,环境的持续利用性降低和环境对灾变的承受弹性较小。  相似文献   

20.
居住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之一,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居住区的建设,居住区是市民日常生活、使用时间最长、也是城市建设占地面积最多的场所.城市居民的生活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已逐步从基本的物质、能量和空间需要到更丰富的精神、信息、文化需求,从追求多样性的人工环境到追求与大自然的贴近和交流.因此,建设一个安全、舒适、高质量的生活居住区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