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处理国家关系时,既可“投桃报李”,亦可“以牙还牙”,前者是友好行动,后者则是报复行为。当代各种不同的报复自古以来,报复在国家关系中是经常发生的事。在当前的国家关系中,各种报复行动更是屡见不鲜。譬如: 苏联和西方国家间常开“驱逐战”。1987年3月2日,法国以欧洲阿丽亚娜火箭间谍案为由驱逐了三名苏联外交人员;4日苏联即升级报复,宣布驱逐六名法国外文人员;法国又于5日将驱逐苏联的人员也增加到六名。近年来,苏联同英、美之间也常开“驱逐战”,1987年英苏之间的一次驱逐战持续了四五轮才罢休。西方国家自身之间常开“贸易战”,各方采取的措  相似文献   

2.
苏联对缓和的解释在政治讨论中,几乎没有谈到伊朗问题。当时美国正在冷静观察伊朗形势。美国方面也未提伊朗问题。集中讨论了阿富汗问题和东西方关系。阿富汗问题,归根结底,同西方如何对待苏联这个根本问题有关。但是,美国同欧洲的态度有若干差异。例如,西德处于同华约军队对峙的前沿。从民族方面说,东德有1,600万德国人,成为孤岛的西柏林约有200万人,此外在东欧的捷克和波兰也有约200万德国人,西德必须考虑处在东方的德国人的命运。还有一件日本人一向不大清楚的事情:德国在希特勒时代向东欧、西欧发动了侵略,战后西德同西方建立  相似文献   

3.
近几个月来.苏联分别同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同印度、巴基斯坦、美国等商谈了阿富汗问题,在外交上表现出“积极姿态”。据此,国际上有人散布.“苏联可能探讨‘体面撤兵’的时机”,认为“在中东和国际形势发生激烈变化的情况下,阿富汗问题正出现政治解决的动向”。但事实表明,苏联坚持武装霸占阿富汗的立场并没有改变,它的军队为在阿富汗长期呆下去而作积极准备,并加紧了对阿富汗游击队的进攻。  相似文献   

4.
一年多来,苏联在中东、特别是在波斯湾和红海地区恣意渗透扩张,引起了西方的极大震动。西方国家的许多战略分析家认为,俄国人在这个供应西方石油的主要产地、欧洲的重要侧翼开刀,已使西方世界面临着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危险的”、“战略性的威胁”。熊爪伸到“世界油库”去年四月,苏联在阿富汗策动政变,进而把熊爪伸向中东油田。两个月之后,它又  相似文献   

5.
苏联入侵阿富汗,已经整整一年了。这一年的国际形势,主要是围绕阿富汗事件发展变化的。虽然后来发生的两伊战争引起了很大的国际反响,但是这一年来影响整个形势发展和促使世界战略发生变化的,还是阿富汗事件。最近的波兰局势,也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大事。关于苏联入侵阿富汗以来的世界局势,国际上曾有种种不同的见解,本文想就此谈谈个人的看法。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略图谋和得失国际上有一种说法,认为苏联入侵阿富汗只“是一种防御性行动”,实际上并没有得到什么新的东西。这种说法对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略图谋以及对世界和平的威胁,是估计不足的,甚至起了掩饰苏联扩张行  相似文献   

6.
苏联侵略军野蛮地屠杀阿富汗人民,而后者正在浴血抵抗。全世界同声谴责侵略者,寄同情于为独立而战的英雄人民。我们在本期刊登一组文章和漫画,同广大读者一道,坚决反对苏联霸权主义,声援阿富汗人民。  相似文献   

7.
苏联侵略阿富汗,使西方一些人对苏联牌“缓和”的观感为之一变。有些曾经陶醉于克里姆林宫多年装潢起来的歌舞升平假象的人们,现在纷纷指出,“缓和濒临破灭”,“缓和的黄金时代早已成了过眼烟云”,苏联刮起了“新的冷战的寒风”。美国《芝加哥论坛报》甚至直率地问道:“第三次世界大战开始了吗?”然而,莫斯科的“缓和”乐师们置若罔闻,还在起劲地吹打。他们毫不脸红,决不因阿富汗上空炮弹的嘶鸣同缓和的极不协调而感到尴尬。请听听这些“缓和”新曲吧! “改变某个国家的社会政治  相似文献   

8.
阿曼德·哈默先生不久前会见勃列日涅夫后,热心地替后者向西方传话:一俟阿富汗“秩序安定”,苏联“肯定会撤军”。许多人对这项过于令人宽心的承诺表示怀疑,哈默却说:“我感到,而且我认为,勃列日涅夫先生说的是实话”;“我们应该相信”他的话。哈默何许人也?这位义务使者兼说客,乃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从事对苏贸易已有近六十年历史。西方石油公司一九七三年同苏联签订了二十年长期合同,每年出售五亿美元的磷酸  相似文献   

9.
新年过后,看到了一些耐人寻味的新闻。“十二名苏联士兵由于拒绝与卡尔迈勒军队合作去同阿富汗游击队作战,在阿富汗的坎大哈市被处决。”“由联合国特使迭戈·科多维斯准备的一份秘密备忘录说,苏联提出,如达成一项全面协议,使外国停止对圣战者的支持,它就在六个月内从阿富汗搬出军队。”  相似文献   

10.
东西方经济关系今非昔比.苏联、东欧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目前已比战后初期增加了几百倍,其他各种渠道的经济联系也日益加强,东西方经济关系有了比较牢固的基础,并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经济交往必然影响到政治关系.本文试从东西方经济关系的现状,探索八十年代的发展前景及其对政治形势的影响.迅速发展的七十年代东西方经济关系战后三十多年来,东西方经济关系如同政治关系一样,经历了从解冻逐步发展到建立比较牢固和广泛联系的过程.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上半期的十年间,赫鲁晓夫发展了同西方的经济贸易.东欧随之也打开了同西方的关系.六十年代中期以后,苏联、东欧进行经济改革,出于实际需  相似文献   

11.
关键在行动     
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7月28日在苏联远东港口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就苏联国内外政策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中广泛地谈了亚太地区形势、苏联关于亚洲安全体系的主张、中苏关系、苏美关系、苏日关系、阿富汗问题以及柬埔寨问题。同过去苏联领导人以及同他自己过去的讲话  相似文献   

12.
苏联入侵阿富汗标志着苏联扩张主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同时也使阿富汗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反霸斗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阿富汗成了当前国际局势中一个突出的“热点”。三个月来,阿富汗人民反抗苏联侵略的斗争形势如何?它的前景怎样?苏联会从阿富汗撤军吗?阿富汗问题目前有可能实现政治解决吗?这些都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苏联做出愿意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姿态,但是,本文举出五件事实说明它仍然着眼于军事解决。在苏军队侵占和屠戮下,阿富汗人民已流血七年了。现在还在继续流血。而入侵苏军由于遭阿富汗人民的英勇抵抗,也在流血。苏联新领导人不得不公开承认:“阿富汗已变成了流血的伤口。”据阿富汗抵抗组织伊斯兰促进会负责人最近说,从1979年底苏侵占阿富汗以来,阿富汗人死伤了50万,75%的村庄被毁,500多万人流亡国外,200多万人在国内流离失所,首都喀布尔已挤满了难民。同时,侵  相似文献   

14.
苏联入侵阿富汗后不久,《真理报》突然宣布了苏联内务部第一副部长帕普京在“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死亡。帕普京究竟死于何时何地,他的死同阿富汗事件有何关系,至今还是个谜。下面是英国《外事报道》的说法。  相似文献   

15.
“乱世出枭雄”。中亚国家阿富汗近年来战乱不断。先是1978年人民民主党发动“四月革命”推翻第一任总统达乌德,继而1979年底苏联军队大举侵入,阿富汗抵抗组织蜂拥而起进行“圣战”。在1989年苏军终于撤出和1992年由苏联扶植的纳吉布拉政权倒台后,曾经为着同一个目标战斗过的各抵抗组织却发生了火并。阿富汗大规模内战从此开始。这期间局势风起云涌,各路“诸侯”纷纷登场。就目前来说,最引人关注的人物  相似文献   

16.
16日以色列内阁会议悍然决定允许犹太人购买以色列占领下的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阿拉伯土地,遭到联合国秘书长和阿拉伯国家的谴责。美、英、法、西德、日本财经部长举行会议,讨论日益恶化的西方经济。阿富汗电台宣布革命委员会主席塔拉基下台,内阁总理哈菲祖拉·阿明接任;外电报道二十一日苏联战斗部队十个连开进阿富汗,并空运大量武器弹药;二十三日阿明说,阿富汗同苏关系非常好;二十六日美官方警告苏在阿富汗的军事升级。 17日加拿大议会代表团八日至今访华。日本众议院大选开始。柯西金率高级代表团十日至今到埃塞俄比亚和南也门活动。 18日第三十四届联大开幕,十九日总务委员会通过将“柬埔寨局势”问题列入本届大会议程;二  相似文献   

17.
20年前,我曾随喀布尔大学的师生到过阿富汗的潘杰希尔山谷,进行人文考察。它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潘杰希尔是阿富汗北部的一个峰峦迭起、山势奇伟的谷地,距首都喀布尔仅120公里,是通往东北地区的咽喉地带。苏联入侵阿富汗以来,曾多次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相似文献   

18.
安德罗波夫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前后,苏联国内外形势是严竣的。国内,农业歉收,经济增长率下降,机关、企业纪律松弛。对外,苏美关系紧张,军备竟赛压力很大,同西欧、日本甚至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上都有很多难题。在第三世界,由于入俊阿富汗,苏联的声誉也在走下坡路.  相似文献   

19.
据美国报刊报道,自5月下旬以来,苏联领导人通过各种途径呼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要工业国家在今后的5年中向苏联提供1000—250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苏联则以推行根本性的经济改革作为回报。戈尔巴乔夫的特使普里马科夫和苏联第一副总理谢尔巴科夫5月底访美,主要是向美国解释苏联新的反危机纲领内容和讨论西方为苏联的改革提供援助的问题。据报道,以“改革派”经济学家亚夫林斯基为首的一个苏联经济学家小组早些时候已前往美国,同哈佛大  相似文献   

20.
二次大战前夕,绥靖主义在欧美盛极一时。英国和法国的绥靖政策大大鼓励和培育了法西斯德国。西方(包括美国)的绥靖政策,也对法西斯意大利和军国主义日本,在不同程度上起了催化剂的作用,从而促使希特勒提前发动了世界大战。时隔三、四十年,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在国内拚命扩军备战,对外竭力侵略扩张,威胁和破坏世界和平,走上了希特勒的老路。与此同时,绥靖主义又抬头了。它助长了北极熊侵略的胆量、扩张的势头。如今,苏联已经悍然出兵侵略阿富汗,其扩张野心已暴露无遗,而西方的一些绥靖主义者却仍对北极熊幻想联翩,希图维持欧洲地区的“缓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