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该文基于中国2004—2015年25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方法评估了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建立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影响,并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进一步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建立显著降低了城市环境污染,可以平均降低城市环境污染8.74%.机制检验表明: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建立推动了城市绿色发展,主要通过技术效应和环境规制效应降低城市环境污染.城市规模异质性检验表明:II型大城市的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建立加剧了环境污染,而其他规模类型的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建立都具有减污效应.政策异质性检验表明:创新型试点城市建立受到“智慧城市”政策、“低碳城市”政策和“两控区”政策影响的地区的环境抑制效应更强,而受到“两控区”政策影响的创新型试点城市减污效应最大.区域异质性表明:西部地区减污效应比东部和中部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杭州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近年来,杭州市委、市政府带领广大科技人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快实“施一号工程”,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全力打造杭“州和谐创业”模式,加“强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创新创业环境建设,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了城市的创新能力,促进了杭州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立足科学发展,创新创业环境持续改善——不断完善科技进步政策环境;着力解决科技中小企业融“资瓶颈”;举办特色亮点活动,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加强创新创业能…  相似文献   

3.
《今日科技》2012,(3):28-28
今年南湖区科技创新工作将继续以建设浙江省科技创新副中心和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核心区为主要目标,全力推进“蓝色智慧南湖”建设,实施“六新”计划,即:加快产业倍增和集聚,建设产业新高地;加快创新型企业培育,打造创业新干线;推进平台扩容升级,拓展发展新空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引进,集聚合作新力量;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优化创新新环境、启动“智慧城市”示范工程,构建智慧新生活。  相似文献   

4.
今天,就想围绕加快创新创业步伐,全力打造"创新型城市"提几点意见.主要研究一下如何结合省党代会精神,在"创新强省,创业富民"的发展思路、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来总结杭州在打造创新型城市一年以来的成效和差距,商讨一下今后怎么办.  相似文献   

5.
2013年以来,杭州市科技创新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省科技厅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以建设创新型城市、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发展创新型经济为重点,着力完善科技政策体系,营造创业创新氛围,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体现出六方面的亮点。  相似文献   

6.
坚定不移地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是省委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温州市委十届二次全会进一步提出,要把创新发展作为第三次跨越的主导战略,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抓手,在创新中创业,在创业中创新,以创新增优势,以创新促发展。龙湾区作为温州市工业大区和城市副中心,近年来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技强区”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7.
正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新技术革命和新经济浪潮的兴起,在城市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杭州先后提出"科教兴市"和"创新强市"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推进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这个过程,是坚持"制度重于技术、环境重于政策"理念,政府与市场两只手共同推进的过程;是学习但不复制美国硅谷,不断优化创业创新环境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今日科技》2013,(11):30-31
今年以来,杭州市科委根据浙江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的未来五年全省实现“八培增、两提高”的目标任务,按照杭州1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认真做好相关指标任务的分解落实,着力完善科技政策体系,营造创业创新氛围,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9.
<正>自启动创新型城市建设以来,滁州市以《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案》为指针,围绕企业、项目、园区"三个核心",突出企业主体、创新载体、产学研一体"三体建设",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滁州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步伐。一、滁州市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主要做法及成效1.着力加强创新载体建设  相似文献   

10.
近郊村落处于城市与乡村两大系统的交接地带,随着城市的空间扩张,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近郊村落呈现出一系列边缘化特征:社会政策的边缘性、社会结构的混杂性、村庄发展的过渡性、社会成员的异质性。处于城市化过程的近郊村落正面临着城乡两种社会因子的交集,形成了独特的“边缘效应”。既为近郊村提供了发展条件、机遇和自主行动的空间,构建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缓冲带,也带来了新的社会矛盾。正确认识近郊村落的“边缘化”现象,合理利用其“边缘效应”,妥善处理政府、市场与村庄的关系,实现城乡“融合”而非农村单向度地融入城市,走“乡土型城市化”道路,或许可以成为中国农村城市化的一种新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为顺应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基本趋势,2012年联合国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提出了探索“绿色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要主导适应这种绿色转型。为此,要以绿色为导向确立创新创业课程开发理念,通过专业课程开发,探索绿色导向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课程、创新创业核心能力课程、创新创业综合素质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2.
消除贫困是长江经济带面临的主要任务,而城镇化是否有助于减贫关系到政策走向.该文利用长江经济带2000年~2016年面板数据,运用GS2SLS方法对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减贫效应进行实证考察.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贫困问题具有空间外溢性,长江下游地区表现为正空间外溢性,而中上游地区表现为负空间外溢性;城镇化与贫困问题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而分区域检验后这一关系更为显著;长江经济带现阶段仅有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湖北省跨越了“倒U”型曲线拐点值,表明贫困问题的解决并非城镇化的必然结果而是其阶段性表现;基础设施效应是城镇化影响贫困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6年—2019年中国省级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了制造业服务化对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及中介机制.研究发现:1) 绿色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和空间溢出效应.全国层面,制造业服务化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呈显著的“N”型曲线,在考虑内生性和稳健性后,该结论依旧成立.2) 制造业服务化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和行业异质性.相比于非长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制造业服务化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更为显著;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服务化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服务化对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呈“N”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服务化对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不显著.3) 中介效应分析表明,企业成长和创新集聚是制造业服务化影响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中介机制.最后根据结论提出简要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是国家创新系统中知识基础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当前经济结构升级转型与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该研究构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的综合评价指标,测算了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水平.在考虑空间因素影响的条件下,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核密度估计法研究我国省域知识密集型服务创新水平的空间分布、聚集模式及时空演变规律.研究发现,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水平整体较低,形成不同的趋同俱乐部,出现俱乐部之间趋异的现象.KIBS创新在空间上总体呈现出由东向西递减的“核心—边缘”结构,创新扩散遵循着地理距离衰减效应.在时间演进上呈“单峰-多峰”的动态演进趋势和阶段性特征,呈现出不同的空间集聚模式,高高集聚区主要分布在江浙沪和环渤海心脏地带(北京和天津),而大西南和大西北大部分地区则属于低低的空间集聚模式.  相似文献   

15.
在影响创业环境的因素中,创业成本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创业成本高低已成为各地政府推动创新、集聚创新人才和吸引创业投资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将创业成本划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其中显性成本指生活成本、人力成本和商务成本;隐性成本则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方面衡量.借鉴经济地理法和空间计量学的相关概念分别描述...  相似文献   

16.
选取贵州省为研究样本,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熵值法、空间探索性分析(ESDA)、空间回归模型等方法,借助Open GeoDA、ArcGIS等工具从时空两个视角分别探究贵州省旅游经济时空演化特征以及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 2009年-2018年贵州省各市州间旅游经济差异明显且总体差异上有扩大趋势,旅游经济发展非均衡性格局特征明显.2) 整体上贵州省东南部各州市旅游经济发展优于西北部地区,空间结构实现了从“贵阳-黔东南”双核结构向“贵阳”单核结构的转变,贵阳市“一枝独秀”的发展趋势日益凸显.3) Moran's I为正且随时间推移呈现出波动下降的演变趋势,局部自相关随着时间的变化,H-H型的市州数量变少,L-L型市州数量先增后减,L-H型数量从无到有,旅游经济发展表现出离散型发展趋势.4)旅游资源、接待能力、交通条件、科技创新、政府投入、人力资源和经济水平对山地省区旅游发展均具有显著的驱动作用.空间回归模型SLM检验发现,政府投入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调控力表现最为强劲,人力资源、旅游资源和经济水平等动力因素保持持续正向驱动,科技创新助推智慧旅游建设由负转正,交通条件因区域协作不充分转为负向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科技创新资源是区域开展创新活动的基石,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长三角区域4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全局和局部自相关等方法,重点分析了2000—2018年长三角区域研发经费、研发人员、企业等科技创新资源的空间分布及动态演变特征,并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科技创新资源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资源总体较为丰富,大致呈现出合肥-南京-苏州-上海-杭州-宁波等城市构成的Z形空间格局,空间差异在2000—2018年呈现出不断缩小的态势,科技创新资源对区域创新能力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随着科技创新资源空间分布的越来越均衡,区域创新能力也相应呈现出越来越高的趋势。提出了促进长三角区域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运用墒权灰色关联模型对2003-2013年河南省健康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研究,借此分析河南省健康城镇化的空间演变特征。结果发现:河南省健康城镇化空间格局总体变动不大,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中西高—东南低"的特点;社会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及资源环境子系统对健康城镇化发展影响较大,人口城镇化子系统对健康城镇化的影响在逐步减小,城乡统筹子系统则有所加强。  相似文献   

19.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及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构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剖析了普通高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瓶颈,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育人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0.
高校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国外发达国家正在推行创新实验室模式,目标指向创新模式的转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基于创新实验室模式,讨论了创新实验室模式的发展现状、特征以及当前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创新实验室模式下高校管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案与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