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唐剑 《凉山大学学报》2004,6(1):72-74,77
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绝大部分都分布在西部各省区,西部农村反贫困战略关系到西部大开发和”两个大局”战略思想能否顺利实现。本文试对中国西部农村贫困人口的分布、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一系列关于反贫困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建立贵州反贫困战略的几点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反贫困是一场攻坚战和持久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反贫困思路,必须建立反贫困的长效机制,强化反贫困制度建设,开展制度创新。制定国家反贫困法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是反贫困的重要保证。把反贫困的总体框架转移到市场经济机制的轨道上,实现向市场经济机制的彻底转变,树立崭新的反贫困战略方针,是贵州当前反贫困战略的核心问题。实施“内生性反贫困”战略,发展教育事业,加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建设,是今后反贫困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正确处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促进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区际”区位、自然条件、发展起点、人力资源、制度创新和市场机制等6个方面探讨和分析三峡库区贫困的成因,把三峡库区反贫困的战略意义放在长江开发开放、中国经济起飞的大战略框架中审视.进而,又通过对三峡库区反贫困思路的梳理,进一步揭示了三峡库区贫困的本质性特征,并提出了以制度创新、推进改革、强化人力投资为重点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4.
政府扶贫职能的转变与农村有效反贫困治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中国农村贫困实际,提出反贫困治理结构及其特点;中国农村当前贫困特征及扶贫机制与缺陷;最后指出我国农村有效反贫困治理结构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贫困区域研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是各国各地区的一种普遍现象,中国为了实现跨世纪战略必须有效地解决贫困问题。为此,针对农村贫困问题,分析了产生贫困的原因,并对中国农村贫困区域进行了划分。根据不同农村贫困区域的特点,提出了可选择的反贫困战略。  相似文献   

6.
贫困是各国各地区的一种普遍现象.中国为了实现跨世纪战略必须有效地解决贫困问题.为此,针对农村贫困问题,分析了产生贫困的原因,并对中国农村贫困区域进行了划分.根据不同农村贫困区域的特点,提出了可选择的反贫困战略.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安徽省金寨县为个案,分析了皖西区域性贫困的成因、返贫原因,并根据国际反贫困的经验和中国多年来扶贫开发的实践,结合皖西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21世纪初皖西扶贫开发应该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近年来,乡村旅游迅速发展,并成为中国农村反贫困战略的重要实践。但是.其发展过程中呈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本文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就现存问题提出了几点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甘肃农村贫困的原因十分复杂,但根本原因在于长期封闭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甘肃省20年大规模扶贫开发的实践。成功探索了区域性开发扶贫、解决温饱的反贫困道路模式。新时期扶贫开发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打破传统农业封闭的模式,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的扶贫开发途径,对甘肃农村反贫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反贫困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贫困与反贫困是当今世界关注焦点之一,该文分析大化瑶族自治县的自然资源特征,从自然资源条件、人文因素、社会基础设施条件等方面分析大化县的贫困成因,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反贫困措施,以促进大化的经济发展,对桂西山区的可持续发展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反返贫困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返贫困问题是农村反贫困开发实践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反返贫困已经成为新阶段反贫困的重要内容。返贫困问题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比较复杂的问题。返贫困问题虽然不是反贫困开发实践的主流,但其出现并存在的意义远远大于其自身的意义。反返贫困既要从返贫困结果上反返贫困,又要从返贫困源头上反返贫困,实现反返贫困从治标到治本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12.
由于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结构转型,包头市的城市贫困问题正日益突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后,包头市在城市反贫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目前包头市的城市低保制度在运行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只有通过科学确定保障标准、拓宽多元筹资渠道、严格规范管理制度、建立互补运作机制等一系列措施才能不断完善这一制度,提高反贫困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分析以往旅游反贫困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功能论、社会分层论、拟剧论等社会学理论与旅游反贫困研究的关系;分析了旅游在反贫困中的显功能、隐功能;运用选择模型阐释旅游业对贫困人口福利的影响;探讨因旅游业发展导致的环境、社会分层和产业结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贫困人口的影响;论述了旅游在反贫困中的角色、动态特征和研究启示.  相似文献   

14.
反贫困是法律、行政、经济手段的三位一体,即法律手段反贫困是根本,行政手段反贫困是工具、程序,经济手段反贫是实质。民法、行政法的自身局限性是贫困的制度原因之一。反贫困对法律机制的需求具有多层次性或多样性,需要宪法、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环境法及经济法的分工与合作。  相似文献   

15.
《皖西学院学报》2005,21(4):i0007-i0008
由皖西学院中国贫困问题与扶贫开发研究所承办的“其建和谐社会:中国贫困问题与反贫困实践全国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8月14日至8月19日在安徽省黄山市举行.这次会议由《经济学动态》杂志社、安徽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皖西学院共同主办。自2005年4月15日会议征文启事发出后,得到全国各大高等院校、  相似文献   

16.
王薇 《科技信息》2009,(34):I0381-I0382
贫困问题由来已久,且具全球性影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著名瑞典经济学冈纳·缪尔达尔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所著的《世界贫困的挑战——世界反贫困大纲》,虽然事隔三十多年,且书中主要讨论的是南亚国家的贫困问题,但他在书中所分析到的各种贫困的影响因素:平等、农业、人口和教育,所提出的政策,对本世纪中国的反贫困行动的开展,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是值得借鉴,具有启示性的。  相似文献   

17.
在系统总结沿海发达省区反贫困经验的基础上,为陕西省反贫困实践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贫困的基本概念和贫困形成的有关理论,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出发,提出了贫困形成的新理论,并分析了我国及宁夏西海固地区的反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农村贫困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导致我国农村贫困的重要原因是农村贫困人口长期以来在教育培训、健康保健和就业转移能力方面,人力资本存量过低,所以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村反贫困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农村反贫困的终极目标在于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贫困日益凸显并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之一,中部地区更是如此.以郑州和舍肥为例,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社会支持网在中部城市反贫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中部城市贫困家庭社会支持网平均规模仅为2.29,远远小于全国9.1的平均水平.这表明中部城市贫困的产生与社会支持网缺失有着一定的联系.为此,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网成为中部地区城市反贫困的政策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