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农民进行合理有序的政治参与,是我国实现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通过对当前农民政治参与的知识、意识和行为的描述,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将有助于扩大农民的政治参与,疏通农民政治参与的渠道,有利于我国农村的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实现城乡社区和谐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政治学角度谈论了当前基层社区农民的政治参与问题,提出明确农民作为政治参与主体的有效地位,并进一步从经济、文化、制度、社会变迁等角度分析影响农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主要因素,最后对如何扩大我国农民政治参与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有序的政治参与是我国政治参与的新型模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我国人民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我国社会巨大变迁的客观要求,是我国政治稳定发展的现实要求。有序的政治参与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遵守法律规范,必须实现制度化、程序化,发挥党内民主的示范作用,以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引导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化,以党员民主意识和参与能力的提高带动公民政治参与素质的提高,这是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实现政治稳定发展的有效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李乐为 《科技信息》2010,(16):30-31
政治参与是全体公民对政治体系的介入,是民主政治的组成部分。农民工是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无法忽略的重要阶层。目前,民族地区农民工的政治参与存在着在乡村政治参与中严重缺位,在城市政治参与中处于弱势,政治冷漠与政治渴求并存,非制度化参与有扩大趋势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应健全政治参与机制,改革户籍制度,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和教育,畅通信息传播渠道,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使民族地区农民工的政治参与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了促进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加快建设新农村政治文明,本研究通过对广西两个行政村的调查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农村中政治意见领袖在农民政治参与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影响着农民政治参与知识、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行为。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结果只能是"经济的平等走向政治的平等,经济的自主走向政治的自主,有主体意识的经济人转变为有民主意识的政治人,追求经济利益的生产者或消费者转变成维护政治权利和政治利益的公民"。人民政协在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且需不断完善人民政协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这一路径。  相似文献   

7.
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能够促进社会政治稳定,增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抑制腐败,为执政党和政府提供丰富而真实的信息,为社会发展提供动力。政治参与对践行科学发展观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实现发展的重要手段,是落实以人为本的关键环节,是统筹兼顾的前提条件。所以,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特别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8.
基层民主建设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一项迫切而重大的任务,农村基层民主作为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领域,其法制化建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政治文明发展进程。如何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化水平是当前理论研究和实践需要的重大而现实的课题。从实践维度上看,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离不开广大农民有序参与,只有在农民广泛参与的民主实践过程中,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民主制度不断完善,从根本上推动农村的民主法制化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9.
选举是民主制度的基础而非全部,但是目前我国的村民自治对选举之外的其他中层参与制度关注不足。由于我国农民处在一种"社会化小农"的阶段上,其政治参与具有被动、资源不足、非专业性和怀疑性特征,中层参与制度的缺失必定会使村民自治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要加强中层参与制度的建设:村干部应当主动沟通、引入中立第三方支持机制、政府加大资源投入、降低农民参与村政的门槛,以便使农民真正实现有序有效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中间阶层异军突起。他们的有序政治参与在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存在着有序政治参与的困难和障碍。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我们必须深刻剖析中间阶层的政治参与,使之扬长避短,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村群体性事件已成为阻碍我国农村和谐社会构建的一个重要问题.有效应对农村群体性事件必须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形成多元利益表达和参与渠道机制,减少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摩擦和冲突,将农民的非制度化参与纳入制度化体系.  相似文献   

12.
政治冷漠是农民政治参与的一种特殊方式.通过对我同农民政治冷漠的萌芽、产生和发展演变的纵向考察.分析当代农民政治冷漠存村民自治、公民社会、政治民主化等方面的消极效应,探寻政治文化、经济水平、教育状况、制度缺陷等因素,在农民政治冷漠问题形成中的作用.从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民教育、完善参与制度、创新参与形式、保障弱势群体权益等方面,寻求消解农民政治冷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深化农村改革的新时期,必须进一步健全农民利益的政治表达机制,才能切实维护和保障农民的财产权益,农村改革才会真正变成巨大的进步动力。健全农民利益的政治表达机制的重点,是要通过法律和制度建设推进农民组织建立和发展、保障农民在村民自治中的主体地位和明确农民在权力机关的政治平等权。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进入转型社会后,农民的民主意识和参政观念,农民政治参与的制度性、规范性在总体上比以往有了较大提高;但是在农民现代政治参与意识和农民政治社会化程度等政治文化方面还存在着明显不足,与现代民主政治有一定的差距,严重制约着乡村民主建设,亟需为农民实现有序政治参与创造政治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农民的群体性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呈现增长趋势,这严重影响了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政治稳定。农民的群体性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往往直接起源于群众利益被侵害,同时又有着复杂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文化根源。云南孟连事件的发生凸现了当前中国农民群体性政治参与的诸多障碍与现实困境。正视这些问题,才能促进农民政治参与,保证农村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16.
在以往研究农民政治参与的基础上,基于江干区的农转居青年需求问题及共青团满足行动研究课题总报告主要分析了农转居居民中青年的政治参与的现状及扩大政治参与的局限。要扩大农转居青年的政治参与需提高他们的素质以及发挥共青团的作用等。扩大农转居青年的政治参与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广泛而有序的公民参与既是民主政治和政治现代化的主要衡量指标和实现途径,也体现了民主与法治、参与与秩序、发展与稳定的有机统一。浙江省的乐清、温岭、海宁和杭州等地,在创新与拓展地方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根据四个地方的实践特色,总结出三类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途径的模型构建:现有制度突破型、体制内外融通型和媒体放大型。三类模型各自选取了不同的突破口和着力点,能够为我国地方公民参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思路启示和操作参考。  相似文献   

18.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对我国选举法进行了第五次修正,其中最大的亮点是废除选举法中的“1/4选举权条款”,城乡选举首次实现“同票同权”。这是宪政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都具有重要意义。但盲目夸大这次修正案为农村和农民带来的社会效果也是不可取的。要使“同票同权”真正落到实处,法律的修正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重申农民的公民地位。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培育农民有序政治参与精神。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作为中国一支庞大的新兴产业工人群体,其政治参与状况关系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农村与城市的和谐与稳定。但农民工的政治参与不仅被边缘化,而且大量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行为存在,如越级上访、暴力对抗、非法集会、自杀性威胁等,对社会秩序和安全稳定构成了一定威胁。根据路径依赖理论,发现农民工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根源,很大程度也是路径依赖造成的应有制度的缺失、现有制度的不合理和制度的虚置。必须破除路径依赖,尽快改革和完善现有的不合理制度,制定有助于扩大农民工有序政治参与的法律制度,并忠实执行现有的制定良好的制度。  相似文献   

20.
农民政治参与是指农民作为政治生活的主体为实现一定的利益要求,运用自己的政治权利和资格,通过某种方式和途径以影响政治过程的行为。处于转型期农民政治参与有了新的发展。本文从参与主体、参与途径、参与客体三方面研究农民政治参与的新发展,并简要分析了引起农民政治参与的新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