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利均  高雪 《贵州科学》1995,13(2):46-48
本文报道了经瞬时高温高压法脱毒处理和未经脱毒处理的菜籽饼粕对肉用鸡毒副作用的比较研究,证明了经脱毒处理过的菜籽饼粕,毒性明显降低,饲用结果对肉用鸡的增重,肝脏,肾脏和甲状腺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韩峰  高雪 《贵州科学》1995,13(3):40-43
本文报道了利用挤压膨化机在瞬时、高温、高压下,对菜籽饼粕进行脱毒研究。结果表明:在加入20%碱性添加剂,温度162-168℃,时间5-6秒的条件下,菜籽饼粕脱毒率可达到89.30-93.30%。  相似文献   

3.
菜籽饼粕是我国重要的植物性蛋白质饲料资源,常年产量约300万吨,占各类油籽饼粕总量的27%左右.由于菜籽饼粕含硫葡糖苷及其水解产物、单宁、芥子碱、植酸等对动物有害的物质,且赖氨酸含量和利用率低,纤维高,动物可利用能值低,使其在动物饲料特别是猪、禽等单胃动物饲料中的应用受到限制.目前我国菜籽饼粕60—70%被当作肥料等使用.  相似文献   

4.
菜籽粕发酵脱毒的一些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告了菜籽饼粕发酵脱毒的菌种复壮方法及脱毒辅助剂.应用芥子甙的酶分解产物异硫氰酸酯类,通过产物耐受性筛选法,获得提高了脱毒率的曲霉(Aspergilussp.)菌株.从饲料添加剂中寻找到一种可增强发酵脱毒效果的脱毒助剂,并试验了影响发酵脱毒的各种因子.  相似文献   

5.
蓖麻饼粕的脱毒及综合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蓖麻饼粕是蓖麻籽榨油后的副产品,含有丰富的蛋白和氨基酸、蓖麻壳及少量的蓖麻毒素,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本文综述了蓖麻饼的脱毒,脱毒蓖麻饼蛋白质、蓖麻饼中毒素及蓖麻壳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脉冲超声辅助提取双低菜籽蛋白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传统菜籽加工工艺制得的脱脂双低菜籽饼粕为原料,用脉冲超声辅助提取技术制备双低菜籽蛋白,由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pH=12,超声功率875 W,料液比1∶35 (g/mL),提取时间85 min,料液温度48±3 ℃,脉冲超声工作时间3 s,间歇时间2 s.在此条件下,菜籽蛋白的提取率为83.97%.在pH=4.5的条件下进行菜籽蛋白的沉淀,测得提取产物的得率为52.18%,产物中蛋白的质量分数为68.18%.与传统碱法相比,在提取液的pH值、温度和料液比取值相当的情况下,脉冲超声辅助提取蛋白的提取率提高了38.04%,得率提高了94.56%,提取时间缩短了15%,提取物中蛋白质质量分数显著优于传统碱法.提取产物中硫甙质量分数为0.06%,远远低于国家相关标准(w(硫甙)<1.85%).  相似文献   

7.
1.清水浸煮法。将饼粕粉碎,加入4~5倍温水,浸泡8~12小时后沥去水,再加适量清水煮沸1小时,煮时不断搅拌。此法处理饼粕脱毒率达80%以上,脱毒后按10~15%比例配合饲料中喂大、小猪均较安全。 2.草木灰或生石灰水浸泡法。用清水100公斤,搅拌均匀,沉淀后取上清液  相似文献   

8.
从脱毒菜籽饼饲喂试验的肉猪群和对照组猪随机抽取14头,各采甲状腺等11个器官作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试验猪的受检器官呈现不同程度的病变.  相似文献   

9.
脱毒菜籽饼对鸭器官病理损伤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脱毒菜籽饼饲喂试验的各组肉鸭群和对照组鸭中,按发育状况优劣随机抽取15只,各采甲状腺等10个器官作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试验鸭的受检器官呈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损伤程度因脱毒菜籽饼质量及其在饲料中含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些发育差的鸭虽出现较重的病变,但与鸭的发育状况的优劣似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棉籽粕脱毒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国内外棉籽粕脱毒技术,混合溶剂浸出去毒法、化学添加剂法、挤压膨化法、微生物发酵法、旋液分离法、吸附法等的技术方法和脱毒效果,探讨了各种方法的可靠性及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棉籽脱毒工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得到多种微生物,并对各种微生物进行了相同的菜籽饼脱毒试验,测定脱毒效果。试验证明单一微生物的GS脱毒率一般较低(<40%),属内霉菌复配脱毒率有所增加,属问霉菌复配,脱毒率又有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多种微生物远缘复配达到了较理想的脱毒效果,GS脱毒率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12.
从废铅蓄电池中湿法回收铅的技术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废铅蓄电池是再生铅的主要原料,其中的铅除金属外还含有不同数量的Pb0,Pb02,PbSO4,因此其再生过程较为复杂.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火法和湿法回收铅.与火法相比,湿法具有能耗低,环境效益好等优点.对环境友好的从废铅蓄电池中湿法回收铅的工艺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各种湿法工艺的原理和流程.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以水为提取剂从油茶饼粕中提取茶籽多糖的工艺条件.通过试验确定了从油茶饼粕中提取茶籽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回流温度75℃,料液比1∶9g/mL,回流时间2.0h,在此工艺条件下茶籽多糖提取率为2.56%.  相似文献   

14.
菜子饼粕旦白质含量较高,有较多的可消化碳水化合物,营养丰富。因为它含有一种叫做“芥子甙”的毒素,猪多吃会中毒,因此一向是做为肥料直接施到田里。遵照毛主席关于“综合利用,大有文章可做”的教导,1976年浙江省粮食科学研究所委托我们以该所用的氨和硷分别处理脱毒的饼粕做猪的饲养试验,结果说明这些脱毒方法基本安全,能节约精料,增重快,屠宰率提高,胴体品质也有改善。近年来有关菜子饼脱毒方法报道很多,实用易行的有发酵法和土埋法等,本试验是以氨法和硷法进行脱毒的。现简报于下。  相似文献   

15.
菜籽饼粕是潜在的巨大的植物蛋白资源 ,所含氨基酸比例适当 ,其营养价值可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模式蛋白质相媲美。但是 ,由于油菜籽中含有的硫甙、植酸、单宁和芥子碱等有害物质 ,以及由于制油加工时不脱除皮壳 ,造成饼粕中粗纤维含量偏高、适口性差等原因 ,限制了菜籽粕蛋白质资源的开发利用。近年来 ,我国已大面积推广种植双低油菜籽 (油菜籽硫甙含量低于 2~ 3mg/g ,芥酸含量低于 5% ) ,这为油菜籽的深度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国外 ,如加拿大、瑞典、法国等 ,对双低油菜籽的深加工都采用了脱皮、脱脂及制取低变性菜…  相似文献   

16.
“渝黄一号”是西南农业大字李加纳教授研究培育出的甘兰型黄籽杂交油菜品种,具有典型的“一优双高”特点。菜籽含油量为42—44%,饼粕蛋白质含量为49%。2000年起,经贵州长城油脂化工有限公司引入遵义市进行了多点试验和大面积示范、推广。通过几年的栽培,印证了“渝黄一号”油菜适宜在遵义市大范围栽培,产量已达到或超过其它一些主栽品种,产量较稳定,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作用;同时,在实践中还摸索了“渝黄一号”在当地的主要高产栽培技术,为大面积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当前普遍采用湿法工艺生产豆粉,即将大豆先制成豆浆,然后经过喷雾干燥制成豆粉。该项目采用干法生产工艺,将生大豆在调质器中进行充分的熟化热处理,使对热不稳定的抗营养因子变性,达到降解、脱毒的目的,同时使淀粉熟化,使油脂的细胞壁易破裂,更利于消化吸收,尔后进行超微细粉加工。与通常的湿法生产工艺相比,干法具有流程短、投资小(为湿法的1/3)、设备占地面积小、  相似文献   

18.
碱酚醛树脂旧砂的再生方法有湿法再生、干法再生和热法再生,采用单一的再生方法,旧砂的残留酯和钠(或钾)无法同时去除,再生效果不佳.以联合再生工艺为基础,探讨了酯硬化酚醛树脂旧砂热法湿法联合再生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对酚醛树脂旧砂先进行热法再生有助于旧砂的湿法再生;在旧砂联合再生工艺过程中,影响酚醛树脂旧砂再生能力的因素排序为热再生温度,湿法再生换水次数,湿法再生砂水比;热法湿法联合再生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热再生温度500℃,湿法再生换水次数2次,湿法再生砂水比1∶1,再生砂抗压强度为0.854 MPa,接近新砂抗压强度,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优化提取核桃饼粕中原花色素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酸浓度、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进行了工艺参数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核桃饼粕中原花色素提取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时间、酸度、乙醇体积分数;其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83min、乙醇体积分数80%、酸浓度0.04mmol/L。在此条件下,核桃饼粕中原花色素的提取率为18.16mg/g,回归得出的模型预测效果较好。实验结果可为核桃饼粕中原花色素的提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铜阳极泥全湿法处理过程中贵贱金属的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铜冶炼企业在铜阳极泥回收处理过程中出现的效率低、污染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湿法处理铜阳极泥的工艺,并且采用物质流方法对其工艺过程中的铅、铜、银、金、铂、钯等贵贱金属的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全湿法处理阳极泥工艺中,铅、铜、银、金的分布比较集中,铅、铜对处理工艺影响较小;99%左右的金富集到粗金粉中;粗银粉富集了阳极泥中近99%的银;铂和钯的直收率较低,分布较分散,大部分金属铂和钯存在于铂钯精矿、析铂钯后液和分铅渣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