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TCP/IP协议的计算机网络和电话通信网络,二者各自独立,分别用于IP分组业务和64K电话业务的传输和交换。本项目可充分利用电话通信网络的SDH传输网富裕的带宽资源,传输IP分组交换业务。  相似文献   

2.
针对PRMA-HS协议由于连续发送预约请求造成系统在重负载时阻塞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发送重传的改进型协议。该协议通过在卫星基站设置专门的缓冲队列,用来存储具有发送请求的话音和数据终端的IDs,并优先考虑话音终端的预约请求,增加了话音终端的接入成功概率,降低了语音分组的接入时延和端到端时延,设计了基于排队理论的剩余时隙分配机制,有效避免了数据分组长时间得不到时隙的"饿死"现象。利用平衡点分析法对协议的性能进行了理论推导,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协议在丢包率、接入时延和端到端时延上均优于PRMA-HS协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Ad Hoc网络中实时业务在背景业务繁重时信道接入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邻节点协作转发信道预约信息(CRI)的多址接入协议(M-CCRM).节点在发送数据分组前,选取多条CRI作为其数据开销,在控制该开销不超过预先设定门限的基础上,将这些CRI随分组一起发送;收到数据分组的邻节点提取其携带的CRI,记录下那些自己位于其预约范围内的CRI,避免在这些CRI的预约时段内接入信道.M-CCRM协议扩大了CRI的覆盖范围,解决了由于信道衰落和(或)分组冲突导致的CRI丢失问题,提高了实时业务的信道接入效率.仿真结果表明,当开销门限为0.02时,M-CCRM协议的实时业务发送失败概率比基本信道预约协议和基本协作预约协议分别降低了31%和20%.  相似文献   

4.
为在大规模移动Ad hoc网络(mobile ad hoc network,MANET)中实现可靠的广播传输,提出了一种支持可靠广播的MAC协议RBMP(the reliable broadcast MAC protocol,RBMP)。该协议采用预留分组交互、二次预约等措施保证了在不同网络规模MANET中可靠广播业务传输的实现。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保证了可靠广播分组的传输,易于实现且开销较小,适用于大规模MANET网络。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目前主流的无线自组网信道接入协议,并针对目前工程应用环境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无线自组网信道接入协议——信道预约多址接入(CAMA)协议。CAMA协议基于IEEE802.11DCF协议思想,通过对物理信道的动态划分,将控制信道与业务信道相分离,实现了业务数据在业务信道的无冲突发送,改善了网络的信道利用率和传输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首先简单介绍了一种扩展的层次移动IP协议(eHMIP).在此基础上,以注册信令开销、切换分组丢失延迟以及分组传输延迟为性能评价指标,分别对移动IP和基于eHMIP协议的移动管理方案进行性能分析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移动管理协议的性能与移动主机到家乡网络的距离及微观移动域的范围密切相关.据此,提出一种自适应的移动管理方案,在满足应用QoS(quality of service)需求的前提下,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随即预约ALOHA访问方式,能支持话音和数据业务的动态使用码资源的码分多址访问协议,在该协议中,话音终端采用预约请求排队访问方式,数据终端采用时隙ALOHA方式传输数据分组。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能有铲地提高系统码资源的利用率。在系统处于重负载民政部下协议能优先保证话音业务服务质量,而处于轻负载下系统码资源能为数据业务充分使用。  相似文献   

8.
庞宗山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7(16):4167-41694172
多址协议是VSAT卫星通信网的关键技术之一。在VSAT数据通信网中,为了在传输数字综合业务时,减小传输时延,提高对转发器的利用率,合理地分配带宽而采用各种多址协议。多址协议根据各VSAT小站接入卫星信道的方式,可分为固定分配、随机争用和预约可控三类;根据卫星信道是否划分时隙,可分为"时隙"和"非时隙"两类。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适于大规模蜂群自组网的双信道频率分集媒质接入控制(DCFD-MAC)协议。信道预约与数据分组传输分别在控制信道(CCH)与业务信道(DCH)进行,避免信道预约与数据传输碰撞,提高信道接入效率。同时,在信道预约过程中完成频道占用信息交互,网络节点自适应选择数据传输频道,实现数据频率分集并发传输,解决了网络隐藏终端与暴露终端问题,提升网络性能。最后,对该协议性能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与传统MAC协议相比多址性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CDMA2000-1X系统中影响分组数据业务传输性能的主要原因:1.补充信道带宽振荡对上层TCP业务吞吐量的严重影响;2.补充信道指配延迟对信道资源利用率的的影响.提出了2种能提高分组业务性能的SCH调度算法优化方案:1.FSCH指配延迟的优化;2.FSCH调度时长的修改,并对优化前后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组数据业务吞吐性能提高了10%左右.  相似文献   

11.
在多源协同调度的对等网格(P2P)流媒体系统中,针对现有请求量分配算法不能根据源节点性能动态调整向各节点分配的请求量,导致源节点带宽利用率不高以及服务器负载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节点优先级的请求量分配算法.该算法根据源节点的历史调度评价和可用数据量计算源节点优先级,调度时根据优先级动态调整分配给各源节点的请求量,优先向历史调度评价好和可用数据量多的源节点分配请求.仿真实验与实际系统测试表明,所提算法可以充分利用源节点带宽资源进行数据传输,较传统算法降低服务器负载17.3%以上,提高了系统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2.
MPLS网络流量工程中的动态在线路由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种用于MPLS网络流量工程中的动态在线路由算法NORA.该算法在网络拓扑结构基础上定义了链路关键度,根据链路的带宽利用率定义了链路繁忙度,利用链路关键度、链路当前可用带宽及链路繁忙度确定链路权重,并依据该权重运用最短路径优先算法思想为到达的LSP建立请求选择权重优化路径.该算法在动态建立有带宽保证路径的同时可以均衡网络负载,并降低LSP建立请求服务拒绝率.仿真实验表明,与SPF及MIRA算法相比,该算法在降低LSP建立请求服务拒绝率以及均衡网络负载等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系统分析了多媒体通信卫星网络MAC协议中的资源分配流程及资源申请时序关系,在此基础上,考虑卫星网络中的长延时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流量预测的资源申请算法,以弥补现有算法严重滞后于流量变化的不足.该算法引入记录因子,对资源的申请与分配进行记录,以提高带宽的分配效率,减少带宽申请信令的数量,从而减少对网络资源申请的响应时间;将最小均方算法用于网络流量的预测,以削弱卫星链路长延时对网络资源申请造成的负面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性能大大优于现有的资源申请算法,在高负载度、长峰值传输时间的条件下,算法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考虑丢失率大或者有突发性数据丢失的网络,基于随机化可靠组播协议RRMP提出了改进的算法IRRM,对于连续丢失的消息不是每次请求恢复一个消息,而是放在同一个请求中进行恢复,从而减少请求次数,节省带宽。实验结果验证了设想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DQDB MAN带宽分配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布式排队双总线(DQDB)协议采用带宽平衡机制(BWB),保证了在网络重载时,在每个结点浪费掉一部分带宽的条件下,达到全网带宽分配的公平性,但它还存在着先级管理和达到公平性稳态的时间较长等问题,在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更为有效地解决带宽分配公平性的方法,即具有时隙重用功能和抢占优先功能的,多请求多优先级BWB计数器的媒质接入控制机制(M-DQDB)。这种新方法在保持原协议特点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移动自组网随机游走资源发现协议在请求转发过程中没有考虑Qos(Quality of Service),使得选取的资源发现路径常常无法达到用户的要求,提出了将Qos约束条件应用到随机游走资源发现协议中,节点在随机转发请求分组时搜集邻居节点的剩余带宽、连接延迟和丢包率等信息,通过Qos计算公式计算出节点的Qos值,根据Qos值决定转发节点的选择或者丢弃,最终找到一条能够很好满足用户Qos需求的资源发现路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研究基于IPV4网络对于服务质量QoS要求的无法满足,探讨解决方案和IPQoS的发展方向。方法利用IFTE提出的集成服务IntServ模型,区分服务DiffServ模型,多标签交换协议,流量工程,IEEE 802.1p,子网带宽管理,实时协议。结果提高IPV4网络对于服务质量QoS要求的保证,使网络能够灵活根据业务的具体特点,提供满足QoS要求的服务。结论未来网络的发展将是围绕着MPLS技术展开的。在网络上层,DiffServ和MPLS相结合,DiffServ将业务分类、整形、聚合,MPLS再将处理过的数据转换成不同的标签进行转发。在网络底层,MPLS直接与WDM光网络技术相结合,从而实现更快、更智能的数据传送。  相似文献   

18.
一种用于MPRN的多播路由协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采用按需路由发现策略的移动分组无线网多播路由协议.协议采用了基于网格的方案.在协议中不需要维护全局的路由信息,通过按需路由发现过程,动态更新路由信息和建立多播转发组.多播数据包在转发组成员间进行有限泛洪,使协议能够降低带宽的占用及减少路由更新信息的传播.仿真实验说明,协议在带宽较窄、多播组成员数量变化较大的移动分组无线网环境中,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基于等效带宽,提出了最优带宽的概念,并针对自相似业务,给出了能够同时保证分组丢失概率和最大延时的自相似业务的最优带宽计算方法,该算法能够得到满足QoS(Quality of Service)要求的最小等效带宽。仿真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